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民第二成語有哪些

民第二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2-11 14:56:03

❶ 「民」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 民生凋敝[ mín shēng diāo bì ]

    民生:人民的生計;凋敝:衰敗,艱苦。社會窮困,經濟衰敗,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2. 民眾[ mín zhòng ]

    泛指人民大眾

  3. 民有菜色[ mín yǒu cài sè ]

    菜色:飢餓的臉色。形容因飢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

  4. 民主[ mín zhǔ ]

    一種社會狀態,其特點是:人民有參與國事或對國事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合乎民主原則。

  5. 民生國計[ mín shēng guó jì ]

    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

  6. 民康物阜[ mín kāng wù fù ]

    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7. 民風[ mín fēng ]

    民眾的風氣;民間風俗

❷ 民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民生凋敝、
民以食為天、
民胞物與、
民窮財盡、
民淳俗厚、
民不畏死、
民不聊生、
民心不壹、
民不堪命、
民困國貧、
民殷國富、
民疲師老、
民生在勤、
民脂民膏、
民保於信、
民以食為本、
民安國治、
民力凋敝、
民情土俗、
民貴君輕、
民不安枕、
民力凋弊、
民怨沸騰、
民殷財阜、
民心不一、
民心無常、
民情物理

❸ 帶民的成語有哪些

國泰民安、
黎民百姓、
為民請命、
為國為民
民淳俗厚

❹ 第一個字是民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民生國計
讀音:mín shēng guó jì。
解釋:指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
引證:戰國荀子《荀子·富國》:「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國計之極也。」《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翻譯:如果這樣做,那麼上下都能富裕,百姓上交也沒有地方收藏,這是最懂得國計民生的方法。
例句:抓好教育工作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
2、民不聊生
讀音:mín bù liáo shēng。
解釋:指老百姓無法生活下去,形容人民生活困難。
引證:西漢司馬遷《史記·張耳陳余列傳》:「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
翻譯:百姓家家無余財,戶戶無勞力,生活十分困苦,錢財缺乏,無法生活下去。
例句:國民黨統治下,出現民不聊生的局面。
3、民富國強
讀音:mín fù guó qiáng。
解釋:人民富裕,國家強盛。
引證:漢代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主內實府庫,墾其田疇,民富國強,眾安道泰。」
翻譯:越國的國庫充實,開墾田地,人民富裕,國家強盛,社會安寧。
例句:我們中國現在可以說是民富國強了。
4、民脂民膏
讀音:mín zhī mín gāo。
解釋:比喻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多用於指反動統治階級壓榨人民來養肥自己的場合。
引證:五代·後蜀·孟昶《戒石文》:「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翻譯:你們的俸祿都是來源於老百姓辛苦賺來的錢。
例句:老爺們的吃穿住用,哪一樣不是民脂民膏?
5、民窮財盡
讀音:mín qióng cái jìn。
解釋:人民窮困,國家財富也消耗完了。
引證:明代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又值水旱頻仍,民窮財盡,人心思亂。」
翻譯:又趕上水災和旱澇頻發,人民窮困,國家財富也耗盡,人希望在動亂中能改變當前的狀態。
例句:那個好戰的國家,現在已到了民窮財盡的境地了。

❺ 含有「民」字的成語有哪些

  1. 愛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 ]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成語出處: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

  2. 安國富民:[ān guó fù mín]使國家安定,使人民富裕。成語出處:《漢書 汲黯傳》:「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

  3. 地廣民眾:[dì guǎng mín zhòng ]廣:寬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成語出處:朱自清《新中國在望中》:「地廣民眾的中國要統一意志與集中力量,必得有為公眾的喉舌,打通層層的壁壘。」

  4. 費財勞民:[fèi cái láo mín]耗費財物,勞苦百姓。《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成語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5. 官逼民變:[guān bī mín biàn]逼:逼迫。官府壓迫人民,迫使人民起來反抗.成語出處:範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三章:「天地會和飢民紛紛起義,揭『官逼民變』……『劫富濟貧』等旗號。」

❻ 民的成語有哪些

民生凋敝,讀音mín shēng diāo bì,指社會窮困,經濟衰敗,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❼ 民的成語有什麼

有國泰民安,勞民傷財,民不聊生,黎民百姓,視民如子,為民除害,國計民生,全民皆兵,與民同樂,治國安民,國富民強。

❽ 民第一個字成語有哪些

民貴君輕、民殷財阜、民熙物阜、民脂民膏、民怨沸騰、民不堪命、民保於信、民胞物與、
民安國泰、民生凋敝、民窮財匱、民和年豐、民不聊生

❾ 關於「民」的成語有哪些

1、國富民強[ guó fù mín qiáng ]:國家富足,人民強健。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民富國強;眾安道泰。」

例句:國富民強是多少代中華兒女的夙願,如今終於實現了。

2、愛民如子[ ài mín rú zǐ ]: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出處:《禮記·中庸》:「子,庶民也。」漢·劉向《新序·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

例句:海瑞愛民如子,視丹如綠,深得當地人民的敬愛。

3、國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ān ]: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出 處:《漢書·刑法志》:「至今桓公任用管仲;而國富民安。」

例句:搞好建設是實現國泰民安的重要保證。

4、民康物阜[ mín kāng wù fù ]: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出 處: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可見當時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無故也。」

例句:改革後的農村,民康物阜,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5、取信於民[ qǔ xìn yú mín ]取得人民的信任。

出 處:《漢書·楚元王傳》:「覽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

例句:服務大眾,真誠服務,取信於民,是我們經營的宗旨.

❿ 帶民字的成語有哪些

勞民來傷財、民不聊生、愛民如子源、官逼民反、民生凋敝等。
1、勞民傷財
【解釋】: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現也指濫用人力物力。
【出自】:《周易·節》:「不傷財,不害民。」
【譯文】:不浪費錢財,不害百姓。
2、民不聊生
【解釋】:聊:依賴,憑借。指老百姓無以為生,活不下去。
【出自】:司馬遷·西漢《史記·張耳陳余列傳》:「財匱力盡,民不聊生。」
【譯文】:錢財散盡力竭,百姓無以為生,活不下去。
3、愛民如子
【解釋】: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出自】:《禮記·中庸》:「子,庶民也。」
【譯文】: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4、官逼民反
【解釋】:在反動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人民無法生活,被迫奮起反抗。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廣西事情一半是官逼民反。正經說起來,三天亦說不完。」
【譯文】:廣西事件大多數是無法生活,被迫奮起反抗。說起來,三天也說不完。
5、民生凋敝
【解釋】:民生:人民的生計;凋敝:衰敗,艱苦。社會窮困,經濟衰敗,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出自】:班固·東漢《漢書·循吏傳序》:「民用凋敝,奸軌不禁。」
【譯文】:人民的生計艱苦,奸詐邪術不禁止。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