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有適得其反的成語

有適得其反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7 13:14:51

⑴ 表示「適得其反」的成語有哪些

事與願違 欲速不達來 拔苗助長自 揠苗助長 欲蓋彌彰

  1. 事與願違 讀音 [ shì yǔ yuàn wéi ]

    釋義:事實與願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2. 欲速不達 讀音 [ yù sù bù dá ]

    欲:想要。 想求快速,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3. 拔苗助長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4. 揠苗助長 [ yà miáo zhù zhǎng ]

    揠:拔。 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5. 欲蓋彌彰 [ yù gài mí zhāng ]

    想要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暴露得更加明顯。

⑵ 不得其法 適得其反 成語

含有適得其反的抄成語、表示描寫適得其反的成語:10條關於適得其反的成語及解釋。
翠綸桂餌——翠綸:用翡翠鳥毛做的釣魚線;桂餌:用桂花做的魚食。比喻過分追求華美,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適得其反。
好心辦壞事——一片好心去為人做事,結果適得其反。
令苛則不聽——苛:細碎煩瑣;聽:聽從。法令細碎繁瑣,執法者無法執行。形容事物如果繁雜,就會適得其反。
勸百諷一——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茹魚去蠅——茹魚:腐臭的魚。用腐臭的魚驅趕蒼蠅。比喻做事方法不對頭,結果適得其反。
適居其反——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同「適得其反」。
投膏止火——膏:油。用油去澆滅火,結果火燒得更旺。比喻舉措不當,適得其反。
剜肉成瘡——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剜肉生瘡——猶剜肉成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剜肉做瘡——猶剜肉成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⑶ 適得其反相近的成語

適得其反

【近義】事與願違
【反義】如願以償、盡如人意
【釋義】適:正,恰好。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
【用例】學習知識,應踏踏實實,循序漸進,想一口吃個胖子,結果將會~。

⑷ 做事適得其反的成語

翠綸桂餌——翠綸:用翡翠鳥毛做的釣魚線;桂餌:用桂花做的魚食。比喻過分追求華專美,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屬而適得其反。
好心辦壞事——一片好心去為人做事,結果適得其反。
令苛則不聽——苛:細碎煩瑣;聽:聽從。法令細碎繁瑣,執法者無法執行。形容事物如果繁雜,就會適得其反。
勸百諷一——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茹魚去蠅——茹魚:腐臭的魚。用腐臭的魚驅趕蒼蠅。比喻做事方法不對頭,結果適得其反。
適居其反——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同「適得其反」。
投膏止火——膏:油。用油去澆滅火,結果火燒得更旺。比喻舉措不當,適得其反。
剜肉成瘡——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剜肉生瘡——猶剜肉成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剜肉做瘡——猶剜肉成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⑸ 做事適得其反的成語

成語:
適得其反
拼音:
shì


fǎn
簡拼:
sdqf
解釋:
適:正,恰好。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專果。
近義詞:
事與願屬違
反義詞:
如願以償、盡如人意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出處:
清·魏源《籌海篇·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御諸內河不若御諸海口,御諸海口不若御諸外洋。』不知此適得其反也。」

⑹ 有適得其反的成語

翠綸桂來餌——翠綸:用翡翠鳥毛自做的釣魚線;桂餌:用桂花做的魚食。比喻過分追求華美,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適得其反。
好心辦壞事——一片好心去為人做事,結果適得其反。
令苛則不聽——苛:細碎煩瑣;聽:聽從。法令細碎繁瑣,執法者無法執行。形容事物如果繁雜,就會適得其反。
勸百諷一——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茹魚去蠅——茹魚:腐臭的魚。用腐臭的魚驅趕蒼蠅。比喻做事方法不對頭,結果適得其反。
適居其反——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同「適得其反」。
投膏止火——膏:油。用油去澆滅火,結果火燒得更旺。比喻舉措不當,適得其反。
剜肉成瘡——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剜肉生瘡——猶剜肉成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剜肉做瘡——猶剜肉成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⑺ 成語適得其反的用法

兩個成語是同抄義的,差別很微小襲.
適得其反,是恰好得到相反的結果.事情結果完全無作用,是與正面對立的.
事與願違,是事情與開始預想相違背.事情的結果雖然是你不想看到的,但不一定是壞事.
故此,適得其反的語氣更重些.

⑻ 與適得其反意思相近的成語

與適得其反來意思相近的成語有自(列舉兩個解釋如下):
事與願違、 欲速不達、 拔苗助長、 揠苗助長、 欲蓋彌彰、
畫蛇添足、 相背而行、 背道而馳

成語:事與願違
拼音: [shì yǔ yuàn wéi]
釋義:事實與願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出處:三國·嵇康《幽憤》:「事與願違;遘茲淹留。」
造句:本想做了手術以後,他的身體會好起來的,但~,他的身體還是一天天地衰弱下去。

成語:欲速不達
拼音: [yù sù bù dá]
釋義: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出處:《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造句:磨刀不誤砍柴工,寧可少生產一些,也要先把設備維修好,不然~。

⑼ 適得其反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

適得其反
[shì


fǎn]
[釋義]
適:正,恰好。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
[出處版]
清·魏源《籌權海篇·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御諸內河不若
御諸海口,御諸海口不若御諸外洋。』不知此適得其反也。」

⑽ 形容想模仿結果適得其反的成語

邯鄲學步[hán dān xué bù]
【解釋】: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內。比喻模仿容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出自】:《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示例】: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釵楚楚,齊俯首~。
◎清·梁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