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動物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1. 帶有動物的成語有哪些
1
白兔赤烏
月亮抄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2
東兔西烏
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
3
動如脫兔
比喻行動敏捷。
4
東門逐兔
用以作為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同「東門黃犬」。
5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2. 帶動物的成語有哪些
帶動物的成語有:
一、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1.【解釋】: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2.【示例】:我們從小就應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決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二、牛刀小試 [ niú dāo xiǎo shì ]
1.【解釋】:牛刀:宰牛的刀;小試:稍微用一下,初顯身手。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剛開始工作就表現出才。
2.【出自】: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三、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1.【解釋】: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2.【出自】:元·無名氏《飛刀對箭》:「這廝倒是一條好漢,狗背驢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3.【示例】:一個面如重棗,一個臉似黃金,都是~,相貌非凡。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五回
四、兔起鳧舉 [ tù qǐ fú jǔ ]
1.【解釋】: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2.【出自】:《呂氏春秋·論威》:「知其不可久處,則知所兔起鳧舉,死惛之地矣。」
3.【語法】:聯合式;作狀語;含褒義,用於書面語
五、馬不停蹄 [ mǎ bù tíng tí ]
1.【解釋】: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2.【出自】: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贏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
3.【示例】:~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遠,方始勒住馬。 ◎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
3. 帶有動物名稱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鼠】鼠目寸光、鼠肚雞腸、鼠竊狗盜、投鼠忌器、抱頭鼠竄、獐頭鼠目、膽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牛刀小試、牛鼎烹雞、汗牛充棟、對牛彈琴、九牛一毛、氣壯如牛、牛毛細雨、泥牛入海
【虎】虎視眈眈、虎口餘生、虎頭虎腦、虎背熊腰、虎頭蛇尾、虎落平陽、虎穴龍潭、放虎歸山、談虎色變、如虎添翼、騎虎難下、為虎作倀、與虎謀皮、藏龍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龍行虎步、龍吟虎嘯、龍爭虎鬥、龍盤虎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降龍伏虎
【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鳥飛兔走、守株待兔
【龍】龍騰虎躍、龍飛鳳舞、龍馬精神、龍鳳呈祥、畫龍點睛、來龍去脈、攀龍附鳳、群龍無首、望子成龍、車水馬龍、人中之龍、葉公好龍、降龍伏虎、老態龍鍾、筆走龍蛇、龍潭虎穴
【蛇】蛇蠍心腸、畫蛇添足、驚蛇入草、龍蛇混雜、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驚蛇、虛與委蛇、筆走龍蛇、春蚓秋蛇
【馬】馬到成功、馬不停蹄、馬革裹屍、一馬當先、老馬識途、汗馬功勞、萬馬齊喑、一馬平川、天馬行空、快馬加鞭、走馬看花、信馬由韁、蛛絲馬跡、兵荒馬亂、萬馬奔騰、犬馬之勞、單槍匹馬、招兵買馬、人仰馬翻、人困馬乏、鞍前馬後、人強馬壯、猴年馬月、青梅竹馬、心猿意馬、懸崖勒馬、千軍萬馬、香車寶馬、指鹿為馬、害群之馬、厲兵秣馬、塞翁馬盲人瞎馬、脫僵之馬、金戈鐵馬
【羊】羊質虎皮、羊腸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補牢、虎入羊群、順手牽羊
【猴】猴年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殺雞嚇猴、殺雞儆猴
【雞】雞毛蒜皮、雞鳴狗盜、雞飛蛋打、雞犬不寧、雞犬不留、雞犬升天、聞雞起舞、殺雞嚇猴、殺雞取卵、偷雞摸狗、鶴立雞群、小肚雞腸、鼠肚雞腸、呆若木雞
【狗】狗急跳牆、狗尾續貂、狗仗人勢、狗血噴頭、犬馬之勞、豬狗不如、兔死狗烹、鼠竊狗盜、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狐群狗黨、偷雞摸狗、畫虎類狗、雞犬不驚、雞零狗碎
【豬】豬突豨勇、豬狗不如、殺豬宰羊、封豕長蛇、鳳頭豬肚、蠢笨如豬
【鳥】鳥盡弓藏、笨鳥先飛、如鳥獸散、小鳥依人、驚弓之鳥、飛禽走獸、鳳毛麟角、鴉雀無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鶴立雞群、鶴發童顏、風聲鶴唳、鶯歌燕舞、草長鶯飛、珍禽異獸、衣冠禽獸、燕語鶯聲、鵲巢鳩占、鸚鵡學舌、蜻蜓點水、歡呼雀躍、鴉雀無聲、鵬程萬里、一箭雙雕、風聲鶴唳、鶴發雞皮、鶴發童顏、鶴立雞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聲譽鵲起、飲鴆止渴、雁過拔毛、鳥槍換炮
【獸】困獸猶斗、如鳥獸散、人面獸心、飛禽走獸、珍禽異獸、衣冠禽獸、洪水猛獸、狼吞虎咽、貓鼠同眠、黔驢技窮、一丘之貉、管中窺豹、狼心狗肺、狼煙四起、狼子野心、狼狽不堪、狼狽為奸、豺狼成性、豺狼當道、引狼入室、鹿死誰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聲名狼藉、杯盤狼藉、豺狼成性、狐疑不決、黔驢技窮、鵬程萬里
【魚蟲】金蠶脫殼、蠅頭微利、花飛蝶舞、螳臂擋車、魚躍鳥飛、如魚得水、獨占鰲頭、井底之蛙、瓮中捉鱉、蝦兵蟹將、鷸蚌相爭、沉魚落雁、飛蛾撲火、金蟬脫殼、積蚊成雷、蟾宮折掛、蠶食鯨吞、蜻蜓點水、螳臂擋車、蛛絲馬跡、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魚目混珠、蜂擁而至、蠱惑人心、物腐蟲生、漏網之魚、海市蜃樓、堤潰蟻穴、蠶食鯨吞
【含有兩個動物名稱的成語】鶴立雞群、雞鳴狗盜、鷸蚌相爭、蠶食鯨吞、蛛絲馬跡、龍爭虎鬥、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騰虎躍、龍驤虎步、龍潭虎穴、龍躍鳳鳴、車水馬龍、指鹿為馬、兔死狐悲、雞犬不寧、心猿意馬、狼吞虎咽
4. 有什麼帶動物成語大全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萬象更新 抱頭鼠竄 雞鳴狗盜 千軍萬馬 亡羊補牢 杯弓蛇影 鶴立雞回群 對牛彈琴
如魚得水 鳥語答花香 為虎作倀 黔驢技窮 畫龍點睛 抱頭鼠竄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鶴發童顏 狗急跳牆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畫蛇添足
含有兩個動物名稱的成語
鶴立雞群 雞鳴狗盜 鷸蚌相爭 蠶食鯨吞 蛛絲馬跡 龍爭虎鬥 龍馬精神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驤虎步 龍潭虎穴 龍躍鳳鳴 車水馬龍 指鹿為馬 兔死狐悲 雞犬不寧
心猿意馬 狼吞虎咽
含有昆蟲名稱的成語
飛蛾撲火 金蟬脫殼 積蚊成雷 蟾宮折掛 蠶食鯨吞 蜻蜓點水 螳臂擋車 蛛絲馬跡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5. 帶有動物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帶有動物的四字成語
相濡以沫、
鷹擊長空、
群雄逐鹿、
百鳥回朝鳳、
指鹿為馬、
飲鴆止渴、
鱗次櫛比、
緣木答求魚、
一飛沖天、
鵬程萬里、
風聲鶴唳、
竭澤而漁、
一鳴驚人、
沽名釣譽、
逐鹿中原、
有鳳來儀、
沉魚落雁、
驚弓之鳥、
聲名狼藉、
一石二鳥、
阿貓阿狗、
鶴唳華亭、
天羅地網、
涸轍之鮒、
鶴立雞群、
笨鳥先飛、
提綱挈領、
魚米之鄉、
綱舉目張、
喬遷之喜
6. 四字成語還有跟動物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1、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傳說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夫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樁上死了,他便放下手裡的農具在那裡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見於《韓非子·五蠹》)。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出 處:漢·王充《論衡》:「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2、指鹿為馬 [ zhǐ lù wéi mǎ ] 秦朝二世皇帝的時候,丞相趙高想造反,怕別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試驗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不說話,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比喻顛倒是非。
出 處:《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3、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戰國策·楚策一》記載,有一次一隻老虎抓到一隻狐狸要吃掉它。狐狸說:「你是不敢吃我的。天帝讓我當百獸之長,你要吃我,就是違背了天命。不信你可以跟在我後面走一趟,看看百獸見了我是否都逃避。」 老虎跟在它後面走了一趟,果然看到百獸都逃跑了。虎不知百獸原來是怕自己,反而真的認為是怕狐狸了。後因用「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嚇唬人。假(jiǎ):借。
出 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4、見兔放鷹 [ jiàn tù fàng yīng ]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出 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護聖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見兔放鷹,遇獐發箭。」
5、狼狽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傳說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走路時要趴在狼身上,沒有狼,它就不能行動。比喻互相勾結做壞事。
出 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痴男鴛鴦並命。」
6、虎狼之勢 [ hǔ láng zhī shì ]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
出 處:《淮南子·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7、兔起鶻落 [ tù qǐ hú luò ] 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出 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7. 動物成語大全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筆底龍蛇:[ bǐ dǐ lóng shé ]猶言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扳龍附鳳:[ bān lóng fù fèng ]指依附龍鳳而升空。
白龍魚服:[ bái lóng yú fú ]魚服:穿起魚的外衣。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筆走龍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乘龍佳婿 :[ chéng lóng jiā xù ]乘龍:女子乘坐於龍上得道成仙。佳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乘龍配鳳:[ chéng lóng pèi fèng ]比喻得佳偶,結良緣。
成龍配套:[ chéng lóng pèi tào ]將零部件搭配起來,成為一套完整的整體。
藏龍卧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禪世雕龍:[ chán shì diāo lóng ]指文章世代相傳。
車水馬龍:[ chē shuǐ mǎ lóng ]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鼎成龍去:[ dǐng chéng lóng qù ]指帝王去世。
鼎成龍升 :[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打鳳撈龍 :[ dǎ fèng lāo lóng ]鳳、龍: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打鳳牢龍 :[ dǎ fèng láo lóng ]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打虎牢龍:[ dǎ hǔ láo lóng ]猶言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鼎湖龍去 :[ dǐng hú lóng qù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雕龍畫鳳:[ diāo lóng huà fèng ]刻繪龍鳳。
得婿如龍:[ dé xù rú lóng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二龍戲珠:[ èr lóng xì zhū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鳳骨龍姿:[ fèng gǔ lóng zī ]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
出 處〖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一回:「聞公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
出 處南朝·梁·沈約《宋書》志第十二樂四:「彈琴鼓瑟,聊以自娛。陵雲登台,浮游太清。扳龍附鳳,日望身輕。」
出 處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出 處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錦綉;筆下走龍蛇。」
出 處唐·徐堅《初學記·鱗介部》:「黃尚為司徒,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溫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
出 處柳琴戲《狀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宮折桂,莫大還有乘龍配鳳的好運么?」
出 處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藏疑虎;盤根似卧龍。」
出 處《後漢書·崔駰傳贊》:「崔為文宗,世禪雕龍。
出 處南唐·李煜《望江南》詞:「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似龍。
出 處《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出 處明·郎瑛《七修類稿·國事一·象簡龍衣聯》:「高廟鼎成龍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來,奔而不朝,蓋以叔不拜侄也。」
出 處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須打鳳撈龍,別選元戎
出 處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准備著天羅地網,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殺人、殺人的戰場。」
出 處唐·杜甫《驪山》詩:「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
出 處胡世香《巧取陳家寨》:「門上雕龍畫鳳,粉壁襯著紅漆傢具,分外耀眼。」
出 處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後漢李贗、孫秀俱娶太尉恆焉女,時人謂恆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
出 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
出 處《雲笈七簽》卷四:「今視子之質,實霄景高煥,圓精重照,鳳骨龍姿,腦色寶曜。」
8. 《成語大全》中四個字的含動物名稱的成語有哪些
狼煙四起、復 狼飧虎咽 、放鷹制逐犬 、續鶩短鶴 、鶴唳風聲
9. 有動物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有動物的四字成語:雞鳴狗盜、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狼吞虎咽、狗仗人勢。
1、雞鳴狗盜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出自】: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狗仗人勢,遮遮掩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偷偷摸摸、狗盜雞鳴、旁門左道、鼠竊狗盜
【反義詞】光明磊落、正人君子
2、狼子野心
【解釋】: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出自】:哪曉得這班降兵,本來原是游勇出身,狼子野心,哪裡肯安安頓頓的守著規矩過日子,便漸漸的放肆起來。 清·張春帆《宦海》第八回
【語法】:復雜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
【近義詞】心狠手辣、狼心狗肺、野心勃勃、養鷹颺去、豺狐之心
【反義詞】赤子之心、心地善良、耿耿忠心
3、狼狽為奸
【解釋】: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自】: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永遠是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的。 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黨同伐異、同流合污、表裡為奸、勾勾搭搭、朋比為奸、沆瀣一氣、臭味相投、氣味相投、通同作惡、一丘之貉、同惡相濟、貓鼠同眠、官官相護、狐朋狗友、黨豺為虐
【反義詞】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同心協力、患難之交
4、狼吞虎咽
【解釋】: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人自來吃酒……須臾之間,狼飧虎咽,算來吃夠有六七十斤肉。」
【示例】:走了這半日,肚中飢餓,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五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形容吃東西的樣子
【近義詞】狼吞虎餐、飢不擇食、大吃大喝、狼餐虎噬、食不甘味、風卷殘雲、大快朵頤
【反義詞】細嚼慢咽
5、狗仗人勢
【解釋】:仗:倚仗、仗勢。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
【出自】:明·李開元《寶劍記》第五齣:「(丑白)他怕怎的?(凈白)他怕我狗仗人勢。」
【示例】: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在我們跟前逞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諂上驕下、恃勢凌人、狐假虎威、有恃無恐
【反義詞】童叟不欺
10. 有帶動物字的成語有哪些
帶有動物的成語
鷹擊長空、
群雄逐鹿、
百鳥朝鳳、
指鹿為馬、
飲鴆止渴、
鱗次櫛比、
緣木求魚、
一飛沖天、
鵬程萬里、
風聲鶴唳、
竭澤而漁、
一鳴驚人、
沽名釣譽、
逐鹿中原、
有鳳來儀、
沉魚落雁、
驚弓之鳥、
聲名狼藉、
水至清則無魚、
一石二鳥、
阿貓阿狗、
鶴唳華亭、
天羅地網、
涸轍之鮒、
鶴立雞群、
笨鳥先飛、
提綱挈領、
鯉魚跳龍門、
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