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餓身重成語
① 因為有個成語叫最餓身重
一顯身手。
② 為什麼最容易餓的人一般都是胖子 打一成語
應該是心寬體胖 吧
③ 很餓的成語有哪些
飢腸轆轆
【拼音】:jī cháng lù lù
【解釋】: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版得咕咕直響。形容十權分飢餓。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飢不可堪。」
【示例】:這時已錯了傳膳的時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飯,至此無不~。 ★高陽《玉座珠簾》上冊
【近義詞】:飢不擇食
【反義詞】:豐衣足食
【語法】:作謂語、狀語;形容十分飢餓
④ 形容很餓的成語大全
1、飢火燒腸:飢不可忍,如火燒肚腸。形容飢餓不堪,難以忍受。
2、飢腸轆轆: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3、飢凍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4、忍飢受餓:忍受飢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5、擔飢受凍:擔:經受。經受飢餓與寒冷。
6、嗷嗷無告:無告:指無處可以告貸和求救。形容身陷飢餓和困境中無處可以求援。
7、飢寒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8、食飢息勞:指使飢餓者得食,疲勞者休息。
9、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10、餓莩遍野: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11、眾口嗷嗷: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飢餓而嗷嗷哀號。
12、枵腸轆轆:枵:空虛;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轆轆作響。形容十分飢餓。
13、飢不擇食: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14、啼飢號寒:啼:哭;號:叫。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15、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餵食。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16、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編製成席子。用三根篾條勒住肚子。指勒緊腰帶。比喻忍受飢餓,安於貧困。
17、嗷嗷待食:嗷嗷:哀鳴聲;待:等待;食:喂養。迫於飢餓而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飢餓,處於困境等待援助。
18、飢而忘食:食:吃飯。盡管很飢餓,但也忘記了吃飯。形容極其憂慮的樣子。
19、飢虎撲食:像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迅猛急切。
20、簞食與餓:與:給與。用簞盛飯給與飢餓的人。
21、蟬腹龜腸:古人認為蟬只須飲露,烏龜只要喝水。比喻飢餓之極。
⑤ 形容肚子很餓的成語
嗷嗷來待哺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源;哺:餵食。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蟬腹龜腸
古人認為蟬只須飲露,烏龜只要喝水。比喻飢餓之極。
號寒啼飢
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飢腸轆轆
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飢火燒腸
形容飢餓難忍。
飢焰中燒
〖解釋〗猶飢火燒腸。形容飢餓難忍。
⑥ 因為有個成語叫最餓身重
罪惡深重(最餓身重,取諧音) zuì è shēn zhòng [釋義] 指做了很大的壞事,犯了很大的罪。 [語出] 宋·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⑦ 形容肚子很餓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肚子很餓的成語有:
一、飢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1.【解釋】: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2.【出自】:晉·陶潛《勸農》:「宴安自逸,歲暮奚冀?擔石不儲,飢寒交至。」宋·王讜《唐語林》卷一:「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飢寒交迫,所以為盜。』」
3.【示例】:吾十數年來,~,不萌他念者,望汝成立室家,為爾父延一線也。 ◎清·袁枚《子不語》
二、啼飢號寒 [ tí jī háo hán ]
1.【解釋】:啼:哭;號:叫。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2.【出自】:唐·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
3.【示例】:值歲凶,~。 ◎清·王晫《今世說·賢媛》
三、嗷嗷無告 [ áo áo wú gào ]
【解釋】:無告:指無處可以告貸和求救。形容身陷飢餓和困境中無處可以求援。
2.【出自】:宋·陳亮《中興論》:「赤子嗷嗷無告,不可以不拯。」
四、飢不擇食 [ jī bù zé shí ]
1.【解釋】: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2.【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飢不擇食。』」
3.【示例】:自古有幾般:~,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回
五、飢腸轆轆 [ jī cháng lù lù ]
1.【解釋】: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2.【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飢不可堪。」
3.【示例】:這時已錯了傳膳的時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飯,至此無不~。 ◎高陽《玉座珠簾》上冊
⑧ 形容肚子很餓的成語有哪些
飢腸轆轆、飢不擇食、飢寒交迫、餓莩遍野、飢焰中燒
一、飢腸轆轆
【解釋】: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飢不可堪。」
【譯文】:「可是枵的腸胃開始咕咕直響,飢餓不能忍受。」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形容十分飢餓
二、飢不擇食
【解釋】: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飢不擇食。』」
【譯文】:「問:『為什麼是和尚家風?』老師說:『吃飯的時候不做任何選擇。』」
【語法】:補充式;作賓語;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三、飢寒交迫
【解釋】: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自】:晉·陶潛《勸農》:「宴安自逸,歲暮奚冀?擔石不儲,飢寒交至。」
【譯文】:「平安安逸,年底什麼希望?擔石不儲備,飢寒交到。」
四、餓莩遍野
【解釋】: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譯文】:「廚房裡有肥嫩的肉,廄有肥馬,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有餓死的屍體,這是率領著野獸來吃人啊。」
五、飢焰中燒
【解釋】:猶飢火燒腸。形容飢餓難忍。
【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王蟾香》:「日既暮,枵腹獨行衢市間,飢焰中燒,無所為計。」
【譯文】:「天黑了,餓著肚子獨自行走街道之間,飢餓火焰中燒,沒有辦法。」
⑨ 形容人很餓的成語
轉發的,可以參考下:
1、飢火燒腸:飢不可忍,如火燒肚腸。形容飢餓不堪,難以忍受。
2、飢腸轆轆: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3、飢凍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4、忍飢受餓:忍受飢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5、擔飢受凍:擔:經受。經受飢餓與寒冷。
6、嗷嗷無告:無告:指無處可以告貸和求救。形容身陷飢餓和困境中無處可以求援。
7、飢寒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8、食飢息勞:指使飢餓者得食,疲勞者休息。
9、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10、餓莩遍野: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11、眾口嗷嗷: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飢餓而嗷嗷哀號。
12、枵腸轆轆:枵:空虛;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轆轆作響。形容十分飢餓。
13、飢不擇食: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14、啼飢號寒:啼:哭;號:叫。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15、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餵食。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16、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編製成席子。用三根篾條勒住肚子。指勒緊腰帶。比喻忍受飢餓,安於貧困。
17、嗷嗷待食:嗷嗷:哀鳴聲;待:等待;食:喂養。迫於飢餓而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飢餓,處於困境等待援助。
18、飢而忘食:食:吃飯。盡管很飢餓,但也忘記了吃飯。形容極其憂慮的樣子。
19、飢虎撲食:像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迅猛急切。
20、簞食與餓:與:給與。用簞盛飯給與飢餓的人。
21、蟬腹龜腸:古人認為蟬只須飲露,烏龜只要喝水。比喻飢餓之極。
⑩ 形容「餓到極點」的成語有哪些
1、飢火燒腸
【拼音】: jī huǒ shāo cháng
【解釋】: 飢不可忍,如火燒肚腸。形容飢餓不堪,難以忍受。
【出處】: 唐·白居易《旱熱二首》:「壯者不耐飢,飢火燒其腸。」
【舉例造句】:飢火燒腸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2、飢腸轆轆
【拼音】: jī cháng lù lù
【解釋】: 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飢不可堪。」
【舉例造句】: 這時已錯了傳膳的時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飯,至此無不飢腸轆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