駱駝成語有哪些特點
Ⅰ 關於形容駱駝的四字成語
任勞任怨
任重道遠
吃苦耐勞
忍飢挨餓
沙漠綠洲
跌宕起伏:駱駝的峰高低不平
懸駝就石〗 成語典故: 《法苑珠林》卷六六記載:有人得到一匹死駱駝,剝皮嫌刀鈍。樓上有塊磨刀石,於是上樓磨刀,下樓剝皮,上下往返,十分費事。
〖羊群里跑出駱駝來〗 成語典故: 如今你還了得,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你又會做文章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
〖羊群里頭出駱駝〗 成語典故: 如今你還了得,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你又會做文章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
一馬當先 一身正氣 萬夫不當 無所畏懼
氣沖牛斗 氣沖霄漢 氣壯山河 氣宇軒昂
氣吞山河 正氣凜然 龍驤虎步 默默無聞
Ⅱ 駱駝有什麼特點
駱駝是駱駝科屬動物,鼻孔能開閉,足墊厚,適合在沙漠中行走;背回有峰,內蓄脂答肪,胃有三室,可以貯水,所以耐飢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飲水貯存。駱駝是在新生代始新世時期(距今約5500萬年)北美洲的原柔蹄類進化而來的,有雙峰駝和單峰駝兩種。國內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北緯36°以北地區,有阿拉善、新疆、蘇尼特雙峰駝三個品種。駱駝是生活在荒漠和半荒漠的重要畜種,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其機體構造、器官功能和生活習性都形成了許多特性,以適應獨特的荒漠條件,因此被譽為「沙漠之舟」。駱駝有極大的耐飢、耐渴性,21天不給水草仍行走自如。其血液有很強的儲水能力,同時以體溫變化、腎小管再吸收、糞中含水少等多種途徑節水。有耐粗飼料、抗風沙、抗逆等特性,並具備相應的生理機能。駱駝能與荒漠草原和諧共存,軟蹄對草場的破壞性小,能利用無水草場,能接受苦鹹食物。一說起駱駝,人們自然聯想到沙漠。因為駱駝具有在乾旱惡劣環境下生存的能力,以及在沙漠里長途跋涉的特殊本領,所以凡生活在沙漠戈壁地區的人無不對它贊譽有加。確實,自古以來在傳播中西方經濟、文化的悠悠古道上,它就發揮了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Ⅲ 駱駝的特點有什麼
駱駝有兩種,有復一個駝峰的單制峰駱駝和兩個駝峰的雙峰駱駝。單峰駱駝比較高大,在沙漠中能走能跑,可以運貨,也能馱人。雙峰駱駝四肢粗短,更適合在沙礫和雪地上行走。駱駝和其他動物不一樣,特別耐飢耐渴。人們能騎著駱駝橫穿沙漠,所以駱駝有著「沙漠之舟」的美稱。駱駝的駝峰里貯存著脂肪,這些脂肪在駱駝得不到食物的時候,能夠分解成駱駝身體所需要的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駱駝能夠連續四五天不進食,就是靠駝峰里的脂肪。另外,駱駝的胃裡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那是駱駝貯存水的地方,這些「瓶子」里的水使駱駝即使幾天不喝水,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採納哦
Ⅳ 駱駝有哪些特點
駱駝最顯著的特徵,是它背上高聳著的駝峰,有一個駝峰的叫「單峰駝」,有兩個駝峰的叫版「雙峰駝」。我國的駱駝權基本上都是雙峰駝。駱駝的四肢很長,走路的姿勢很奇特,是同一側的前腿和後腿同時邁步,滑稽可笑。它的蹄子扁平,形狀像盤子,腳底有厚厚的肉墊,富有彈性,走在沙漠上,不會陷進沙地,十分平穩,而且行走的速度也很快,還善於夜行。
西北草原風沙很大,颳起大風來,黃沙滾滾,飛沙走石,遮天遮日,可駱駝不怕這一切。原來它有能抵禦風沙的特殊眼睛和鼻子。駱駝有一對雙眼皮,眼睫毛長,也是雙重的。風揚起的時候,雙重的眼睫毛就像一幅紗簾,可以擋風沙;駱駝的鼻孔里有一個「瓣膜」,它只要把「瓣膜」關閉,便可以阻擋風沙,以免沙子灌入鼻腔。
Ⅳ 描寫駱駝的成語
臨危不懼、寧死不屈、自強不息、視死如歸、不屈不撓。
一、臨危不懼
白話釋義:遇到危難毫不畏懼。
出處:《鄧析子》:「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朝代:春秋時代
作者:鄧析
翻譯:不知道具體的時間是多少,所以面對困難不害怕。
二、寧死不屈
白話釋義:寧可死去,也不屈服。
出處:《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
朝代:明
作者:·趙弼
翻譯:用大義去阻擋敵人,寧可死去,也不屈服。
三、自強不息
白話釋義: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出處:《周易·乾》:「君子,以自強不息。」
朝代:周
作者:姬昌
翻譯: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
四、視死如歸
白話釋義: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形容為了正義的事業,不怕死
出處:《管子·小匡》:「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朝代:春秋
作者:管仲
翻譯:鼓舞三軍將士讓他們視死如歸。
五、不屈不撓
白話釋義:形容在惡勢力和困難面前意志十分堅強
出處:《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離。」
朝代:東漢
作者:史學家班固
翻譯:樂觀誠實,在惡勢力和困難面前意志十分堅強
Ⅵ 駱駝的特點
1、身體高大,脖來子很長:自可以看的很遠。
2、嗅覺靈敏:可以找到水。
3、鼻孔能緊閉 :防風沙。
4、腿上有胼胝: 不會燙傷。
5、腳掌又寬又厚,腳趾分開 :不會陷進沙子里。
6、有駝峰: 用駝峰里的脂肪維持生命。
7、厚厚的皮毛:抵禦風沙的侵蝕。
拓展資料:
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以供馱運和騎乘,有許多國家有倚賴駱駝為生的駱駝牧民,甚至有駱駝騎兵。單峰駱駝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亞洲、印度等熱帶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牧民以駱駝奶甚至駱駝血作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萬頭,全部都是家畜。
駱駝,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3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
Ⅶ 駱駝的特點
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鼻孔能開閉,足有肉墊厚皮,適合在回沙漠中行走,背有肉峰答,內蓄脂肪,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個水脬,可以貯水,紅血球可以大幅膨脹吸水來貯水,所以耐飢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飲水貯存。駱駝的平均壽命可長達30-50年。成年駱駝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駝峰身高可達2.15米(7英尺)。沖刺速度可達40英里/時,長途持續速度可達25英里/時。
Ⅷ 駱駝被稱為什麼,我們可以用成語什麼,什麼,什麼來形容它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可以用下列成語來形容。
任勞任怨
任重道遠
吃苦耐勞
忍飢挨餓
沙漠綠洲
跌宕起伏:駱駝的峰高低不平
懸駝就石〗 成語典故: 《法苑珠林》卷六六記載:有人得到一匹死駱駝,剝皮嫌刀鈍。樓上有塊磨刀石,於是上樓磨刀,下樓剝皮,上下往返,十分費事。
〖羊群里跑出駱駝來〗 成語典故: 如今你還了得,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你又會做文章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
〖羊群里頭出駱駝〗 成語典故: 如今你還了得,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你又會做文章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
一馬當先 一身正氣 萬夫不當 無所畏懼
氣沖牛斗 氣沖霄漢 氣壯山河 氣宇軒昂
氣吞山河 正氣凜然 龍驤虎步 默默無聞
Ⅸ 描寫「駱駝」的詞語有哪些
沙漠之舟
堅韌不拔
溫文爾雅
溫和可親
忍飢挨渴
Ⅹ 駱駝有什麼特點
特點:
身高:成年駱駝一般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駝峰身高可達2.15米(7英尺)。
體長:以雙峰駱駝為例,體長可達3米。
駱駝頭較小,頸粗而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蹄大如盤,兩趾、跖有厚皮,都是適於沙地行走的特徵。
尾細長,尾端有叢毛。背有1~2個較大駝峰,內貯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芻。性情溫順,常單獨活動,食粗草及灌木。
(10)駱駝成語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駱駝頗能忍飢耐渴,每飲足一次水,可數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活動。由於它們鼻內有很多極細而曲折的管道,平時管道被液體濕潤著。
當體內缺水時,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體,並在管道表面結出1層硬皮,使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體外;在吸氣時,硬皮內的水分又可被送回體內。水分如此在體內反復循環被利用,故能耐渴。
駱駝頗能忍飢耐渴,每飲足1次水,可數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活動。鼻孔能開閉,足有肉墊厚皮,適合在沙漠中行走。
背有肉峰,內蓄脂肪,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個水脬,可以貯水,紅血球可以大幅膨脹吸水來貯水,所以耐飢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飲水貯存。
雙峰駝曾經分布廣泛,但是只剩餘約1千4百萬,主要為家畜。估計約有1000隻野生雙峰駝生活在戈壁灘,以及少量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哈薩克。
少量引進的單峰和雙峰駝在美國西南存活至20世紀。它們是從土耳其引進,曾經是美國駱駝部隊試驗的一部分,並被用於礦井馱畜。在項目結束後這些駱駝逃脫或者被釋放。另外有23隻雙峰駝在淘金熱期間被引進了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