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形容品質敗壞的成語
下流至極——形容人品差,無恥
無恥下流——不知恥辱或不要臉的人。
厚顏無恥——顏:臉面。形容人臉皮厚,不知羞恥。
無恥之徒——不知恥辱或不要臉的人。
卑鄙下作——形容人卑鄙、品德的敗壞
卑鄙齷齪——齷齪:骯臟。丑惡骯臟。形容品質惡劣,導心不正,言行骯臟。
寡廉鮮恥——寡、鮮:少。舊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不知羞恥。
無恥之尤——厚顏無恥、寡廉鮮恥。
恬不知恥——恬:安靜,安然,坦然 恬不知恥:泰然處之,不以為恥
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樣子。
禽獸不如——連禽獸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極壞。
蠅營狗苟——比喻為了追逐名利,不擇手段,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像狗一樣的不識羞恥。
不堪入目——指形象丑惡,使人看不下去。
死皮賴臉——形容厚著臉皮,胡攪蠻纏。
不以為恥——不認為是可恥的。指不知羞恥。
陰險狡詐——表面和善,暗地不懷好意
涎皮賴臉——厚著臉皮糾纏,惹人厭煩。
兩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居心叵測——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推測。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心懷叵測——心懷:居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傷風敗俗——傷、敗:敗壞。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
無名鼠輩——不出名的小人物,舊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對敵方的蔑視稱呼。
不擇手段——擇:選擇。指為了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
詭計多端——詭計:狡詐的計謀;端:項目,點。形容壞主意很多。
心狠手辣——心腸兇狠,手段毒辣。形容人陰險至極
卑鄙無恥喪盡天良無惡不做
衣冠禽獸人面獸心 氣急敗壞
反復無常老奸巨滑
② 形容道德敗壞的成語有什麼
敗德辱行
【拼音】:bài dé rǔ xíng
【解釋】:敗壞道德和操守。
【示例】:從古到今,人們總是唾棄那些~的人。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責備人
2.傷風敗俗
【拼音】:shāng fēng bài sú
【解釋】:傷、敗:敗壞。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
【出處】:唐·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示例】:紂王以為妲己好意,豈知內藏~之情,大壞綱常禮義之防。★明·許仲琳《封神演義》
3.傷風敗化
【拼音】:shāng fēng bài huà
【解釋】: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同「傷風敗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一回:「世人都把那淫慾之事當作『情』字,所以作出傷風敗化的事來,還自謂風月多情,無關緊要。」
【示例】:清·無名氏《劉公案》第59回:「分明是~弄謠言!」
【近義詞】:傷風敗俗、毀風敗俗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道德敗壞的行為
4.道貌岸然
【拼音】:dào mào àn rán
【解釋】: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高傲;嚴肅的樣子。形容神態莊重;外貌嚴肅正經,一本正經的樣子。現在常用來形容故作正經,表裡不一之狀的偽君子。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示例】:因看見端甫~,不敢造次。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四回
5.惡貫滿盈
1 這個壞事做盡、~的歹徒,終於受到法律的制裁。
2 你今日~,有何理說。(元·無名氏《硃砂擔》第四折)。
③ 敗壞什麼四個字成語
敗壞什麼四個字成語:氣急敗壞
④ 形容道德敗壞的成語
形容壞的成語 :
惡貫滿盈、
心狠手辣、
人面獸心、
笑裡藏刀、
罄竹難書、
助紂為虐、
⑤ 名聲敗壞到極點的成語
臭名昭彰:
【拼音】:chòu míng zhāo zhāng
【釋義】:昭:顯著。專形容壞名聲盡人皆知。亦屬作「臭名昭著」。
臭名昭著:
【拼音】:chòu míng zhāo zhù
【釋義】:壞名聲人人都知道。
【出處】: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們是賀衷寒系統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例句】:①汪精衛是個~的大漢奸。②~的秦檜;用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成為千古罪人。
聲名狼藉:
【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釋義】: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出處】:《史記·蒙恬列傳》:「言其惡聲狼藉,布於諸國。」
【例句】:因汪太史平日~,最不見重於官場,日前新督帥參劾劣紳十七名,實以汪某居首。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十三回
⑥ 形容敗壞興致的成語有哪些
索然無味 [ suǒ rán wú wèi ]
基本釋義
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專(多指文章)屬。
出 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願做一回『文剪公』,因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刪節了怕會索然無味。」
⑦ 道德敗壞的成語
喪盡天良 滅絕人性 禽獸不如 人面獸心 衣冠禽獸 慘無人道 狼心狗肺 無惡不作 壞事做絕 道德淪喪 世風日下 人心不古 狐假虎威 仗勢欺人 狗仗人勢 仗勢欺人
⑧ 形容老了也還敗壞風俗的是什麼成語
形容老了也還敗壞風俗的最恰當成語幾乎沒有,類似意思的成語及熟語有如下:
1.為老不尊 wéi lǎo bù zūn
釋義:為老不尊表示作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與「為幼不敬」連成一句,表示老人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行為不檢;幼孩對其不應尊敬。
2.倚老賣老 yǐ lǎo mài lǎo
釋義:賣:賣弄。仗著歲數大,擺老資格。
出處:元·無名氏《謝金梧》第一折:「我盡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里倚老賣老,口裡嘮嘮叨叨說個不了。」
3.老氣橫秋lǎo q ìhéng qiū
釋義: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氣
出處:東坡筆端游戲,槎牙老氣橫秋。——宋·樓鑰《玫槐集》
4.老而不死是為賊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
釋義: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出處:《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⑨ 形容一個人做的事情很骯臟,齷齪 ,品行道德敗壞的成語
1、卑鄙無恥:形容品質惡劣,不知羞恥。多用來形容壞人通過不擇手段謀取私利。指沒有底線的方式損人利己,以求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出處:《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到京之後,又復花天酒地,任意招搖,並串通市儈黃某,到處鑽營,卑鄙無恥。」
出處釋義:到京城後,又開始花天酒地,肆意妄為,招搖過市,還和黃某串通,到處投機取巧,實在是品質惡劣,不知羞恥。
2、臭名昭著:意思是壞名聲人人都知道
出處: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們是賀衷寒系統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出處釋義:該文為現代白話文,文字表達即本意。
3、厚顏無恥:意思是人臉皮厚,不知羞恥。
出處:出自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見《文選》四十三卷):「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
出處釋義:豈能讓芳潔的杜若含羞,讓薜荔蒙恥。

4、恬不知恥:意思是做了壞事滿不在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出處:出自《雲仙雜記》,「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
出處釋義:倪芳喝酒後,一定會發酒瘋,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5、寡廉鮮恥:舊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不知羞恥。
出處: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出處釋義:父親、兄長教育子弟若不身先垂範,那麼子弟們遵循得也就不嚴謹,不知廉恥,品德低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卑鄙無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臭名昭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厚顏無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恬不知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寡廉鮮恥
⑩ 形容品德敗壞的成語
【敗德辱行來】:敗壞道源德和操守。
【敗法亂紀】:敗壞法令,擾亂紀律。
【敗化傷風】: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敗俗傷風】: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敗俗傷化】: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敗子三變】:敗壞家庭的人越變越危險。
【背盟敗約】:背:違背。盟、約:誓約。敗:敗壞。指撕毀。背叛誓言,撕毀盟約。
【比屋可誅】:誅:殺戮。家家都可殺戮。舊指桀紂之時,世風敗壞,惡人眾多。
【不可收拾】:收拾:整頓、整理。指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不可救葯的地步。
【殘屍敗蛻】:殘:破損的;敗:敗壞了的;蛻:昆蟲脫的皮。殘損的屍體,敗壞了的軀殼。形容腐爛的骸骨。
【大煞風景】:損傷美好的景緻。比喻敗壞興致。
【大煞風趣】:損傷美好的景緻。比喻敗壞興致。同「大煞風景」。
【惡事傳千里】:惡事:壞事,醜事。形容敗壞名譽的事很容易傳開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准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反道敗德】:違反正道,敗壞道德。
【覆公折足】: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