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最後一個字是鞭的成語

最後一個字是鞭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2 20:08:49

⑴ 鞭字開頭成語大全

鞭駑策蹇 鞭長不及馬腹 鞭長駕遠 鞭笞天下 鞭辟近里

鞭長莫及 鞭打快牛 鞭擗專進擗屬進里 鞭擗向里 鞭長不及

鞭辟著里 鞭不及腹 鞭絲帽影 鞭約近里 鞭辟向里

鞭辟入裡

拓展資料:

鞭辟入裡:biān pì rù lǐ

[成語解釋]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典故出處]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託,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裡,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 近義詞 ]鞭辟近里

[ 反義詞 ]無的放矢

[成語舉例]魯迅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國主義的殖民文化,進行了氣魄雄偉、鞭辟入裡的總結性的批判。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補語;形容分析透徹

[成語結構]補充式

[產生年代]近代

[英文翻譯]trenchant <penetrating; incisive>

⑵ 帶鞭字成語大全

  1. 鞭長莫及:[biān cháng mò jí],及:到。 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左傳·宣公十五年》

  2. 鞭不及腹:[biān bù jí fù],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宋史·李宗勉傳》

  3. 鞭辟向里:[biān bì xiàng lǐ],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明·王守仁《寄鄒謙之書》

  4. 蒲鞭之罰:[pú biān zhī fá],比喻對下屬的過錯持寬容的態度。——《後漢書·劉寬傳》

  5. 鞭長駕遠:[biān cháng jià yuǎn],指路途遙遠。

  6. 快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 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明徐姬《殺狗記 看書苦諫》

  7. 截鐙留鞭:[jié dèng liú biān],後用為對離職官吏表示挽留惜別的套語。亦省作「截鐙」。——唐·馮贄《雲仙雜記·截鐙留鞭》

  8. 鞭麟笞鳳:[biān lín chī fèng],舊指仙人乘鸞鳳鞭策其前行。——元·李孝光《送陳君禮之婺女兼寄徐仲禮》

  9. 鞭絲帽影:[biān sī mào yǐng],馬鞭和帽子。借指出遊。——宋陸游《齊天樂 左綿道中》

  10. 擊鞭錘鐙:[ jī biān chuí dèng ] ,指驅馬疾行。指急行軍。 ——清·李漁《奈何天·攢羊》

⑶ 鞭四字成語有哪些

祖鞭先著、
一鞭先著、
截鐙留鞭、
蒲鞭示辱、
先吾著鞭、
蒲鞭之政、
祖生之鞭、
鞭駑策蹇、
猛著先鞭、
鞭麟笞鳳、
著人先鞭、
鞭絲帽影

⑷ 最後一個字是鞭的成語大全

一共有6個

快馬加鞭、躍馬揚鞭、馬腹逃鞭、著人先鞭、先我著鞭、截鐙留鞭

⑸ 鞭字結尾的成語,鞭字在後面的成語

快馬加鞭[ kuài mǎ jiā biān ]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 kuài mǎ jiā biān ]

  • 對快跑的馬再打幾鞭子,使它跑得更回快,比喻快上加快。

  • 出 處答

    宋·王安石《臨川文集·卷二十四·送純甫如南》詩:「此去還知苦相憶;歸時快馬亦須鞭。」明·徐田臣《殺狗記·看書苦諫》:「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

⑹ 第四個字是鞭成語

快馬加鞭,馬腹逃鞭,猛著先鞭,祖生之鞭,截鐙留鞭,先我著鞭,為之執鞭,先吾著鞭,快馬一鞭,躍馬揚鞭,著人先鞭,

⑺ 鞭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鞭辟入裡、鞭打快牛、鞭駑策蹇、鞭長駕遠、鞭長莫及、鞭絲帽影、鞭麟笞鳳、鞭長不及馬腹、鞭墓戮屍、鞭不及腹。

一、鞭辟入裡: lǐ[biān pì rù lǐ]、: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二、鞭辟入裡[biān pì rù lǐ] :本作鞭辟近里,宋代理學家常用來形容做學問切實。今多形容說明問題透徹,切中要害。辟(pì):透徹。

三、鞭打快牛[biān dǎ kuài niú] :比喻對工作越勤奮、貢獻越大的人或單位越是高要求、壓任務,而愛護不夠:如果再不解決~問題,消極作用將會更大。

四、鞭駑策蹇[biān nú cè jiǎn]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用作謙詞。

五、鞭不及腹[biān bù jí fù]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7)最後一個字是鞭的成語擴展閱讀

成語定義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包括貶義和褒義,當然,也有中性的。

成語多數為4個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語,有的成語甚至是分成兩部分,中間有逗號隔開。

來源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慣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

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慣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真金不怕火煉」、「有志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成語跟慣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⑻ 鞭四字成語有哪些

鞭辟入裡、
快馬加鞭、
鞭打快牛、
馬腹逃鞭、
鞭長駕遠、
擊鞭錘鐙、
祖鞭先著、
一鞭先著、
截鐙留鞭、
蒲鞭示辱、
先吾著鞭、
蒲鞭之政、
祖生之鞭、
鞭駑策蹇、
猛著先鞭、
鞭麟笞鳳、
著人先鞭、
鞭絲帽影

⑼ 第一個字是鞭字的成語

鞭長莫及
鞭辟入裡 [biān pì rù lǐ]

鞭辟入裡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iā內n pì rù lǐ,意思是形容做學問容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也說鞭辟近里。

中文名

鞭辟入裡

外文名

trenchant

拼音

biān pì rù lǐ

同義詞

入木三分、切中要害、力透紙背

反義詞

不求甚解,不著邊際

成語解釋

鞭:鞭打。辟:通透,觸及。鞭辟:鞭策,激勵。里:衣服的內層。鞭打觸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也說鞭辟近里。

成語出處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託,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裡,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二程全書·遺書十一》:「學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