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難書成語
A. 「(x)(x)難書」的成語是什麼
罄竹難書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釋義】:罄:盡,完; 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B. 什麼竹難書成語
罄竹難書 [qìng zhú nán shū]
基本釋義
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C. 成語《罄竹難書》《卧薪嘗膽》兩個成語的出處,含義
罄竹難書抄
解釋: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出自:《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卧薪嘗膽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D. XX難書四字成語
罄竹難書
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釋義 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E. 求一鼓作氣,掩耳盜鈴,濫竽充數,馨竹難書四個成語的典故
一鼓作氣 (yī gǔ zuò qì)
解釋: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出處:《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示例:初聽這話,還是~的。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八回
掩耳盜鈴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釋: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硬把漢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戲。 ★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
濫竽充數 (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釋: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出處:《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示例:言調整人事,~,依然如故。 ★鄒韜奮《抗戰以來》二七
罄竹難書 (qìng zhú nán shū)
解釋: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事實多得寫不完。
出處:《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示例: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跡,真是所謂~。 ★鄒韜奮《抗戰以來》
F. 成語一一是什麼觸難書
罄竹難書
【解抄釋】: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出自】:《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示例】: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跡,真是所謂~。 ◎鄒韜奮《抗戰以來》
G. 類似罄竹難書的成語
[近義] 罪大惡極 數不勝數
罄竹難書
qìngzhúnánshū
[釋義] 罄:盡;竹:指可供製成專竹簡的竹子;書:屬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語出] 《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正音] 難;不能讀作「nàn」。
[辨形] 罄;不能寫作「磐」。
[近義] 罪大惡極 數不勝數
[反義] 微乎其微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與「擢發難數」有別:~形容罪行多得寫不盡;「擢發難數」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例句]
①日本侵華戰犯的罪惡;~。
②林彪「四人幫」一夥殘酷迫害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罪行真是~。
[英譯] tomumeroustobelisted
H. 「罄竹難書」成語典故中講述了歷史上哪個皇帝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隋煬帝
《舊唐書·李密傳》記載李密數說隋煬帝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意思是說,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決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
I. 什麼難書的成語
罄竹難書 [qìng zhú nán shū]
基本釋義
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J. 什麼成語後面兩個字是難書
罄竹難書,說的是一個人罪行太多了,把竹子寫完了罪行還沒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