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商啥紂成語
① 周武王伐紂滅商的著名成語是什麼
著名成語是牝雞司晨。
② 帶有 紂 字的成語
助紂為虐
【拼音】:zhù zhòu wéi nüè
【解釋】:紂是商朝的最後一個王,據傳是暴回君。比喻幫助壞答人干壞事。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
【示例】:後又助著薛蟠圖些銀錢酒肉,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討好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
【近義詞】:為虎作倀、為虎添翼
【反義詞】:助人為樂、除暴安良
【歇後語】:殷郊背師言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為虎作倀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劉邦率大軍攻佔京都咸陽,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就投降。劉邦進入咸陽後,見秦宮壯麗宏偉,有無數金銀財寶和妙齡少女,他想留守咸陽。大將樊噲與謀士張良認為這是助紂為虐,會失去天下人心,劉邦就退守霸上
③ 與商紂王有關的四個成語典故
1、酒池肉林
典故:紂王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大塊掛在樹林里,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遊玩,一邊隨意吃喝。同時又叫祼體男女互相追逐嬉戲,生活靡爛荒淫至極。因此,這個成語就是形容極端荒淫腐化、奢侈糜爛的生活。
2、助紂為虐
典故: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而飛廉、惡來父子卻相助於他,因此衍生出這個成語。比喻幫助壞人干壞事。
3、暴殄天物
典故:《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意是指殘害滅絕各種生物;後來則指不知愛惜物品、隨意毀壞糟蹋。
4、荒淫無道
典故:出自紂王寵信妲己,而殘殺姜王後與自己兩個兒子的事跡。
(3)啥商啥紂成語擴展閱讀:
帝辛在位期間,在內營建朝歌、加重賦斂、嚴格周祭制度、改變用人政策、推行嚴刑峻法,對外屢次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其種種舉措既在統治集團內部引發矛盾,也動搖了商王朝的統治基礎。牧野之戰,商軍被周武王所率諸侯聯軍擊敗,帝辛身死,商朝滅亡。
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並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後世就此存在爭議。
帝辛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諫勸,他的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憑著才能在大臣面前誇耀,憑著聲威到處抬高自己,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他嗜好喝酒,放盪作樂,寵愛女人。他特別寵愛妲己,一切都聽從妲己的。他讓樂師涓為他製作了新的俗樂,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賦稅,把鹿台錢庫的錢堆得滿滿的,把鉅橋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
他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他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用酒當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做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④ 商紂王做過什麼壞事
似乎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這樣一句成語:助紂為虐。「紂」,是商代最後一位君主。「紂」是「殘義損善」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也就是說,他從來不做好事,專作壞事,而且是一輩子都在做壞事。「紂」,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帝辛,「紂」是後來人給他起的。一如後來給壞人起的綽號,「南霸天」、「座山雕」、「貓眼司令」種種。情緒上差不多。總而言之,商紂王是一個暴君,是一個由著性子亂來的敗家子,是一個王八蛋,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昏君。
事實是這樣么?談歌一直懷疑其中的真偽。帝辛朝代的這一段歷史,史書上絕少記錄。中國至周厲王才有年號。之後,才有文字記載。商紂王的事情,應該都是傳說。而傳說的東西,我們是不應該相信的。
我們了解商紂王,主要是根據一部名叫《封神演義》的神魔小說。這部明清小說的作者,他也沒有親身體驗過商紂王的時代,他當然是根據傳說和想像力虛構的。其中絕大部分情節,都是小說家言。不可當作信史。
再拿出一些證據來。《史記》上講,商紂王「博聞廣見,才思敏捷,身材高大,臂力過人」。他曾經有過只手托梁頂柱,徒手殺虎的事跡。他還具有對復雜事務迅速做出准確判斷的能力。足見此人是文武全才。他曾經攻克東夷,把國家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東南地區。可以講,他大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功績是不可抹殺的。諸位一定要記住,這都是大史學家及大文學家司馬遷先生說的,我們得相信吧。我們得相信司馬遷先生也是考證過的。如此說,商紂王這個人是有功勞的,有事跡的,有能力的,有貢獻的。
如此一個傑出人物,怎麼能做出酒池肉林,炮烙臣子,剖腹取胎,種種慘無人道,令人發指的罪惡來呢。能信嗎?你能夠相信一個有著強大的進取心和奮斗精神的人,另一方面則是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嗎?應該不會!
記不清楚從哪本書上看到過,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對商紂王做過評論。子貢認為:是有人故意置天下之罪惡於商紂王。子貢講的是「嫁禍於人」。推論一下,子貢講的不無道理。周朝取代了商朝,勝者王侯敗者賊么,這是歷史的規律。歷史總是勝利者寫下的。勝利者喜歡說前朝什麼,前朝就是什麼。誇獎你,你就是一朵花;貶損你,你就是豆腐渣。歷來如此。周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當然要對前朝進行反面宣傳了。否則,這個周王朝建立的理由就不能成立。
歷史記載,還有一位倒霉蛋兒皇帝:隋煬帝楊廣,此人開拓了運河,做了不少好事,至少在開拓運河這件事情上,他是有貢獻的。這么大的工程,如果沒有一點遠見卓識,是不可能辦到的。可是在歷史記載上,關於他的記錄,也多是一些亂七八糟的罪惡。談歌一直就不明白,楊廣花大力氣開通運河,就只是為了自己旅遊方便?只是為了自己沿河觀景?只是為了到南方尋花問柳嫖娼取樂?恐怕不是吧。如此說,楊廣做下了天大的好事,也不行!歷史也能挑出他用心不良的另一面來。歷史認定,楊廣就是一個荒淫無度的皇帝。一切後來者,到此則無話可說了。
毛主席講過,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首先要造成輿論。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毛主席的這個論斷,是經過無數歷史事件檢驗過的真理。
清代有人考證商紂王的近百條罪證,漸漸發現,紂王的許多罪惡,是經過歷史文人的筆墨,逐漸增加的。如果這種考據道理,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猜測,商紂王條條款款的大不赦,是商紂王的敵對勢力,即周武王進行的政治宣傳,使商紂王先失掉民心,然後再取而代之。三人成虎,從來就是政治斗爭中的手段。法西斯的代表人物戈培爾曾經講過,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切不要認為這是外國人才會做的手法,中國人也使用的熟練精當。分析研究一下,對商紂王的這些罪孽,大多是宣傳造成的。當年國民黨也不是同樣宣傳共產黨是「匪」么,是紅眉毛,綠眼睛么。所以講,歷史上對商紂王的記載多不可信。應該有三個原因:
之一:政治需要。武王伐紂,必須有政治口號,必須醜化商紂王,否則,就師出無名。造謠,中傷,種種。是政治斗爭的手段,是政治需要,不把敵人妖魔化,丑惡化,就無可喚起大眾的憤怒與信心。中外歷史上,這種把敵人妖魔化的事情還少么?
之二:斗爭策略。「女人是禍水」也是周武王的政治口號。攻擊妲己,就是攻擊敵人的首腦,商紂王。指雞罵狗,這也是中外歷史上的斗爭手段。談歌從不相信,一個國家的君王,如何能被一個女人擺布。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種宣傳,就是極端地醜化商紂王。極大地貶損商紂王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這也是政治需要。
之三:把謠言當武器。以訛傳訛,事情被人傳得走了樣,就必然造成眾口鑠金的悲劇。這種事情,古今中外從不鮮見。經過文革的人大都知道,凡是打倒一個人,肯定要將他或者她搞臭。以至於最後,當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果真是那樣的人品嗎?是那樣的歷史嗎?想起一件舊事,前幾年,流行老幹部寫回憶錄,搶救文獻么。一個老幹部看了許多寫他的文章,後來憤怒了,他問一個寫文章的記者:「我是被捕過,可是半路就跑掉了。沒有被敵人嚴刑拷打啊?還有,我也沒有跟國民黨的女特務談過戀愛啊?」這位記者嘿嘿一笑:「大家都那麼講,錯不了的。那是您老人家忘記了,您肯定被敵人嚴刑拷打過,而且那個如花似玉的女特務肯定愛上過您,不過您沒中美人計罷了。」得,這位老幹部說不清楚了。
瞧,個人的歷史,當事人自己說了都不算,當事人自己都說不清楚了。如此說,就算商紂王活到現在,他也說不清楚他自己的歷史了。
紙寫的歷史,有多少是信史呢?
商紂王的歷史,怕是不可翻案的歷史了。
⑤ 形容商紂王的成語
酒池肉林:
古代傳說,殷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原指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後也形容酒肉極多。
出 處
東漢·班固《漢書·張騫傳》:「行賞賜,酒池肉林。」
⑥ 求關於殷商時期【商紂王,妲己,哪吒…】的四字成語,多於20個
助紂虐、
酒池肉林、池酒林胾、流血漂杵、惡貫滿盈、殘義損善、炮烙之刑、與眾同、罄竹難書、聲名狼藉、眾叛親離、前徒倒戈、土崩瓦解、十惡赦、囊血射天、
鹿台朝雲、靡靡之音、梨花帶雨、驕奢淫逸、驕侈暴佚、竅通、朱唇素手、回眸生花、妲己恨、妲己亡商、愛屋及烏
哪吒鬧海、三頭六臂、移花接木
⑦ 關於商紂王的成語
成語典故: 助紂為虐
出處: 於《史記·留侯世家》。《國語·越語下》:「無助天為虐,助天為虐者不祥。」
釋義: 幫助壞人做壞事。
朝歌淵源: 紂王和妲己的故事就發生在古都朝歌。
助紂為虐:
紂王是臭名昭彰的暴君,成語「助紂為虐」, 說妲己不僅荒淫狐媚,而且殘忍毒辣,為了滿足自己瘋狂變態的心理,慫恿紂王設計林林種種令人矚目驚心的慘無人道酷刑,幫助紂王荒淫殘暴。
秦末農民起義最後以劉邦的勝利而結束。當時,劉邦領兵攻破武關以後,長驅直入,打到了藍田,在藍田以北完全殲滅了秦國的兵力。秦王子嬰迫不得已,只好穿上喪服,頸上系著絲條,捧著傳國玉璽,請求投降,劉邦進入秦國的國都咸陽。
劉邦進入咸陽城後,見宮殿巍峨,珍寶無數,美女成群,就想留在宮中享受一番。當時的武將攀噲勸他不要因小失大,可是他不聽,張良又勸他說,我們這所以能夠來到咸陽,主要是因為秦國殘暴無道。我們應該替天行道,消滅殘余勢力,改變秦朝的奢侈和淫樂,實行艱苦樸素來號召天下,現在您才佔領了秦國,就要享受秦王所享受的快樂,這是「助紂為虐」的行為。劉孝認為張良的話有道理,於是撤出咸陽,把軍隊駐扎在霸上。
這里所說的「紂」是指商紂,商紂是殷紂王,有名的暴君,用來比喻幫助壞人做壞事。
⑧ 襟跟紂是什麼成語
捉襟見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注釋】
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出處】
《莊子·內讓王》:「十年不制容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舉例】
平時所過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麼余錢來做歸國的路費呢?(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
【近義詞】
衣不蔽體、衣衫襤褸、百孔千瘡
【反義詞】
綽有餘裕、綽綽有餘、完美無缺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英文翻譯】
have too many problems to deal with
【歷史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曾參隱居不仕,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他住在衛國,面容憔悴,手腳都長滿了繭子,衣服破爛不堪,生活十分困頓,有時連續三天不生火,十年沒做新衣服,正一正帽子,帽上的纓繩就斷,拉下衣襟,胳膊肘就露出來了
⑨ 形容「紂王」的成語有哪些
酒池肉林助紂為虐暴殄天物荒淫無道為虎作倀
⑩ 關於商紂王的成語
1、酒池肉林
典故:紂王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版大塊掛在樹權林里,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遊玩,一邊隨意吃喝。同時又叫祼體男女互相追逐嬉戲,生活靡爛荒淫至極。因此,這個成語就是形容極端荒淫腐化、奢侈糜爛的生活。
2、助紂為虐
典故: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而飛廉、惡來父子卻相助於他,因此衍生出這個成語。比喻幫助壞人干壞事。
3、暴殄天物
典故:《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意是指殘害滅絕各種生物;後來則指不知愛惜物品、隨意毀壞糟蹋。
4、荒淫無道
典故:出自紂王寵信妲己,而殘殺姜王後與自己兩個兒子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