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指快到打起來的成語是什麼

指快到打起來的成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21 15:20:15

㈠ 形容表情轉變快的成語

【不露聲色】聲:說話的聲音;色:臉上的表情.心裡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不露形色】不讓思想活動從行動和表情上流露出來.
【變色易容】變、易:改變.色、容:臉色、表情.形容驚惶失措的神情.
【諂詞令色】說奉承人家的話,扮作討好人家的表情.
【春風滿面】春風:指笑容.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靄愉快的面容.
【插科打諢】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詼諧逗趣的話.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攢眉蹙額】攢眉:皺眉.蹙額:皺額頭.眉頭額頭緊皺.形容愁悶的表情.
【慘然不樂】表情凄楚的樣子.
【打諢插科】科:古曲戲曲中的表情動作.穿插在戲曲表演中的能使觀眾發笑的表演與道白.亦泛指引人發笑的動作與言談.
【乾啼濕哭】乾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濕哭:有眼淚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樣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出的各種表情.
【回眸一笑】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
【含情脈脈】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對意中人稍帶嬌羞但又無限關切的表情.
【鑒毛辨色】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同「鑒貌辨色」.
【見貌辨色】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
【鑒貌辨色】鑒:查看;色:指臉色.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
【焦眉愁眼】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
【焦眉皺眼】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同「焦眉愁眼」.
【眉高眼低】臉上的表情.泛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或辨貌觀色的本領.
【眉高眼下】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滿面羞慚】滿臉現出了羞愧的表情.
【滿面羞愧】羞愧:感到羞恥和慚愧.滿臉都表現出羞恥和慚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錯事而內疚和慚愧.
【眉眼高低】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頭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舉動呆板.
【了無遽容】遽:恐慌.完全沒有恐慌的表情.形容從容鎮定.
【奴顏婢膝】奴顏:奴才的臉,滿面諂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動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對人拍馬討好卑鄙無恥的樣子.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熱腸冷麵】熱心腸,冷麵孔.形容內心熱情,表情卻冷漠.
【神動色飛】臉上顯出極為生動的表情.
【色飛眉舞】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神飛色動】形容臉上表情生動.
【濕哭乾啼】濕哭:有眼淚地啼哭;乾啼:沒有眼淚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樣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出的各種表情.
【色若死灰】面目慘白.原比喻面部沒有什麼表情.現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賽雪欺霜】欺:超過.比雪冷,比霜寒.比喻表情冷漠、嚴峻.
【聲音笑貌】指人的言談、表情等.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負:虧欠;慚:羞愧.內心沒有對不起人的對方,表情也就會很坦然.
【羞慚滿面】滿臉都表現出羞恥和慚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錯事而內疚和慚愧.
【羞愧滿面】羞愧:感到羞恥和慚愧.滿臉都表現出羞恥和慚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錯事而內疚和慚愧.
【笑貌聲音】談笑的神態,說話的聲音.原指虛偽的言語、表情.後泛指言談、態度.
【一嚬一笑】指不高興或喜悅的表情.嚬,皺眉.
【一顰一笑】顰:皺眉.指憂和喜的表情.
【搖頭嘆息】形容感慨或難過的表情.
【宜笑宜顰】顰:皺眉.一笑一皺眉都符合人的心意.形容女子各種表情都好看.
【一笑一顰】指臉上的表情.同「一顰一笑」.
【頤指進退】頤指:用面部表情來指揮人.形容指揮別人時態度傲慢.
【頤指氣使】頤指:動下巴示意,指揮別人;氣使:用神情氣色支使人.不說話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指揮別人的傲慢態度.
【頤指氣役】頤指:動下巴示意,指揮別人;氣役:用神情氣色支使人.不說話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指揮別人的傲慢態度.
【頤指如意】頤指:用面部表情來指揮人;如意:符合自己的心意.形容指揮起來稱心如意.
【攢眉苦臉】攢:緊皺眉頭.眉頭緊蹙,苦著臉兒.形容面部表情極其愁苦.
【咂舌攢眉】形容人吃酸物的表情或驚訝的神情
【正言厲顏】話語嚴正,表情嚴肅.同「正言厲色」.

㈡ 圖片上一個人拿個桿子指到太陽是啥意思(打一個成語)都沒猜到呢😊

百尺竿頭_成語解釋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
【釋義】: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內。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容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處】:唐·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㈢ 有人用槍指著一個人是指什麼意思啊打一個成語

一觸即發
yī chù jí fā
【解釋】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版比喻權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出處】《評蔣介石發言人的談話》:「共產黨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就為罅內戰。現在蔣介石拒絕了這個主張,致使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

【結構】連動式。

【用法】比喻事情已經到了相當緊張的程度。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發;不能讀作「fà」。

【辨形】即;不能寫作「既」。

【近義詞】箭在弦上、劍拔弩張、千鈞一發

【反義詞】引而不發

【辨析】~和「劍拔弩張」都形容事態發展緊張;有時可以通用或連用。但「劍拔弩張」形容書法雄健或氣勢逼人;~不能。

【例句】
(1)這件事在他心裡憋了很久;到了~的地步。
(2)兩伙匪徒互相增大實力;火拚已如箭在弦;~。

㈣ 走起路來特別快指的是什麼成語

健步如飛
日行千里(我記得水滸傳里形容 神行太保 戴宗 就用的是這個詞,不只是形容
馬的.

㈤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好像快失去控制了,也指十分興奮的樣子。打一成語

欣喜若狂:形容高興到了極點,好像快失去控制了,也指十分興奮的樣子。

㈥ 有關打仗的成語

兵來將擋、速戰速決、破釜沉舟、打草驚蛇、馬革裹屍、兵貴神速、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圍魏救趙、圍魏救趙、四面楚歌、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紙上談兵、汗馬功勞、兵荒馬亂、人仰馬翻、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將計就計、決勝千里、退避三舍、擒賊擒王、單槍匹馬、戰無不勝、釜底抽薪、同歸於盡、屍橫遍野、背水一戰、百戰百勝、腹背受敵、風聲鶴唳、霸王別姬、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不備、殺身成仁、敗軍之將、寡不敵眾、

戰爭成語
戰無不克: 攻戰沒有不取勝的。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
出處:清·昭槤《嘯亭續錄·轉庵和尚》:「將軍之事吳王亦至矣,為之闢地攻城,戰無不克,數月之間招來數郡。」
百戰百勝: 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出處:《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百戰不殆: 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出處:《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連戰皆捷: ①打仗接連取得勝利。②今多指體育比賽或考試等接連取得好成績。
屢戰屢敗: 屢: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敗。
出處:《晉書·桓溫傳》:「殷浩至洛陽修復園陵,經涉數年,屢戰屢敗,器械都盡。」
速戰速決: 用快速的戰術結束戰局。也比喻用迅速的辦法完成任務。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五一:「戰爭已拖了一年多,而一點看不出速戰速決的希望。」
血戰到底: 血戰:非常激烈地拚死地戰斗。指激烈戰斗到最後時刻。
出處:唐·杜甫《送靈州李判官》詩:「血戰乾坤赤,氛迷日月黃。」
以戰去戰: 用戰爭消滅戰爭。
出處:《商君書·畫策》:「故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背城一戰: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背水一戰: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短兵接戰: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鬥。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斗爭。
出處:《三國志·魏志·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各自為戰: 各自成為獨立的單位進行戰斗。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孤軍奮戰: 奮戰:盡全力地戰斗。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斗爭。
出處:《魏書·趙瑕傳》:「思祖率彭沛之眾望陣奔退,瑕孤軍奮擊,獨破仙琕。」《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決一死戰: 決:決定;死:拚死。對敵人拚死決戰。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來日盡驅百姓當先,以軍繼其後,與曹操決一死戰。」
明恥教戰: 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

㈦ 形容消息傳得快的成語有哪些

1、一傳十,十傳百[ 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 原指疾病傳染,後形容消息傳播極快。

出處:宋·陶彀《清異錄·喪葬》:一傳十,十傳百,展轉無窮。

翻譯:一個傳十個,十個傳百個,沒有盡頭的反復。

2、不脛而走[ bù jìng ér zǒu ] 用以形容作品、消息等迅速傳開。脛:小腿。

出處:北齊·劉晝《新論·薦賢》:「玉無翼而飛;珠無脛而行。」

翻譯:玉沒有翅膀卻會飛,珠子沒有腿卻會走路。

3、無脛而行[ wú jìng ér xíng ] 脛:小腿。沒有腿而能行走。比喻事物用不著推行,能迅速傳播。

出處: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翻譯: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

4、奔走相告[ bēn zǒu xiāng gào ] 形容人們聽到或看到特別使人振奮或擔心的事,迅速地互相轉告。

出處:春秋·左丘明《國語·魯語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翻譯:士人有陪乘,供奔走時出力。

5、道路傳聞[ dào lù chuán wén ] 在道路上傳播聽到的消息。指社會上廣為流傳的消息。

出處:鄒韜奮《抗戰以來·「來賓」種種》:「道路傳聞,尚有假借取締與指導名義,摧殘合法組織,箝制正當議論,拘捕熱血青年……」

㈧ 一個時鍾指的快到六點是什麼成語

雷聲大雨點小

léi shēng dà yǔ diǎn xiǎo
基礎釋義
話說得很有氣勢而本領卻很少。
例句
1 他做事往往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真讓人不放心。

㈨ 指來到或快要到達是什麼詞語

到來
來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