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紙被筆捅破打一成語

紙被筆捅破打一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1 15:03:28

1. 一張空白紙一支筆打一成語

成語謎底為:一紙空文

一紙空文 [ yī zhǐ kōng wén ]

【解釋】:只是寫在紙上沒有版兌現或不能兌現的東西權。

【出自】: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回:「活佛喇嘛毫無見識,一任外人播弄,徒憑袁總統一紙空文,豈即肯拱手聽命,就此安靜么?」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 虛無飄渺 虛無縹緲 鏡花水月 子虛烏有 徒有虛名 官樣文章

反義詞 有案可稽 鐵證如山 貨真價實 有憑有據 信而有證

(1)紙被筆捅破打一成語擴展閱讀

造句

1、如果你不履行合同,那麼我們所訂的合同豈不成了一紙空文!

2、他們違反合同,雙方的合同成了一紙空文。

3、這就是說審查報告可能變成一紙空文。

4、我們要堅決執行,別讓法院的判決成為一紙空文。

5、三個大國間的條約不過是一紙空文,此外別無價值。

2. 「一支筆和一張紙」打一個成語

「一支筆和一張紙」打一個成語是:

1、一紙空文(yīzhǐkōngwén):一張沒有用處的空頭公文;指沒有用處不能兌現的文 件。

2、出自: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近來又有了什麼外銷名目;說是籌了款項;只能辦理 本省 之事;將來不過一紙空文咨部塞責。」

3、[近義] 空頭支票, 紙上談兵, 虛無縹緲 ,子虛烏有, 徒有虛名 ,鏡花水月, 空中樓閣。

4、[反義] 有憑有據 ,有案可稽, 信而有證 ,鐵證如山 ,貨真價實。

3. 一張紙一根筆已經透過去打一成語

力透紙背[ lì tòu zhǐ bèi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 lì tòu zhǐ bèi ]

  • 透:穿過。形容書回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答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 出 處

    清·趙翼《甌北詩話》:「(陸游詩)意在筆先;力透紙背。」

    例 句

    書法展覽會上的作品,其中不少是~的佳作。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刻畫入微鞭辟入裡入木三分大筆如椽筆力千鈞

    反義詞

    輕描淡寫

4. 一隻鋼筆一張紙打一成語的答案

一隻抄鋼筆一張紙打一成語
一紙空文襲
一紙空文的詞語解析
[釋義] 一張沒有用處的空頭公文;指沒有用處不能兌現的文件。
[語出]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近來又有了什麼外銷名目;說是籌了款項;只能辦理本省之事;將來不過一紙空文咨部塞責。」
[正音] 空;不能讀作「kònɡ」。
[近義] 空頭支票 紙上談兵 虛無縹緲 子虛烏有 徒有虛名 鏡花水月 空中樓閣
[反義] 有憑有據 有案可稽 信而有證 鐵證如山 貨真價實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5. 成語玩命猜一張白紙上放著一支毛筆和墨硯打一成語

筆墨紙硯(筆墨紙硯)

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安徽是文房四寶的故鄉,徽版筆,宣筆,徽墨,權宣紙,歙硯,所以文房四寶均源於安徽。筆、墨、紙、硯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筆、墨、紙、硯」特指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江西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

6. 一張白紙被毛筆捅破打一成語

這個成語可以說用
力透紙背…
應該是這個

7. 一張紙一支毛筆,一個硯台打一成語

筆墨紙來硯
bǐ mò zhǐ yàn
【解釋】指書寫工自具

【出處】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將帶來的筆墨紙硯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詩。」

【結構】聯合式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書寫工具

【近義詞】文房四寶、文房四侯、文房四物

【例句】周作人《關於紙》:「雖然我是用毛筆寫字的,照例應該有筆墨紙硯。」

8. 拿一支筆在紙上一圈一圖亂畫打一成語

拿一支筆在紙上一圈一圖亂畫打一成語?——謎底:信筆塗鴉版 。

信筆塗鴉

【拼音】:權 xìn bǐ tú yā

【解釋】: 信:聽憑,隨意;信筆:隨意書寫;塗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塗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

【出處】: 唐·盧仝《示添丁》詩:「不知四體正困憊,泥人啼哭聲呀呀。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

【舉例造句】: 僻處蠻鄉,無師講究,不過信筆塗鴉。 ★清·李漁《意中緣·先訂》

【拼音代碼】: xbty

【反義詞】: 工工整整

【燈謎】: 隨筆

【用法】: 作謂語、定語;常用作自謙之

【英文】: scribble along

9. 毛筆穿過紙打一成語

力透紙背 [lì tòu zhǐ bèi]

力透紙背是一個成語,讀音是拼音lì tòu zhǐ bèi,形內容書法剛勁有力,筆容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指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中文名

力透紙背

拼音

lì tòu zhǐ bèi

近義詞

大筆如椽、筆力千鈞

解釋

形容作品運力巧妙,內涵深刻

出處

《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

解釋

1、力:筆力;透:穿過。用毛筆寫出來的作品,在宣紙的背後,能夠看到寫字運筆時筆鋒留下的墨線。形容寫字、畫畫技巧精湛,力道十足。[1]

2、形容詩文等作品運力巧妙,內涵深刻。

10. 一張紙上放了筆旁邊有個研墨打一成語

文房四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