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㈠ 以「去」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去偽存真
去邪歸正
去住兩難
去故就新
去末歸本
㈡ 棄字開頭的四字成語
棄筆從戎 [qì bǐ cóng ró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猶投筆從戎。指文人棄文就武。
網路釋義
唐 張鷟 《遊仙窟》:「 蜀 生狡猾,屢侵邊境。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㈢ 致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致開頭的四字成語來只有三個:自致遠任重,致命遂志,致之度外
一:致遠任重[ zhì yuǎn rèn zhòng ]
詳細解釋
1. 【解釋】:指擔負重任而行於遠方。常比喻人的才幹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遠」。
2. 【出自】:《墨子·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二:致命遂志【zhì mìng suì zhì】
1. 【釋義】致命:舍棄生命;遂:達到,實現。舍棄生命來實現理想。
2. 【出處】《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三:致之度外[ zhì zhī dù wài ]
詳細解釋
1. 【解釋】:指不放在心上。同「置之度外」。
2. 【出自】:《北史·薛辯傳》:「朕且含養,致之度外,勿以言辭相析。」
㈣ 咬字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咬字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
咬釘嚼鐵、
咬音咂字、
咬定牙根、
咬得菜根、
咬文嚙字、
咬牙切齒、
咬文嚼字、
咬牙恨齒、
咬薑呷醋、
咬定牙關、
咬血為盟、
咬文齧字、
咬緊牙關
㈤ 黃字開頭的成語 四字詞語成語大全
1--黃冠草履、
2--黃金鑄象、
3--黃金時間、
4--黃虀白飯、
5--黃鍾長棄、
6--黃絹幼婦、
7--黃綿襖子、
8--黃粱一夢、
9--黃公酒壚、
10--黃金世界、
11--黃發駘背、
12--黃麻紫書、
13--黃旗紫蓋、
14--黃鍾大呂、
15--黃風霧罩、
16--黃發鮐背、
17--黃雀銜環、
18--黃天焦日、
19--黃湯辣水、
20--黃金時代、
21--黃鍾毀棄、
22--黃壚之痛、
23--黃干黑廋
24--黃塵清水、
25--黃湯淡水、
26--黃齏淡飯
27--黃鍾毀棄、
28--黃楊厄閏、
29--黃袍加體、
30--黃梁一夢、
31--黃花晚節、
32--黃河水清、
33--黃皮寡廋、
34--黃發兒齒、
35--黃梁美夢、
36--黃鍾瓦釜、
37--黃童白顛、
38--黃人捧日、
39--黃發垂髫、
40--黃台之瓜、
41--黃發台背、
42--黃皮刮廋、
43--黃口孺子、
44--黃鍾瓦缶、
45--黃雀在後、
46--黃人守日、
47--黃童皓首
48--黃耳傳書、
49--黃虀淡飯、
50--黃童白叟、
51--黃龍痛飲、
52--黃卷青燈、
53--黃茅白葦、
54--黃袍加身、
55--黃冠草服、
56--黃口小兒、
57--黃泉之下、
58--黃冠野服、
59--黃雀伺蟬、
60--黃粱美夢、
61--黃齏白飯、
62--黃卷幼婦、
63--黃麻紫泥、
64--黃道吉日、
㈥ cang字開頭四字成語大全
藏弓烹狗 飛鳥射盡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獵狗煮了吃肉。舊時比喻統治者得勢後,廢棄、殺害有功之臣。
藏垢納污 垢、污:骯臟的東西。包藏容納骯臟之物。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藏龍卧虎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藏怒宿怨 藏、宿:存留。把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裡。指心懷怨恨,久久難消。
藏器待時 器:用具,引伸為才能。比喻學好本領,等待施展的機會。
藏巧於拙 有才能而不顯示出來。
藏頭露尾 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講出來。
藏污納垢 污、垢: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藏形匿影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藏蹤躡跡 躡:輕步行走的樣子。隱秘行蹤,悄悄行動。
藏鋒斂鍔 鍔:劍刃。比喻人不露鋒芒。
藏鋒斂銳 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藏鋒斂穎 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藏頭亢腦 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藏之名山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藏諸名山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㈦ 棄字開頭的四字詞語
成語詞目 解釋
棄暗投明 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脫離反動陣營,投向進步方面。
棄甲丟盔 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走的樣子。
棄甲曳兵 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棄舊憐新 憐:愛。多指男子拋棄舊寵,愛上新歡。
棄舊圖新 拋棄舊的,謀求新的。多指由壞的轉向好的,離開錯誤的道路走向正確的道路。
棄之如敝屐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棄書捐劍 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
棄瑕錄用 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棄邪歸正 不再干壞事,走上正路。
棄之可惜 扔掉它未免可惜。
棄本求末 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棄本逐末」。
棄本逐末 棄:舍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棄筆從戎 猶投筆從戎。指文人棄文就武。
棄車走林 比喻臨陣脫逃。
棄道任術 指統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術。
棄短就長 指舍棄短處而採用長處。
棄短用長 猶棄短就長。指舍棄短處而採用長處。
棄惡從善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棄公營私 丟棄公益,謀求私利。
棄故攬新 拋棄舊的,吸收新的。
棄過圖新 拋棄過錯,謀求更新。
棄好背盟 拋棄友好,違背盟誓。
棄家盪產 猶傾家盪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
棄甲倒戈 丟棄鎧甲,放下兵器。表示戰敗。
棄甲負弩 丟棄鎧甲,背起弓弩。形容戰敗。
棄甲投戈 指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棄舊迎新 丟棄舊人,迎接新人。指愛情不專一。
棄明投暗 指拋棄光明的、正確的,投向黑暗的、錯誤的道路。與「棄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
棄末反本 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亦作「棄末返本」。
棄末返本 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同「棄末反本」。
棄逆歸順 指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
棄其餘魚 比喻節欲知足。
棄情遺世 猶言忘情脫俗。
棄瓊拾礫 比喻丟棄珍貴的而拾取無用的。瓊,美玉;礫,瓦礫。
棄如敝屣 敝:破爛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樣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拋棄。亦作「棄若敝屣」、「去如敝屣」、「如...
棄若敝屣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棄同即異 ①指拋棄同姓同族而親近異姓異族。②丟掉共同之說而接近新奇之說。
棄偽從真 丟棄虛偽而追從真理。
棄文存質 指不加文飾,保留本旨。
棄文就武 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棄瑕取用 指不計較缺點、過失而錄用人才。
棄瑕忘過 指不追究缺點和過錯。
棄邪從正 指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棄義倍信 背離信義。指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
棄易求難 丟掉容易的而尋求困難的。
棄之敝屣 像扔掉破鞋一樣把它拋棄。比喻毫不可惜。
棄之度外 指根本不放在心上。
棄智遺身 指不與人鬥智爭利,忘記自身的存在。
-
㈧ 棄開頭的四字成語
棄筆從戎 [qì bǐ cóng ró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猶投筆從戎。指文人棄文就武。
網路釋義
唐 張鷟 《遊仙窟》:「 蜀 生狡猾,屢侵邊境。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㈨ 帶棄的四字成語大全
憐新棄舊
發音 lián xīn qì jiù
釋義 憐:愛憐;棄:舍,拋。愛憐新的,拋掉舊的。回多指喜愛新歡,冷落答舊寵。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七回:「妾雖貴,然叔隗先配,且有子矣,豈可憐新棄舊乎?」
㈩ 含"棄"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成語《始亂終棄》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亂:淫亂,玩弄。先亂搞,後遺棄。指玩弄女性的惡劣行徑。
出處:唐·元稹《鶯鶯傳》:「始亂之,終棄之。」
成語《人棄我取》的解釋和讀音解釋: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
成語《如棄敝屣》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丟掉無用的東西,一點也不可惜。
出處:《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
成語《棄之如敝屐》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出處:《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
成語《棄之可惜》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扔掉它未免可惜。
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
成語《棄瑕錄用》的解釋和讀音解釋: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出處:漢·陳琳《為袁紹討檄豫州》:「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暇錄用。」
成語《棄邪歸正》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不再干壞事,走上正路。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將軍棄邪歸正,與宋某等同替國家出力,朝廷自當
成語《棄書捐劍》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
成語《棄甲曳兵》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
成語《棄舊圖新》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拋棄舊的,謀求新的。多指由壞的轉向好的,離開錯誤的道路走向正確的道路。
出處: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出岔子不可救葯者外,不是採取排斥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