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描寫農產品天然的成語

描寫農產品天然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11 05:45:29

Ⅰ 有關農作物的成語

半青半黃 農作物還沒有長好,青黃相接。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
出處:《朱子全書·學》:「今既要理會,也要理會取透,莫要半青半黃,下梢都不濟事。」
不違農時 違:不遵守。不耽誤農作物的耕種時節。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風調雨順 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出處:《六韜》:「既而克殷,風凋雨順。」

國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出處:宋·吳自牧《夢梁錄·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麥穗兩歧 一根麥長兩個穗。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出處:《後漢書·張堪傳》:「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麥秀兩岐 岐,同「歧」。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同「麥秀兩歧」。

麥秀兩歧 ①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民安國泰 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出處:宋·吳自牧《夢梁錄·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民安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出處:明·朱有燉《靈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雨順風調,民安物阜。」

民康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出處:明·朱有燉《靈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雨順風調,民安物阜。」

千倉萬箱 形容因年成好,儲存的糧食非常多。
出處:《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抱朴子·極言》:「千倉萬箱,百一耕所得。」

秋收冬藏 秋季為農作物收獲季節,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農事。
穰穰滿家 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十風五雨 十天一刮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雨順,氣候適宜。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十雨五風 十天下一場雨,五天刮一次風。謂風調雨順。
出處:前蜀·杜光庭《畫五嶽諸神醮詞》:「上扶邦國,傍祐黎元。調十雨五風以登稼穡,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時和年豐 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出處:《詩經·小雅·華疏》:「萬物盛多,人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次華黍,歲豐宜黍稷也。」

時和歲豐 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出處: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見時和歲豐,雨雪應時,輒喜不自勝,舉酒以屬群臣。」

Ⅱ 關於農產品的成語

關於農產品的成語:

土生土長、五穀豐登, 麥浪滾滾 ,枝繁葉茂 , 碩果累累 ,魚米之鄉 ,稻香魚肥

Ⅲ 什麼成語能來形容農產品

五穀豐登, 麥浪滾滾 ,枝繁葉茂 , 碩果累累 ,魚米之鄉 ,稻香魚肥

Ⅳ 形容農產品的成語

土生土長
tǔ shēng tǔ zhǎng
【解釋】當地生長的。

【出處】《在中共八屆二中全版會上的講話》:權「我們這些幹部,大多數是好的,是土生土長,聯系群眾,經過長期斗爭考驗的。」

【結構】聯合式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當地生長的

【近義詞】根生土長

【例句】他是當地~幹部,對這里的情況了如指掌。

Ⅳ 形容農作物的成語

麥海茫茫 麥浪無涯 金色麥浪 麥浪滾滾 稻浪翻滾
金色稻浪 稻浪滔滔 穀子金黃 秧苗茁壯回 一片油綠答
稻粒灌漿稻穗泛黃 麥穗彎彎 籽粒飽滿 碎金滾動
顆粒歸倉 倉滿囤尖 稻山麥海 稻香陣陣 五穀豐登
豆糧椒黍 豐收在望 粒粒金黃 顆顆紫紅 粒粒珍珠
米苞綻開 大豆燦黃 綴滿枝頭 顆圓枝滿 飽莢綻開
小米金黃 五穀盡藏 以粟為主 粟谷噴香 谷類作物
望採納

Ⅵ 形容農產品的成語

碩果累累.

Ⅶ 形容農產品的成語

碩果累累,果香四溢

Ⅷ 農產品四字成語

土生土長 [tǔ shēng tǔ zhǎ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當地生長的。

出 處
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我們這些幹部,大多數是好的,是土生土長,聯系群眾,經過長期斗爭考驗的。」

成語接龍
長齋綉佛 佛眼相看 看家本領 領異標新 新婚燕爾 爾雅溫文 文章魁首 首尾兩端 端本澄源 源頭活水 水火無情 情天孽海 海沸波翻 翻箱倒籠 籠禽檻獸 獸聚鳥散 散帶衡門 門殫戶盡 盡智竭力 力可拔山 山容海納

Ⅸ 農產品。(打一成語)

土生土長
很高興為你解答本題,沒問題的話,請及時點擊右上角的採納滿意哈~

Ⅹ 形容農作物的成語有哪些

1、五穀豐登

讀音:[wǔ gǔ fēng dēng]

釋義: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出處:1)《六韜·龍韜·立將》:「是故風雨時節,五穀豐登,社稷安寧。」

2)元 吳弘道《青杏子·鬭鵪鶉》套曲:「托賴著一人有慶,五穀豐登。」

造句:今年呢,難得這樣五穀豐登,稻子收得這樣多。

2、顆粒無收

讀音:[kē lì wú shōu]

釋義: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造句:你出售的假農葯,可害人不淺,我們村上百畝玉米是顆粒無收啊!

3、秀而不實

讀音:[xiù ér bù shí]

釋義: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比喻只學到一點皮毛,實際並無成就。

出處:《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造句: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4、歲豐年稔

讀音:[suì fēng nián rěn]

釋義:稔:莊稼成熟。 指農業豐收。同「歲稔年豐」

出處:唐·陸長源《上宰相書》:「今歲豐年稔,谷賤傷農。誠宜出價以斂糴,實太倉之儲。」

造句:乾隆乙酉年,風調雨順,歲豐年稔。

5、歲稔年豐

讀音:[suì rěn nián fēng]

釋義: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同「歲豐年稔」。

出處:明·無名氏《十樣錦》第四折:「今日個君聖臣賢治,化育的歲稔年豐快。」

造句:可以預見,隨著水利基礎不斷夯實,我國糧食生產根基更加穩固,歲稔年豐的喜人畫卷將繪滿神州。

6、苗而不秀

讀音:[ miáo ér bù xiù ]

釋義: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造句: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氣暮氣,苗而不秀。

7、豐年稔歲

讀音:[ fēng nián rěn suì ]

釋義:稔:指莊稼成熟。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蔡順奉母》第一折:「八方肅靖,東夷西戎仰化,南蠻北狄歸降,貢麟鳳獻瑞呈祥,產禾苗豐年稔歲。」

造句:中國自古有「豐年稔歲」、「強本節用」的傳統,農業從來就是立國之本,所謂本固邦寧,也因此,「不稼不穡」多遭詬病。

8、不毛之地

讀音:[ bù máo zhī dì ]

釋義: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喪人;錫(賜)之不毛之地。」

造句:傍晚,探險隊在一片不毛之地上搭起了帳篷。

9、寸草不生

讀音:[ cùn cǎo bù shēng ]

釋義:寸草:一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他問斬之時;曾發誓道:『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

造句:在浩盪的死海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海邊也寸草不生。

10、鬱郁蔥蔥

讀音:[ yù yù cōng cōng ]

釋義:形容草木蒼翠茂盛。 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出處:漢·王充《論衡·恢國》:「初者,蘇伯阿望春陵氣鬱郁蔥蔥。」

造句:這三個山頭,原來都是松柏成林,鬱郁蔥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