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數字想到了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
A. 由數字2和數字5能想到什麼成語
丟三拉四
diu1 sān lā sì
【解釋】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同「丟三落四」。
【出處】劉白羽《一個溫暖的雪夜》:「老是這樣死活不顧,老是這樣丟三拉四,這毛病什麼時候能改改!」
【結構】聯合式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粗心
【近義詞】丟三落四
【反義詞】一絲不苟
【例句】請盡快改變丟三拉四的毛病
B. 用數字猜成語1+2+3是什麼成語
用數字猜成語1+2+3成語是接二連三。
接二連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一個接著一個,接連不斷。
出 處
清·版曹雪芹《紅樓夢》第九權十九回:「賈母還要將李紈等挪過來;為著元妃薨後;家中事情接二連三;也無暇及此。」
例 句
1. 離開會還差幾分鍾,人們~地走入會場。
近義詞:
連續不斷連三並四源源不斷接踵而至接連不斷三番五次接踵而來屢次三番牽五掛四
反義詞:
後繼無人斷斷續續後繼有人
「接二連三」為謎底的謎語
1.1十2十3(打一成語)
2.一加二加三(打一成語)
3.輕騎飛躍(打一成語)
4.二三四(打一成語)
C. 數字猜成語2,3,4,5,6,7,8,9是什麼成語
1,2,3=44,6,7,8,9觀察下面兩組數字,把兩個成語補充完整
D. 根據數字猜成語。數字是5 10是什麼成語
五十成語:
你照的可能是一五一十。
參考所有成語:
十十五五、
一五專一十、
十變五化、
十雨屬五風、
拔十得五、
拔十失五、
十光五色、
五風十雨、
十惡五逆、
十漿五饋、
十風五雨、
五光十色、
十圍五攻、
五十步笑百步、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識二五而不知十
E. 就寫個數字10你能想到什麼成語
「十」字開頭的成語:(共78則) [s]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藝十八層地獄十步芳草十不當一十病九痛十變五化十步香草十步香車十成九穩十冬臘月十惡不赦十二金釵十二金牌十二萬分十惡五逆十夫橈椎十發十中十風五雨十夫榪椎十光五色十行俱下十寒一暴十漿五饋十拷九棒十口相傳十里長亭十里洋場十米九糠十拏九穩十眠九坐十面埋伏十目所視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十年窗下十年讀書十年寒窗十年九不遇十拿九穩十年磨劍十年生聚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親九故十親九眷十全十美十日並出十人九慕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十日之飲十死不問十世單傳十死九活十室九空十室九匱十生九死十室容賢十鼠同穴十十五五十死一生十手爭指十萬八千里十萬火急十萬火速十圍五攻十有八九十羊九牧十雨五風十之八九十載寒窗十字街口十轉九空十字街頭十捉九著十字路口十字路頭十指連心十戰十勝
第二個字是「十」的成語:(共19則) [b] 拔十得五拔十失五[c] 存十一於千百[g] 歸十歸一[j] 舉十知九[q] 七十二行[s] 三十而立三十六策,走為上策三十六行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三天十十五五[w] 五十步笑百步問十道百[y] 一十八般兵器一十八般武藝一十八層地獄言十妄九
第三個字是「十」的成語:(共25則) [j] 九變十化金釵十二九故十親九流十家九儒十丐[m] 目下十行[n] 女大十八變駑馬十駕駑馬十舍[r]軟紅十丈[s] 勝讀十年書三風十愆十發十中聲價十倍十全十美神氣十足十戰十勝[w] 五風十雨五光十色[y] 一傳十,十傳百一漿十餅一饋十起一目十行一曝十寒一暴十寒
「十」字結尾的成語:(共10則) [b] 八九不離十[q] 七老八十[s] 識二五而不知十[w] 問一答十聞一知十[x] 行百里者半九十行百里者半於九十[y] 一五一十一以當十以一當十
「十」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8則) [b] 板板六十四版版六十四不管三七二十一[f] 發昏章第十一[r] 人生七十古來稀[s] 三百六十行[y] 一百二十行一尺水十丈波
F. 暗含成語的數字是什麼
以下數字中都暗含了一個成語,請大家把它們寫出來。
3~5();
2+3();
333和555();
9寸+1寸=1尺();
1256789();
12345609();
23456789()。
【答案】
3.5(不三不四);2+3(接二連三);333和555(三五成群);9寸+1寸=1尺(得寸進尺);1256789(丟三落四);12345609(七零八落);23456789(缺衣少食)。
G. 用數字猜成語1+2+3是什麼成語
接二連三
H. 數字猜成語3456是什麼成語1357是什麼成語
天下抄無雙tiān xià wú shuāng
[釋義襲] 天下找不出第二個。形容出類拔萃,獨一無二。
[語出]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
[近義] 獨一無二、天下第一、出類拔萃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 夜半,有女子可年十五六,姿顏服飾,~。(魯迅《古小說鉤沉·列異傳》)
I. 看圖猜成語一個眼睛十個數字是什麼成語
這個成語抄是一目十行。
一目十行
成語襲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成語解釋: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成語出處:宋劉克庄《雜記六言詩》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成語用法:一目十行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正音:行,不能讀作「xínɡ」。
成語辨形:目,不能寫作「木」。
成語辨析:一目十行和「走馬觀花」;都有「不求甚解」的意思。但一目十行偏重於「十行」而「不求甚解」;也有速度快的含義。
造句:
1、傑克坐在我旁邊,整整一學期就沒見他記過筆記,甚至連一目十行地「翻」書都沒見他翻過。
2、例如,其中一個爭議就是,快速閱讀訓練可以讓你一目十行,這比你按部就班地閱讀獲得的信息更多。
3、你很可能不會嘗試用這樣的速度去讀詩歌,或者一目十行地欣賞小說中你願意仔細玩味的片段。
4、這時候是一目十行的,很緊張也很有成就感。
5、有一件事使我最終確信我的智力就是不如別人:我發現我的同學只是一目十行地翻了翻課本。
J. 5 10的數字猜成語是什麼
5 10的數字猜成語是什麼——一五一十。
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解釋】五、十:內計數單位。五個容十個地將數目點清。比喻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來指代從頭至尾的具體情況;使語言簡潔明了。一般作狀語、補語。
【近義詞】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反義詞】含糊不清、一塌糊塗、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例句】他氣喘吁吁地把發生的事情~地對大家講了一遍。
【英譯】whole story as it had happ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