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 帶有淌字的成語成語
心情不好的成語:
愁眉苦臉、垂頭喪氣、沒精打采、悶悶不樂、多愁善感、愁眉不展、愁容滿面、心神不定, 惱羞成怒、悲痛欲絕、
激動
悲喜交集 悲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動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謝天謝地 沒齒不忘 感同身受
懊喪
垂頭喪氣 灰心喪氣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懶 萬念俱灰 自暴自棄 黯然銷魂
大失所望
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膚之痛 哀毀骨立 悲天憫
心情好的成語
心曠神怡、悠然自得、心花怒放、歡天喜地、喜出望外、熱淚盈眶、喜形於色、
神態
神采奕奕、眉飛色舞、面如土色
一、 描寫人的品質:
平易近人 寬宏大度 冰清玉潔 持之以恆 鍥而不舍 廢寢忘食 大義凜然 臨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撓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二、 描寫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謀 融會貫通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才華橫溢 出類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廣益 舉一反三
三、 描寫人物儀態、風貌:
憨態可掬 文質彬彬 風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鬥志昂揚 意氣風發 威風凜凜 容光煥發 神采奕奕
四、 描寫人物神情、情緒: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喜笑顏開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 垂頭喪氣 無動於衷 勃然大怒
五、 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六、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 精忠報國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七、 描寫人物動作:
走馬觀花 歡呼雀躍 扶老攜幼 手舞足蹈 促膝談心
前俯後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後繼 張牙舞爪
八、 描寫人間情誼:
恩重如山 深情厚誼 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 血濃於水
志同道合 風雨同舟 赤誠相待 肝膽相照 生死相依
九、 說明知事曉理方面:
循序漸進 日積月累 溫故知新 勤能補拙 笨鳥先飛
學無止境 學海無涯 滴水穿石 發奮圖強 開卷有益
十、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葉公好龍 亡羊補牢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十一、 描寫事物的氣勢、氣氛:
無懈可擊 銳不可當 雷厲風行 震耳欲聾 驚心動魄
鋪天蓋地 勢如破竹 氣貫長虹 萬馬奔騰 如履平地
十二、 形容四季特點: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滿園春色 春華秋實
春風化雨 驕陽似火 暑氣蒸人 烈日炎炎 秋風送爽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氣襲人 寒冬臘月
十三、 形容繁榮興盛景象:
濟濟一堂 熱火朝天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座無虛席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川流不息
十四、 描寫美的景和物:
美不勝收 蔚為壯觀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玉宇瓊樓
美妙絕倫 巧奪天工 錦上添花 粉妝玉砌 別有洞天
十五、 描寫山水美景:
錦綉河山 高聳入雲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巒疊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練騰空 煙波浩渺
十六、 描寫花草樹木:
繁花似錦 綠草如茵 鬱郁蔥蔥 古樹參天 萬木爭榮
百花齊放 花團錦簇 萬紫千紅 桃紅柳綠 綠樹成蔭
十七、 描寫日月風雲: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銀裝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雲霧迷濛 風清月朗 春風化雨 暴風驟雨 風馳電掣
十八、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百依百順 背井離鄉 長吁短嘆
道聽途說 丟盔棄甲 調兵遣將 甜言蜜語 眼疾手快
十九、 帶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倒西歪 南轅北轍 前赴後繼 前俯後繼 左推右擋
承前啟後 舍近求遠 揚長避短 棄舊圖新 優勝劣汰
二十、 AABB式: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戰戰兢兢 兢兢業業 沸沸揚揚
林林總總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浩浩盪盪 影影綽綽
密密麻麻 疏疏朗朗 朝朝暮暮 日日夜夜 渾渾噩噩
風風雨雨 風風火火 堂堂正正 偷偷摸摸 轟轟烈烈
朦朦朧朧 隱隱約約 迷迷糊糊 心心念念 挨挨擠擠
勤勤懇懇 踉踉蹌蹌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聲聲
二十一、AABC式:
芸芸眾生 咄咄逼人 頭頭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樂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絕 姍姍來遲
面面相覷 面面俱到 振振有辭 竊竊私語 息息相關
喋喋不休 循循善誘 鬱郁寡歡 彬彬有禮 亭亭玉立
錚錚鐵骨 飄飄欲仙 誇誇其談 孜孜以求 孜孜不倦
莘莘學子 躍躍欲試 井井有條 綽綽有餘 楚楚可憐
二十二、十二生肖成語: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殺雞嚇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牆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呆若木雞 人仰馬翻
順手牽羊 人怕出名豬怕壯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萬象更新 抱頭鼠竄 雞鳴狗盜 千軍萬馬 亡羊補牢 杯弓蛇影 鶴立雞群
對牛彈琴 如魚得水 鳥語花香 為虎作倀 黔驢技窮 畫龍點睛 抱頭鼠竄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鶴發童顏 狗急跳牆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畫蛇添足
含有兩個動物名稱的成語
鶴立雞群 雞鳴狗盜 鷸蚌相爭 蠶食鯨吞 蛛絲馬跡 龍爭虎鬥 龍馬精神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驤虎步 龍潭虎穴 龍躍鳳鳴 車水馬龍 指鹿為馬
兔死狐悲 雞犬不寧 心猿意馬 狼吞虎咽
含有人體器官的成語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無點墨 頭重腳輕 手足輕深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手疾眼快 耳聞目睹頭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觀 口出不遜 手無縛雞之力
含有昆蟲名稱的成語
飛蛾撲火 金蟬脫殼 積蚊成雷 蟾宮折掛 蠶食鯨吞 蜻蜓點水 螳臂擋車
蛛絲馬跡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含有一組近義詞的成語
見多識廣 察言觀色 高瞻遠矚 左顧右盼 調兵遣將 粉身碎骨 狂風暴雨
旁敲側擊 千辛萬苦 眼疾手快 生龍活虎 驚天動地 七拼八湊 胡言亂語
改朝換代 道聽途說
含有一組反義詞的成語
千呼後擁 東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頭重腳輕 有頭無尾 前倨後恭
東逃西散 南轅北轍 左顧右盼 積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後己 有口無心 由此及彼 天經地義 弄假成真 舉足輕重 南腔北調
聲東擊西 轉危為安 東倒西歪 反敗為勝 以少勝多
多字格成語
九牛二虎之力 手無縛雞之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人不可貌相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天時地利人和 習慣成自然 一年之計在於春
久旱逢干雨 解鈴還須系鈴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急來抱佛腳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寧為雞首,無為牛後三人行必有我師
化干戈為玉帛
描寫情況緊急的成語
千鈞一發 刻不容緩 迫不及待 十萬火急 火燒眉毛 燃眉之急
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心曠神怡 心平氣和 目不轉睛 呆若木雞 眉開眼笑 愁眉苦臉 愁眉緊鎖
目瞪口呆 垂頭喪氣 嬉皮笑臉
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一身正氣 臨危不懼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瀾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鎮定自若 化險為夷
描寫春天美好的成語
春光明媚 萬紫千紅 春雨如油 生機勃勃 春色滿圓 春意盎然 鳥語花香
春暖花開 百花齊放 和風細雨
「想」的成語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靜靜地想(靜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慮)
想得混亂(胡思亂想)想得厲害(浮想聯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離奇(異想天開)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語
觀眾多(座無虛席)貴賓多(高朋滿座)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濟濟)兵馬多(千軍萬馬)事物多(林林總總)
色彩多(五彩繽紛)類別多(千差萬別)困難多(千辛萬苦)
話兒多(滔滔不絕)讀書多(博覽群書)見識多(見多識廣)
變化多(千變萬化)走得多(走南闖北)顏色多(五顏六色)
花樣多(五花八門)
帶有「看」的近義詞的成語
見多識廣 望而生畏 察言觀色 一視同仁 一覽無余 高瞻遠矚 坐井觀天
舉世矚目 管中窺豹 左顧右盼
帶有「龍」字的成語
生龍活虎 龍爭虎鬥 龍馬精神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驤虎步 畫龍點睛
龍潭虎穴 龍躍鳳鳴 車水馬龍
源自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鷸蚌相爭 刻舟求劍 鵬程萬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 驚弓之鳥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源自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安步當車 暗渡陳倉 按圖索驥 程門立雪 班門弄斧 兵不厭詐 三顧茅廬
首尾同字的成語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數不勝數 舉不勝舉 人外有人
防不勝防 忍無可忍 聞所未聞
帶有鳥類名稱的成語
歡呼雀躍 鴉雀無聲 鵬程萬里 一箭雙雕 風聲鶴唳 鶴發雞皮 鶴發童顏
鶴立雞群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成語接龍(「不」字開頭)
不恥下問 問道於盲 盲人瞎馬 馬到成功 功敗垂成 成人之美 美不勝收
收回成命 命中註定 定時炸彈 彈盡糧絕 絕無僅有 有機可乘 乘機而入
入木三分 分秒必爭 爭權奪利 利慾熏心 心安理得 得意洋洋
數字成語
一唱一和 一呼百應 一干二凈 一舉兩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樣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兩面三刀 三長兩短 三番五次 三三兩兩
三頭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兩語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達 四平八穩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門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顛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湊 七上八下 七手八腳 七嘴八舌 八面玲瓏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馬九穩 十全十美 百發百中 百孔千瘡百戰百勝 百依百順 千變萬化
千差萬別 千軍萬馬 千山萬水 千絲萬縷千辛萬苦 千言萬語 千真萬確
千錘百煉 千方百計 千奇百怪 千姿百態 千鈞一發 千慮一得 千慮一失
千篇一律 萬水千山 萬無一失 萬眾一心 萬紫千紅萬死一生
描寫友情的成語
推心置腹 肝膽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風雨同舟 榮辱與共 同甘共苦
關懷備注 心心相印 海誓山盟 拔刀相助 親密無間
描寫花的成語
萬紫千紅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奼紫嫣紅 花紅柳綠 百花爭艷 錦上添花
火樹銀花 昨日黃花 春花秋月 過時黃花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描寫山的成語
崇山峻嶺 山明水秀 山窮水盡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動山搖 高山深澗
懸崖峭壁 峰巒雄偉 漫山遍野 江山如畫 錦綉山河
描寫顏色的成語
五彩繽紛 五顏六色 一碧千里 萬紫千紅 花紅柳綠 翠色慾流 奼紫嫣紅
五光十色 青紅皂白 綠水青山
表示稀少的成語
不可多得 鳳毛麟角 九牛一毛 絕無僅有 空前絕後 寥寥無幾 寥若晨星
寧缺毋濫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數 三三兩兩 鐵樹開花 微乎其微 一麟半爪
一絲一毫 百里挑一 滄海一粟 千古絕唱
描寫熱鬧繁華的成語
摩肩接踵 車水馬龍 川流不息 紛至沓來 花花世界 舉袖為雲 揮汗如雨
人山人海 絡繹不絕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聲鼎沸 人歡馬叫
震耳欲聾 座無虛席
描寫豐富繁多的成語
包羅萬象 琳琅滿目 美不勝收 目不暇接 無奇不有 無窮無盡 無所不包
豐富多彩 五花八門 眼花繚亂 洋洋大觀 一應俱全 應有盡有 應接不暇
比比皆是 星羅棋布 不可計數 層出不窮 綽綽有餘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市 舉不勝舉 漫山遍野
含有「雲」字的成語
九霄雲外 騰雲駕霧 壯志凌雲 風雲變幻 風起雲涌 行雲流水 過眼雲煙
煙消雲散 風卷殘雲 浮雲蔽日 孤雲野鶴 烘雲托月
含有「雨」字的成語
大雨傾盆 血雨腥風 風雨交加 風調雨順 槍林彈雨 風雨同舟 風雨無阻
未雨綢繆 和風細雨 狂風暴雨 滿城風雨 滂沱大雨 春風化雨 風雨飄搖
斜風細雨
含有「水」字的成語
水流湍急 水平如鏡 高山流水 千山萬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滴水不漏
杯水車薪 洪水猛獸 流水無情
描寫說的成語
直言不諱 無所顧忌 拐彎抹角 真心誠意 故弄玄虛 侃侃而談 滔滔不絕
閑言碎語 虛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側擊 喋喋不休 慢條斯理 含糊其詞
嘮嘮叨叨 自圓其說 振振有辭 肆無忌憚 大言不慚 娓娓動聽 繪聲繪色
對答如流
描寫人的容貌或體態的成語
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齒 美如冠玉 傾國傾城 國色天香
弱不禁風 鶴發童顏 眉清目秀 和藹可親 心慈面善 張牙舞爪 愁眉苦臉
冰清玉潔 篷頭垢面 雍容華貴 文質彬彬 威風凜凜 老態龍鍾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煥發 其貌不揚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黃肌瘦
描寫人的語言的成語
口若懸河 對答如流 滔滔不絕 談笑風生 高談闊論 豪言壯語 誇誇其談
花言巧語
描寫人心理活動的成語
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馬 心慌意亂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描寫驕傲的成語
班門弄斧 孤芳自賞 居功自傲 目中無人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惟我獨尊
自高自大 自鳴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描寫謙虛的成語
不驕不躁 功成不居 戒驕戒躁 洗耳恭聽 虛懷若谷 慎言謹行
描寫學習的成語
學無止境 學而不厭 真才實學 學而不倦 發奮圖強 廢寢忘食 爭分奪秒
孜孜不倦 笨鳥先飛 聞雞起舞 自強不息 只爭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爭上游 披荊斬棘
描寫人物品質的成語
奮不顧身 舍己為人 堅強不屈 赤膽忠心 不屈不撓 忠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捨死忘生 肝膽相照 克己奉公 一絲不苟 兩袖清風 見禮忘義
永垂不朽 頂天立地 豁達大度 兢兢業業 賣國求榮 恬不知恥 貪生怕死
厚顏無恥
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神采奕奕 眉飛色舞 昂首挺胸 驚慌失措 漫不經心 垂頭喪氣 沒精打采
愁眉苦臉 大驚失色 炯炯有神
含有誇張成分的成語
怒發沖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發百中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千鈞一發 不毛之地 不計其數 膽大包天 寸步難行
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語
觀者如雲 揮金如土 鐵證如山 愛財如命 穩如泰山 門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貫耳 守口如瓶 浩如煙海 高手如林
2.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聰明的人物和他的故事
中華神童:: 曹沖稱象,,還有其他的,,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
一、狗吃書畫
明末清初,浙江蘭溪壁峰有個聰明人,叫畢矮,常與財主作對。
一天大富翁周道勝正在茶店說畢矮的壞話,恰巧畢矮路過,就走進去,說:「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
周道勝忙問:「畢老兄,什麼怪事呀?」
畢矮說:「我鄰居的一隻狗,近來專門偷吃書畫。今天,鄰居把家裡收藏的書畫都拿出來翻曬,不料全被這狗吃了,主人殺死這狗,剖開它肚子一看,你猜裡面是些什麼?哈,一肚子的壞畫(話)。」
茶客明白畢矮在嘲笑周道勝,哈哈大笑起來。
二、「瘟狗有福」
有一天,孫財主准備設宴請客。長工畢矮跟他上街買菜,買了整整一筐魚肉。回來路上,畢矮見不遠處有隻黃狗,就故意把筐放低拎著。那黃狗竄過來猛一口叼走了肉。孫財主命畢矮去追。畢矮追了一會空手回來說:「唉,真是瘟狗有福!」
孫財主莫名其妙地問:「你說什麼?」
畢矮說:「喏,我們當長工的,一年到頭拚死幹活,從沒吃過一頓肉,這下正如你東家所說,『命里註定』,沒福氣呀。」
財主點頭道:「對!吃肉有吃肉的福氣。我為啥酒肉不斷?這是『命中註定』的!」
畢矮笑道:「東家,那死瘟狗把肉叼去,像你一樣,嗨嗨,也有吃肉的福氣哩。」
財主愣了。
三、鄭板橋送賊詩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年輕時家裡很窮。因為無名無勢,盡管字畫很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
一天,鄭板橋躺在床上,忽見窗紙上映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鄭板橋想:一定是小偷光臨了,我家有什麼值得你拿呢?便高聲吟起詩來: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詩書腹內藏千卷,錢串床頭沒半根。
小偷聽了,轉身就溜。鄭板橋又念了兩句詩送行:
出戶休驚黃尾犬,越牆莫礙綠花盆。
小偷慌忙越牆逃走,不小心把幾塊牆磚碰落地上,鄭板橋家的黃狗直叫著追住小偷就咬。鄭板橋披衣出門,喝住黃狗,還把跌倒的小偷扶起來,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個揖,又吟送了兩句詩:夜深費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四、鄭板橋吟蟹詩
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有一天差役傳報,說是知府大人路過濰縣,鄭板橋卻沒有出城迎接。原來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買官的錢,就足夠抬一轎子,肚裡卻沒有一點真才實學,所以鄭板橋瞧不起他。
知府大人來到縣衙門後堂,對鄭板橋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氣。恰巧這時差役端上一盤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讓他以蟹為題,即席賦詩,如若作不出來,我再當眾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悶氣!於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說:「此物橫行江河,目中無人,久聞鄭大人才氣過人,何不以此物為題,吟詩一首,以助酒興?」
鄭板橋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橫行四野驚,雙螯舞動威風凌,孰知腹內空無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知府十分尷尬。
五、「奉旨革職」
鄭板橋在當縣官時,遇到了災荒之年。因開倉放糧,周濟窮人,被皇上撤了職。於是,雇一小船,順著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
一日,見前面碼頭停泊著一條官船,桅桿上掛著「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迴避。鄭板橋自言自語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職。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麼?」於是,拿了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四個大字,也掛到桅桿上去。
官船上的,是朝廷一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此人雖不學無術,但仗著老子的勢力,撈了個烏紗帽,這回正要到揚州上任去。這時見一隻小船的桅桿上掛著「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鄭板橋聽說這個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搜括百姓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是「有財缺德」。姚有財接過一看,差點氣昏過去。
六、個個草包
權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請紀曉嵐題一匾額。紀曉嵐提筆給他題了「竹苞」二字,說是「竹苞松茂」之意。和珅高興地把它懸在正廳,乾隆皇帝見了,對和珅說:「卿被紀曉嵐捉弄了!把『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變成『個個草包』四個字嗎?」和珅哭笑不得。
七、真老烏龜
宰相慶祝八十大壽。為借機發財,便不管親疏遠近,到處發請帖。紀曉嵐對此十分不滿,到壽辰前一天打發人送去大紅幛一個,上寫四個大字:「真老烏龜」。
宰相見了,十分惱火,屆日,請紀曉嵐當面解釋。
紀曉嵐從容地說:「君為前朝老臣,年且八十,是為『老』;世世代代烏紗蓋頂,是為『烏』;自古以來,龜鶴齊名,都是高壽的象徵。魏武帝是何等人物,尚且稱頌龜為神龜,欣逢老相國壽辰,以此神物祝頌,當為不妄;『真』者,實實在在,當之無愧之意也。」
經他這一解釋,眾人哭笑不得。老宰相有苦難言,一時想不起合適的對策,只得改容相謝。
八、智解「老頭子」
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時,一天,正值盛夏,打著赤膊坐在案前。這時,乾隆突然駕到。衣冠不整見駕就有欺君之罪,更何況紀曉嵐這副模樣!他慌得連忙鑽進桌子底下躲避。其實乾隆早就看到了,向左右搖手示意,叫他們別作聲,自己就在紀曉嵐藏身的桌前坐下來。時間長了,紀曉嵐感到憋氣,聽聽外面鴉雀無聲,又因桌圍遮著看不見,鬧不清皇上走了沒有。於是偷偷伸出一根中指,低聲問:「老頭子走了沒有?」
乾隆心裡又好氣又好笑,故意喝道:「放肆!誰在這里?還不快滾出來!」
紀曉嵐沒法,只好爬出來跪在地上。乾隆說:「你為什麼叫我老頭子?講得有理就饒你,否則,哼」
紀曉嵐答道:「陛下是萬歲,應該稱『老』;尊為君王,舉國之首,萬民仰戴,當然是『頭』;子者,『天之驕子』也。呼『老頭子』乃至尊之稱。」
「那這根中指又算什麼?」
「代表『君』,『天地君親師』的君。」紀曉嵐伸出一隻手,動著中指說:「從左邊數起,天地君親師,中指是君;從右邊數起,天地君親師,中指仍是君;所以中指代表君。」
乾隆笑道:「卿急智可嘉,恕你無罪!」
九、幾份重禮
清代乾隆年間,河南鄧州的龐振坤所在的村裡有個財主,他老婆生第八胎時,叫家丁通知各佃戶,12天後大請客,送的禮越重越好,不送的小心抽他。按當地規矩,不是第一胎不興請客的。佃戶們又氣又愁,找龐振坤想辦法。
12天後,龐振坤領著身背石頭的佃戶們來到財主家。財主一見氣極了。龐振坤笑道:「你不是說禮越重越好嗎?」說完,和佃戶們上酒席去了。
十、如此新娘
有個貪色的縣官,一心想討個稱心如意的小老婆,差人東挑西選,弄得民心不安。一天,龐振坤自薦為縣官說媒,問他要娶什麼樣的。縣官說:「我要的是:櫻桃小口杏核眼,月牙眉毛天仙臉,不講吃喝不講穿,四門不出少閑言。」
龐振坤笑道:「巧啦,俺村上就有這么一個女子。」當下商訂了娶親的日子。迎親那天,鞭炮、鑼鼓、喇叭好不熱鬧。花轎一到,縣官上前一把揭開新娘的花蓋,大怒:原來是穿著花衣裳的泥胎女菩薩。
龐振坤卻笑道:「請看,她不是『櫻桃小口杏核眼,月牙眉毛天仙臉,不講吃喝不講穿,四門不出少閑言』嗎?」
十一、巧罵眾財主
清朝乾隆年間,山西平陽府襄陵縣京安鎮的農民解士美,一天晌午從地里幹活回來,見村口大樹下有四個財主,手搖大蒲扇,靠在躺椅上,大腿壓二腿,邊抽煙,邊喝茶。宮財主抽了一袋煙,說:「飯後一袋煙,賽過活神仙!」
牟財主呷了一口茶,說:「煙後品品茶,美美氣氣呷!」
朱財主把扇子一搖說:「能美氣,就美氣,哪怕美氣一早起!」
苟財主把雙眼一眯,說:「能快活,就快活,哪管他人死和活!」
解士美一聽,心裡罵道:你們肩不挑,手不拿,吃自在,屙現成,爽得渾身流油還嫌不夠,還要尋快活哩!好!待我也給他們來幾句!他咳嗽了一聲,吐了口唾沫,清了清嗓子,吼開了:「那天我從樹旁過,碰見四個怪貨:抬眼一望——哦哦哦,一個叼根干骨頭,一個端杯尿水喝,一個扇著陰陽風,一個快死把眼合。我一口唾沫吐過去,驚呆四個怪貨。原來是『公母豬狗』尋快活!」
十二、不讓財主討便宜
有一回,解士美到洪洞給一家財主打短工,跑了一天路,肚子餓得直叫喚。誰知財主只給他取了兩個剩窩窩,半盆稀米湯,一棵蔫大蔥。他也不計較,拿起就吃,好像填了牙縫,還沒覺著就完了。
財主倒心疼壞拉,陰陽怪氣地問:「小夥子,府上是哪裡呀?」
解士美答:「遠!襄陵縣的京安鎮。」
財主又問:「聽說京安有個惡眼人,不知你可認識?」
「你請說名吧!」
「聽說他叫『餓——死——鬼』!」
京安哪有這么個人?解士美一聽,這哪是問人,明明是罵我哩嘛!看來,給這主兒幹活,將來還不知得受多少窩囊氣哩!乾脆,不吃他這碗飯啦,給他點厲害看看!解士美就裝作沒聽出話里的音,說:「嗯,就算知道吧。」
那財主一聽,覺得好笑,又問:「那他這會幹啥?」
解士美把眼一閉,說:「合眼窩啦!」
財主把合眼窩當成是說死啦,感到奇怪,就追問:「因為啥?」
「唉!他受苦受累一輩子,偏生了個忤逆不孝的兒子。他兒子嫌他吃得多,一見面就罵他是『餓死鬼』。你想,當老子的拿血汗養活他,怎能受下這號窩囊氣?所以,一生氣,就把眼窩全合住啦!」
財主愣了。
十三、知縣的館幅鏡
一天,知縣老爺想試試沈拱山的學問,於是就請他喝酒。酒過三巡,知縣指著他自己心口上的館幅鏡問沈拱山是什麼。
沈拱山笑笑說:「是個大枕頭頂兒唄。」
知縣送走沈拱山以後,告訴小老婆:「人家說沈拱山有學問,其實他連館幅鏡都不認得,還說是枕頭頂兒!」小老婆想了想,反問道:「老爺,你知道枕頭里裝的什麼?」
「稻草唄!」
小老婆說:「就是嘛!他把你比成個綉花枕頭,一肚子草,是個大草包啊!」
十四、嘲吃黃瓜
這天,韓老大趕完集,買了碗熬豆腐吃。飯桌對面有個老財主,一邊吃著肉絲拌黃瓜,喝著酒,一邊得意洋洋地自語道:「窮人窮,富人富,有錢的吃黃瓜,沒錢的吃豆腐。」
韓老大一聽,知道老財主在取笑自己,也不急,也不氣,對跑堂的說:「我要150盤肉絲拌黃瓜!」
跑堂的說:「沒有那麼多黃瓜,再說您要這么多幹啥用呢?」
韓老大說:「我在集上買了一頭公豬。原主人說,這頭大公豬專愛吃拌黃瓜。這就叫:窮人窮,富人富,大公豬專愛吃黃瓜。趕豬的只能吃豆腐。」
飯館里吃飯的人都鬨堂大笑起來。老財主氣紅了臉,端起酒壺一口氣喝個凈光,灰溜溜地跑出飯館去了。
十五、王八的話多
有一年,韓老大到刁碎嘴家扛活。他見這個財主專門在吃飯時叨咕長工們,使長工們飯都吃不消停,就想找個機會捉弄捉弄他。一天。吃晌午飯,刁碎嘴又到長工屋裡叨咕個沒完沒了。韓老大越聽越生氣,趁刁碎嘴點煙的工夫,他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朋友請他吃了一頓飯。他就想回請這個朋友。恰好有一天,他釣了一隻王八。他向妻子要錢,打算到集市上買點菜。
妻子說:「有啥算啥唄,何必破費?」
他說:「那咱們也不能用王八肉請朋友哇!傳揚出去,我的臉面也不好看呀!」
妻子說:「唉,你不會別說這是王八肉!就說是『話肉』!」
第二天,他把朋友請來,妻子端上一碗王八肉,朋友吃了一塊覺得味道不錯,問:「這肉好鮮美,是啥肉?」
他說:「這是話肉。」
朋友又挾了一塊,一邊品味一邊贊揚:「這肉真好吃!」說完,又挾了一塊放進嘴裡。不一會兒,就把一碗王八肉吃了個精光。妻子又端來一碗,一轉眼又吃光了。主人叫妻子再盛一碗話肉來,妻子急了,用手一比劃,說:「就這么一個大王八,那兒有那麼多話?」
聽到這兒,長工們都捧腹大笑起來。刁碎嘴先是一愣,眨著眼,半天才琢磨過味兒來:噢,鬧了半天,韓老大是在貶斥我啊!
十六、追趕兔子
清末,山東臨清(今河北省臨西縣)某村,有個叫羅竹林的莊稼人,滑稽多智,方圓百里聞名。
某年,他去北邊的直隸冀州(今河北省冀縣)一帶打短工。一天,走了好多路,飢餓難熬。遇到有個財主家的大少爺帶著一幫人,牽狗架鷹出來打獵。幾個隨從抬著饃饃挑著肉。
羅竹林上前說:「你們直隸和我們山東怎麼不一樣?我們那裡,打獵的見了兔子只用人追趕,不用獵狗不用鷹。」
大少爺說:「胡說,人追趕得上嗎?」
羅竹林說:「可惜我餓了,不然我就追趕一隻叫你們看看。」
大少爺就請羅竹林吃饃饃和肉。羅竹林吃飽了,剛好草窩里鑽出一隻兔子,就說了聲:「現在看我的。」但他剛追了幾步,那兔子就竄得不見蹤影了。
大少爺生氣了:「你怎麼追趕不上?」
羅竹林笑道:「我們那裡的兔子跑得慢,能追趕上,你們這里的兔子跑得這么快,怎麼能追趕得上呢?」
十七、忙捉虱子
羅竹林到谷大肚家打長活,上工的頭一天,天還不亮,谷大肚就早早起來叫他下地,可等了半天也不見羅竹林出來,就又不耐煩地嚷起來。
羅竹林說:「我早就起來了,正在忙著捉虱子呢。」
谷大肚說:「胡說,這會兒天還沒亮,黑燈瞎火的看得見捉嗎?」
羅竹林反問道:「既然看不見捉虱子,那叫我這么早下地,就能看得見幹活嗎?」
谷大肚被問啞了。
十八、光敘不行
羅竹林在吝嗇鬼谷大肚家當長工。谷大肚為了使長工少吃飯菜,每頓吃飯時總要同長工們敘敘閑話。這一天吃飯時,谷大肚「敘」起了光緒與道光兩個皇帝。
羅竹林忙說:「光緒的老爺爺是道光,依我看,光敘(緒)不行,還是倒(道)光好!」說完,把桌上的幾碟菜全倒進了幾個長工的飯碗里。
十九、栽蒜
一天,羅竹林跟幾個長工在牲口棚前就著老白菜幫子吃高粱面餅,卻聽見谷大肚的廚屋裡在「哧啦哧啦」地炸麻糖,又傳出谷大肚訓斥他小子的聲音:「蹲在屋裡吃,別出去,當心露頭挨狗咬!」
上午下地栽蒜。羅竹林悄悄地吩咐長工們把蒜瓣都頭朝下點種。
幾天後,蒜苗卻還沒冒芽,谷大肚急了,趴在地里摳起來。摳一個,見是頭朝下,再摳一個,還是頭朝下,就找羅竹林算賬。
羅竹林把眼一眨說:「你不是說,『露頭挨狗咬』嗎?它不敢露頭,該是怕狗咬吧?」
二十、半文銅錢
清朝,枝江縣縣老爺聽說杜老幺聰明滑稽,就找到他說:「本縣倒想試試你的功夫,你敢跟本縣打官司么?」
杜老幺說:「打官司得到荊州府,我半文錢都沒有,怎敢上路呢?」
縣老爺說:「你有半文錢就敢上路?那好,來人哪,跟他斬半文錢來!」
手下就把一文銅錢斬成了兩半。杜老幺接過半文錢就走。到了荊州府,杜老幺狀告枝江縣老爺:「身為百姓父母官,目無王法好大膽,乾隆通寶劈兩半,不斷也得先撤官!」
那縣老爺的烏紗帽當時就被摘啦!
二十一、晚飯巧對
張少爺中了秀才,家裡張燈掛彩忙著敬祖宗。張少爺對幫工杜老幺說:「都說你聰明,我出個聯你對對——四書五經有趣有味。」
正蹲在地上吃飯的杜老幺介面就答:「一日三餐無油無鹽。」
張少爺朝中堂看了看:「十根金龍柱,十顆小圓珠,十對宮燈十紅十綠。」
杜老幺把碗筷晃了晃:「一隻青花碗,一個大缺巴,一雙筷子一白一烏。」
張少爺火了:「哼!吃老子的,喝老子的,還不知足么?」杜老幺笑道:「嗬,敬祖宗的,拜祖宗的,當然嫌少呀!」
二十二、誰最為大
有一次,杜老幺和縣官、商人走在一起。趕了半天路,肚子餓極了。路過一戶人家,有個老婆婆,鍋里只剩一碗飯。縣官說:「本縣為大,這碗飯歸本縣吃。」
商人說:「你說你為大,要說出個一二三來!」
縣官說:「就說個父母官的官字吧——評是非靠這個字,斷曲直靠這個字,讀長學為這個字,排上下看這個字。要是沒得我這個官字,貴賤大小都分不清白,本縣為大!」
商人說:「我說個金銀財喜的金字——吃離不開這個字,穿離不開這個字,當官為的這個字,敬我圖的這個字,做官有個屁意思,我為大!」
杜老幺說:「我說個種田的田字——木頭支起是字(果),青草蓋起是字(苗),木支草蓋是字(菓),無木無草是字(田),要是沒得我這個田字,當官的發財的都得餓死!我為大!」
老婆婆把飯給杜老幺吃了。
二十三、六爹聯句
乾隆年間,廣東吳川縣有個名叫麥為儀的人,外號剮狗六爹,以詼諧幽默聞名於鄉里。一日,到江邊牧鵝。有四個鄉紳見了,突然觸景生「詩」。其中一位提議以鵝為題吟詩,他先吟道:「江心游來一隊鵝。」
另一個鄉紳吟道:「鵝公鵝母唱鵝歌。」
餘下的兩個想了半天也無法聯下去。剮狗六爹,說:「老爺們,讓我來吟完這首詩吧。」
四鄉紳望著牧鵝老頭嘲諷道:「去去去,吆你的鵝屁股去吧!」
剮狗六爹並不理會,拉長嗓音吟道:
江心游來一隊鵝,鵝公鵝母唱鵝歌。
兩個鄉紳屙了屎,還有兩個屎未屙!
二十四、湯建文嘲老學究
清朝,丹陽西門有個私塾老先生,喜歡作詩。一天,學僮端來一碗粥。他不忙著吃,卻吟出《粥詩》一首:
甌米煮成一碗粥,西風吹來浪波稠;
遠望好似西湖水,缺少漁翁下釣鉤。
恰巧秀才湯建文路過門口,笑道:「老先生,一甌米煮成一碗粥,粥還稀嗎?你這書房門朝東,西風從哪兒進來?西湖離丹陽千里之遙,你在書房看見了?你說缺少漁翁下釣鉤,這碗邊怎麼站人?」
老學究說:「就算我的詩不通,你說這《粥詩》該怎麼寫?」
湯建文吟道:
數米煮成一碗粥,鼻風吹來兩條溝;
近看好似團圓鏡,照見先生在里頭。
老學究自愧不如。
二十五、不下驢
有個小夥子,騎驢趕廟會,迷了路,遇上了宋丑子,就在驢背上吆喝道:「哎!趕會往哪兒走?」
宋丑子見他一不稱呼,二不下驢,便假裝沒聽見。小夥子又嚷道:「你耳朵聾啦?」
宋丑子停下來說:「別見怪,我有急事哩——我的驢下了頭牛。」
「驢下了頭牛?它為什麼不下驢?」
「啊!小夥子,沒想到你還知道下驢。」
小夥子這才醒悟是自己的過錯。
二十六、買老子
有一天,魏國貞從一家茶館門前經過,見幾個財主喝了茶互相推託著不肯給茶錢,就走進去對他們說:「喂,別你推我,我推你了。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吧,聽了看還肯不肯給錢。」
從前有兩父子,家裡很有錢。兒子成親後,就
分家了。過了沒幾年,老子的錢漸漸花得差不多了,兒子卻越來越富了。
一天,老子去找兒子要錢花,兒子不肯,老子
只得哀求兒子道:「這樣好不好,我賣一輩給你吧!」
兒子聽說賣輩,就高興地給了老子一筆錢,買了一輩。從此,他們就以兄弟相稱了。
老子是個揮金如土、用錢像流水的人。沒過多久,老子的錢又花光了。只好又跑來對兒子說:「我再賣一輩給你吧!」於是,兒子又給了老子一筆錢。
從此,他們之間老子就成了兒子,兒子就成了老子。
後來,族長把父子找了去,打了兒子兩耳光,罵道:「你這亂宗亂族的逆子,這成體統嗎?」
兒子不服氣地說:「這有什麼不成體統?我這老子是用錢買的,又不是偷的搶的!」
族長喝道:「難道有錢就可以買老子嗎?像你這樣買,那有錢的人不要買上900個老子嗎?」
兒子滿不在乎地說:「你有錢也去買嘛,怎麼管我呢?」
族長無可奈何地說:「那好吧,你既然不肯給老子出錢,那就把錢留著去買老子吧!」
聽到這里,有個財主猛然叫了起來:「哎呀!我們又遭魏國貞罵了!」等財主們醒悟過來,魏國貞早就走出了茶館。
二十七、黑小送禮
河北文安縣新上任的縣官,盤剝百姓的手法,比前幾任還辣。王黑小想捉弄他一下。
一天,王黑小買了兩個燒餅送給縣官的小少爺,說:「快拿回家去,大人要問,就說是黑大伯給買的。」
縣官聽孩子一說,大怒:哪來的黑大伯?分明是有人耍笑我。一查,知是王黑小乾的,正要派人捉拿到衙,王黑小卻來了。
他肩挑一根薄竹片,竹片兩頭各吊著個小沙果。上大堂後,連揖都不作。縣官喝令打他40大板。王黑小把兩個沙果向上一舉道:「且慢!小民有禮物呈送,你打我不得!」
縣官問:「怎麼打你不得?」
王黑小說:「官不打送禮的,狗不咬拉屎的。你今天如果破例打了我,那今後給府上送禮的,難道都該打不成?」
縣官只好放了王黑小。
二十八、比蟈蟈
有個財主吃得跟肥豬一樣胖,一天沒事兒就好養蟈蟈。王黑小捉了只蟈蟈,故意把發聲的器官掐了來和財主比。
那個財主正吃飯,看了看把嘴一撇說:「這只蟈蟈又不會叫,還養它干什麼?」
王黑小瞅著酒菜,微微笑道:「別看我這蟈蟈不會叫,可吃得好!」
二十九、心田不正
從前,有個大財主叫胡心田,心術很壞,專門刻薄窮人。一天遇到文三說:「文三,都說你會講古,今天講個看看。」
文三說:「好。從前有個姓十的和姓喻的結親家。姓十的嫌自己的筆劃太少,再說《百家姓》上也沒有此姓。就對姓喻的說:『你的嘴巴吊在旁邊,是多餘的,把那個口字讓給我姓古,在《百家姓》上也可歸宗。』姓喻的想,把我旁邊的口字送給他,我還是姓俞,就答應了。可是,這人還不知足,又說:『親家,我這古字筆劃還是太少,你把那個月字也給我,讓我姓胡吧!』姓『俞』的一聽,火了:『想把我的下面都摳空嗎?你這人真是心田不正!』」胡心田自討了一場沒趣。
三十、解裝犁木
這天,至聰木匠師徒正在忙著,有個財主急著要裝犁,說了半天好話,還說殺雞待他們,至聰木匠就讓徒弟去裝。誰知,財主捉雞時,故意放它逃走,又說稱肉吃,待賣肉的屠夫路過,財主又趕緊躲進裡屋。一會兒出來說,改吃雞蛋算了,正好賣豆腐的來了,財主想,豆腐比鴨蛋還合算,就買了兩塊豆腐給他吃。徒弟生了氣,裝犁時沒盡心。
過了幾天,財主對至聰木匠說:「你帶的好徒弟!裝的犁,不是深了,就是淺了。」
至聰木匠說:「老爺!我徒弟裝的是放雞犁,犁上裝的是鴨蛋尖,所以犁進去躲屠夫,犁出來鴨蛋換豆腐。」
3. 如撥雲見霧矛盾開頭的成語
撥雲見霧
近義詞
否極泰來,苦盡甘來,時來運轉,物極必反,枯木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