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成語圖片大全
① 書法藝術的成語
漢語成語對漢民族的繪畫、音樂、舞蹈、戲曲、書法等藝術形式有全面的反映。
在繪畫方面。成語「胸有成竹」說的是以畫竹聞名的宋代畫家文同在落筆之前已在完整的構思,用來比喻辦事前心裡有成算。「兔起鶻落」形容繪畫(後又指寫作)時為捕捉形象而下筆敏捷。「大處落墨」指繪畫要從主要的地方著筆。「雙管齊下」本來指唐代畫松名家張操能同時用兩支筆齊揮的絕技,又比喻兩件事同時進行。「得心應手」形容技藝純熟。「畫中有詩」形容唐代王維的畫富有詩意。「烘雲托月」指作畫(後也指作文)時從側面點染烘托。「畫龍點睛」指繪畫(後也指寫作)中的關鍵筆墨。另外,還有「畫蛇添足」、「畫虎類犬」、「畫脂鏤冰」等成語,用來譏諷繪畫的拙劣,或嘲笑他們的徒勞乃至弄巧成拙。
成語與音樂文化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國上古時期的樂律非常精微,有「五音」、「六律」之說。「五音」指宮商角徵羽,近似簡譜上的123456。成語「五音不全」指人完全不懂音樂。「移宮換羽」指樂曲換調,也比喻事情的內容有變更。「引商刻羽」則指掌握嚴正的樂律。「律」本來指用以定標准音的十二支不同長度的律管,黃鍾、大呂為開始的二律。成語「黃鍾大呂」形容音律或文辭的正大、庄嚴和高妙。「黃鍾毀棄」比喻賢才不被任用。
從「絲竹管弦」「笙簫管笛」「金石弦絲」「琴瑟不調」「抱瑟不吹竽」「鍾鼓齊鳴」「秦箏趙瑟」「笙磬同音」等成語中,可以了解到我國古代的樂器有「琴」「瑟」之類的彈撥樂器,「笙」「簫」「笛」「竽」之類的吹奏樂器,還有「鍾」「鼓」「金」「石」「磬」之類的打擊樂器。「黃鍾大呂」「一片宮商」「含商咀徵」「引商刻羽」「以宮笑角」「移商換羽」「五音六律」等成語,記錄了我國古代特有的音樂理論「十二音律」和由此形成的宮調理論。還有「齊鍾衛鼓」「秦箏趙瑟」「楚絲燕歌」等成語反映了我國古代音樂生活的地域特色,「陽春白雪」「下里巴人」記錄了古曲曲目,「大音希聲」「弦外之音」「曲終奏雅」「餘音繞梁」反映了古人對音樂境界的追求,「鄭衛之音」「正始之音」「桑間之音」「靡靡之音」反映了古人對音樂風格的認識和劃分,「急管繁弦」「哀絲豪竹」反映了古代絲竹樂演奏不同樂曲的效果,「弄管調弦」「弄絲彈竹」「敲鑼打鼓」表現了不同樂器不同的演奏方式,還有「琴心劍膽」「春誦夏弦」「琴斷朱弦」「琴歌酒賦」「琴瑟相調」則表現了我國古人由音樂生發出來的價值觀。
還有戲曲、舞蹈、書法、篆刻、繪畫等,也像音樂一樣,可以從成語中比較系統、完整地了解它們的基本面貌。另外,成語「膠柱鼓瑟」、「濫竽充數」、「室如懸磬」、「銅琶鐵板」、「急管吹弦」、「哀思豪竹」、「斷金裂石」等,分別用了一些樂器的名稱、類別,還描寫了一些樂器的形態結構和演奏特色,這里不作一一介紹。至於「一板三眼」(也作「一板一眼」)中的「板眼」,是指明清以後戲曲音樂的節拍,這個成語比喻言行有條有理,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黃鍾是我國古代的打擊樂器,多為廟堂所用,因此成語「黃鍾瓦釜」比喻藝術性較高或較低的文學作品,「黃鍾毀棄」比喻賢才不用,「黃鍾大呂」形容音樂或文辭庄嚴、正大、和諧、高妙。
書法是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它是在書法家審美觀的長期運用和發展之下逐漸形成的一門特殊藝術。書法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除了具有語言文字的實用價值之外,更具有藝術欣賞價值。漢語中不少成語是反映書法藝術的,或喻筆勢,或喻風格,或品評其高下。如:龍飛鳳舞、劍拔弩張、鐵畫銀鉤、初寫黃庭、柳骨顏筋、春蚓秋蛇、信筆塗鴉。
另外比如「按部就班」這條成語,原指寫文章時結構安排得當,選詞造句合乎規范;「尺幅千里」指圖畫或詩文篇幅短小,但內容卻極其豐富,意境非常深遠;「烘雲托月」原指作畫時渲染雲彩來襯托月亮的一種技法,後來比喻繪畫或作文時從側面加以點染或描寫,從而突出主體或主題的一種表現手法。「郊寒島瘦」是對詩作的某種意境與風格的概括,「駢四儷六」是指盛行於六朝時期的駢體文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對偶排比;「一字一珠」比喻唱歌吐詞清楚,婉轉圓潤,也比喻詩文寫得精粹;「鸞飄鳳泊」形容書法的筆勢盤屈飄散;「劍拔弩張」、「入木三分」,形容書法挺拔雄健,功力深厚。成語「磨穿鐵硯」、「手不停揮」形容練習書法的用功和堅持不懈。「鐵畫銀鉤」形容書法剛健而遒勁。「龍跳虎致」、「龍飛鳳舞」、「龍蛇飛動」、「美女簪花」等成語,都用來形容書法的優美生動,多采多姿。至於成語「春蚓秋蛇」則是比喻書法的拙劣了。諸如此類的成語,確實不勝枚舉。
文學藝術:嘆為觀止,韋編三絕,巧奪天工
天文地理:地大物博,地廣人稀,天高地炯
政治軍事:運籌帷幄,一鼓作氣,兵不厭詐
禮儀習俗:禮賢下士,禮尚往來,三綱五常
衣食住行:捉襟見肘,衣衫襤褸,飢寒交迫,飽食暖衣,豐衣足食
植物動物:一丘之貉,狼狽為奸,狐假虎威
行雲流水 天籟之音 龍飛鳳舞 百家爭鳴 別具匠心 工力悉敵 光彩照人 呼之欲出 別出心裁 良工心苦 門戶之見 沁人心脾 曲終奏雅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出神入化 多才多藝 能工巧匠 巧奪天工 心靈手巧 一技之長 引人入勝
② 形容中國書法的成語
龍飛鳳舞
筆底龍蛇、筆精墨妙、筆走龍蛇、蠶頭燕尾、藏頭護尾、沉著痛快回、沉著痛快、初學答塗鴉、跌宕遒麗、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飛龍舞鳳、豐筋多力、鳳泊鸞漂、鳳舞龍飛、鳳翥鸞回、古肥今瘠、鶴膝蜂腰、胡肥鍾瘦、畫沙印泥、畫蚓塗鴉、家雞野鶩、家雞野雉、劍拔弩張、矯若驚龍、矯若游龍、勁骨豐肌、渴驥奔泉、渴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紙背、臨池學書、柳骨顏筋、龍飛鳳舞、龍盤鳳翥、龍蛇飛動、龍蛇飛舞、龍伸蠖屈、龍跳虎卧、龍威虎振、龍威虎震、龍驤豹變、龍翔鳳舞、龍翔鳳躍、鸞回鳳舞、鸞漂鳳泊、鸞飄鳳泊、鸞跂鴻驚、鸞翔鳳翥、落紙煙雲、綿里裹鐵、妙在心手、墨債山積、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怒猊渴驥、飄飄欲仙、飄如游雲、群鴻戲海、如錐畫沙、入木三分、善書不擇紙筆、唐臨晉帖、鐵畫銀鉤、唾玉鉤銀、汪洋大肆、汪洋閎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煥、下筆風雷、仙露明珠、寫經換鵝、心正筆正、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嚴家餓隸、顏骨柳筋、顏筋柳骨、顏精柳骨、一字見心、銀鉤蠆尾、銀鉤鐵畫、銀鉤玉唾、游雲驚龍、右軍習氣、虞褚歐顏、臻微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