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馬字成語和意思是什麼成語

馬字成語和意思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10 06:06:09

1. 帶「馬」字的成語及其含義或意思

帶「馬」字的成語有:

一、秣馬利兵 [ mò mǎ lì bīng ]

1.【解釋】:喂飽戰馬,磨快兵器。謂做好作戰准備。

2.【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蒐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蓐食申禱,明日復戰。」亦作「 秣馬厲兵 」。《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咸平三年》:「然後深溝高壘,秣馬厲兵,為戰守之備。」

二、一馬當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1.【解釋】:原指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2.【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3.【示例】:李自成看見敵人增加了援軍,士氣復振,就趕快把人馬整頓一下,由他~,繼續猛沖猛攻。 ◎姚雪垠《李自成》

三、戎馬倥傯 [ róng mǎ kǒng zǒng ]

1.【解釋】:戎馬:本指戰馬,借指軍事;倥傯:繁忙。形容軍務繁忙。

2.【出自】:明·盧象升《與豫撫某書》:「戎馬倥傯之場,屢荷足下訓誨指提。」

3.【示例】:然而於~,大勢已烈,只手難撐,不得不以一死報國家。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四、招兵買馬 [ zhāo bīng mǎi mǎ ]

1.【解釋】: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後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2.【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於是遂起軍往汝南駐扎,招兵買馬,徐圖征進。」

3.【示例】:我們人手不足,需要~了。

五、千兵萬馬 [ qiān bīng wàn mǎ ]

1.【解釋】:猶千軍萬馬。

2.【出自】:《南史·陳慶之傳》:「先是洛陽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明·陳繼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當如千兵萬馬而無人聲。」

3.【示例】:不怕將勇兵強,唯這薩頭陀妖法,雖有~,也抵當不住。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三回

2. 給我十個帶有馬字的成語,帶解釋的

馬的成語
【一馬當先】作戰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汗馬功勞】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招兵買馬】徵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青梅竹馬】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秣馬厲兵】磨快武器,餵飽戰馬,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
【馬耳東風】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馬革裏屍】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馬首是瞻】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馬齒徒長】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駟馬難追】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到成功 馬耳東風 馬工枚速 馬牛襟裾 馬首是瞻 馬放南山 馬角烏頭 馬毛蝟磔
馬前潑水 馬首欲東 馬瘦毛長 馬咽車闐 馬空冀北 一馬平川 駟馬高車 走馬觀花 快馬加鞭 老馬識途
駑馬戀棧 萬馬奔騰 一馬當先 倚馬可待 汗馬功勞 把馬輕裘 駑馬鉛刀 鞍馬勞頓 走馬上任 天馬行空
戎馬倥傯 萬馬齊喑 鐵馬金戈 匹馬只輪 盤馬彎弓 率馬以驥 人仰馬翻 兵強馬壯 蛛絲馬跡 車水馬龍
牛頭馬面 牆頭馬上 鞍前馬後 人困馬乏 車轍馬跡 兵荒馬亂 牛高馬大 心猿意馬 青梅竹馬 指鹿為馬
盲人瞎馬 招兵買馬 懸崖勒馬 塞翁失馬 香車寶馬 伯樂相馬 千軍萬馬 厲兵秣馬 非驢非馬 單槍匹馬
森牛流馬 聲色犬馬 烏焉成馬 脫韁之馬 毀車殺馬 呼牛作馬 騎馬找馬
參考資料: ..com/question/15293074.html

3. 帶馬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走及奔馬 馬塵不及 得馬失馬 馬龍車水 馬牛其風 馬如流水

(3)馬字成語和意思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1:走及奔馬

成語拼音zǒu jí bēn mǎ

成語解釋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馬的奔跑。形容走路飛快

成語出處《周書·達奚武傳》:「震字猛略,少驍勇,便騎射,走及奔馬,臂力過人。」

2:馬塵不及

成語拼音mǎ chén bù jí

成語解釋比喻趕不上,跟不上。

成語出處明·都穆《都公譚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馬塵不及,何先友為?」

3:得馬失馬

成語拼音dé mǎ shī mǎ

成語解釋謂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典出《淮南子·人間訓》。

成語出處典出《淮南子·人間訓》。見「得馬生災」。

4:馬龍車水

【拼音】: mǎ lóng chē shuǐ

【解釋】: 馬象游龍,車象流水。形容車馬往來不絕。

【出處】: 清·捧花生《畫舫余譚》:「馬龍車水,過者如雲。」

5:【成語】: 馬牛其風

【拼音】: mǎ niú qí fēng

【解釋】: 指馬、牛奔逸。後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出處】: 《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雲:『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雲:『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

6:【成語】: 馬如流水

【拼音】: mǎ rú liú shuǐ

【解釋】: 形容人馬熙攘。

【出處】: 元·揭傒斯《居庸行》:「關門兩向當天開,馬如流水車如雷。」

4. 誰能告訴幾個馬字的褒義詞和貶義詞成語

貶義詞成語:人仰馬翻、心猿意馬、馬瘦毛長。
褒義詞成語:一馬當先、萬馬奔騰、汗馬功勞。
1、人仰馬翻
讀音:rén yǎng mǎ fān
解釋:人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慘敗的狼狽相。也比喻亂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盡;人仰馬翻。」
2、心猿意馬
讀音:xīn yuán yì mǎ
解釋:也說意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難以控制。
出處:漢·魏伯陽《參同契》註:「心猿不定,意馬四馳。」
白話釋義:心思不定,像馬一樣四散奔跑。
3、馬瘦毛長
讀音:mǎ shòu máo cháng
解釋:比喻人窮志短。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五祖法演禪師》:「師曰人貧智短,馬瘦毛長。」
白話釋義:師傅說人窮紙短,馬瘦毛長。
4、一馬當先
讀音:yī mǎ dāng xiān
解釋: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或帶頭。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5、汗馬功勞
讀音:hàn mǎ gōng láo
解釋:汗馬:將士騎的馬賓士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出處:《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
白話釋義:放棄自己的私事,才能建立戰功。

5. 一個擁有馬字的成語,意思為隨便走走,這是什麼成語

粗略的看---走馬觀花
單獨行動--單槍匹馬
地勢平坦--一馬平川
擴充實力--招兵買馬
立了功勞版--汗馬功勞
軍務繁忙--馬不停蹄權
人馬眾多--千軍萬馬
快上加快--快馬加鞭
隨便走走--信馬游韁
非常危險--懸崖勒馬
走在前列--一馬當先
聲勢浩盪--萬馬奔騰
心思不定--心猿意馬

6. 帶馬字的四字成語的是什麼意思並寫出對應的四字詞語

1.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釋義】:指著鹿,說是馬。

【出處】: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對應的四字詞語】: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是非不分

2.懸崖勒馬

【拼音】:xuán yá lè mǎ

【釋義】:意為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藉以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

【對應的四字詞語】:臨崖勒馬

7. 一馬平州的意思和帶馬字的成語

一馬平川
yī mǎ píng chuān
【解釋】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能夠縱馬疾馳的一片廣闊平地。指內廣闊的平原。

【出處】容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敵人圍得甚緊,村外又是一馬平川,敵人展開重火力,我們幾次沖鋒都被敵人壓回來了。」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用來形容地勢平坦、廣闊。一般作定語、賓語。

【正音】川;不能讀作「cuānɡ」。

【辨形】川;不能寫作「穿」。

【近義詞】一望無際、無邊無際、漫無邊際

【反義詞】羊腸小道、崎嶇不平、坑坑窪窪

【辨析】~和「無邊無垠」;都有「廣闊、平坦」的意思。都是用來形容地勢的寬廣;平坦。有時可以通用。但~偏重在「平坦、寬廣」;多用來形容平原、田地等;適用范圍較小;「無邊無垠」偏重在「遼闊、廣闊」;不僅僅限於形容平原、田地等;還可以形容天空、海洋、森林、沙漠以及大面積的作物等;適用范圍廣。

【例句】他想帶領部隊突圍;可在這~的地方;幾次沖鋒都被敵人的重火力壓了回來。

8. 含馬字的成語及意思

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往往與「旗開得勝」連用。
馬翻人仰:又作「人仰馬翻」,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慘敗的狼狽相。也比喻亂得不可收拾。
馬革裹屍:指在戰場上被打死以後,沒有棺木盛殮,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作戰,死在戰場上。
馬工枚速:馬其實是司馬相如簡稱,指西漢時期兩位著名的辭賦作家司馬相如和枚皋二人寫文章,一個寫得工穩而標准,一個寫得快速。用以稱贊各有所長。
一馬平川:形容地勢平坦而開闊。
人困馬乏:人馬都睏乏了,帶動別的人或事情,起帶頭作用。人歡馬叫:形容農村中熱氣騰騰、繁榮興旺的影象。
牛頭馬面:出自佛教經典,原指地獄里鬼卒,常形容那些面目猙獰,恐怖可憎之人。
香車寶馬:車是用檀木製的,馬是名貴的駿馬。形容生浩的豪華和儀仗排場的氣派。
風檣陳馬:慣於騎馬的人常常會掉下馬來。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敗。
騎馬找馬:比喻一面占著現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較好的工作。也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里,還到處去找。
心猿意馬: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躍、快馬賓士一樣。
車水馬龍:語出「車如流水馬如龍」,形容熱鬧非凡。
馬不停蹄:形容不間斷地進行。
馬齒徒增:比喻年齡白白地增長,而學問沒有長進,事業沒有成就。
馬到成功:形容一上陣就打勝仗。也形容很容易地取得成功。
馬放南山:比喻不再作戰,天下太平。
馬馬虎虎:草草率率,隨隨便便。形容辦事草率。
按圖索驥:意為照圖上的馬雲尋找。原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現指按照線索支尋找事物。
老馬識途:比喻富於經驗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況,容易做好。
害群之馬:比喻危害集體利益的人。
金戈鐵馬:指戰爭,也形容戰士們的雄姿。
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兒童天真無邪,在一起玩耍長大。
走馬觀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現表示匆匆看過。
可參考:http://grzy.ayinfo.ha.cn/lzw3357/new_page_59.htm

9. 「馬」字成語及意思 快快快

開足馬力
走馬到任 〖解釋〗指新委官員急速到任。後亦泛指接任新職。同「走馬上任」。
倚馬千言 〖解釋〗倚馬:靠著戰馬。倚靠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衣馬輕肥 〖解釋〗穿著輕暖的皮袍,坐著由肥馬駕的車。形容生活的豪華。
系馬埋輪 〖解釋〗指敵人進攻時,系住馬,埋車輪於地,以示固守不退。
素絲良馬 〖解釋〗以之為禮遇賢士之辭。
司馬牛之嘆 〖解釋〗比喻對孑然一身、孤立無援的感嘆。
射人先射馬 〖解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解釋〗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解釋〗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
戎馬倥傯 〖解釋〗指在戰爭中軍務緊迫繁忙。
人語馬嘶 〖解釋〗人叫喊,馬嘶鳴。形容紛亂擾攘或熱鬧歡騰的情景。
犬馬之戀 〖解釋〗比喻臣子眷戀君上。
裘馬聲色 〖解釋〗衣輕裘,乘肥馬,醉心歌舞,迷戀女色。謂貪圖享受,生活糜爛。
求馬於唐市 〖解釋〗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比喻求非所求,必無所獲。同「求馬於唐肆」。
秋高馬肥 〖解釋〗秋高氣爽,馬匹肥壯。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動的季節。
騎曹不記馬 〖解釋〗指有名士習氣,不理事務。
駑馬戀棧 〖解釋〗駑馬:劣馬,跑不快的馬;棧:指馬棚。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里的飼料。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無遠大志向。
牛頭不對馬面 〖解釋〗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
拿下馬來 〖解釋〗比喻將人制服。
盲人騎瞎馬 〖解釋〗瞎子騎著瞎馬。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馬上得天下 〖解釋〗喻指武功建國。
馬毛蝟磔 〖解釋〗蝟,同「蝟」。形容狂風大作,氣候惡劣。
驢頭不對馬嘴 〖解釋〗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同「驢唇不對馬嘴」。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解釋〗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厲兵粟馬 〖解釋〗磨快兵器喂飽馬。指准備作戰。
襟裾馬牛 〖解釋〗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
風馬雲車 〖解釋〗指神靈的車馬。
風馬牛 〖解釋〗風:放逸,走失。指齊楚兩地相離甚遠,馬牛不會走失至對方地界。後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同「風馬牛不相及」。
風馬不接 〖解釋〗猶言風馬牛不相及。
東風射馬耳 〖解釋〗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於衷。

10. 什麼馬什麼及六個字成語

風馬牛不相及

讀音:[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1、【解釋】: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2、【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意思: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雙方相距遙遠,即使是馬牛牝牡相誘也不相及。)

3、【示例】: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風馬牛不相及。 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

4、【語法】:復句式;作賓語、定語、補語;用於事情。

(10)馬字成語和意思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 lǘ chún bù ì mǎ zuǐ ]

1、【解釋】: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2、【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一段話說了個亂糟糟,驢唇不對馬嘴。」

3、【示例】:他在會上的發言,驢唇不對馬嘴,不知說些什麼。

反義詞:息息相關[ xī xī xiāng guān ]

1、【解釋】:息:呼吸時進出的氣。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

2、【出自】:聞捷《布沙熱,我要為你唱一支歌》:"你和黨的關系,不能不是這樣息息相關,血肉相連啊!"

3、【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關。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