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做官清廉的成語
❶ 歷史上有哪些清廉正直的人
1.陸贄上書「防微杜漸」 唐朝宰相陸贄廉潔守法,別人送他的禮物都拒不接受。唐德宗看到他這樣「苛求」自己,覺得有點過分,就勸他說:「卿清慎太過,諸送饋,一皆拒絕,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類,受亦無傷。」陸贄聽後上書「防微杜漸」,文曰:「賄道一開,展轉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幣帛;幣帛不已,必及車輿;車輿不已,必及金壁。」陸贄貴為宰相,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收受鞭靴自是小事一樁,然而他卻認為,小禮不禁,大禮必到。拒賄就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實在難能可貴。 2. 蘇軾講寓言婉辭厚禮 北宋大文豪蘇軾在京做過大官。一日,其鄉友帶上厚禮想求他幫忙謀個一官半職,並說:「如您不便,勞令弟之駕也行。」鄉情不便明傷,蘇軾便先給來客講了一則「寓言」。大意是:某人窮極盜墓,數掘無獲,便想去掘伯夷、叔齊之墓,只聽伯夷在墓里說:「我是在首陽山餓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別無一物,何以如爾願?」盜墓人喪氣地說:「那我就挖開叔齊之墓,碰碰運氣吧!」伯夷又說:「連我也不過如此,我弟弟就更幫不上忙了!」蘇軾的弦外之音是:您的苦衷我知道,但我們兄弟倆都無法幫忙啊!鄉友悟知求官無望,只好知趣地帶上禮物走了。 3. 司馬光高懸廉政條幅 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入朝做了大官以後,很厭煩官場中公私不分、拉拉扯扯的現象,便寫了一幀巨大條幅掛在客廳里,條幅寫道:「訪及諸君,若睹朝政闕遺,庶民疾苦,欲進中言者,請以奏牘聞於朝廷,光得與同僚商議,擇可行者,進呈取旨行之,若但以私書寵渝,終無所益。若光身有過失,欲賜規正,即以通封書簡,吩咐吏人令傳人,光得內自省訟,佩服改行。至於整會官職差遣、理雪罪名,凡干身計,並請一面奏狀,光得與朝省眾官公議施行。若在私第垂訪,不請語及。」作為當朝宰相,在宋代那「尚名好貪」的官場風氣里,掛起這樣氣勢逼人的條幅,以示自己做事光明正大,不徇私情,的確令人佩服。 4. 於謙「兩袖清風朝天去」 以一首《石灰吟》名垂千古的明代著名政治家於謙,曾任兵部尚書和巡撫等要職多年,向來以剛正清廉聞名朝野。當時,外官每年回京述職,多有人攜帶名貴土特產向權臣國戚送禮,而他卻每次都是兩手''空空,不憑關系,只憑政績。從僚有人勸他隨風入俗,明哲保身,他不但謝絕了從僚的好意,還令家人掛出一塊牌子雲: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便由此而來。 5. 吳納金盒題詩拒賄賂 明代詩人吳納出任監察御史,受命到貴州考察「三司」吏治。返京途中,已走入四川境內,後面追來一位騎士,說是奉貴州三司之命向大人獻上黃金百兩。吳納一邊戲說「姓吳名納」就是「無納」之意,一邊取筆墨在禮盒上題濤一首,以示拒受。詩雲:「蕭蕭行李東向還,要過前途最險灘。若有贓私並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間。」騎士只好將原物並詩帶回復命。 6. 於成龍嚴詞通報行賄官 清代名臣於成龍在康熙十九年,他剛剛晉升為直隸巡撫,許多趨炎附勢之徒便想送禮賄賂他,於成龍都一一拒絕。×××縣令因循陋規,在中秋節前夕,向他送上一份厚禮。於成龍大為惱火,嚴詞拒收,並且還特地頒發了《嚴禁饋送檄》,通報了×××縣令送禮的醜事,並明令所屬官吏今後如發現逢年過節私相送禮,決不寬恕。7.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瓊山人,字汝賢,自號剛峰。祖上從福建晉江垵邊(廣西雜志有載)遷居海南瓊山海厝。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罷官抗逆顯於後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諸暨知縣;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戶部主事海瑞買棺材,別妻子,散童僕,以死上疏,勸說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這班方士的騙術,應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詔命下獄論死。 遭迫害入獄。宰相徐階力救海瑞,黃光升則把海瑞上疏比擬兒子罵父,以減輕罪責,並乘機把海瑞留在獄中,營護海瑞甚力(詳見《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駕崩,穆宗即位,才奏請釋放海瑞出獄。世宗死後獲釋。海瑞隆慶四年曾前往福建晉江潘湖黃光升尚書府拜謁黃光升,以表營護之恩,有潘湖海瑞歇馬廟可證及《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有載。 隆慶三年(1569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後被排擠,革職閑居16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海瑞及聞潘湖黃光升卒 ,悲傷至極,帶病前來晉江奔喪。 後病死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