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氣不成語

氣不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13 12:47:58

⑴ 形容「應該生氣卻又氣不起來」的成語有哪些

1. 哭笑不得

【拼音】:kū xiào bù dé

【解釋】: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尷尬。

【出自】:元·高安得《皮匠說謊》:「好一場惡一場,哭不得笑不得。」

2. 啼笑皆非

【拼音】:tí xiào jiē fēi

【解釋】: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出自】:沙汀《煩惱》:「劉久發啼笑皆非地站起來了。」

⑵ 含有不和氣的成語

這是三個字-_-
雖然我只找到兩個字的:
春風和氣
一團和氣
和氣致祥
秋高氣和
心平氣和
和而不同

⑶ 帶有「不氣」的成語是什麼

這個成語抄是毫不氣餒。

⑷ 不什麼什麼氣成語

不聲來不氣 [bù shēng bù qì]
生詞本
基本自釋義 詳細釋義
指不說話;不出聲。
出 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你們只想自己的愛人像舊式婦女一樣,百依百順,不聲不氣,來服侍你們。」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不聲不響
成語接龍
氣得志滿 滿面春風 風暖日麗 麗句清詞 詞言義正 正法眼藏 藏怒宿怨 怨女曠夫 夫倡婦隨隨聲附和 和容悅色 色如死灰

⑸ 一點兒也不泄氣的成語是什麼

【成語】: 百折不撓
【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⑹ 形容不生氣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不生氣的成語有很多,比如一笑置之、平心靜氣、善氣迎人、倒履相迎、轉嗔為喜、轉怒為喜、心平氣和、不念舊惡、付之一笑、付諸一笑、置之不理、一笑了事等。

(6)氣不成語擴展閱讀:

成語解析:

一、一笑置之

【解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邊了。表示不當回事。

【出自】:宋·楊萬里《觀水嘆》詩:「出處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白話文:「出處不一定能得知,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邊了。」

【示例】:漕台見他如此說法,曉得他牛性發作,也只好一笑置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六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表示輕蔑

二、平心靜氣

【解釋】: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才能得這個實在;縱然訪不著,外人也不能知道。」

【示例】:希望你平心靜氣地想一想,不要意氣用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用於勸解

三、善氣迎人

【解釋】:善氣:和藹可親的態度。形容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人。

【出自】:《管子·心術下》:「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白話文:「善氣迎人,親近得像兄弟;惡氣迎人,在武器傷害。」

四、倒履相迎

【拼音】[ dǎo lǚ xiāng yíng ]

【解釋】急急忙忙地倒穿鞋子出來迎接賓客。喻熱情迎接賓客,也說明對待朋友的熱情和一片誠意。

五、轉嗔為喜

【解釋】:由生氣轉為喜歡。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徐大軍機一看,數目卻比別的門生不同,因此方轉嗔為喜,解釋前嫌。」

白話文:「徐大軍手機一看,數目卻比其他的學生不一樣,因此由生氣轉為喜歡,冰釋前嫌。」

【近義詞】破涕為笑

⑺ 形容「非賞惱火,氣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令人發指

  • [拼音]

  • lìng rén fà zhǐ

  • [釋義]

  • 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極為憤怒。使人頭發都豎起來了。形容使人極度憤怒。

  • [出處]

  • 《莊子·盜跖》:「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

  • [例句]

  • 警察正在搜尋那個有7個成員的令人發指的家庭犯罪團伙的主犯。

2、怒發沖冠

  • [拼音]

  • nù fà chōng guān

  • [釋義]

  •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 [出處]

  • 《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 [例句]

  • 正當我怒發沖冠的時候,我收到了充值成功的簡訊。

3、勃然大怒

  • [拼音]

  • bó rán dà nù

  • [釋義]

  • 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脾氣。

  • [出處]

  • 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是故皇天勃然發怒,甲乙之間,暴風三溱拔樹折木。」

  • [例句]

  • 我的勃然大怒使我自己也吃了一驚。

4、怒氣沖沖

  • [拼音]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釋義]

  • 盛怒的樣子。

  • [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錢同秀]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說道:『好好,你們做了一路!』就怒氣沖沖的出來上車。」

  • [例句]

  • 對方怒氣沖沖走了過來,二話不說上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好打。

5、火冒三丈

  • [拼音]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釋義]

  • 冒:往上升。形容憤怒到極點。

  • [出處]

  • 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民報》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 [例句]

  • 你動不動就火冒三丈,別人是不會跟你合作的!

⑻ 形容上氣不接下氣的成語

上氣不接下氣
【拼音】: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解釋】: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出處】:李嫻娟《血染的愛》:「她上氣不接下氣地往山村跑去。」
【示例】:他累得~。
【近義詞】:氣喘吁吁
【反義詞】:鎮定自若
【歇後語】:八十歲的老頭學吹打
【語法】:作狀語、定語;形容勞累的樣子

氣喘吁吁
【拼音】:qì chuǎn xū xū
【解釋】:形容呼吸急促,大聲喘氣。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見喜媚烏雲散亂,氣喘吁吁。」
【示例】:廖二嫂~,臉色鐵青,奔到他面前來了。★沙汀《呼嚎》
【近義詞】:氣喘如牛、氣急敗壞
【反義詞】:心平氣和、悠然自得
【語法】:作謂語、狀語、補語;用於人

氣喘如牛
【拼音】:qì chuǎn rú niú
【解釋】:形容大聲喘氣的模樣。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臉是喝了個漆紫,連樂帶忙,一頭說著,只張著嘴,氣喘如牛的拿了條大手巾擦那腦門子上的汗。」
【示例】:那總辦~的說道:『那賤人我不要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六回
【近義詞】:氣喘吁吁
【語法】:作謂語、狀語;指出粗氣

氣急敗壞
【拼音】:qì jí bài huài
【解釋】: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荒張或惱怒。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七回:「水軍頭領棹船接濟軍馬,陸續過渡,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
【示例】:那時~的樣子,實是不堪入目。★清·吳趼人《瞎編奇聞》
【近義詞】: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反義詞】:平心靜氣、心平氣和
【歇後語】:挨了棒的狗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十分慌張

⑼ 形容應該生氣卻又氣不起來的成語

哭笑不得
kū xiào bù dé

【注釋】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尷尬。

【出處】

【舉例】
否則咬著版了辣椒,權~的時候,我不能負責。(魯迅《偽自由書·止哭文學》)

【近義詞】
啼笑皆非、不尷不尬

【反義詞】
落落大方、泰然處之

【歇後語】
紅白喜事一起辦

【謎語】
娶媳婦死老娘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處境尷尬

⑽ 氣不什麼什麼四字成語

氣的成語

一團和氣、
神氣十足、
怒氣沖沖、
垂頭喪氣、
秋高氣爽、
氣喘吁吁、
財大氣粗內、
氣急敗容壞、
氣象萬千、
理直氣壯、
熱氣騰騰、
斂聲屏氣、
趾高氣揚、
氣沖鬥牛、
灰心喪氣、
珠光寶氣、
血氣方剛、
盛氣凌人、
歪風邪氣、
心浮氣躁、
忍氣吞聲、
烏煙瘴氣、
一氣呵成、
唉聲嘆氣、
低聲下氣、
氣勢磅礴、
意氣用事、
沆瀣一氣、
意氣風發、
瓮聲瓮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