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描寫學生刻苦的成語故事

描寫學生刻苦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1 11:29:25

Ⅰ 刻苦學習的成語故事

形容忍刻苦學習的詞語:
○ 埋頭苦幹: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 戰天斗地: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手不停揮:手不停頓地揮寫。形容不停地寫作。
○ 人一己百:別人一次就做好或學會的,自己做一百次,學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別人。
○ 十年讀書:指長期努力於學業。
○ 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 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 口誦心惟: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裡思考。
○ 磨穿鐵硯: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恆心。
○ 磨杵成針: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 鐵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投袂而起:投袂:揮動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動起來的神態。
○ 聞雞起舞:聞:聽到。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 夙興夜寐: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 夜以繼日: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 焚膏繼晷: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 探賾索隱:探:尋求,探測;賾:幽深玄妙;索:搜求;隱:隱秘。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隱秘的事情。
○ 鉤深致遠:致:招致。探取深處的,使遠處的到來。比喻探討深奧的道理。
○ 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 含英咀華: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里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 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 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 宵衣旰食:宵:夜間;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來,時間晚了才吃飯。形容為處理國事而辛勤地工作。
○ 鍥而不舍: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 摩頂放踵:從頭頂到腳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不顧身體。
○ 嘔心瀝血: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 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著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 苦心孤詣:指苦心鑽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也指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
○ 暗中摸索:摸索:尋求,探索。在黑暗中尋找。後比喻沒有人指導,獨自鑽研。
○ 廢寢忘食: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 如飢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
○ 兢兢業業:兢兢:形容小心謹慎;業業:畏懼的樣子。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進去。
○ 不敢旁騖: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別的事裡面去。
○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 不遺餘力:遺:留;餘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不保留。
○ 良工心苦:良工:手藝高明的工匠。形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費盡心思。
○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 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 仰屋著書: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質疑問難:質疑:請人解答疑難;癌難:對於疑問反復討論、分析或辯論。提出疑難,請教別人或一起討論。
○ 先難後獲: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Ⅱ 寫刻苦讀書的成語故事

1、囊螢映雪:用螢火蟲照明讀書,借著雪光照明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2懸梁刺股:把內頭發掛在梁容上,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發奮刻苦學習。

3、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編聯起來,做「韋編」。三:多次。絕:斷。反復研讀,以致編聯竹簡的的皮繩斷了多次。指讀書勤奮刻苦。

4、程門立雪:冒著大雪在程頤的門前站著,形容尊師重道,虔誠求教。

5、鑿壁偷光:鑿穿牆壁引過光線。形容家境貧困仍刻苦勤學。

Ⅲ 描寫人刻苦的成語故事

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孫康映雪苦讀)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車胤囊螢夜讀)

負薪(xīn)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朱買臣負薪讀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孫敬懸梁苦讀)

Ⅳ 關於刻苦讀書的成語故事

懸梁刺股
懸梁的故事發生在楚國一位名叫孫敬的賢士,到洛陽求學,為了勤於學習,
怕受睡眠困擾,因而把頭發綁住懸於樑上,如果讀書疲累,眼睛一合上,頭低下
來,那懸在樑上的頭發一拉,必定痛得醒過來,而後他苦讀有成。
刺股的故事發生在戰國蘇秦身上。他在鬼穀子那兒學合縱連橫之術,學成後
到秦國游說,不被採用。旅費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難過,
於是發憤苦讀。讀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錐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趕跑,又繼續苦
讀。後來,再出發游說諸侯時,無不成功,身掛六國相印,好不威風。
鑿壁偷光
古時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匡衡,家貧,買不起蠟燭,而隔壁人家卻經常燈火輝
煌,他便偷偷鑿穿牆壁,借隔壁透過來的光而讀書。
囊螢讀書
車胤,晉代南平人,年輕時就愛讀書,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苦,沒錢買油
點燈。日子久了,
車胤覺得長久下去,將不知浪費多少寶貴時光,一定要想辦法
解決才行。一晚,他見一群螢火蟲,
一閃一閃的飛來飛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
幾只螢火蟲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們所發出的光來讀書嗎?此後,他就每晚靠
著螢火蟲的光來讀書,有時甚至看到天明。
映雪讀書
古時有一讀書人名叫孫康,也因家貧,冬夜經常在雪地藉助雪光返照來讀書。
隨月讀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
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梯子擱在
牆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
,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
爬到梯上,繼續讀下去。
牛角掛書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學,分秒不願浪費,有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
太多時間,出發之前他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
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過,絲毫不覺。勤學專注之功
令人敬佩。

Ⅳ 描寫刻苦讀書的的成語故事

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黃卷青燈: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
囊螢照書: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囊螢照讀: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然荻讀書: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十年窗下: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Ⅵ 關於刻苦學習的成語故事

1、囊螢映雪:用螢火蟲照明讀書,借著雪光照明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2懸梁刺股:回把頭發掛在樑上答,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發奮刻苦學習。

3、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編聯起來,做「韋編」。三:多次。絕:斷。反復研讀,以致編聯竹簡的的皮繩斷了多次。指讀書勤奮刻苦。

4、程門立雪:冒著大雪在程頤的門前站著,形容尊師重道,虔誠求教。

5、鑿壁偷光:鑿穿牆壁引過光線。形容家境貧困仍刻苦勤學。

6、牛角掛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牛邊看書。比喻勤奮好學。

7、晝耕夜誦:白天種地,夜晚讀書,形容抓緊時間學習,讀書勤奮。

8、圓木警枕: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醒,不會懶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奮不懈。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形容發奮圖強,刻苦磨練自己。

9、卧薪嘗膽:在柴草上睡覺,飯前先嘗嘗苦膽。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破釜沉舟:砸碎鍋,鑿沉船。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干到底。

Ⅶ 關於勤奮刻苦的成語故事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車胤(yin)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懸梁刺骨
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穿壁引光、刺股讀書、冬寒抱冰,夏熱握火、鈍學累功、頓學累功、
攻苦食淡、攻苦食儉、刮摩淬勵、積雪囊螢、堅苦卓絕、艱苦卓絕、
聚螢積雪、聚螢映雪、絕甘分少、刻苦耐勞、刻苦鑽研、口不絕吟、
匡衡鑿壁、臨池學書、埋頭苦幹、磨礪自強、磨礱淬礪、駑馬十駕、
勤學苦練、深自砥礪、十年寒窗、十年磨劍、孫康映雪、鐵面槍牙、
卧薪嘗膽、銜膽棲冰、宵旰攻苦、懸梁刺股、雪天螢席、引錐刺股、
飲膽嘗血、圓木警枕、鑿壁借光、枕戈嘗膽、枕戈飲膽、志堅行苦

Ⅷ 描寫刻苦讀書的成語故事

手不釋卷

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

一次,他點兵3萬,用船80餘只襲擊荊州。水手一律身著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里。黑夜,船到當陽江邊,烽火台的漢兵厲聲盤問。吳軍詐稱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風,漢兵信以為真。約至二更,船上吳軍突然襲擊,占據了烽火台。隨後,呂蒙帶兵長驅直入,輕取荊州。

呂蒙作戰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孫權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從此,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方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Ⅸ 形容讀書刻苦勤奮的成語故事

牛角掛書_成語解釋來
【拼音】:自niú jiǎo guà shū
【釋義】:比喻讀書勤奮。
出自《新唐書·李密傳》
隋朝有個讀書人名叫李密,原是貴族出身,後來家境破落。但他喜歡讀書,從不浪費能夠用來讀書的點滴時間。一次,李密騎著牛出外辦事,就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從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邊趕路,一邊讀,十分專注。這一情形恰巧讓大臣楊素看到,楊素問道:
「你是哪兒的書生?」
「我叫李密,遼東襄平人。」
「你讀的是什麼書?」
「《漢書》中的《項羽本紀》。」
楊素很親切地跟李密詳談了一陣,覺得這個少年前途無量,便鼓勵他:「你這么好學,將來一定會有成就的。」楊素回家後,把情況講給兒子楊玄感聽,楊玄感便和李密結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楊玄感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便乘機起兵反隋,並請李密為他出謀劃策,但楊玄感沒有採納李密的妙計,兵敗身亡。後來李密投奔了瓦崗寨的農民起義軍,成為瓦崗軍的首領。
後來,人們用「牛角掛書」來形容讀書非常刻苦努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