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兒童節活動的成語
Ⅰ 描寫兒童節的成語
興高采烈,歡天喜地,歡欣鼓舞,欣喜若狂,喜笑顏開,怡然自樂,眼笑眉飛,
眼開眉展
Ⅱ 描寫兒童節校園的成語
橫眉吐氣 驚喜欲狂 喜不自勝 欣喜若狂 喜笑顏開 揚眉吐氣 悅目娛心 心花怒發 喜眉笑眼
Ⅲ 描寫六一兒童節的成語
心花怒放 眉開眼笑 笑逐顏開 樂不可支 喜氣洋洋 眉飛色舞 興高采烈 滿面春風
Ⅳ 關於兒童節的成語
心花怒放 眉開眼笑 笑逐顏開 樂不可支 喜氣洋洋 眉飛色舞 興高采烈 滿面春風
麻煩採納,謝謝!
Ⅳ 關於''六一兒童''節有哪些成語
「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由來
1925年8月,世界54個國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發表了愛護兒童、保障兒童福利的宣言。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
我國兒童節,早期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據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設立的。新中國成立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廣大少年兒童也成了國家的小主人,為了培養廣大兒童的國際主義思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4·4」兒童節,將6月1日作為我國的兒童節。與「六一」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少年兒童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許多公共娛樂場所特地為孩子們免費開放,各機關、團體、企業在這天還向本單位職工的子女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饋贈禮物,這是孩子們最愉快的一天。
世界各國的兒童節
日本:一年三次兒童節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
這個節日是專門為日本的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裡設置一個陳列台,台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5月5日男孩節
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樂,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都會用紙或布做成色彩鮮艷、形狀像鯉魚的綵帶,然後把這些綵帶串在竹竿上,並和金色的風車綁在一起,掛在屋頂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日本人相信鯉魚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鯉魚那樣,因此這一天又稱為「鯉魚日」。
同時,日本的父母這一天也會在家裡放置玩偶,但卻都是武士裝扮,樣子很可怕。
·11月15日「七五三」兒童節
在日本習俗里,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
這一天,小朋友會穿上最好的傳統和服,還會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案的小紙袋,紙袋裡裝滿了父母買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齊後,父母會帶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並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和快樂。
哥倫比亞:兒童節戴面具、扮小丑
中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巴西:看病打針,健康第一
巴西的兒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關心兒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聖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兒童節,全國會有一些慶祝活動。
韓國:繽紛禮物手機受寵
韓國的兒童節是5月5日,每年節日來臨之前,韓國的父母們都要給自己的孩子准備他們最希望擁有的禮物,各大百貨商場也紛紛進行各種促銷活動。
盡管父母心目中的最佳禮物一般都是比較實用的東西,如書籍、服裝、玩具等,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一些相關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韓國兒童最渴望的兒童節禮物是手機,其次才是游戲機、玩具、寵物、電腦和書籍等。
瑞典:「男孩節」VS「女孩節」
歐洲國家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孩子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潑可愛的節目。
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羅斯:國際兒童節在這里誕生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印度:特別紀念日作兒童節
印度將獨立後的第一任政府總理庄亞魯的誕辰紀念日11月14日作為兒童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印度的兒童會有各種民族氣息濃郁的舞蹈、音樂表演,政府也會出面組織一些慶祝活動。
伊斯蘭國家:快樂的「糖果節」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都將齋月後第14天定為「糖果節」,對孩子們來說,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糖果節」一般為期三天,小朋友們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戶索要糖果。按照當地民俗,大人們不能拒絕兒童的要求,所以孩子們這一天總是能滿載而歸,歡天喜地。
非洲國家:持續一月的兒童狂歡節
非洲西部的國家大都有專門的「兒童狂歡節」,而且往往持續一個月。非洲人歷來能歌善舞,在「兒童狂歡節」里,盡管人們的生活條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會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伊拉克:不知道還有兒童節
不過,比起上述國家的兒童,伊拉克的孩子們就可憐多了,當許多國家的小朋友在歡慶兒童節的時候,伊拉克兒童大多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節日。他們仍一如既往,或在學校上課,或在作坊打工,或沿街乞討。
一些伊拉克人透露,在薩達姆執政的20多年裡,6月1日被定為伊拉克的石油國有化日。每到這一天,伊拉克全國要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但與兒童無關,所以孩子們就沒有過過兒童節。
在被忽略的兒童節里,伊拉克幼兒園、小學里沒有任何節日氣氛,自然也不會有慶祝活動。
其他國家的兒童節
新加坡兒童節:10月1日
英國兒童節:7月14日
印尼兒童節:7月23日
古巴兒童節:7月6日
土耳其兒童節:4月23日
泰國兒童節:每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我國是將14歲以下的孩子定義為兒童的
Ⅵ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成語
1、歡蹦亂跳:活潑、歡樂,生氣勃勃的樣子。
出處:曹禺《日出》第四內幕:「我一定可以容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2、手舞足蹈:蹈,頓足踏地。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了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永(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喜氣洋洋:洋洋,得意的樣子。充滿了歡喜的神色或氣氛。
出處: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4、五彩繽紛: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處:峻青《地下水晶宮》:「牆壁上有著許多霜花似的花紋,在燈光的照耀下,滿牆都放射著五彩繽紛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織成似的。」
5、喜笑顏開:顏開,臉面舒開,指笑容。形容心裡高興,滿面笑容。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穿過牌樓,人來人往,莫不喜笑顏開。」
Ⅶ 兒童節節的成語
歡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形容非常高興。
褒義
出 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則見他歡天喜地;謹依來命。」
Ⅷ 有關兒童節的成語100個
心花怒放 眉開眼笑 笑逐顏開 樂不可支
喜氣洋洋 眉飛色舞 興高采烈 滿面春風
童言無忌 來日方長 朝氣蓬勃 人小志大
大有可為 後生可畏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立志報國 雨後春筍 含苞待放 習文尚武
虛心好學 胸有成竹天真活潑 天真爛漫
伶牙利齒 少年老成 浩然正氣 率真可愛
活靈活現 吊爾郎當 不修邊幅 落落大方
秀外慧中 聰明伶俐 善解人意 深明大義
識得大體 知書達理 乳臭未乾 黃口小兒
弄鬼掉猴 踢天弄井 憨狀可掬 童言無忌
憨態可掬 牙牙學語 金童玉女 金枝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