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齊口成語有哪些

齊口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2-13 10:08:29

㈠ 帶有齊字的成語及其解釋

比量齊觀 觀:看。指同等看待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 導德齊禮 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鼓樂齊鳴 擊鼓和奏樂聲一齊響。形容熱鬧景象 齊大非偶 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齊頭並進 幾個事情或多方面同時進行 齊心戮力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百花齊放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比肩齊聲 比喻地位、聲望相等或相近。 比翼齊飛 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齊飛:成雙的並飛。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上並肩前進。 並駕齊驅 並駕:幾匹馬並排拉著一輛車;齊驅:一齊快跑。並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 錯落不齊 形容極不整齊。 等量齊觀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地丑德齊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福壽齊天 福壽與天一樣高。是祝頌之辭。 鼓角齊鳴 鼓:戰鼓;角:古代軍隊中的樂器,即號角。戰鼓響,號角鳴。形容軍隊出擊時的雄壯陣勢。 洪福齊天 洪:大。舊時頌揚人福氣極大。 積甲山齊 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 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舉案齊眉 送飯時把托盤肖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金鼓齊鳴 金鍾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 良莠不齊 莠:狗尾草,很象穀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蘭桂齊芳 蘭桂:對他人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德、美聲。舊指兒孫同時顯貴發達。 齊煙九點 俯視九州,小如煙點。 齊心協力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東野語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齊大非耦 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齊家治國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齊心合力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人心齊,泰山移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雙管齊下 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事齊事楚 事:侍奉;齊、楚:春秋時兩大強國。依附齊國呢?還是依附楚國?比喻處在兩強之間,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時運不齊 命運不好。 萬馬齊喑 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現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 修齊治平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白首齊眉 猶白首相庄。指夫婦到老猶相敬愛。 鄒纓齊紫 比喻上行下效。 齒如齊貝 形容牙齒整齊潔白。貝,白色螺殼。 見德思齊 見「見賢思齊」。 稂莠不齊 有好人也有壞人,好的壞的混在一起 齊鑣並驅 同「並駕齊驅」。 齊軌連轡 猶言並駕齊驅。 齊量等觀 同「等量齊觀」。 齊眉舉案 同「舉案齊眉」。 齊名並價 有同等的名望和身價。 齊驅並駕 同「並駕齊驅」。 齊趨並駕 猶言並駕齊驅。 齊驅並進 同「齊頭並進」。 齊驅並驟 見「齊驅並駕」。 齊天洪福 稱頌人福氣大,與天相齊。 齊紈魯縞 古代齊國和魯國出產的白色絹。後亦泛指名貴的絲織品。 齊王舍牛 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齊心並力 眾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齊心同力」、「朋心合力」、「齊心協力」、「齊心合力」。 齊心滌慮 同「齋心滌慮」。 齊心同力 見「齊心協力」。 齊心一力 同「齊心協力」。 齊足並驅 謂齊頭並進,不分高下。 權均力齊 雙方權勢相當,不相上下。 天年不齊 謂命運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運道不好。 協力齊心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協心同力」、「協力同心」。 一齊眾楚 一傅眾咻。 岑樓齊末 〖解釋〗只比較末端,方寸的木頭也可高過高樓。比喻不從本著手,則無法認清事實。 戮力齊心 〖解釋〗戮力:並力,合力。指齊心協力。同「戮力同心」。 齊人攫金 〖解釋〗攫:奪取。比喻利慾熏心而不顧一切。 齊心並力 〖解釋〗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同「齊心協力」。 並轡齊驅 轡:駕馭牲口的韁繩;齊驅:一齊快跑。幾匹馬並排拉著車一齊奔跑。比喻齊頭並進,不分前後高低

㈡ 成語 並什麼齊什麼

並駕齊驅 ..

㈢ 齊呼口號猜一成語

異口同聲
[拼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釋義]
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的話。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出處]
《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跡,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㈣ 帶口成語有哪些

聱牙戟口
聱牙:不順口。形容文詞艱澀,拗口難讀

筆伐口誅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辯口利辭
辯口:口才好,善於辯論。指能言善辯,伶牙俐齒

飯來張口
指吃現成飯而不勞動

鈍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闔門百口
指全家所有人

豁口截舌
撕開嘴巴,截去舌頭。指命人住嘴

金口玉牙
金、玉:比喻珍貴。指皇帝是金口玉牙,說什麼是什麼,不能更改。現比喻說一不二

緘口不言
緘:封閉。封住嘴巴,不開口說話

交口稱贊
交口:眾口一詞。異口同聲地稱贊

絕口不道
絕口:始終不開口。指閉口不說話

礙口識羞
礙口:說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說話。

開口見心
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口不擇言
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

口傳心授
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心領會

口耳相傳
口說耳聽地往下傳授

口服心服
指從內心及口頭都表示信服

口乾舌燥
非常乾渴。形容天熱或說話很多,費盡口舌

口角生風
比喻說話流利,能說會道

口快心直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口輕舌薄
形容說話刻薄尖酸

口直心快
想什麼說什麼,為人直爽

破口大罵
滿口惡語罵人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後

百口莫辯
莫:不能;辯:辯白。即使有一百張嘴也辯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樣辯白也說不清楚。

閉口不言
緊閉著嘴,什麼也不說。

閉口藏舌
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病從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赤口毒舌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沖口而出
形容不加思索地說出來。

出口成章
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口入耳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口傷人
說出話來污辱人;說出的話有損人的尊嚴。

唇乾口燥
形容說話過多而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

杜口裹足
杜口:閉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閉著嘴不敢說,停住腳不敢走。比喻有顧慮而不敢接近,遠遠避開。

杜口吞聲
形容一句話也不說。

頓口無言
張口結舌,說不出話。

頓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於說話。

多口阿師
指喜歡多話的人。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防:阻止;甚:超過。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風口浪尖
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斗爭前哨。

佛口蛇心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虎口逃生
老虎嘴裡倖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幸活下來。

虎口餘生
老虎嘴裡倖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幸活下來。

黃口孺子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河目海口
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海口:像大海一樣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虎口拔牙
比喻做十分危險的事情。

黃口小兒
黃口:兒童;小兒: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禍從口出
災禍從口裡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雞口牛後
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交口稱譽
異口同聲地稱贊。

金舌弊口
金舌:用金子做舌頭;弊:破。用金做的舌頭,說破了嘴。比喻說話很多,枉費口舌。

口腹之累
口腹:指飲食;累:連累。指因為飲食而受到牽累。

口吻生花
比喻談吐文雅。

緘口結舌
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口耳之學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錦心綉口
形容文思優美,詞藻華麗。

口說無憑
單憑口說,不足為據。

口是心非
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口若懸河
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口含天憲
天憲:指朝廷法令。比喻說話就是法律,可以決定人的生死。

口角春風
原指言語評論如春風之能生長萬物。後比喻替人吹噓或替人說好話。

口口聲聲
形容一次一次地說,或經常說。

膾炙人口
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贊和傳訟。

口碑載道
形容群眾到處都在稱贊。

口出不遜
遜:謙遜。說話極不謙虛。形容狂妄自大。

口蜜腹劍
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口齒生香
嘴和牙齒都有香味。比喻所讀的作品意味深長,雋永宜人。

口中蚤虱
比喻極易消滅的敵人,猶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口血未乾
古時訂立盟約,要在嘴上塗上牲口的血。指訂約不久就毀約。

口中雌黃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後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金口木舌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拉家帶口
帶著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屬的拖累)。

口耳並重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

口惠而實不至
只在口頭上答應給別人好處,而實際的利益卻得不到別人身上。

口頭禪
原指和尚常說的禪語或佛號。現指經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口不應心
應:符合。心口不一致。

苦口逆耳
苦口:葯吃起來特別苦。逆耳: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誠的規勸。

苦口婆心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勸導。

口吐珠璣
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口齒伶俐
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空口說白話
形容只說不實行,或只說而沒有事實證明。

口講指畫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口燥唇乾
口腔和嘴唇都幹了。形容話說得很多或費盡口舌。

口誦心惟
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裡思考。

金口玉言
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口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口沸目赤
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空口無憑
單憑嘴說而沒有什麼作為憑據。只要用實物來證明。

口口相傳
不著文學,口頭相傳。

口尚乳臭
嘴裡還有奶腥味。表示對年輕人的輕視。

口多食寡
吃飯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口誅筆伐
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口出大言
說大話。形容說話狂妄。

苦口良葯
好葯往往味苦難吃。比喻衷心的勸告,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缺點錯誤很有好處。

良葯苦口
好葯往往味苦難吃。比喻衷心的勸告,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缺點錯誤很有好處。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

弄口鳴舌
弄口: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口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

免開尊口
不必開口說什麼。多表示要求不會得到同意。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牛後:牛的肛門。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訥口少言
訥口:不善於說話。不善言談,說話不多。

鉗口結舌
鉗口:閉口。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鉗口不言
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三緘其口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如出一口
象從一張嘴裡說出來的。形容許多人說法一樣。

蛇口蜂針
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十字路口
兩條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處在對重大事情需要決定怎樣選擇的境地。

矢口抵賴
一口咬定,死不承認。

獅子大開口
比喻要價或所提條件很高。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
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守口如瓶
守口:緊閉著嘴不講話。閉口不談,象瓶口塞緊了一般。形容說話謹慎,嚴守秘密。

矢口否認
一口咬定,死不承認。

脫口而出
不經考慮,隨口說出。

萬口一談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枉口拔舌
比喻信口胡說。多指造謠生事,惡意中傷。

信口開合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啞口無言
啞口:象啞巴一樣。象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信口雌黃
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塗抹後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裡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掩口葫蘆
捂著嘴笑。

心口如一
心裡想的和嘴裡說的一樣。形容誠實直爽。

養家活口
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心拙口夯
心思笨,又不善於說話。

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血口噴人
比喻用惡毒的話污衊或辱罵別人。

牙白口清
比喻說話清楚。

一口兩匙
比喻貪多。

貽人口實
指做事或說話不小心,給人家留下了話柄。

一口吸盡西江水
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後比喻過於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有口皆碑
碑:指記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人人稱贊。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一口咬定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堅持一個廉潔,再不改口。

一口三舌
比喻嘮叨、話多。

異口同音
不同人說同樣的話,形容看法、意見完全一致。

有口難分
分:分辯。有嘴難分辯。形容難分辯清楚。

有口難言
言:說。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或不敢說。

有口無心
嘴上說了,心裡可沒那樣想。指不是有心說的。

異口同聲
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的話。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眾口鑠金
鑠:熔化。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

譽不絕口
不住地稱贊。

贊不絕口
不住口地稱贊。

眾口紛紜
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眾口難調
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難做出一種飯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張口結舌
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萬口一辭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眾口一辭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信口開河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罵不絕口
罵聲不斷。

啞口無聲
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同「啞口無言」。

眾口嗷嗷
〖解釋〗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飢餓而嗷嗷哀號。

蛇心佛口
〖解釋〗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閉口捕舌
猶言瓮中捉鱉。比喻敵方已被控制,無法逃脫。

閉口結舌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閉口無言
閉住嘴巴不言語。形容對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覺得理虧而無話可講時的情態。參見「閉口不言」。

辯口利舌
指能言善辯,伶牙利嘴。

病由口入
見「病從口入」。

讒口鑠金
讒言足以熔化金石。極言讒言毀賢害能之厲害。

赤口白舌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垂餌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險地。

唇焦口燥
焦:干。形容說話過多而口唇乾燥。

杜口結舌
猶言杜口吞聲。

杜口絕言
猶言杜口無言。

杜口無言
閉住嘴巴,不出一言。

飯來開口
見「飯來張口」。

分房減口
亦作「分身減口」。舊時荒年,為減輕家庭負擔,維持生計,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謂分房減口或分身減口。

分身減口
見「分房減口」。

佛心蛇口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改口沓舌
重新轉動舌頭,改變原來的說法。

甘冒虎口
謂甘願冒著生命危險。

高下在口
猶言信口雌黃。

河門海口
比喻說大話。

禍從口生
指言語不慎招致災禍

極口項斯
謂滿口贊譽。項斯、唐代詩人,為楊敬之所器重,敬之贈詩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之句。

緘口無言
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交口同聲
猶言眾口一詞。

交口贊譽
交:一齊,同時。異口同聲地稱贊。

結舌杜口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子,動彈不得。杜:堵塞。保持緘默,閉口不言。形容因恐懼而不敢說話。

噤口捲舌
謂緘默不言。

㈤ 齊頭開頭四字成語有什麼急需

齊東野語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民間俗語。比喻道聽途說、不足為憑的話

齊人攫金 攫:奪取。比喻利慾熏心而不顧一切

齊名並價 價:身價。同等的名望和身價

齊大非偶 齊:齊國;偶:配偶。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齊大非耦 齊:齊國;耦:通「偶」,配偶。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

齊天大聖 指神通廣大的人

齊天洪福 洪:大。頌揚人福氣極大

齊頭並進 幾個事情或多方面同時進行

齊家治國 齊:整治。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齊州九點 齊:中國。俯視九州,小如煙點

齊心一力 形容眾人一心,共同努力

齊心一致 眾人心齊,一致向一個目標

齊心協力 協力:合力。形容眾人一心,共同努力

齊心合力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心同力 形容眾人一心,共同努力

齊心並力 形容眾人一心,共同努力

齊心戮力 戮力:合力。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齊整如一 非常整齊

齊梁世界 齊、梁:南北朝時的兩個王朝,政治腐敗。比喻國家衰弱混亂

齊煙九點 齊:中國。俯視九州,小如煙點

齊王舍牛 比喻君主對臣民有惻隱之心

齊眉舉案 案:有腳的托盤。漢代孟光給梁鴻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齊紈魯縞 紈:細絹;縞:未染色的絹。齊魯兩國的白色細絹。泛指名貴的絲織品

齊趨並駕 並駕:並排駕馬車。並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齊足並馳 馳:疾行,馳驅。並行前進,不分先後

齊足並驅 並行前進,不分先後

齊軌連轡 軌:路線;轡:駕馭牲口的韁繩。馬拉車並排奔跑

齊量等觀 齊:一樣;量:估量,評價;等:相同,等同。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齊鑣並驅 鑣:馬具,指馬。幾匹馬並排拉著車奔跑。比喻不相上下

齊驅並進 幾個事情或多方面同時進行

齊驅並駕 並駕:並排駕馬車。並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齊驅並驟 並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齊齊整整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

㈥ 齊的上半加口打一成語瘋狂

出口成章
很高興為你解答本題,沒問題的話,請及時點擊右上角的採納滿意哈~

㈦ 什麼架齊什麼成語有哪些

衣架飯囊 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比喻沒有能力,幹不了什麼事的人。
招架不住 抵擋不專了或沒有屬力量再支持下去。
插架萬軸 插架:將藏書安放在書架上。軸:古代書卷中的桿,借指書籍。形容藏書豐富。
鄴架之藏 對他人藏書的美稱。

㈧ 異口同聲齊稱贊打一成語的答案

異口同聲齊稱贊打一成語
謎底: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的詞語解析
[釋義] 說的和做的一版樣。形容人權表裡如一。
[語出] 宋·趙善璙《自警篇·誠實》:「自此言行一致;表裡相應;遇事坦然;常有餘裕。」
[正音] 一;不能讀作「yì」。
[辨形] 致;不能寫作「至」。
[近義] 言而有信 心口如一 表裡相應
[反義] 言不由衷 心口不一 表裡不一
[用法] 含褒義。用來形容人的品德。一般作主語、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㈨ 齊口一舌是成語嗎

不是。異口同聲,七嘴八舌是成語
異口同聲
【釋義】: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版的話。指大權家說得都一樣。
【出處】:《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跡,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七嘴八舌
【釋義】:形容人多口雜。
【出處】:清·袁枚《牘外余言》:「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嘲,皆由於心之大公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