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描寫吃東西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描寫吃東西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2-10 23:06:49

⑴ 有沒有什麼名人名言或者成語,大概意思就是描寫享受吃東西

津津有味

⑵ 描寫美食的成語

1、其味無窮

其味無窮是一個成語,讀音是qí wèi wú qióng,意思是其中的味道沒有窮專盡,形容含義深屬刻,使人回味不盡。

2、垂涎欲滴

垂涎欲滴,拼音是chuí xián yù dī ,漢語成語,意思是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非常饞想吃的樣子,也比喻看到好的東西,十分羨慕,極想得到(含貶義)。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3、五味俱全

五味俱全,成語,出自《禮記·禮運》,形容調味(酸甜苦辣咸)齊全適宜,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心境等。另還有馬志明的相聲《五味俱全》。

4、珍饈美饌

珍饈美饌,讀音zhēn xiū měi zhuà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滋味好的食物,好吃的食物。

5、八珍玉食

成語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食品。出自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近義詞為山珍海味。山珍海味是產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貴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熊掌、燕窩、魚翅、海參等,在古人食譜上常充主角。

⑶ 形容人吃相的成語是什麼

不知肉味:原指被美copy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沿門托缽:缽:和尚吃東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緣。比喻挨家乞討。
狼飡虎食: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
狼飡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①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狼餐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飧虎咽:飧:熟食,飯食。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亦作「狼餐虎咽」。
狼吞虎餐: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食不遑味: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食不知味: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食不終味: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⑷ 形容吃飯快的成語是什麼

1、大吃大復喝:狼吞虎咽地制吃。 2、囫圇吞棗: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形容吃飯...
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出 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例 句
大家見他~吃東西的樣子,都忍不住笑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風卷殘雲 飢不擇食
反義詞
細嚼慢咽

⑸ 形容吃的樣子的成語是什麼

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
【解釋】涎:唾沫,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長。原形容嘴特別饞,見了吃的東西就忍不住流口水的樣子。現多形容見了好東西就眼紅,竭力想占為己有。
【出自】: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示例】:
1.對面坐著一個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擠眉弄眼的希望吃些。
2.這個孩子看見人家吃這些東西,總是饞得垂涎三尺。
3.看著滿桌豐盛的菜餚,這個孩子已經垂涎三尺。

食指大動(shí zhǐ dà dòng)
【解釋】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出處】:《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釋】涎:口水。欲:就要。①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非常饞想吃的樣子;②比喻看到好的東西,十分羨慕,極想得到(含貶義)。
【出自】: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示例】:但是在我這樣的一個窮小子看來,確覺得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而且老實說,確也有些垂涎欲滴!——鄒韜奮《經歷·貧民窟里的報館》

⑹ 形容能吃的成語是什麼

飢不擇食 [jī bù zé shí]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回喻需要急答迫,顧不得選擇。
出 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飢不擇食。』」
例 句
餓急了什麼都吃,凍極了什麼都穿,此所謂~,寒不擇衣嘛!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狼吞虎咽 慌不擇路 寒不擇衣 飢腸轆轆
反義詞
挑肥揀瘦

⑺ 形容吃飯的成語是什麼

狼吞虎咽
lángtūnhǔyàn
[釋義]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語出回]
清·李寶嘉《官場現答形記》:「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正音]
咽;不能讀作「yīn」或「yè」。
[辨形]
吞;不能寫作「舌」。
[近義]
大吃大喝
飢不擇食
食不甘味
[反義]
細嚼慢咽
[用法]
用於形容吃東西的樣子。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飢不擇食」有相似之處。而~偏重在外表的形體動作。但「飢不擇食」偏重在餓得急了;顧不上選擇食物;除吃東西外;還可形容對其他方面的迫切需要。
[例句]
大家見他~吃東西的樣子;都忍不住笑了。
[英譯]
garbagedown

⑻ 形容吃飯的成語

你好 用來形容吃飯的成語,最常見的成語就是狼吞虎咽。

⑼ 形容東西很好吃的成語

津津有味、垂涎欲滴、八珍玉食、食指大動、五味俱全、三牲五鼎、垂涎三尺、秀色可餐、膾炙人口
一、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釋】: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出自】:漢·王褒《洞簫賦》:「哀悁悁之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譯文】:哀憂郁的令人傷心啊,吃得很有味道有興趣
【示例】:話是這樣說,可是談起理論,許寧還是一套套地向道靜談得津津有味,頭頭是道。
二、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釋】:涎:口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
【出自】: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譯文】: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花費了一下午
【示例】:但是在我這樣的一個窮小子看來,確覺得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而且老實說,確也有些垂涎欲滴!
三、食指大動 [ shí zhǐ dà dòng ]

【解釋】: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譯文】:楚國人獻黿給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相見,有美味可吃特別心動
【示例】:這道菜看起來特別好吃,令人食指大動。
四、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解釋】:涎:口水。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熱。
【出自】:老舍《趙子曰》第三章:「對面坐著一個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擠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須子和皮。」
五、饞涎欲滴 [ chán xián yù dī ]

【解釋】:涎:口水。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極其貪饞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紅。
【出自】:宋·蘇軾《將之湖州》詩:「吳兒鱠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
【譯文】:吳兒魚末子一縷薄欲飛,不去先說口水快下來的樣子。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