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由十個字組成的成語

由十個字組成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3 06:54:28

成語由多少個字組成

成語其形式以來四字居多,也有一些自三字和五字成語,六字成語等,一直到十三字,大多由四字組成。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系。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並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

⑵ 不是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

【不可無一,不可有二】不可以一個沒有,也不可以有第二個。指獨一無二。
【不可無一,不能有二】形容獨一無二或唯一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一而不可再】只可做一次而不可再做。
【一代不如一代】代:父子相繼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
【一動不如一靜】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一發不可收拾】事情一旦發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對發生的情況難以控制。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計:計謀,策略。指一個辦法或策略失敗後,又拿出另一個辦法或策略。
【一客不煩二主】一位客人不用勞煩兩位主人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個人全部承擔,不用找別人幫忙。
【一客不犯二主】比喻一件事情由一個人全部承擔,不用麻煩第二人。
【一客不煩兩家】一位客人不用勞煩兩家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個人全部承擔,不用找別人幫忙。
【一口不能著兩匙】匙:湯匙。一張嘴同時要吃兩把湯匙里的食物。比喻貪多
【一口不能著兩匙】匙:湯匙。一張嘴同時要吃兩把湯匙里的食物。比喻貪多
【一馬不鞁兩鞍】鞁:通「鞴」,把鞍轡等套在馬上。一匹馬不套兩個轡,只套一個。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從一而終。
【一馬不鞴兩鞍】鞴:把鞍轡等套在馬上。一匹馬不套兩個轡,只套一個。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從一而終。
【一馬不鞴雙鞍】鞴:把鞍轡等套在馬上。一匹馬不套兩個轡,只套一個。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從一而終。
【一馬不跨兩鞍】一匹馬不能套兩個馬鞍。比喻一女不嫁二夫。
【一馬不跨雙鞍】一匹馬不套兩個轡,只套一個。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從一而終。
【一瓶不響,半瓶晃盪】瓶中裝滿水晃不響,裝半瓶水時一晃就響。比喻充實的人謙虛寡言,而淺薄的人偏偏愛顯示誇耀自己。
【一去不復返】一去就不再回來了。
【一去不復還】復:再;還:回來。一去就不再回來了。比喻事情已成為過去,再不能重現。
【一棲不兩雄】棲:禽鳥歇處。一個架上不能棲兩只雄雞。比喻兩強對峙,勢不兩立。
【一錢不落虛空地】比喻絲毫不浪費。
【一人不敵眾人智】敵:抵。一個人的智慧比不上集體的智慧。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天不見,就好像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一人向隅,一堂不歡】隅:角落。一個人朝著屋角創造性落淚,屋裡的人都不高興。形容在公共聚會中因一個人的不悅影響了整個氣氛。
【一山不藏二虎】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一絲不線,單木不林】單絲不能成線,一棵樹不能構成森林。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辦不成事。
【一物不成,兩物見在】見:通「現」。交易不成,貨物和錢卻在,兩無損礙。
【一解不如一解】解:通「蟹」。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一淵不兩蛟】比喻兩雄不能並立。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知一而不知二】知道一是什麼,卻不知道二是怎麼回事。形容了解事物不夠全面。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祥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⑶ 用下面的十個字組成十個成語是什麼

目不識丁
mùbùshídīng
[釋義]
丁:表示最簡單的字。形容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語出]
宋·洪邁《容齋俗考》:「今人多用不識一丁字;謂祖《唐書》。」
[正音]
識;不能讀作「shì」。
[近義]
不識之無
胸無點墨
[反義]
學富五車
滿腹經綸
[用法]
中性詞。一般作謂語、定語。

⑷ 請問成語全部都是由四個字組成的么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最主要的一點是專慣用語和諺語是口語屬性質的,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慣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

⑸ 這幅圖由四個字組成一個成語是什麼

聞雞起舞,讀音wén jī qǐ wǔ,指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志報國之士回奮發圖強;也比喻答抓緊時間不懈努力。

⑹ 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

東窗事發,葉公好龍,東施效顰,太多了,成語詞典上有很多。

⑺ 由四個字組成的四個成語!救急!!

第一個
如願以償

第二
自鳴得意

第三

第四個

延年益壽

⑻ 由五個字組成的成語

真人不露相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於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真金不怕火 比喻正確的事物經得住考驗。
淵源有自來 有根據,有來源。
鬱郁不得志 鬱郁:憂傷、愁悶的樣子。因自己的抱負志向不能施展而憂郁苦悶。
有天沒日頭 比喻無稽言行。同「有天無日」。
油干燈草盡 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依葫蘆畫瓢 照著真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刻板地照著做。
依本畫葫蘆 比喻單純模仿原樣照搬或沒有改變、創新。同「依樣畫葫蘆」。
一淵不兩蛟 比喻兩雄不能並立。
一飯三吐哺 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一鞭一條痕 比喻做事著著落實或說話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條痕」
一百二十行 猶三百六十行。指各種行業。
養虎自遺患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
養虎自貽災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同「養虎自遺患」。
朽木不可雕 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葯。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像煞有介事 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題大作或裝腔作勢的樣子。
物以希為貴 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同「物以稀為貴」。
梧桐一葉落 梧桐落葉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來臨。後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徵兆。
吾家千里駒 千里駒:日行千里的馬。我家的千里馬。誇贊自家優秀的子侄。
無用武之地 沒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無法施展才能。
無所施其技 沒有辦法施展其伎倆手段。
無所施其伎 沒有辦法施展其伎倆手段。同「無所施其技」。
無所錯手足 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無容身之地 ①指沒有棲身立腳的地方。②指羞愧而無處可以藏身。
無巧不成話 比喻事情十分湊巧。同「無巧不成書」。
無立錐之地 沒有立錐子的地方。比喻連極小的地方也沒有。後常形容貧窮。
鐵棒磨成針 比喻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鐵杵磨成針」。
替古人耽憂 指不必要的憂慮。
替古人擔憂 為古人所遇到的困難、危險擔憂、發愁。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
桃李遍天下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攤書擁百城 比喻藏書之富或嗜書之深。同「攤書傲百城」。
攤書傲百城 比喻藏書之富或嗜書之深。
他鄉遇故知 在遠里家鄉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興的事。
損人不利己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司馬牛之嘆 比喻對孑然一身、孤立無援的感嘆。
事無三不成 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事急無君子 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事後諸葛亮 比喻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始願不及此 始願:當初的願望。指事勢的變化發展,並非起初所料想到的。
時勢造英雄 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盪,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十八層地獄 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後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死後進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應。
十八般武藝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領。亦泛指多種武藝。②比喻多種技能。
十八般兵器 本指刀槍劍戟等十八種古式兵器。後泛指多種武器。亦比喻多種技能。
勝讀十年書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射人先射馬 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山高皇帝遠 指王法管轄不到。
三夫成市虎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瑞雪兆豐年 瑞:吉利的。適時的冬雪預示著來年是豐收之年。
人心隔肚皮 謂人的心思難以猜測。
人生面不熟 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識。
人不可貌相 不能只根據相貌、外表判斷一個人。
熱鍋上螻蟻 形容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同「熱鍋上螞蟻」。
清水無大魚 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備。
求馬於唐市 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比喻求非所求,必無所獲。同「求馬於唐肆」。
輕塵棲弱草 比喻人生無常。
千里寄鵝毛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同「千里送鵝毛」。
騎上揚州鶴 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於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上揚州」。
騎牛讀漢書 形容刻苦攻讀。
騎驢吟灞上 用為苦吟的典故。同「騎驢索句」。
騎驢風雪中 用為苦吟的典故。同「騎驢索句」。
騎鶴望揚州 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於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上揚州」。
騎鶴上揚州 後因以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於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
騎鶴上維揚 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於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上揚州」。
騎曹不記馬 指有名士習氣,不理事務。
騏驥困鹽車 猶言驥伏鹽車。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皮笑肉不笑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女大不中留 指女子成年,須及時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鯰魚緣竹竿 比喻上升艱難。同「鮎魚上竹竿」。
鯰魚上竹竿 俗說鯰魚能上竹竿,但鯰魚黏滑無鱗,爬竿畢竟困難。後以之比喻上升艱難。
難於上青天 比上天還難。形容極其困難,不易實現。
盲人騎瞎馬 瞎子騎著瞎馬。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瞞上不瞞下 瞞:也作「漫」,欺騙,蒙蔽。瞞著上面,不瞞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級知道。
馬上得天下 喻指武功建國。
兩雄不並立 指兩雄不能並容,必定相爭斗兼並。
快刀斬亂絲 比喻做事果斷,能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很快解決復雜的問題。同「快刀斬亂麻」。
開口見喉嚨 猶言開口見心。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疾風彰勁草 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同「疾風知勁草」。
後浪催前浪 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動或替換陳舊的事物,不斷前進。
黑漆皮燈籠 ①塗以黑漆的燈籠。形容社會腐敗黑暗。②形容懵然無知。
河東獅子吼 比喻妒悍的妻子發怒,並藉以嘲笑懼內的人。
狗咬呂洞賓 呂洞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狗見了呂洞賓這樣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來罵人不識好歹。
高義薄雲天 原指文章表達的內容很有意義。後形容人很講義氣。同「高義薄雲」。
富貴逼人來 ①指不求富貴而富貴自來。②指富貴能使他人前來靠攏。
防禍於未然 防止禍患於萌發之前。
法不傳六耳 指極端秘密,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東風射馬耳 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於衷。
大眼望小眼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麼辦好。
吹鬍子瞪眼 形容很生氣的樣子。
板板六十四 宋時官鑄銅錢,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減。比喻刻板不知變通。板:即「版」,鑄錢的模子。
四海皆兄弟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同「四海之內皆兄弟」。
右傳之八章 打了一頓巴掌。
有鼻子有眼 比喻把虛構的事物說得象真實的一樣。
銀樣蠟槍頭 樣子像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一言以蔽之 蔽:遮,引伸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一鼻孔出氣 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一報還一報 指做一件壞事後必受一次報復。也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熏蕕不同器 熏蕕: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壞不能共處。
無毒不丈夫 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技高一籌。
塔尖上功德 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歲寒知松柏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送佛送到西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司馬昭之心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水火不兼容 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兼容。
樹倒猢猻散 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鬨而散。
世上無難事 天下沒有難事。
熱鍋上螞蟻 比喻處境艱困、惶急不安的人。
求馬於唐肆 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比喻求非所求,必無所獲。
明鼓而攻之 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鹿死不擇蔭 比喻只求安身,不擇處所。亦比喻情況危急,無法慎重考慮。
禮輕人意重 禮物雖然很輕,但人的情意卻很深厚。
禮輕情意重 禮物雖然很輕,但情意卻很深厚。
攫金不見人 比喻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而不顧一切。
緊行無好步 走得太急步子就邁不穩。比喻過於倉促,事情就做不好。
尖擔兩頭脫 兩頭尖的扁擔無法挑東西。比喻兩頭落空。
急急如律令 本是漢代公文用語,後來道士或巫師亦用於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須立即遵照執行。
後來者居上 後來的超過先前的。
行行出狀元 比喻不論干哪一行,只要熱愛本職工作,都能做出優異的成績。
觀今宜鑒古 宜:應該;鑒:鏡子。觀察當今的社會,應以古代為鏡子加以借鑒。
瓜皮搭李樹 根本搭不上。指強認親族。
蜉蝣撼大樹 比喻自不量力。
防患於未然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於尚未發生之前。
此風不可長 這種風氣不能讓它滋長發展。
吃硬不吃軟 好言好語不聽從,態度一強硬,反使屈從了。形容人的外強中干,欺軟怕硬。
吃軟不吃硬 對態度強硬者,絕不屈從,對好言好語,可以聽從。形容個性頑強,不怕強硬。
吃力不討好 討:求得。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稱贊。形容事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不知者不罪 罪:責備,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不幸而言中 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卻被說准真的發生了。
冰炭不同爐 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卑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談。
飽暖生淫慾 指生活安逸,易起淫念。
邦以民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東西南北人 指居處無定之人。
東西南北客 指居處無定之人。
自食其惡果 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
圖窮匕首見 圖:地圖;窮:盡;見: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談笑有鴻儒 鴻儒:大儒,有名的學者。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指交遊的人不同一般。
著三不著兩 指說話或做事輕重不當,考慮欠周,注意這里,顧不到那裡。
嘴尖舌頭快 比喻話多而輕率。
臨時抱佛腳 原意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後因稱平時無准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臨時抱佛腳」。
自以為得計 得計:計謀得逞。自以為計謀很對很好了(含貶義)。
知子莫若父 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了。
坐山觀虎鬥 比喻對雙方的斗爭採取旁觀的態度,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氈襪裹腳靴 氈襪、裹腳、靴子,都是穿在腳上的東西。比喻彼此都一樣。
欲速則不達 速:快;達:達到。指過於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針尖對麥芒 比喻雙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讓。
照葫蘆畫瓢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欲得而甘心 想要弄到手才稱心滿意(多用於對人的報復或打擊)。
依樣畫葫蘆 照別人畫的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
銀樣鑞槍頭 樣子象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一棍子打死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一錘子買賣 只做一次生意。多指價錢貴,貨色次,服務態度不好,顧客不願再來打交道。
一碗水端平 比喻處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一字長蛇陣 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一身而二任 一個人承擔兩種任務。
疑心生暗鬼 指因為多疑而產生各種幻覺和錯誤判斷。
一身都是膽 極言膽大勇敢。
眼不見為凈 指心裡不以為然,但又沒有辦法,只好撇開不管。也在懷疑儀器不幹凈時,用作自我安慰的話。
一退六二五 原是珠算斤兩法口訣。比喻推卸干凈。
一舉手之勞 比喻不費力,只是一抬手那樣。
一問三不知 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
一棒一條痕 比喻做事扎實。
一去不復返 一去就不再回來了。
學而時習之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學而優則仕 優:有餘力,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後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後提拔當官。
言語妙天下 形容言語非常精妙。
惺惺惜惺惺 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心之官則思 心: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說做心,現指腦筋;官:官能,作用。腦筋的官能就是思維。
啞子吃黃連 歇後語。比喻有苦說不出。
薰蕕不同器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個器物里。比喻好和壞不能共處。
小鹿觸心頭 形容因為害怕而心臟急劇地跳動。
無鹽不解淡 比喻不下本錢就辦不成事。
無可無不可 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
無風不起浪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小巫見大巫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後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五月糶新谷 五月里稻穀尚未熟,就預賣新谷。比喻十分貧窮。

⑼ 成語由幾個字組成

一般是四個字的成語,少數的有:
三個字的成語、五個字的成語、六個字的成語、七個字的成語、八個字的成語 、有上下句的成語

⑽ 由四個字組成一個祝福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 由四復個字組成一個祝福的四制字成語有:

  1. 一帆風順[ yī fān fēng shùn ]: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2. 萬事如意[ wàn shì rú yì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順利。

  3. 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4. 七星高照[qī xīng gāo zhào]:七星高照指福星,祿星,壽星,月老,七政星,文曲星,武曲星。

  5. 錦綉前程[ jǐn xiù qián chéng ]:像錦綉那樣的前程。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6. 鵬程萬里 [ péng chéng wàn lǐ ]: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