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亡羊補牢的類似成語。
掩耳盜鈴,揠苗助長
亡羊補牢
wángyángbǔláo
[釋義]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內喻出了問題容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語出]
《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正音]
亡;不能讀作「wànɡ」。
[辨形]
補;不能寫作「朴」。
[近義]
知錯就改
[反義]
知錯不改
[用法]
~常和「未為晚」連用。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他們單位昨天發生失盜後;領導立即~;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英譯]
mendthefoldafterasheepislost
『貳』 像亡羊補牢的成語
【亡羊補來牢】:亡:逃亡自,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作主語、謂語、賓語;指知錯就改。
【補牢顧犬】: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作賓語、定語;指採取措施。
【顧犬補牢】: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宜及時設法補救。作謂語;用於事後。
『叄』 亡羊補牢類的成語有哪些呢
亡國之音 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內後多指頹靡淫盪的歌容曲。
亡魂喪膽 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亡魂失魄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
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當,或有失有得。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
亡羊補牢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
亡羊得牛 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獲大。
亡不待夕 亡:滅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滅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會滅亡。
亡不旋跬 猶亡不旋踵。形容時間極短。
『肆』 類似「亡羊補牢」的成語有哪些
1、懸崖勒馬xuán yá lè mǎ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韁繩,使馬停步。在版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權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造句:犯罪分子必須懸崖勒馬,否則將變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賊去關門zéi qù guān mén 賊偷了東西走後才雲關門。比喻事故發生之後才採取防範措施。
3、知錯就改 : zhī cuò jiù gǎi 知道自己錯了就立即改正。
4、迷途知返 mí tú zhī fǎn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來。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發覺自己犯了錯誤,知道改正。
5、浪子回頭 làng zǐ huí tóu 浪子:二流子。不務正業的人改邪歸正。
『伍』 和亡羊補牢類似的成語
掩耳盜鈴,揠苗助長
亡羊補牢
wángyángbǔláo
[釋義]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版了問題權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語出] 《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正音] 亡;不能讀作「wànɡ」。
[辨形] 補;不能寫作「朴」。
[近義] 知錯就改
[反義] 知錯不改
[用法] ~常和「未為晚」連用。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他們單位昨天發生失盜後;領導立即~;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英譯] mendthefoldafterasheepislost
『陸』 亡羊補牢類似的成語
亡羊補牢抄
【近義】知錯就改
【反義】時不我待、知錯不改
【釋義】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用例】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可稱晚悟。(章炳麟《與孫思昉論時事書》二)
『柒』 亡羊補牢的成語
亡羊補牢_成語解釋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釋義】: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捌』 與亡羊補牢意思相近的成語'
亡羊補牢 相關的近義詞
知錯就改
賊去關門
亡羊補牢_詞語解釋_詞典
【拼音】:[wá內ng yáng bǔ láo]
【釋義】容: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玖』 亡羊補牢有那些成語
亡羊補牢
【近義】知錯就改
【反義】時不我待、知錯不改
【釋義】亡:逃亡,丟失回;牢答: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用例】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可稱晚悟。(章炳麟《與孫思昉論時事書》二)
『拾』 與亡羊補牢相關的成語故事
亡羊補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基本釋義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貶義
出 處
《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例 句
他們單位昨天發生失盜後,領導立即~,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賊去關門
反義詞
防患未然
典 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