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棄之不惜的四字成語

棄之不惜的四字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13 14:01:06

『壹』 不惜四字成語有哪些

死不足惜sǐ bù zú xī
[釋義]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沒有價值。
[語出] 《宋史·蘇洵傳》:「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
[近義] 死有餘辜; 罪不容誅;
[例句] 妾一身~,但自蒙愛幸,身懷六甲,已兩月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在所不惜zàisuǒbùxī
[釋義] 惜:吝惜。決不吝惜。
[語出] 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記》:「果能擺城固守;區區民房原在所不惜。」
[近義] 在所不辭。
[用法] 指不惜作出一定的犧牲;去完成理應完成或必須要完成的事。一般作謂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與「在所不辭」有別:~形容不吝惜。「在所不辭」形容不推辭。
[例句]
①為了幫助鄉親們富起來;我傾家盪產;~。
②俱樂部老闆為了在下一年度比賽中蟬聯冠軍;花再多的錢;也~。

不惜工本bù xī gōng běn
[釋義] 指捨得出本錢。
[語出]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姓方的瞧著眼熱,有幾家該錢的,也就不惜工本,公開一個學堂。」
[近義] 不惜代價
[例句] 姓方的瞧著眼熱,有凡家該錢的,也就~,公開一個學堂。(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十三回)

『貳』 棄流不什麼四字成語

始亂終棄、
自暴自棄、
背信棄義、
割須棄袍、
前功盡棄、
絕聖棄智、
棄如敝屣、
棄若敝屣、
棄暗投明、
棄甲曳兵、
丟盔棄甲、
棄之可惜、
棄文就武、
棄筆從戎、

『叄』 棄字開頭的四字詞語

成語詞目 解釋
棄暗投明 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脫離反動陣營,投向進步方面。
棄甲丟盔 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走的樣子。
棄甲曳兵 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棄舊憐新 憐:愛。多指男子拋棄舊寵,愛上新歡。
棄舊圖新 拋棄舊的,謀求新的。多指由壞的轉向好的,離開錯誤的道路走向正確的道路。
棄之如敝屐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棄書捐劍 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
棄瑕錄用 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棄邪歸正 不再干壞事,走上正路。
棄之可惜 扔掉它未免可惜。
棄本求末 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棄本逐末」。
棄本逐末 棄:舍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棄筆從戎 猶投筆從戎。指文人棄文就武。
棄車走林 比喻臨陣脫逃。
棄道任術 指統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術。
棄短就長 指舍棄短處而採用長處。
棄短用長 猶棄短就長。指舍棄短處而採用長處。
棄惡從善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棄公營私 丟棄公益,謀求私利。
棄故攬新 拋棄舊的,吸收新的。
棄過圖新 拋棄過錯,謀求更新。
棄好背盟 拋棄友好,違背盟誓。
棄家盪產 猶傾家盪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
棄甲倒戈 丟棄鎧甲,放下兵器。表示戰敗。
棄甲負弩 丟棄鎧甲,背起弓弩。形容戰敗。
棄甲投戈 指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棄舊迎新 丟棄舊人,迎接新人。指愛情不專一。
棄明投暗 指拋棄光明的、正確的,投向黑暗的、錯誤的道路。與「棄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
棄末反本 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亦作「棄末返本」。
棄末返本 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同「棄末反本」。
棄逆歸順 指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
棄其餘魚 比喻節欲知足。
棄情遺世 猶言忘情脫俗。
棄瓊拾礫 比喻丟棄珍貴的而拾取無用的。瓊,美玉;礫,瓦礫。
棄如敝屣 敝:破爛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樣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拋棄。亦作「棄若敝屣」、「去如敝屣」、「如...
棄若敝屣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棄同即異 ①指拋棄同姓同族而親近異姓異族。②丟掉共同之說而接近新奇之說。
棄偽從真 丟棄虛偽而追從真理。
棄文存質 指不加文飾,保留本旨。
棄文就武 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棄瑕取用 指不計較缺點、過失而錄用人才。
棄瑕忘過 指不追究缺點和過錯。
棄邪從正 指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棄義倍信 背離信義。指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
棄易求難 丟掉容易的而尋求困難的。
棄之敝屣 像扔掉破鞋一樣把它拋棄。比喻毫不可惜。
棄之度外 指根本不放在心上。
棄智遺身 指不與人鬥智爭利,忘記自身的存在。

-

『肆』 什麼不可惜四字詞語

死不足惜,棄之可惜顯然不符合答案,那就是「毫不可惜。」

『伍』 帶有棄字的四字成語

  • 背信棄義 背:違背;信:信用;棄:扔掉;義:道義。違背諾言,不講道義。

  • 不棄草昧 草昧:原始,未開化。不嫌棄蒙昧無知的人。用作謙詞。

  • 故舊不棄 故舊:舊交,舊部下;棄:拋棄。不輕易拋棄老朋友、老部下。

  • 黃鍾毀棄 黃鍾:黃銅鑄的鍾,我國古代音樂有十二律,陰陽各六,黃鍾為陽六律的第一律;毀:毀壞;棄:拋棄。比喻賢人...

  • 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黃鍾被砸爛並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

  • 見棄於人 見:被。棄:遺棄,拋棄。被別人拋棄。

  • 捐棄前嫌 捐棄:舍棄;嫌:仇怨,疑忌。拋棄以前的疑忌或仇怨。指重歸於好。

  • 絕仁棄義 絕、棄:放棄。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 絕聖棄智 聖、智:智慧,聰明。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朴。這是古代老、庄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 憐新棄舊 憐:愛憐;棄:舍,拋。愛憐新的,拋掉舊的。多指喜愛新歡,冷落舊寵。

  • 拋戈棄甲 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軍隊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形。

  • 棄暗投明 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脫離反動陣營,投向進步方面。

  • 棄甲丟盔 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走的樣子。

  • 棄甲曳兵 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 棄舊憐新 憐:愛。多指男子拋棄舊寵,愛上新歡。

  • 棄舊圖新 拋棄舊的,謀求新的。多指由壞的轉向好的,離開錯誤的道路走向正確的道路。

  • 棄之如敝屐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 棄書捐劍 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

  • 棄瑕錄用 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 棄邪歸正 不再干壞事,走上正路。

『陸』 四字詞語:棄之如( )

棄之如敝屐(qì
zhī


jī)
解釋:敝:破;屐: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版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權棄掉。
出處:◎
《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
例句:◎
子食漢祿三世,而一旦棄之為敝屣。
◎明·趙弼《三賢傳》

『柒』 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四字成語!

味如雞肋 [wèi rú jī lèi]
生詞本
基本釋義
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專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屬東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
出 處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捌』 含"棄"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成語《始亂終棄》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亂:淫亂,玩弄。先亂搞,後遺棄。指玩弄女性的惡劣行徑。
出處:唐·元稹《鶯鶯傳》:「始亂之,終棄之。」
成語《人棄我取》的解釋和讀音解釋: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
成語《如棄敝屣》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丟掉無用的東西,一點也不可惜。
出處:《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
成語《棄之如敝屐》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
出處:《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
成語《棄之可惜》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扔掉它未免可惜。
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
成語《棄瑕錄用》的解釋和讀音解釋: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出處:漢·陳琳《為袁紹討檄豫州》:「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暇錄用。」
成語《棄邪歸正》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不再干壞事,走上正路。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將軍棄邪歸正,與宋某等同替國家出力,朝廷自當
成語《棄書捐劍》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
成語《棄甲曳兵》的解釋和讀音解釋: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
成語《棄舊圖新》的解釋和讀音解釋:拋棄舊的,謀求新的。多指由壞的轉向好的,離開錯誤的道路走向正確的道路。
出處: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出岔子不可救葯者外,不是採取排斥態度,

『玖』 絲毫不令人惋惜的四字成語

棄之敝屣。復

意思是像扔掉破鞋制一樣把它拋棄,比喻毫不可惜。

成語出處

明·趙弼《三賢傳》:「子食漢祿三世,而一旦棄之敝屣。」

白話文:「你吃漢代祿三世,而一旦拋棄就像扔掉破鞋一樣。」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毫不可惜。

(9)棄之不惜的四字成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

棄若敝屣:

意思是像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亦作"棄之敝屣"。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

白話文:「舜把拋棄天下還是丟棄破草鞋(鞋)的。「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毫不可惜。

『拾』 一點也不可惜的四字成語是什麼

是「棄若敝屣」。

棄若敝屣:

意思是像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回。

基本解釋答

1、亦作"棄之敝屣"。

2、像扔掉破鞋一樣把它拋棄,比喻毫不可惜。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

白話文:「舜把拋棄天下還是丟棄破草鞋(鞋)的。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毫不可惜。

(10)棄之不惜的四字成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

棄之敝屣:

意思是像扔掉破鞋一樣把它拋棄,比喻毫不可惜。

成語出處

明·趙弼《三賢傳》:「子食漢祿三世,而一旦棄之敝屣。」

白話文:「你吃漢代祿三世,而一旦拋棄就像扔掉破鞋一樣。」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毫不可惜。

示例

世俗相交,猶重然諾,國際宣言,棄之敝屣。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