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機會好的成語

形容機會好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5 12:14:59

⑴ 形容機會很多的成語

千載難逢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不可多得 千載一時、 百年不遇

⑵ 形容機會很多的成語有哪些

1.千載難逢

讀音:qiān zǎi nán féng

解釋:形容機會難得。

造句:這位大師親自蒞校指導,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家可不要失之交臂。

2.風雲際會

讀音:fēng yún jì huì

解釋:比喻難得的機會;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機會。

造句:無數波瀾壯闊的歷史活劇,就風雲際會在滇池之濱。

3.千古一時

讀音:qiān gǔ yī shí

解釋:喻指難得的機會。

造句:這可真是千古一時的難得機遇啊。

⑶ 描寫機會的成語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見到過或少有的機會。
出處:老舍《龍須溝》第三幕:「不是要開大會嗎?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開會去。」
不覺技癢 技:技藝。指具有某種技能的人,一遇機會,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現一下。
出處:漢·應劭《風俗通·聲音·築》:「漸離變名易姓,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築,伎癢,不能毋出言,曰:『彼有善不善。』」
不失時機 失:耽誤,錯過。時機:具有時間性的機會。不錯過當前的機會。指辦事要抓住適宜的時間和有利的機會。
出處:周恩來《關於黨的「六大」的研究》:「這時離國共分裂還有兩個月,如果……努力去做,還不失時機。」
藏器待時 器:用具,引伸為才能。比喻學好本領,等待施展的機會。
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乘機打劫 指利用機會掠奪錢財。
出處:清·張少南《臨安旬制記》引明·王思任《誅馬士英疏》:「以至文選職方,乘機打劫。」
乘時乘勢 舊指人應趁著機會、時勢,做一番事業。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觸機便發 機:弓弩上的發箭器。原指弓弩上的發箭器,一經觸發,箭便射出。後亦指人遇到機會便要發作。
出處:《舊唐書·韋思謙傳》:「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權,觸機便發,固宜為身災也。」
當面錯過 面對面地失去了機會。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過!』」明·洪應明《菜根譚·閑適》:「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當面錯過。」
風雲際會 風雲:比喻難得的機會;際會: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機會。
出處:《周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萬物睹。」漢·王充《論衡·偶會》:「良輔超拔於際會。」
逢場作戲 逢:遇到;場:演戲的場地。原指舊時走江湖的藝人遇到適合的場合就表演。後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逢機遘會 遭逢機會。
出處:明·王世貞《綱鑒會纂·宋紀》:「謀取者,逢機遘會,陽施陰設,而人莫覺,宋主祖是也。」
鳳鳴朝陽 朝陽:早晨的太陽。鳳凰在早晨的陽光中鳴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
出處:《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龜冷支床 比喻壯志未酬,蟄居待時。
出處:《史記·龜策列傳褚少孫論》:「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移床,龜尚生不死。」
機不可失 機:機會;時:時機。好的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
出處:五代·安重榮《上石敬瑭表》:「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機難輕失 指機會難得,稍縱即失。
掎挈伺詐 抓住人家過錯,等待機會來陷害。
出處:《荀子·富國》:「有掎挈伺詐,權謀傾覆,以相顛倒,以靡敝之。」
將機就機 利用順便的機會。
出處:《元曲選·柳毅傳書》:「今日雖不成這樁親事,後日還要將機就機,報答他的大恩。」
將機就計 利用機會施行計謀。
交臂失之 比喻遇到了機會而又當面錯過。
出處:《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
交臂相失 猶言交臂失之。比喻遇到了機會而又當面錯過。
蛟龍得水 傳說蛟龍得水後就能興雲作雨飛騰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也比喻擺脫困境。
出處:《管子·形勢》:「人主待得民,而後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
可乘之隙 隙:空子,機會。可以被對方利用的弱點、空隙。
出處:宋·晁補之《雞肋集》:「當是時,皆有可乘之隙,而中國不可取。」
空穴來風 穴:孔、洞;來: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出處:戰國·楚·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窺間伺隙 窺:暗中觀察;伺:守候,等待機會。暗中觀察,准備伺機採取行動。
出處:漢·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秦)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間伺隙,既並海內之後,以威力為至道,以權詐為要術。」
來日方長 來日:未來的日子;方:正。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或將來還有機會。
出處:宋·文天祥《與洪端明雲岩書》:「某到郡後,頗與郡人相安,日來四境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
樂天任命 猶言聽天由命。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出處:鄭振鐸《止水的下層》:「像這樣樂天任命的民族,我們將如之何呢?」
囊里盛錐 指讓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表現自己。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千古一時 喻指難得的機會。
出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今天下之機杼在王,王若出兵以臨中原,天下響應,此千古一時也。」
千歲一時 猶千載一時。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千載難逢 一千年裡也難碰到一次。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出處:《南齊書·瘐杲之傳》:「臣以凡庸,謬徼(僥)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千載難遇 一千年裡也難碰到一次。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同「千載難逢」。
千載一逢 一千年裡也難碰到一次。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同「千載一遇」。
出處:《梁書·任昉傳》:「千載一逢,再造難答。」
千載一合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同「千載一時」。
出處:《漢書·王襃賈傳》:「上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合,論說無疑。」
千載一會 一千年才有一次機會。形容機會難得。
出處: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千載一會,論說無疑。」
千載一日 猶千載一時。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千載一時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出處:晉·王羲之《與會稽王箋》:「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
千載一遇 一千年才可遇到一次。形容機會難得。
出處:《東觀漢記·耿況傳》:「耿況彭寵,俱遭際會,順時乘風,列為藩輔,忠孝之策,千載一遇也。」
稍縱即逝 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畫雲當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少縱即逝 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畫雲當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失諸交臂 指當面錯過機會。
出處:見「失之交臂」。
時不可失 時:時機,機會;失:錯過。抓住時機,不可錯過。
出處:《戰國策·秦策四》:「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
時來運來 本來處境不利,遇到機會,命運開始好轉。同「時來運轉」。
出處:清·姬文《市聲》第十七回:「阿大利時來運來,首先挑著糞擔,到租界出糞。」
時來運旋 本來處境不利,遇到機會,命運開始好轉。同「時來運轉」。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相決》:「問何年是你的運來時旋?」
適逢其會 適:正,恰好;會:時機。恰巧碰上那個機會或時機。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一回:「戾死樹木,也是適逢其會。」
適逢其時 恰巧碰上那個機會或時機。同「適逢其會」。
順水人情 利用機會順便給人的好處。也指不費力的人情。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九回:「守將和軍卒都受了賄賂,落得做個順水人情。」
天付良緣 付:給予。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同「天假良緣」。
出處:《群英類選·〈鮫綃記·鮫綃會合〉》:「到今日天付良緣重聚首。」
天假良緣 假:借。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亦作「天付良緣」、「天假因緣」、「天假其便」。
出處:明·高攀龍《答劉念台》:「況吾輩一室之中,自有千秋之業,天假良緣,安得當面蹉過。」
天假因緣 假:借。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也指難得的好機會。同「天假良緣」。
出處:清·黃宗羲《復秦燈岩書》:「然其至非言可傳,天假因緣,或在異日。」
聽天由命 由:聽從,隨順。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第二回:「死活存亡,聽天由命去罷。」
萬世一時 萬世才有這么一個機會。形容機會難得。
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慧星出,蝗蟲數起,此萬世一時,而愁勞聖人之所起也。」
無隙可乘 隙:空子、機會;乘:利用。沒有空子可鑽。
出處:《宋書·律歷志下》:「臣其歷七曜,咸始上元,無隙可乘。」
相機而動 觀察時機,看到適當機會立即行動。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
相機行事 相:察看;機:機會。觀察時機,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二回:「如此依計,往花榮軍前,密傳將令,相機行事。」
相失交臂 比喻機會錯過。
出處:《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心煩技癢 煩:煩燥;技癢:指某人想表現其技藝以顯示於人。形容擅長及愛好某種技藝,一遇機會就急於表現的情態。
出處:晉·潘岳《射雉賦》:「屏發布而累息,徒心煩而技癢。」
尋瑕伺隙 尋:找;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何:觀察,隙:空子,機會。找別人缺點,看是否有空子可鑽。指待機尋釁。
出處:魯迅《兩地書》四九:「此校學生曾起反對校長風潮,後雖平息,而常憤憤,每尋瑕伺隙,與辦事人為難。」
一時千載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極言機會難得。
出處: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時千載,韋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
一線生機 線:微小;生機:生存的機會。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後來之禍,則失之矣。」
穎脫而出 穎,錐芒。言錐芒全部脫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即能全部顯現出來。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險要,利於作戰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機會。
出處:《晉書·姚襄載記》:「洛陽雖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欲擒故縱 擒:捉;縱:放。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充分暴露,然後再把他捉住。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大人這里還不要就答應他,放出一個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後許其成事。」
欲取姑予 姑:暫且;與:給與。要想奪取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他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出處:《老子·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遇事生端 指好事者一有機會就借端興風作浪。
出處:《中國民間故事選·秧狀元》:「他常常遇事生端,專找岔子。」
遇事生風 原形容處事果斷而迅速。後指一有機會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出處:《漢書·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迴避。」
運開時泰 指時運吉利太平。
出處:明·梁辰魚《浣紗記·宴臣》:「台殿風微,山河氣轉,欣逢運開時泰。」
運旺時盛 時運旺盛。指運道很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我說你們放了他回去走走罷,你們斷不依我的話,如今只等他請出個運旺時盛的人來才罷。」
遭遇際會 猶言逢遇時機。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文帝紀》:「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際會,幸承先王餘業,恩未被四海,澤未及天下,雖傾倉竭府以振魏國百姓,猶寒者未盡暖,飢者未盡飽。」
遭遇運會 猶言逢遇時機。同「遭遇際會」。
出處:《後漢書·公孫述傳》:「隗囂遭遇運會,割有雍州,兵強士附,威加山東。」
鑽天打洞 比喻利用一切機會鑽營。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二回:「那邊漁陽伯與郭掌櫃摩拳擦掌的時候,正這邊庄燕替章風孫鑽天打洞的當兒。」
坐失機宜 白白地失掉機會。
出處:清·昭槤《嘨亭雜錄·木果木之敗》:「兵家之事,宜於乘銳直進。若不審敵勢,坐失機宜,使兵心至於潰敗。雖欲振起,不易得也。」
坐失良機 不主動及時行動而失去好機會。
出處:清·昭槤《嘯亭雜錄·木果木之敗》:「若不審敵勢,坐失良機,使兵心至於潰敗。」
坐失事機 白白地失掉機會。
出處:王闓運《丁銳義傳》:「坐失事機,誰執其咎。」
入寶山而空回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一無所得。
出處:《先撥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寶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人生何處不相逢 指人與人分手後總是有機會再見面的。
出處: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若見雷州寇司戶,人生何處不相逢。」
英雄無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出處:《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出處:《老子》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⑷ 形容把握機會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機會多」的抄成語有:襲
千載難逢(qiān
zǎi
nán
féng):一千年裡也難碰到一次。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機不可失(jī


shī):
好的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
不可多得(bú

ō
dé ):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千載一時(qiān
zǎi

shí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百年不遇( bǎi
nián

yù):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見到過或少有的機會。
造句:
1.
這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你一定要把握住!
2.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青少年要利用今天的大好時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3.
你要好好對待這個年輕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4.
能到銀行做事是千載一時的機會,我還用得著考慮嗎?
5.
這場百年不遇的大水災,迫使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

⑸ 形容把握機會的成語有哪些

1、當機立斷【dāng jī lì àn】:當機:抓住時機。在緊要時刻立即做出決斷。

出處: 漢·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鍾無聲,應機立斷。」

2、事不宜遲【shì bù yí chí】: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楊春道:『好計!我和你便去,事不宜遲!』」

3、及鋒而試【jí fēng ér shì】:及:乘;鋒:鋒利,比喻士氣高昂;試:試用。趁鋒利的時候用它。原指乘士氣高漲的時候使用軍隊,後比喻乘有利的時機行動。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企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4、時無再來 【shí wú zài lái】:時機錯過,不會再來。激勵人要抓緊時機。

出處:宋·邵雍《不再吟》:「春無再至,花無再開;人無再少,時無再來。」

5、乘熱打鐵【chéng rè dǎ tiě】:比喻做事抓緊時機,加速進行。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他覺得老大實在有可愛的地方;於是,他決定乘熱打鐵,把話都說凈。」

⑹ 形容「機遇多,好,並且難得」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機遇多,好,並且難得」的詞語有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時不可失、天賜良機、千載難逢、鐵樹開花、百年不遇、大海撈針、百年難遇、千載一時。

1、機不可失

jī bù kě shī

成語解釋:機:時機。好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比喻機會難得。

成語出處:五代 安重榮《上石敬瑭表》:「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2、時不我待

shí bù wǒ dài

成語解釋: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成語出處:清 秋瑾《贈蔣鹿珊先生言志且為他日成功之鴻爪也》:「事機一失應難再,時乎時乎不我待!」

3、時不可失

shí bù kě shī

成語解釋:時:時機,機會;失:錯過。抓住時機,不可錯過。

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四》:「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

4、天賜良機

tiān cì liáng jī

成語解釋:天給的好機會

成語出處:李曉明《平原槍聲》:「你回來得真湊巧,也許是天賜良機,該著回來。」

5、千載難逢

qiān zǎi nán féng

成語解釋:載:年;逢:遇到。一千年也遇不到。形容極難得到的機會。

成語出處:南朝 齊 孔琇之《南齊書 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6、鐵樹開花

tiě shù kāi huā

成語解釋: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成語出處:明 來集之《鐵氏女》:「頓開鸚鵡籠,扭上鴛鴦配。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子。」

7、百年不遇

bǎi nián bú yù

成語解釋:上百年也碰不到。

成語出處:老舍《龍須溝》第三幕:「不是要開大會嗎?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開會去。」

8、大海撈針

dà hǎi lāo zhēn

成語解釋:在大海里撈一枚針。比喻范圍大;沒有線索;事情很難辦成。含有白費力氣之意。

成語出處:明 王錂《春蕪記 定計》:「覓利如大海撈針,攪禍似乾柴引火。」

9、百年難遇

bǎi nián nán yù

成語解釋: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見或很不容易碰到。

成語出處: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三回:「咱學生奉御差來送小姐一場,也是百年難遇。」

10、千載一時

qiān zǎi yī shí

成語解釋: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機會。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成語出處:晉 袁宏《後漢紀 桓帝紀下》:「為仁者博施兼愛,崇善濟物,得其志而中心傾之,然忘已以為千載一時也。」

⑺ 形容機會的成語

一、形容機會的詞語有:契機、
機遇、時機、機緣、時宜、境遇、緣分、機緣、巧合。
[

hui
]

huì的又音。義同「機會jī
huì」。
[

huì
]
〈名〉難得的有利的時候;時機。
二、形容機會的成語有:
當機立斷

當機:抓住時機。在緊要時刻立即做出決斷。

時不可失

時:時機,機會;失:錯過。抓住時機,不可錯過。

當機立決

〖解釋〗抓住時機,立刻判決。

乘熱打鐵

比喻做事抓緊時機,加速進行

打鐵趁熱

比喻做事要抓緊時機,加速進行。

事不宜遲

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時無再來

時機錯過,不會再來。激勵人要抓緊時機。

趁熱打鐵

鐵要趁燒紅的時候打。比喻要抓緊有利的時機和條件去做。

及鋒而試

及:乘;鋒:鋒利,比喻士氣高昂;試:試用。趁鋒利的時候用它。原指乘士氣高漲的時候使用軍隊,後比喻乘有利的時機行動。

相時而動

相時:看準時機。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而行動。

三、把握機會的句子:
1、一般人總是等待著機會從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來創造這種機會。當一個人夢想著如何去掙五萬鎊錢時,一百個人卻乾脆夢著五萬鎊就掉在他們眼前。
2、當機會呈現在眼前時,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獲得成功而能克服偶發事件,並且替自己找尋機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獲得勝利。
3、好花盛開,就該盡先摘,慎莫待美景難再,否則一瞬間,它就要凋零萎謝,落在塵埃。
4、當心啊,年輕的舵手,別讓你的纜繩鬆了,別讓你的船錨動搖,不要在你沒有發覺以前,船就漂走了。
5、不管人們怎樣誇耀自己的偉大行動,它們常常只是機遇的產物,而非一個偉大意向的結果。
6、當危險逼近時,善於抓住時機迎頭邀擊它要比猶豫躲閃它更有利。因為猶豫的結果恰恰是錯過了克服它的機會。

⑻ 形容機會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機會主義
【拼音】:jī huì zhǔ yì
【解釋】:利用機會或情況的技巧、策回略或實踐,特別答是很少顧及原則或最後結果。

【成語】:機不可失
【拼音】:jī bù kě shī
【解釋】:機:機會;時:時機。好的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

【成語】: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拼音】:jī bù kě shī,shī bù zài lái
【解釋】:失:錯過。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

【成語】:百年不遇
【拼音】:bǎi nián bù yù
【解釋】: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見到過或少有的機會。

⑼ 形容機會難得的成語有哪些

1、千載難逢 [ qiān zǎi nán féng ] :一千年裡也難碰到一次。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出自南朝·齊·回孔琇之答《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2、百年不遇 [ bǎi nián bù yù ]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 形容很少見到過或少有的機會。出自老舍《龍須溝》第三幕:「不是要開大會嗎?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開會去。」
3、千歲一時 [ qiān suì yī shí ] :猶千載一時。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出自《晉書·慕容雲載記》:「機運難邀,千歲一時,公焉得辭也。」
4、千載一時 [ qiān zǎi yī shí ]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出自《戰國策·楚策四》:「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趙;踐亂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時也。」
5、一時千載 [ yī shí qiān zǎi ]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 極言機會難得。出自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時千載,韋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

⑽ 形容機遇的成語有哪些

千古一時、應運而生、適逢其會、千載難逢、百年不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