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拈什麼取什麼的成語

拈什麼取什麼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12 19:27:27

1. 什麼什麼取什麼的成語

斷章取義、
無理取抄鬧、
火中取栗、
捨生取義、
投機取巧、
以貌取人、
偷奸取巧、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殺雞取卵、
探囊取物、
就地取材、
當世取捨、
乘間取利、
貪位取容、
強自取柱、
依阿取容、
妙喻取譬、
囊中取物、
旗開取勝、
諂諛取容、
棄重取輕、
因敵取糧、
開科取士、
短中取長、
鑿柱取書、
阿意取容、
淘沙取金、
猿猴取月、
去粗取精

2. 成語什麼中取什麼

火中取栗_成語解釋
【拼音】:huǒ zhōng qǔ lì
【釋義】: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回冒答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出處】: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例句】: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么。我們不能為別人~。 ★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

3. 什麼取什麼奪成語

暴取豪奪、巧取豪奪、強取豪奪、詐取豪奪、予取予奪。
一、暴取豪奪
釋義: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出自:宋 蘇軾《策斷上》:「國用不足,則加賦於民,加賦而不已,則凡暴取豪奪之法,不得不施於今之世矣。」
示例:舊官僚對人民暴取豪奪,想盡辦法來填滿自己的腰包。
二、巧取豪奪
釋義:巧取:耍弄各種花招騙取;豪奪:仗勢強占。耍花招騙取;用強硬手段奪得。指用各種不正當的辦法奪取財物。
出自:宋 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
示例:反動派巧取豪奪,魚肉百姓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三、強取豪奪
釋義:憑強力或權勢奪取。
出自: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卷:「『這叫強取豪奪。』謝慶元嘶聲地說。」
示例:這種強取豪奪的行為,實在令人發指。
四、詐取豪奪
釋義:用欺騙的手段或武力奪取。
出自:茅盾《路》:「暑假以後他自己的吃飯問題還不知道著落在何處,脅肩諂笑是不屑,詐取豪奪又不能。」
示例:這本書記述了沙俄時期沙皇軍隊許多詐取豪奪他國領土的罪惡行徑。
五、予取予奪
釋義:從我處掠取。
出自:梁啟超《克林威爾傳》第五章:「今且凍餓委溝壑,所餘更何長物之與有?予取予攜,公等自為之!」
示例:天意不可違,予取予奪,作為大自然拋來的斧鉞,人類引頸慷慨就戮,當無怨言。

4. 岸什麼取什麼成語

回頭是岸huí
tóu
shì
àn
【成語解釋】:佛家語,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轉意,痛改內前非,就能登上容「彼岸」,獲得超度。後比喻做壞事的人,只要決心悔改,就有出路。
【成語出自】:元·無名氏《度翠柳》:「世俗人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成語簡拼】:htsa
【成語字數】:4個字
【感情色彩】:回頭是岸是褒義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示例】:只要他們認破迷津,那便回頭是岸。(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
【近義詞】:浪子回頭、迷途知返
【反義詞】:執迷不悟、怙惡不悛
【成語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分句;比喻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5. 吃什麼取什麼的成語

沒有來這個成語
吃喝玩樂 指過源恣意享樂的生活。
吃驚受怕 受驚駭。
吃苦耐勞 耐:禁受得住。能過困苦的生活,也經得起勞累。
吃裡扒外 接受這一方面的好處,卻為那一方面賣力。也指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告訴對方。

6. 成語什麼什麼取什麼

斷章取義
[àn
zhāng

yì]
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內容,孤立地取容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以貌取人
[yǐ
mào

rén]
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7. 成語取什麼什麼

是:巧取豪奪[ qiǎo qǔ há ó ]

【解釋】:巧取:軟騙;豪奪:強搶。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出自】:聞一多《關於儒、道、土匪》:「巧取豪奪」這成語,不正好用韓非的名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來說明嗎?

【翻譯】:「巧取豪奪」這成語,不是正好用韓非的名言「文人們總是靠筆桿子擾亂法制,俠客們總是用暴力觸犯律例」來說明嗎?

巧取豪奪的反義詞:完璧歸趙

【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翻譯】: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璧留給秦國;城邑不給趙國,請讓我把璧完好無缺地帶回趙國。

(7)拈什麼取什麼的成語擴展閱讀

巧取豪奪的近義詞:

一、敲詐勒索[ qiāo zhà lè suǒ ]

【解釋】:依仗勢力或抓住把柄進行恐嚇,用威脅手段索取財物。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三三:「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

二、橫征暴斂[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

【解釋】:斂:搜刮。指向人民強行徵收苛捐雜稅,進行殘酷剝削。

【出自】: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這些財富,都是蔣介石等利用其獨裁權力橫征暴斂、假公濟私而來的。

8. 什麼取什麼成語

取長補短qǔchángbǔǎn
[釋義]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語出] 《呂氏版春秋·權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正音] 長;不能讀作「zhǎnɡ」。
[辨形] 短;不能寫作「矮」。
[近義] 揚長避短
[反義] 故步自封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揚長避短」;都含有「取長處;避短處」的意思。但~偏重在「補」;指用長處彌補短處;強調「吸取別人的長處」的意思;「揚長避短」偏重在「避」;指避免短處;對「長處」還有「發揚」的意思。

9. 什麼什麼取什麼的成語

斷章取義:【基本解釋】: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拼音讀法】:àn zhāng qǔ yì

【使用舉例】:宋人攻擊王介甫,說他將明妃寫成一個不忠君不愛國的人,其實是~,故入人罪。(朱自清《清華的一日》)

【近義片語】:望文生義、穿鑿附會

【反義片語】:實事求是

【使用方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成仁取義:【基本解釋】: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拼音讀法】:chéng rén qǔ yì

【使用舉例】:大丈夫既然以身許國,七尺微軀不敢私有。~之理,略知一二。(姚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近義片語】:捨生取義、捨身成仁

【反義片語】:苟且偷生

【使用方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書面語

【成語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苟合取容:【基本解釋】: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苟且迎合,取悅於人。

【拼音讀法】:gǒu hé qǔ ān

【成語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四者無一遂,苟合取容,無所短長之效,可見於此矣。」

10. 求什麼什麼取什麼成語

【名稱】求容取媚
【拼音】qiú róng qǔ mèi
【解釋】指諂媚討好。
【出處】《三國志·蜀志·法正傳》:「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慮遠圖,莫肯盡心獻良計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