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之和而的成語是什麼成語

之和而的成語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1 08:11:25

⑴ 之和而的成語

  • [ér lì zhī nián]

    而立之年

    (漢語成語)

  • 解釋為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內自立的年齡。現在成容為了一個人三十歲的代稱,用於男性。

    「而」是一個表示承接關系的連詞,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但說「而立之年」,則無所承接。因此,離開「三十」,把「而立」二字切出來單獨用很牽強,不如說「當立之年」。[1]

⑵ 什麼什麼而什麼的成語。

什麼什麼而什麼的成語:背道而馳、竭澤而漁、魚貫而出、不勞而獲、侃侃而談。
一、背道而馳
【解釋】:背:背向;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自】:雖然很象背道而馳,其實倒是心心相印。 魯迅《墳·從胡須說到牙齒》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形容越跑越遠,永遠達不到目的
二、竭澤而漁
【解釋】:澤:池、湖。掏幹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抽干湖水來捕魚,怎麼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沒有魚了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涸澤而漁、殺雞取卵、不留餘地
【反義詞】從長計議
三、魚貫而出
【解釋】:像游魚那樣連貫著出現。
【出自】: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擇,從竇中魚貫而出,外面正是一條逼狹的胡同,還靜悄悄的沒人阻住。」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四、不勞而獲
【解釋】:獲:獲取,得到。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出自】:我的目標是不滿於楊,而因此而是為的舉動,卻也許被第三者收漁人之利,不勞而獲。 魯迅《兩地書》三十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比喻不勞動而得到成果
【近義詞】不稼不穡、不義之財、坐吃享福、坐收其利、坐收漁利、屍位素餐、坐享其成、不勞而食
【反義詞】先難後獲、一無所得、徒勞無功、自食其力、勞而無功
五、侃侃而談
【解釋】: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在朝堂上,和下大夫說話,安詳從容。
【示例】:卻從來不曾見過象這位蠻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談,旁若無人的氣概。 鄭振鐸《桂公塘·三》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放言高論、口齒伶俐、喋喋不休、呶呶不休、海闊天空、誇誇其談、口如懸河、誇誇其言、滔滔不絕、大言不慚、娓娓而談、口若懸河、高談闊論、誇誇而談、談天說地
【反義詞】噤若寒蟬、噤口不言、緘口無言、支吾其詞、閉口無言、半吞半吐、沉默寡言、一言不發、張口結舌、吞吞吐吐、理屈詞窮

⑶ 含有「之」字和「而」字的成語有什麼

之乎者也、之死靡它、之死不渝、而立之年、脫口而出

⑷ 什麼而什麼之的成語

所有的「什麼而什麼之」的成語:

【大而化之】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後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篤而論之】篤:切實。確切地論述。
【等而上之】按某一等級,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分而治之】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後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廣而言之】一般說來。
【恭而敬之】恭:恭敬;敬:敬重。恭敬的加重說法或詼諧說法。
【聚而殲之】聚:會集,包圍;殲:消滅。把敵人包圍起來消滅。
【久而久之】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兼而有之】指同時佔有或具有幾種事物。
【極而言之】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敬而遠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簡而言之】簡括地說,長話短說。
【究而言之】猶總而言之。
【擴而充之】擴:擴展。擴大范圍,充實內容。
【困而學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默而識之】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
【籠而統之】混合不分。
【品而第之】品:品評,區分;第:等第,等級。品評優劣而後確定他的等級。
【取而代之】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神而明之】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生而知之】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推而廣之】廣:寬,大。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堂而皇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為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端正庄嚴或雄偉有氣派。也指表面上庄嚴正大,堂堂正正,實際卻不然。
【統而言之】總的說起來。
【畏而愛之】畏:懼怕。指又怕又愛。
【卧而治之】卧:躺著。躺著就把政事處理好了。用以稱頌政清事簡。
【弦而鼓之】弦:琴弦,裝上弦;鼓:彈。裝上弦開始彈奏音樂。
【虛而虛之】虛:空虛。力量虛弱而故意表現虛弱,使敵人反誤以為強大
【要而論之】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引而伸之】由某件事或某種思想推衍到其他有關的意義,並進一步加以發揮。
【引而申之】由某件事或某種思想推衍到其他有關的意義,並進一步加以發揮。
【尤而效之】指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要而言之】要:簡要。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總而言之】總的說起來。
【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殺他的家族。
【不得已而為之】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採用這個辦法。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度:量;至:到;差:誤差。一寸一寸地量到丈,必然會有誤差。
【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辦法。採取同對方相反的辦法行事。
【反其意而用之】其:他的;意:意義;用:使用。指按照與原來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詞語、典故等。也用來指文藝創作等有創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縛。
【敬鬼神而遠之】敬之而不親近之意。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願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對他客客氣氣,絕不接近。
【鳴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明鼓而攻之】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來攻擊它,反對它。
【人人得而誅之】得:可以,能夠;誅:殺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殺死他。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對的以為不對,不對的以為對。指是非不分。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
【望然而去之】望:看;去:離去。形容看一眼就走開的情狀。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不要;為:做。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不要以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知其不可而為之】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為:做。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
【擇其善者而從之】擇:選擇;從:追隨,引申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⑸ 含之和而的成語

久而久之 [jiǔ ér jiǔ zhī]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⑹ 之和而有什麼成語



堂而皇之、
兼而有之、
敬而遠之、
不得已而為之、
反其道而行之、
取而代之、
放之四海而皆準內、
百足容之蟲,死而不僵、
群起而攻之、
久而久之、
總而言之、
人人得而誅之、
不得已而用之、
籠而統之、
置之死地而後生、
篤而論之、
明鼓而攻之、
極而言之、
聚而殲之、
擴而充之、
卧而治之、
統而言之、
等而上之、
弦而鼓之、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⑺ 而什麼之什麼成語

只有一個:來而立之年源

讀音:[ ér lì zhī nián ]

釋義: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

(7)之和而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當立之年

讀音:[ dāng lì zhī nián ]

釋義:指三十歲。

出處:《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⑻ 而和用有什麼成語

而和用的成語 :
備而不用、
反其意而用之、
不得已而用之

⑼ 而什麼之什麼成語

只有一個:而立之年,拼音[ ér lì zhī nián ]

【解釋】: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到四十歲,對自己的言行學說堅信不疑。

(9)之和而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而立之年的近義詞

一、三十而立[ sān shí ér lì ]

【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

二、當立之年[ dāng lì zhī nián ]

【解釋】:指三十歲。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

⑽ 什麼而什麼之成語

久而久之、困而學之、敬而遠之、分而治之、總而言之等。
1、久而久之
【解釋】: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三回:「因置大缸一口,內中貯水,日日伏其中,習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
【譯文】:通過設置一口大缸,其中貯水,天天在裡面,熟悉其水性,久而久之,最終能在水一天之久。
2、困而學之
【解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出自】:《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譯文】: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3、敬而遠之
【解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出自】:《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譯文】:一心為民的原則,敬鬼神而遠之。
4、分而治之
【解釋】: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後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出自】:清·俞樾《群經平議·周官二》「巫馬下士二人醫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是亦不自醫也。」
【譯文】:巫馬下士二人醫人」:「所有國家的有病的人,癰腫瘡爛的拜訪,就讓醫生分而治的,這也不是從醫生的。
5、總而言之
【解釋】:總的說起來。
【出自】:《容齋隨筆·卷六·洗兒金錢》:「若總而言之,殆不可勝算。」
【譯文】:如果總而言之,幾乎不可計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