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成語
1. 形容年紀大的成語
老態龍鍾,七老八十,年高德韶,老當益壯,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白發蒼蒼,步履維艱,鶴發童顏
2. 形容年紀很大的成語
老態龍鍾、
鶴發童顏、
老當益壯、
七老八十、
白首之心、
老驥伏櫪、
返老還童、回
寶刀答未老、
雪鬢霜鬟
老態龍鍾
[lǎo
tài
lóng
zhōng]
基本釋義
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
處
宋·陸游《聽雨》詩:「老態龍鍾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唐·李瑞《贈薛戴》:「友結慚時輩;龍鍾似老翁。」
3. 表示年齡的成語大全
表示年齡的成語大全
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4. 形容「男子年齡」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復男子年齡」的成制語有: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弱冠之年、年逾古稀、弱冠之年。
1、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2、而立之年[ér
lì
zhī
nián]: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弱冠之年[ruò
guàn
zhī
nián]:指男子年紀剛到成年的時候
[出處]《禮記·曲禮上》
4、年逾古稀[nián
yú
gǔ
xī]:指年齡已超過七十歲。
[出處]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5、弱冠之年[ruò
guàn
zhī
nián]:指男子年紀剛到成年的時候
[出處]《禮記·曲禮上》
5. 年紀很大的成語
七老八十
【拼音】:qī lǎo bā shí
【解釋】:七八十歲。形容人年紀大。
【出處專】:明·凌濛屬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趕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示例】:他都~的人了,還是眼不花、耳不聾。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口語
6. 形容年齡的成語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黃發垂髫
徐娘半老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黃發垂髫
徐娘半老
7. 形容年紀的成語有哪些
馬齒徒增mǎ chǐ tú zēng
成語解釋: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麼成就。
成語出處:《穀梁傳·僖公二年》:「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年逾古稀nián yú gǔ xī
成語解釋:指年齡已超過七十歲。
成語出處: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而立之年ér lì zhī nián
成語解釋: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成語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鄭人爭年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成語解釋: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成語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知命之年zhī mìng zhī nián
成語解釋: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成語出處:《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春秋鼎盛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成語解釋: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
成語出處:漢·賈誼《新書·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
例句:及入宮庭,見王春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嘆生不及時耳!(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
8. 形容上了年紀 成語
風燭殘年
老態龍鍾
白發蒼蒼
鶴發童顏
雞皮鶴發
9. 形容年紀很大的成語
形容年紀很大的成語如下:
1、期頤之壽[qī yí zhī shòu]
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
2、百齡眉壽回[bǎi líng mé答i shòu]
眉壽:長壽。祝人高壽的頌辭。
3、年高德勛 [nián gāo dé xūn]
年紀大而有德行。
4、敬老尊賢 [jìng lǎo zūn xián]
尊敬年紀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
5、年高德劭[nián gāo dé shào]
年紀大,品德好。原作年高德卲。
6、龜龍鱗鳳[guī lóng lín fèng]
傳統上用來象徵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7、駘背鶴發[dài bèi hè fā]
鮐背白發。形容年老高壽。
8、龜鶴遐齡[guī hè xiá líng]
指傳說龜、鶴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長壽。
9、雪鬢霜鬟[xuě bìn shuāng huán]
白發。借指老年人。
10、白首之心[bái shǒu zhī xīn]
指老年時的壯志。語出唐·王勃《滕王閣序》。
10. 形容年紀大的詞語、成語有哪些
老邁龍鍾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
殘年餘力 指年老體衰。
發短心長 發短:指年老;心長:智謀深。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心長發短 心長:智謀深;發短:指年老。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鍾鳴漏盡 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鍾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背曲腰躬 腰背彎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齒落舌鈍 年老掉齒,說話不清楚。
駘背鶴發 鮐背白發。形容年老高壽。
槁項沒齒 頸枯齒落。年老貌。
鶴骨霜髯 瘦骨白須。形容年老。
暮景殘光 猶言夕陽殘照。比喻年老體衰,臨近死亡。
七老八倒 形容年老體衰。
五花殺馬 毛色凋落的馬。比喻年老體衰。
須眉皓然 胡須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鍾漏並歇 比喻年老衰殘。
白發朱顏 顏: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白發蒼顏 頭發已白,臉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鶴發雞皮 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雞皮鶴發 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
龐眉皓發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黃發台背 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台,通「鮐」。
黃發鮐背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後常指老年人。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台背」、「黃耈台背」、「鮐背蒼耈」。
龐眉黃發 眉斑白,頭發黃。指老人。龐,用同「厖」。
遺黎故老 指前朝留下的歷經世變的老人。
龐眉白發 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