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不知道能做些什麼成語

不知道能做些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1 01:11:39

1. 請問,有沒有什麼成語是 形容「做什麼事都要讓別人知道」,或者說是害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的成語!

大事張揚 (事:動詞。做事大做宣揚,唯恐別人不知道)
大張聲勢 (大造聲勢,擴大影響。)
張揚跋扈 (囂張 狂妄,就是得瑟,欠揍了)

但求事功 不事張揚 (只想事情做好了沒必要人人都要告訴)

2. 形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用成語

形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的成語有不知所措、哀喜交並、魂不守舍、漫無目的、手足無措、手忙腳亂等。

一、不知所措

【解釋】: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自】:《論語·子路》:「則民無所措手足。」《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白話文:「哀喜交加,不知所措。」

【示例】:程仁呆了,這個意外的遇見,使他一時不知所措。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五五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指處境很為難

【近義詞】心中無數、罔知所措、束手無策、驚惶失措、不知所厝、驚慌失措、無所適從、胸中無數、不知所可、心慌意亂、手足無措

【反義詞】胸有成竹、從容不迫、應付自如、不動聲色、成竹在胸、如魚得水、成竹於胸、輕松自如

二、哀喜交並

【解釋】:交:交錯。悲痛和喜悅交織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白話文:「皇太子以丁酋長稱帝,哀傷喜悅交錯,不知所措。」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又高興又難過

【示例】:我一時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三、魂不守舍

【解釋】:舍:住宅,比喻人的軀殼。靈魂離開了軀殼。指人之將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出自】:《三國志·管輅傳》裴松之注引《輅別傳》:「何之視侯,則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

白話文:「為什麼他看侯,就魂不守舍,面無血色,精神煙浮,容貌像枯槁,對『鬼幽。」

【示例】:我看寶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動是不怕的。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五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精神不集中

【近義詞】六神無主、心驚膽落、心神不定、魂不附體、神魂顛倒、心神恍惚、濕魂洛魄、心不在焉、魂不守宅、魂飛天外、心神不屬、魂飛魄散、神不守舍、漫不經心、無所用心、失魂落魄

【反義詞】心神專注、心無旁騖、心無二用、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四、漫無目的

【拼音】[ màn wú mù dì ]

【解釋】形容放縱散漫沒有目標。

【出處】向天笑 《梨花篝火》 幾點微弱的星光,幾片飄揚的旗幡,偌大的青藏高原早已沉睡,只有我一個人漫無目的行走。

【用法】動賓式;作定語、狀語;

【示例】我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遊逛。

五、手足無措

【解釋】: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自】:《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白話文:上刑法不中用,民眾十分慌張,不知手腳該怎麼放好。

【示例】:正憂疑不定,忽報宋兵到了,驚得手足無措。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

【近義詞】如坐針氈、束手無策、狼狽不堪、措手不及、不知所措、驚惶失措、一籌莫展、七手八腳、小手小腳、猝不及防、不知所錯、計無所出、焦頭爛額、面無人色、

【反義詞】不動聲色、措置裕如、神色自若、處之泰然、從容不迫、滿不在乎、慢條斯理、指揮若定、神色自諾、鎮定自若、泰然自若

3. 形容做了什麼事情自己都不知道的成語

一無所知 全無所聞 一竅不通 一概不知 全無所知 毫不知情

4. 不知道某件事沒有做,用什麼成語比較合適

望洋興嘆

成語:望洋興嘆
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
解釋: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專原指在偉大事物屬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處:《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示例:佘念祖未到的時候,滿心高興,頗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到過之後,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覺得~了。 ★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六
近義詞: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反義詞:妄自尊大

力不從心

成語:力不從心
拼音:lì bù cóng xīn
解釋:心裡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出處:《後漢書·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示例: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爭閱歷和知識能力,擔當編選陳毅同志詩詞的工作確是~。 ★張茜《陳毅詩詞選集·序言》
近義詞:無能為力、心有餘而力不足
反義詞:得心應手、力所能及

5. 形容不知道該干什麼的成語

手忙腳亂 手足無措 手腳無措 手足失措

6. 一件事原來不知道,通過一些方法知道了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1、水落石出

【拼音】: shuǐ luò shí chū

【解釋】: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出處】: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宋·蘇軾《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舉例造句】: 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個水落石出。 ★馮德英《迎春花》第二十章

【拼音代碼】: slsc

【近義詞】:真相大白、原形畢露

【反義詞】:匿影藏形

【歇後語】: 大海退了潮

【燈謎】: 泵;退潮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英文】: doubts will clear up when facts are known

故事】: 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軾生性豪放,學識淵博,很有文采。他不願屈服權貴,被貶到黃州,兩次游歷黃州城外的赤壁,寫出兩篇《赤壁賦》。他借著酒興,在《後赤壁賦》中描繪赤壁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妙手偶得

【拼音】: miào shǒu ǒu dé

【解釋】: 技術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得到。也用來形容文學素養很深的人,出於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作。

【出處】: 宋·陸游《文章》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舉例造句】: 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 ★茅盾《白楊禮贊》

【拼音代碼】: msod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偶然得到妙語佳作

【英文】: get something by chance with a highly skill

7. 形容什麼都不知道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什麼都不知道的成語有:

一、心中無數 [ xīn zhōng wú shù ]

1.【解釋】:指對情況了解不清楚,心裡沒有底。

2.【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周後心中無數,說:『象這樣小事,你自己斟酌去辦,用不著向我請旨。』」

二、一竅不通 [ yī qiào bù tōng ]

1.【解釋】: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2.【出自】:《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

3.【示例】:雖然他是~的渾蟲,可是雙橋鎮上並無「鎮長」之流的官兒,他也還明白。

三、不知所以 [ bù zhī suǒ yǐ ]

1.【解釋】:以:原因。不明白為什麼是這樣。指不知道原因。

2.【出自】: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購蘭亭序》:「遽見追乎,不知所以。」

3.【示例】:咪咪忽然拿起一隻鍋蓋,用一隻骨筷乒乒乓乓敲起來,敲得他~,驚惶失措,暈頭轉向。

四、不甚了了 [ bù shèn liǎo liǎo ]

1.【解釋】: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2.【出自】:宋·洪邁《夷堅丁志·黃州野人》:「初不甚了了,養之數日,始能言,乃實人也。」

3.【示例】:我回家去了三年,外面的事情,~。

五、一無所知 [ yī wú suǒ zhī ]

1.【解釋】:什麼也不知道。

2.【出自】: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五:「小學生望後便倒,扶起,良久方醒。問之一無所知。」

3.【示例】:對於世界歷史,他~。

8. 不知道做什麼是什麼成語

無處下手: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做某事).下手:動手;著手.指某件事沒有回任何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答,沒法著手去辦.
無所適從:(1)不知聽從哪一個好.(2)指不知怎麼辦才好.
一籌莫展:一:一點;籌:古代用於計數的算籌,也可說為計策;莫:沒有;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形容事情沒有進展.
束手無策:束:約束,捆綁.策:辦法.好像手被束縛住了,無法解脫.後泛指對遇到的麻煩沒有辦法解決,一籌莫展

9. 形容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成語有哪些

當著不著、明辨是非、是非分明、愛憎分明、涇渭分明
一、當著不著 [ dāng zhuó bù zhuó ]

【解釋】:指應該做的事不做,而不該做的事卻做了。
【出自】:明·湯顯祖《牡丹亭·圍釋》:「老大王,你可也當著不著的。」
【譯文】:老大王,你可以也應該做的事不做,而不該做的事卻做的。
二、明辨是非 [ míng biàn shì fēi ]

【解釋】: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出自】:漢 戴聖《禮記·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認真分析仔細考察,對所學加以區分,取精華去糟粕,堅定地將真理付諸實踐。
三、是非分明 [ shì fēi fēn míng ]

【解釋】:正確與錯誤非常分明。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故賢聖之君,博觀始終,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
【譯文】:所以賢明的君主,博觀始終,極端的情況,正確與錯誤非常分明。
四、愛憎分明 [ ài zēng fēn míng ]

【解釋】: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出自】: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閑話』。」
五、涇渭分明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解釋】: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自】:周 孔子《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譯文】:有了渭河涇河渾,涇河停流也會清

10. 形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用成語怎麼說

應該是「不知所做,無所事事,渾渾噩噩,不知所雲,無的放矢,漫無目的,何去何從」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