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指不愛說話發言的成語

指不愛說話發言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9 10:02:20

A. 表達不愛說話的成語

形容不說話的成語有:【一言不發】

一言不發[yī yán bù fā]

【解釋】:一句話也不說。

【出自】: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兒聽說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發,啼哭起來。」

【示例】:只見她~,回手拔出那把刀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
沉默寡言_成語解釋
【拼音】:chén mò guǎ yán

【釋義】:沉默:不出聲;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

【出處】:《舊唐書·梁崇義傳》:「梁崇義,長安人,以升斗給於市,有臀力,能卷金舒鉤。後為羽林射生,從來瑱於襄陽,沉默寡言,眾悅之,累遷為偏裨。」

【例句】:~,深沉不露,令我憶君之豐采。 ★陳毅《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
金人之緘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鉗口不言 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鉗口結舌 鉗口:閉口。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閉口結舌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不聲不吭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氣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響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言不語 不說話,悶聲不響。
沉吟不語 沉默地思量著,不說話。引伸為遲疑不決的態度。
緘口無言 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金人三緘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金人之箴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金舌蔽口 比喻閉口不說話。
默默無言 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閉口無言 閉住嘴巴不言語。形容對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覺得理虧而無話可講時的情態。參見「閉口不言」。
閉口結舌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齰舌緘唇 「齰」念zé。咬舌閉口。形容閉口不言。唇,同「脣」。

B. 形容不喜歡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1. 寡言少語抄 guǎ yán shǎo yǔ 言語很少。形容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例句:他不太喜歡說話,給人寡言少語的形象。

  2. 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 釋義:指人不聲不響,很少說話。例句:成年之後的閏土變得沉默寡言,跟小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3. 三緘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緘:封;三:泛指多次。意為在他嘴上多次貼了封條,藉以形容說話謹慎,亦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例句:對於這件事,他三緘其口,從沒透露任何信息。

  4. 緘口不言jiān kǒu bù yán 緘:閉。 指人閉口不說話。例句:對於這件事,他始終緘口不言。

  5. 不聲不吭bù shēng bù kēng 意思是指不說話;不出聲。例句:本案唯一的目擊證人不聲不吭,使得破案難度增加了很多。

C. 形容人不愛說話的成語

沉默寡言抄
chénmò襲guǎyán
[釋義] 沉默:沉靜;不聲不響;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也作「沉密寡言」、「沉靜寡言」。
[語出] 《舊唐書·郭子儀傳》:「釗(郭子儀孫);偉姿儀;身長七尺;方口豐下;沉默寡言。」
[辨形] 默;不能寫作「墨」。
[近義] 默不作聲 沉吟不語 默默無言
[反義] 誇誇其談 口若懸河 喋喋不休
[用法] 用來形容人性格沉靜;不愛說話。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默不作聲」;都含有「沉默」的意思。但~表示人的性格沉靜;不愛說話是長期性的;「默不作聲」只表示短暫的不說話。
[例句] 這兩個人性格截然相反;一個能言善辯、巧於詞色;一個~;金口難開。
[英譯] amanoffewwords

D. 不愛說話的成語

沉默襲寡言
chénmòguǎyán
[釋義] 沉默:沉靜;不聲不響;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也作「沉密寡言」、「沉靜寡言」。
[語出] 《舊唐書·郭子儀傳》:「釗(郭子儀孫);偉姿儀;身長七尺;方口豐下;沉默寡言。」
[辨形] 默;不能寫作「墨」。
[近義] 默不作聲 沉吟不語 默默無言
[反義] 誇誇其談 口若懸河 喋喋不休
[用法] 用來形容人性格沉靜;不愛說話。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默不作聲」;都含有「沉默」的意思。但~表示人的性格沉靜;不愛說話是長期性的;「默不作聲」只表示短暫的不說話。
[例句] 這兩個人性格截然相反;一個能言善辯、巧於詞色;一個~;金口難開。
[英譯] amanoffewwords

E. 指不聲不響,不愛說話的成語

指不聲不響,不愛說話的成語
拙嘴笨腮
詞不達意
不善辭令
笨嘴拙舌
頓口拙腮
訥口少言
心拙口夯
拙嘴笨舌

F. 形容不喜歡說話的成語

不言不語 不說話,悶聲不響。
讒言佞語 中傷他人和奉承討好的話語。
出言吐語專 猶言談吐。指說話屬。
多言多語 指不該說而說。
風言醋語 散布嫉妒性的中傷語言。
風言風語 沒有根據的、不懷好意的、帶有譏諷的話。另指私下議論暗中傳說。
風言霧語 指隱約其辭的傳聞。

G. 求四字詞語或成語,形容一個人內向,不愛說話,自卑

少言寡復語 [shǎo yán guǎ制 yǔ]

少言寡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ǎo yán guǎ yǔ,意思是指平時說話不多。

中文名

少言寡語

出處

劉亞舟《男婚女嫁》

拼音

shǎo yán guǎ yǔ

反義詞

滔滔不絕

H. 人不愛說話的成語

守口如瓶:諱:隱諱;深:事件重大。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後指把事情瞞哄得很緊。

秘而不露:嚴守機密,不肯流露。

秘而不泄:泄:泄露。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口若懸河:噤:閉口不作聲。象暮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方因懼怕有所顧慮而不說話。

默默無言: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理屈詞窮:啞口:象啞巴一樣。象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啞口無言的樣子。

三緘其口: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嚴。當初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啟齒。

噤若寒蟬:緘默:不出聲;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

沉默不語:指什麼也不說,堅持沉默。

絕口不提:對事物的保密水平(寧逝世不招)。絕:毫不:口:開口;提:提出。一個字也不提,指不說話。

閉口不談:緊閉著嘴不談話或念叨秘密

閉口藏舌: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生事而不容易開口。

默不作聲:一句話也不說。

絕口不道:絕口:閉口。指閉口不談。

緘口結舌:緘:封,閉;結舌:指不敢說話。閉口不說話。形容理直氣壯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鉗口結舌:鉗口:閉口。閉口不說話。形容義正辭嚴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不哼不哈:不語言,該說而不說。

杜口吞聲:形容一句話也不說。

不贊一詞:一句話也不說。

緘舌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金人之緘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鉗口不言 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鉗口結舌 鉗口:閉口.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閉口結舌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不聲不吭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氣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響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言不語 不說話,悶聲不響.

沉吟不語 沉默地思量著,不說話.引伸為遲疑不決的態度.

緘口無言 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金人三緘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金人之箴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金舌蔽口 比喻閉口不說話.

默默無言 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閉口無言 閉住嘴巴不言語.形容對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覺得理虧而無話可講時的情態.參見「閉口不言」.

閉口結舌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齰舌緘唇 「齰」念zé.咬舌閉口.形容閉口不言.唇,同「脣」.

I. 不愛說話用什麼成語形容

拙嘴笨腮 詞不達意不善辭令笨嘴拙舌頓口拙腮訥口少言心拙口夯 拙嘴笨舌

J. 形容不愛說話的成語

形容不愛說話的成語:
沉默寡言
[讀音][chén mò guǎ yán]
[解釋]沉默:不出聲;寡:少版。不聲不響,很少權說話。
[出處]《舊唐書·郭子儀傳》:「釗(郭子儀孫);偉姿儀;身長七尺;方口豐下;沉默寡言。」
[例句]這兩個人性格截然相反,一個能言善辯、巧於詞色,一個~,金口難開。
[近義]噤若寒蟬守口如瓶默默無言默不作聲敦默寡言沉吟不語罕言寡語訥口少言默不做聲
[反義]口若懸河侃侃而談誇誇其談滔滔不絕呶呶不休刺刺不休口似懸河喋喋不休多嘴多舌多言多語搖唇鼓舌搖脣鼓舌貧嘴薄舌貧嘴賤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