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用貪小失利巧寫成語

用貪小失利巧寫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6 06:15:13

『壹』 貪小失大(含反義詞的成語)

含有一對反義詞的成語
悲歡離合 古今中外 古往今來 天南地北 出生入死 今是昨非
1和2位是反義詞的成語: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敗垂成 進退兩難 進退維谷 輕重緩急 輕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關 始終如一 是非曲直 陰陽怪氣
左右逢源
1和3位是反義詞的成語:
大驚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異 東奔西走 東張西望 古為今用 今非昔比 苦盡甘來 來龍去脈 冷嘲熱諷 里應外合
南轅北轍 南腔北調 南征北戰 內憂外患 前赴後繼 前仆後繼 前仰後合 前因後果 深入淺出 生離死別 死去活來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經地義 天羅地網 天旋地轉 天誅地滅 同床異夢 異口同聲 異曲同工 陰錯陽差
有備無患 有口無心 有名無實 有氣無力 有始無終 有恃無恐 有頭無尾 有天無日 有眼無珠 有勇無謀 左顧右盼 左鄰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前呼後擁 東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厭舊 口是心非 頭重腳輕 有頭無尾 前倨後恭
東逃西散 南轅北轍 左顧右盼 積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捨生求死 七上八下 進退兩難 天長地久 東張西望 貌合神離
三長兩短 弱肉強食 水深火熱 早出晚歸 取長補短 大驚小怪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異口同聲 街頭巷尾 生離死別 陰晴圓缺
生死存亡 眉來眼去 柳暗花明 南轅北轍 洋為中用 前俯後仰 里應外合 好逸惡勞 前赴後繼 深入淺出 內憂外患 橫七豎八
噓寒問暖 轉危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 推陳出新 貌合神離 顧此失彼 左鄰右舍 驚天動地 開天闢地 歡天喜地
承上啟下 南轅北轍 人來人往 承前啟後 反敗為勝 化敵為友 化險為夷 去粗取精 陰差陽錯 虎頭蛇尾 天崩地裂 一決雌雄
陽奉陰違 樂極生悲 無中生有 有勇無謀 人情冷暖 前仰後合 掐頭去尾 求同存異 左右開弓 左擁右抱 左右逢源 先來後到
爭先恐後 大同小異
2—4位是反義詞的成語:
捨生忘死 貪生怕死 醉生夢死 承上啟下 承前啟後 開天闢地 驚天動地 頂天立地 花天酒地 歡天喜地 改天換地 經天緯地
遮天蓋地 震天動地 翻天覆地 翻來覆去 顧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頭蛇尾 街頭巷尾 繼往開來 揚長避短 說長道短 三長兩短
截長補短 取長補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絕後 除舊布新 你死我活 拈輕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瞞下
完整無缺 借古諷今 頌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輕 頭重腳輕 將信將疑 尺短寸長 積少成多 瞻前顧後 挑肥揀瘦 同甘共苦
聲東擊西 喜新厭舊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濟私 懲前毖後 自始至終 朝思暮想 飛短流長 返老還童 爭先恐後 轉敗為勝
前呼後擁 東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厭舊 口是心非 頭重腳輕 有頭無尾 前倨後恭 東逃西散 南轅北轍 左顧右盼 積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捨生求死 七上八下 進退兩難 天長地久 東張西望 貌合神離 三長兩短 弱肉強食 水深火熱 早出晚歸
取長補短 大驚小怪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異口同聲 街頭巷尾 生離死別 陰晴圓缺 生死存亡 眉來眼去 柳暗花明 南轅北轍
洋為中用 前俯後仰 里應外合 好逸惡勞 前赴後繼 深入淺出 內憂外患 橫七豎八 噓寒問暖 轉危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 推陳出新 貌合神離 顧此失彼 左鄰右舍 驚天動地 開天闢地 歡天喜地 承上啟下 南轅北轍 人來人往 承前啟後
反敗為勝 化敵為友 化險為夷 去粗取精 陰差陽錯 虎頭蛇尾 天崩地裂 一決雌雄 陽奉陰違 樂極生悲 無中生有 有勇無謀
人情冷暖 前仰後合 掐頭去尾 求同存異 左右開弓 左擁右抱 左右逢源 先來後到 爭先恐後 大同小異
3—4位是反義詞的成語:
不關痛癢 顛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顛倒是非 舉足輕重 無足輕重 禮尚往來
1—4位是反義詞的成語:
公而忘私 死裡逃生
求採納。。。。。。。。。。。。。。。。。。。。。。。。。。。。。。。。

『貳』 形容「不貪小便宜」的成語有哪些

  1. 公私分來明(gōng sī fēn míng):自公家和私人的情況分得很清楚。

  2. 清正廉潔(qīng zhèng lián jié):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無私。因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人們常用荷花來比喻,清正廉潔的人。

  3. 大公無私(dà gōng wú sī):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4. 舍己為公(shě jǐ wèi gōng):為公共的利益而舍棄個人的利益。

  5. 鐵面無私(tiě miàn wú sī):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

『叄』 貪小失大的成語故事

成語】: 貪小失大
【拼音】: tān xiǎo shī dà
【解釋】: 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專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屬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成語故事】:
戰國時,秦國想並吞近鄰的蜀國,但由於秦蜀之間的秦嶺山高路險,攻取不便。有人給秦王出了條妙計,秦王聽後非常高興,立刻派人用石頭鑿刻了一條石牛,在後面放了許多金銀財寶,說是石牛拉出來的糞便。然後把石牛放在秦蜀之間的路上,作為禮物送給蜀王。蜀王聽說後,馬上令人開山修路。路修好後,秦兵以護送石牛為由,開始進攻蜀國,蜀國因此而滅亡。這個成語比喻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

『肆』 貪小什麼什麼成語

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基本釋義
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專不顧長遠的屬利益。
出 處
《呂氏春秋·權勛》:「達子……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近義詞
舍本從末 得不償失 捨本逐末

『伍』 貪小便宜的成語

得不償失、惜指失掌、明珠彈雀、貪小失大、得不酬失
1、得不償失 [ dé bù cháng shī ]
【解釋】:償: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譯文】:感嘆時間事情變化,得到的抵扣不了失去的。
2、惜指失掌
【解釋】:惜:吝惜。因捨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出自】:《南史·阮佃夫傳》:「又廬江何恢有妓張耀華美而有寵,……見張氏,悅之,頻求。恢曰:『恢可得,此人不可得也。』佃夫拂衣出戶,曰:『惜指失掌耶?』遂諷有司以公事彈恢。」
【譯文】:又為什麼恢有妓女廬江張耀華美而受寵,見到張氏……,高興的,多次請求。王恢說:『恢可能,這個人不可能的。』阮佃夫拂衣出門,說:『可惜手指失去掌管嗎?』於是暗示有關官員因公事彈劾恢。
3、明珠彈雀
【解釋】:用珍珠打鳥雀。比喻得到的補償不了失去的。
【出自】:漢·揚雄《太玄經·唐》:「明珠彈於飛肉,其得不復。測曰:明珠彈肉,費不當也。」
【譯文】:明珠彈在飛行肌肉,他沒有再。推測說:明珠彈肉,費用不恰當的。
4、貪小失大
【解釋】: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出自】:《呂氏春秋·權勛》:「達子……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譯文】:達子……讓人請金在齊王,齊王大怒,說:『如果殘兒童的分類,怎麼能給你們金?』與燕國人作戰,大失敗,直到你死,齊王逃到莒。燕國人追趕北入國,相互爭奪金在美唐很多。這是貪小利而失去在大利啊。」
5、得不酬失
【解釋】: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出自】:《後漢書·西羌傳論》:「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關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譯文】:軍書還沒有上奏其利害關系,而背叛的關系已經說了。所以得不償失,成功不半勞。

『陸』 什麼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做人不能貪小便宜,否則吃大虧

因小失大

【拼音】:yīn xiǎo shī dà

【解釋】: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處】:漢·劉晝《新論·貪愛》:「滅國亡身為天下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示例】:他卻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沒事。不知查抄起來,反恐~,他卻如何懂得?(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

【近義詞】:捨本逐末

【反義詞】:一舉兩得

【歇後語】:捉黃鱔掉笆籠;金彈子打鳥兒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貪小便宜

貪小失大

【拼音】:tān xiǎo shī dà

【解釋】: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出處】:《呂氏春秋·權勛》:「達子……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示例】:這叫做「~」,所以為人切不可做那討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近義詞】:得不償失

【反義詞】:乞漿得酒

【歇後語】:拾芝麻丟西瓜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不懂算計

得不償失

【拼音】:dé bù cháng shī

【解釋】:償: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出處】: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示例】:饒鴻生在精養軒雖化了幾十塊冤枉錢,在後樂園倒明白了一樁古典,不能說~了。★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近義詞】:因小失大、貪小失大、得不償喪

【反義詞】:乞漿得酒、利市之倍、得失相當

【歇後語】:八五炮打蚊子;偷雞沒成丟把米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得失失衡

偷雞不成蝕把米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柒』 比喻「貪小便宜,而遭受巨大的損失」的成語有哪些

因小失大

  • 讀音:[yīn xiǎo shī dà]

  • 釋義: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

  • 造句:如果注內意局部容,不注意全局,就會因小失大。

捨本逐末

  • 讀音:[shě běn zhú mò]

  • 釋義: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 造句:學習中只熱衷於獵奇,不想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這不是捨本逐末是什麼呢?

賠了夫人又折兵

  • 讀音:[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 釋義:比喻想佔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 造句:這回他投機不當,弄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全盤皆輸。

偷雞不著蝕把米

  • 讀音:[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

  • 釋義: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 造句:幸虧自己用槍打傷了他,要不然,直接上來動手,只怕偷雞不著蝕把米。

舍近求遠

  • 讀音:[shě jìn qiú yuǎn]

  • 釋義:捨去近處的,追求遠處的。形容做事走彎路。

  • 造句:這種東西我們本地也出產,無需舍近求遠到外去采購。

『捌』 貪舍什麼小成語

貪小失大tān xiǎo shī dà
[釋義] 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版比喻只謀求眼前的權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語出]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權勛》:「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近義] 得不償失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例句] 這叫做「~」,所以為人切不可做那討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玖』 有關「不貪圖小便宜的成語80字

因小失大yīnxiǎoshīdà
[釋義] 因貪圖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語出] 漢·劉晝《回新論》:答「滅國亡身為天下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正音] 大;不能讀作「dài」。
[辨形] 失;不能寫作「濕」。
[近義] 捨本逐末
[反義] 一舉兩得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拾』 貪小失大成語故事

貪小失大
【拼音】:tān xiǎo shī dà

【解釋】: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內處而不容顧長遠的利益。

【出處】:《呂氏春秋·權勛》:「達子……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示例】:這叫做「~」,所以為人切不可做那討便宜苟且之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近義詞】:得不償失

【反義詞】:乞漿得酒
【歇後語】:拾芝麻丟西瓜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不懂算計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想吞並物產豐富的蜀國,有人獻計造能下金糞的石牛送給蜀侯。蜀侯中計,下令民工開山填谷,鋪築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讓大軍跟在運送石牛的隊伍後滅了蜀國。人們嘲笑蜀侯是貪小利而失大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