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最後一個字信的成語

最後一個字信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2 20:30:54

㈠ 四字成語,第一個字商,最後一個字信是什麼成語

並沒有,

帶商的成語:

商彝周鼎、

移商換羽、

含商咀徵、專

商彝夏鼎、

一片宮商、

通商惠工、

參商屬之虞、

富商蓄賈、

共商國是、

富商大賈、

從長商議、

士農工商、

富商巨賈、

含商咀征、

引商刻羽、

引商刻角、

夏鼎商彝、

豪商巨賈、

動如參商、

鴻商富賈

㈡ 帶有信字的成語有哪些

半信半疑、來
信誓旦旦、自
難以置信、
信口開河、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善男信女、
信口雌黃、
言必信,行必果、
通風報信、
背信棄義、
信以為真、
深信不疑、
言而不信、
盡信書不如無書、
將信將疑、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言信行果、
意忌信讒、
韓信用兵,多多益辦、
篤信好學、
貞信之行、
棄信忘義、
言而無信、
去食存信、
訥直守信、
謂予不信

㈢ 最後一個字是信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渺無音信 指毫無消息
不言而信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麼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果於自信 果:果敢。形容過分自信。
難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民保於信 指執政的人有信還要有義,才能受到人民擁護。
偏聽偏信 偏面地聽了一方面的話就信以為真。多指處理事情的態度不公正。
輕諾寡信 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破除迷信 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也指解放思想,掃除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乾的新風格。
通風報信 把對立雙方中一方的機密暗中告訴另一方。
謂予不信 如果以為我的話不真實。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言而無信 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言而有信 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杳無音信 音信:消息,回信。沒有一點消息。
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半疑半信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抱柱之信 後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背義負信 指背棄道義,不守信用。
鸞音鶴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美言不信 信:信實,真實。詞藻華美的言辭、文章,內容往往不真實。
棄義倍信 背離信義。謂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
輕言寡信 謂說話輕率而缺少信用。
去食存信 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貪而無信 貪婪而又不守信用。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無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無信。」
通風討信 猶言通風報信。
無征不信 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
孝悌忠信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准。
言而不信 見「言而無信」。
魚書雁信 見「魚書雁帖」。
雲期雨信 指男女約定幽會的日期。

㈣ 以信字結尾的成語

不言而信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麼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果於自信內 果:容果敢。形容過分自信。
民保於信 指執政的人有信還要有義,才能受到人民擁護。
難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㈤ 看圖猜成語最後一個字信

杳無音信,一點消息也沒有,形容失去聯系或沒有方式聯系。出自 宋·黃版孝邁《詠水仙》詞:「權驚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沒有一點兒音信【易錯字與音】杳無音信容易錯寫成「查無音訊」或「沓無音訊」。讀音容易與「渺(miǎo)無音信」混淆。【近義詞】不知所蹤 杳無消息【同義詞】音信全無 沓無音信【反義詞

㈥ 最後一個字是信的成語,以信字結尾的成語,信字在

以信結尾的成語:
魚書雁信
渺無音信
物微志信
半疑半信
難以置信
杳無音信
鸞音鶴信
言而有信
抱柱之信

......

㈦ 帶有信字的成語有哪些

半信半疑、信誓旦旦、難以置信、信口開河、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信口雌黃、善男信女、通風報信、信以為真、深信不疑、言必信,行必果、言而不信、盡信書不如無書、將信將疑、背信棄義、篤信好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訥直守信、姑妄信之、言信行果、去食存信、信以傳信,疑以傳疑、自信不疑、貞信之行等。
一、自信不疑 [ zì xìn bù yí ]
【解釋】:相信自己,絕不懷疑。
【出自】: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譯文】:在當政的時候,相信自己,絕不懷疑。
二、言信行果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解釋】: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清 梁啟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發端及其略傳》:「正直謹嚴,言信行果。」
【譯文】:做人要正直謹慎嚴格,說了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辦到。
三、盡信書不如無書 [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
【解釋】: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出自】: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譯文】:呼應道,如果是拘泥於書上的東西不如還沒有看過這本書。
四、言必信,行必果 [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
【解釋】:說話一定要算數,行動一定要堅決、果斷。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kēng)硜然小人哉。」
【譯文】:說話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結果,不問是非固執己見是小人啊。
五、信以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解釋】: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當作真的。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只因他平日冒稱是宰相房玄齡之後,在人前誇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來歷,信以為真,把他十分敬重。」

㈧ 第四個字是信的成語大全

難以置信、來
通風報信、源
言而不信、
去食存信、
訥直守信、
言而無信、
徙木為信、
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偏聽偏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魚書雁信、
隴頭音信、
推誠相信、
魚水雁信、
言而有信、
謂予不信、
貪而無信、
不令而信、
似信非信、
民保於信、
孝悌忠信、
睦友以信、
治兵以信、
達誠申信、
小忠小信、
輕諾寡信、
果於自信、
一言之信

㈨ 成語最後一個字是「信」字

言而無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刻木為信
通風報信
笑而不信

求你了,把分給我吧!!就這幾個我還是費了好大的勁才找到的,你如果不給我就太對不起我付出的心血
哈哈,開玩笑,就找到這些,再也找不到了

㈩ 最後一個字是信的成語

首頁 成語詞典 成語謎語 歇後語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成語文章 看圖猜

按拼音索引

搜索「 信 」,找到 31 個成語
成語(點擊查看詳解) 解釋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渺無音信 指毫無消息
不言而信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麼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果於自信 果:果敢。形容過分自信。
難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民保於信 指執政的人有信還要有義,才能受到人民擁護。
偏聽偏信 偏面地聽了一方面的話就信以為真。多指處理事情的態度不公正。
輕諾寡信 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破除迷信 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也指解放思想,掃除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乾的新風格。
通風報信 把對立雙方中一方的機密暗中告訴另一方。
謂予不信 如果以為我的話不真實。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言而無信 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言而有信 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杳無音信 音信:消息,回信。沒有一點消息。
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半疑半信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抱柱之信 後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背義負信 指背棄道義,不守信用。
鸞音鶴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美言不信 信:信實,真實。詞藻華美的言辭、文章,內容往往不真實。
棄義倍信 背離信義。謂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
輕言寡信 謂說話輕率而缺少信用。
去食存信 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貪而無信 貪婪而又不守信用。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無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無信。」
通風討信 猶言通風報信。
無征不信 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
孝悌忠信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准。
言而不信 見「言而無信」。
魚書雁信 見「魚書雁帖」。
雲期雨信 指男女約定幽會的日期。

工具導航: 在線新華字典 反義詞查詢 近義詞查詢 唐詩三百首 歇後語大全 文言文翻譯 中文轉拼音 簡繁轉換 語文網

版權所有在線成語詞典 在線成語字典 浙ICP備05019169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