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有關共的成語

有關共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6 22:19:00

1. 同()共()的成語

同甘共苦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擔當艱苦。 《戰國策·燕策一》:「燕王弔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同條共貫 條:枝條;貫:錢串。長在同一枝條上.. 《漢書·董仲舒傳》:「帝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歟?」 同文共軌 同文: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軌:全..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同舟共濟 舟:船;濟:渡,過灑。坐一條船,共.. 《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 同胞共氣 喻指親兄弟。 無 同床共枕 指同床並頭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石郎附馬傳》:「我王若依小臣奏,休信.. 同惡共濟 壞人互相勾結,共同作惡。同「同惡相.. 同生共死 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急此,.. 同聲共氣 比喻親密無間,志趣相合。 清·李漁《蜃中樓·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聲共氣的也有,.. 同文共規 比喻國家統一。同「同文共軌」。 同心共膽 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膽」。 同心共濟 指齊心協力,克服困難。亦作「同心協.. 同休共戚 ①指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系密切,利..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關系密切。 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且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同舟共命 比喻命運相同,利害一致。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二回:「佔光又催著道

2. 與共有關的成語

安危與共 共同享受安樂,共同承擔危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連。
不共戴天專 戴:加屬在頭上或用頭頂著。不願和仇敵在一個天底下並存。形容仇恨極深。
分甘共苦 同享幸福,分擔艱苦。
甘苦與共 甘苦:歡樂和痛苦;與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歡樂與幸福,共同承擔痛苦與磨難。
共挽鹿車 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共為唇齒 比喻互相輔助。
共枝別干 比喻一個教師傳授下來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和衷共濟 衷:內心;濟:渡。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患難與共 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指彼此關系密切,利害一致。
鹿車共挽 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挽:拉。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奇文共賞 少見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賞。
人神共憤 人和神都憤恨。形容民憤極大。
生死與共 形容情誼極深。
天人共鑒 鑒:審察。天公、眾人皆可審察。表示誠實無欺。

3. 共字開頭成語有哪些

共商國是: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回
共貫同條: 串在同一錢串答上,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脈絡連貫,事理相通。
共枝別干: 比喻一個教師傳授下來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共為唇齒: 比喻互相輔助。
共挽鹿車: 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4. 關於同什麼共什麼的成語4個

同舟共濟
同甘共苦
同條共貫
同聲共氣
同床共枕
同休共戚
同生共死
同音共律

5. 有關有和共的成語

晉文公在城濮之戰有個成語:退避三舍\ 楚莊王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問鼎中原.

6. 有關"共"的詞語

共性、共同、共計、共處、共勉、共鳴、共議、共存、共度、共識、共事、共享、總共、
生死與共、患難與共、同甘共苦、同舟共濟、有目共睹、風雨與共、人神共憤、和衷共濟、
天人共鑒、雅俗共賞、休戚與共

7. 關於共享的成語有哪些

  1. 同舟共濟[ tóng zhōu gòng jì ]:舟:船;濟:渡,過灑。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內,同心協力,戰勝容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

  2. 分我杯羹[ fēn wǒ bēi gēng ]:羹:肉汁。楚、漢相爭時,劉邦答項羽的話。比喻從別人那裡分享一分利益。

  3. 風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在狂風暴雨中同乘一條船,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4. 休戚與共[ xiū qī yǔ gòng ]:憂喜、福禍彼此共同承擔。 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同。

  5. 榮辱與共 [ róng rǔ yǔ gòng]:光榮與恥辱共同分享與承擔。

8. 帶共的成語有哪些

帶共的成語有哪些 :
同生共死、
榮辱與共、
雅俗共賞、
患難與共、
和衷共濟、
共商國是、
有目共睹、
不共戴天、
同床共枕、
生死與共、
和平共處、
同甘共苦、
天人共鑒、
人神共憤、
有目共賞、
甘苦與共、
共度愛河、
共飲一江水、
同文共規、
共相唇齒、
神人共悅、
牛驥共牢、
同休共戚、
連根共樹、
兩虎共斗、
同音共律、
通憂共患、
首尾共濟、
共為唇齒、
車軌共文

9. 共什麼共什麼的成語

共為唇齒
共挽鹿車
共枝別干

10. 帶「有」和「共」成語

有目共睹yǒumùgòngdǔ
[釋義]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版。形容極其明顯。
[語出] 清·錢謙益權《錢牧齋尺牘·卷上·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然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雲在天;有目共睹。」
[辨形] 睹;不能寫作「賭」或「堵」。
[近義] 眾目睽睽
[反義] 有目無睹
[用法] 用來形容事物極其明顯;不能隱諱;抹煞;用不著多說。一般用作謂語、定語。
[結構] 兼語式。
[辨析] ~和「眾目睽睽」;都有「極其明顯」的意思;都能形容人和事。但~偏重在「人人看見」;有極其明顯的意思;「眾目睽睽」偏重在「人人注視」;有「無法隱藏」的意思;形容在廣大群眾的注視下;壞人壞事難以隱藏。
[例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