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10個含有春的成語故事

10個含有春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3 05:37:10

Ⅰ 關於春天的成語故事的成語

【春風得意】

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多次進京趕考卻沒有考中,直到41歲時才考取進士,此後他寫下《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後來常用「春風得意」形容人處境順利,做事如意,事業有成。

【草長鶯飛】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寫道: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後來多用「草長鶯飛」形容春天的美好的景色。

清代高鼎《村居》也寫道: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Ⅱ 求名言20條,歇後語15條,春聯10副,成語故事10個

名言: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不奮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誇,老來窘隘而已。—鄭板橋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陶淵明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埋頭苦幹是第一,發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
如果你頗有天賦,勤勉會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會補之不足。—雷諾茲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愛迪生
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羅蘭
勤奮是一條神奇的線,用它可以串起無數知識的珍珠。—佚名
莫要由於僥幸取得一次收獲,便否認踏實苦幹是成就的基礎。—佚名
拼搏的汗水放射著事業的光芒,奮斗的年華里洋溢著人生的歡樂。—張衡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蕭楚女
情願讓日子過得忙迫,也不要讓日子過得無聊。—羅蘭
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奮同樣能做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奮也能做到。 —亨沃比徹
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須爬上樹。—富勒
永遠別讓你的思想平凡了,告訴自己你這輩子不平凡。—楊財成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世間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勞動而能夠得到的。—愛迪生
富人如果把金錢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對這點恩惠太看重;因為聖人曾經這樣教誨:勤勞遠比黃金可貴。—薩迪
要工作,要勤勞,勞作是最可靠的財富。—拉封丹
在所有的過錯中,我們最易於原諒的就是懶散。—拉羅什富科
勤勞的人會有各種幸運,懶惰的人則只有一種不幸。—芬蘭諺
勤勞應以所做的工作為尺度。 -- 徐瑋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 吉鴻昌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 吳玉章
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 郭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 -- 奧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歌德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 --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 -- 車爾尼雪夫斯基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 愛因斯坦
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 愛因斯坦
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 秋瑾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的、最正確的、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觀察,觀察,再觀察。 — —巴甫洛夫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成績來。(華羅庚)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是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賓塞
▲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越倍覺失時的痛苦呀! --但 丁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曾國藩)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弗洛姆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肖伯納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西塞羅
▲不要以感傷的眼光去看過去,因為過去再也不會回來了,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好好對付你的現在--現在正握在你的手裡,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氣概去迎接如夢如幻的未來。 ---郎費羅
▲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魯迅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地去工作,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功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李大釗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 --達爾文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培根
▲過於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險之一。 --培根
▲應當仔細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羅曼羅蘭
▲每一點滴的進展都是緩慢而艱巨的,一個人一次只能著手解決一項有限的目標。--貝弗里奇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晉·陸機
▲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 --《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唐·孟浩然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唐·李嶠
▲時而言,有初、中、後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稱;身而言,有幼、壯、艾之期。 --唐·劉禹錫
●等時間的人,就是浪費時間的人。(伊朗)
●誰把一生的光陰虛度,便是拋下黃金未買一物。(伊朗)
●最嚴重的浪費就是時間的浪費(布封)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丁肇中)
▲想成事業,必須寶貴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徐特立
▲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魯迅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
●勤勉的人,每周七個全天;懶惰的人,每周七個早晨(英國)
●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日本)
●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
●時間像彈簧,可以縮短也可以拉長。(柬埔寨)
●時間是一條金河,莫讓它輕輕地在你的指尖溜過。(拉丁美洲)
●光陰潮汐不等人。(緬甸)
●光陰有腳當珍惜,書田無稅應勤耕。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時間待人是平等的,而時間在每個人手裡的價值卻不同。
●誰對時間越吝嗇,時間對誰就越慷慨。(李大釗 )
●時間比理性創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湯姆·潘恩)
●「年」教給我們許多「日」不懂的東西(愛默生)
●時間是審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練的法官(莎士比亞)
●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准。(培根)
●時間能使隱藏的事物顯露,也能使燦爛奪目的東西黯然無光。----(義大利)
◎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魯迅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海倫·凱勒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 只要願擠 總還是有的--魯迅
★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陳師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歌德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歇後語: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說不出」)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炭(嘆,即享受)
糞坑關刀:文(聞)不能,武(舞)也不能。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
盲人吃湯丸:心中有數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泥水佬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人
偷雞不成:蝕把米,即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損失
茅坑裡扔炸彈:激起民糞(憤)
閻王爺嫁女:鬼要

春聯:
承前啟後寫中華新史
繼往開來揚古國文明

雨順風調中華鋪錦綉
人勤春早大地沐祥光

駿馬揚蹄賓士崢嶸歲月
春風著意裝點錦秀山河

玉潔冰清紅梅點點催春意
銀裝素裹瑞雪霏霏兆豐年

春風春雨春色無邊春意暖
福地福門福光有情福氣濃

仁政惠民科技田林騰熱浪
春風化雨工商市鎮譜新篇

大地簇繁花新元盛紀宏圖燦
中天呈瑞彩廣廈瓊樓翰墨香

三陽開泰千門喜
九域增輝四海春

大地回春紅艷艷
神州賀歲樂悠悠

春盈四海家家喜
喜滿九州處處春

馬躍前程千里錦
羊迎古國九州春

門對青山碧水秀
宅縈喜氣福光濃

成語故事:
1、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2、洛陽紙貴 luò yáng zhǐ guì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3、按圖索驥 àn tú suǒ yì

春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無論什麼樣的馬,他一眼就能分出優劣。他常常被人請去識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伯樂」本是天上的星名,據說負責管理天馬)。

有一次,孫陽路過一個地方,忽見一匹拖著鹽車的老馬沖他叫個不停,走近一看,原來是匹千里馬,只是年齡稍大了點。老馬拉著車艱難地走著,孫陽覺得太委屈了這匹千里馬,它本是可以奔跑於疆場,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的寶馬良駒,現在卻默默無聞地拖著鹽車,慢慢地消耗著它的銳氣和體力,實在可惜!孫陽想到這里,難過得落下淚來。

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使千里馬不再被埋沒,也為了自己一身絕技不至於失傳,孫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4、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5、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裡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6、勢如破竹

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准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滅大計。多數人認為,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准備再說。

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杜預認為,必須趁目前昊國衰弱,忙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作征南大將軍。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成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聽到風聲嚇破了膽,紛紛打開城門投降。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現在趁士氣高漲,鬥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 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沖向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斗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7、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8、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9、唇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捨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裡罷了。」晉獻公採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虞公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嘆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10、雞鳴狗盜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並准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Ⅲ 關於春天的成語故事

春風化雨

「春風化雨」指適宜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古人認為好的教育,應該像和暖的春風吹拂人,應該像及時雨滋潤大地。「春風化雨」出自兩個典故。

第一個典故出自《孟子·盡心上》。《孟子·盡心上》中提出了君子教育的方法:「君子的教育方法有五種:一是像及時雨一般滋潤學生,感化學生;二是培養學生的品德;三是培養學生的才能;四是答疑解惑;五是學生自學。」

第二個典故出自《說苑·貴德》。孟簡子曾在梁國和魏國做宰相,但後來獲罪逃往齊國,管仲迎接他的時候問道:「你在梁國和魏國做宰相的時候,門下有多少食客呢?」

孟簡子答道:「三千多人。」

管仲又問:「今天跟你一起來的有幾個人呢?」

「三個人。」

管仲好奇地問:「你現在落魄了,他們為什麼還死心塌地地跟著你呢?」

孟簡子答道:「一個人的父親死了,他沒錢埋葬,我出錢埋葬了他的父親;一個人的母親死了,他沒錢埋葬,我出錢埋葬了他的母親;還有一個人,他的哥哥被關在監獄,是我把他哥哥營救了出來。所以這三個人跟著我到了這里。」

管仲感嘆道:「如果我有一天落魄了,一定沒人願意跟隨我。我不像你,我不能像春風一樣溫暖人,我也不能像夏雨一樣滋潤人,我落魄時一定會孤苦伶仃。」

Ⅳ 關於寫春的成語故事

野火燒不盡,春抄風吹又生。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詩句。《賦得古原草送別》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關於春的成語:
春暖花開、
風花雪月、
出水芙蓉、
春華秋實、
花團錦簇、
柳暗花明、

Ⅳ 與春有關的成語故事

詞語:抄百業興旺 天狗守吉祥襲 旺旺吠財 狗年來福
成語:張燈結綵恭賀新禧 吉星高照 恭喜發財 多福多壽 財運亨通 健康長壽 鯉魚躍龍門 開春喜臨門 開春福臨門 開春大吉 花開富貴 恭喜發財 恭賀春節 財源廣進 恭賀新喜 財運亨通 合家歡樂 飛黃騰達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萬事順意 幸福美滿 官運亨通 美夢連連 吉祥如意 萬事順利 榮華富貴 一帆風順 金玉滿堂 五福臨門 龍鳳呈祥 龍門精神 百業興旺 六畜興旺 五穀豐登 喜上眉梢
百業興旺 天豬守吉祥 旺旺吠財 豬年來福
恭賀新禧 吉星高照 恭喜發財 多福多壽 財運亨通
健康長壽 鯉魚躍龍門 開春喜臨門 開春福臨門 開
春大吉 花開富貴 恭喜發財 恭賀春節 財源廣進
恭賀新喜 財運亨通 合家歡樂 飛黃騰達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萬事順意 幸福美滿 官運亨通 美夢連連
吉祥如意 萬事順利 榮華富貴 一帆風順 金玉滿堂
五福臨門 龍鳳呈祥 龍門精神 百業興旺 六畜興旺
五穀豐登 喜上眉梢 張燈結綵 紅紅火火

Ⅵ 關於春字的成語故事

春風化雨、 滿面春風、 春暖花開、 枯木逢春、 春華秋實、 春意盎然、 陽春白雪、 春風得意、 妙手回春、 春去秋來、 雨後春筍

Ⅶ 10個關於春天的唯美成語故事

鶯歌燕舞
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現常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
[拼音]
yīng gē yàn wǔ
[出處]
宋·蘇軾《報錦亭》:「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例句]
春天到了,林子里到處鶯歌燕舞。
[近義]
鳥語花香 鶯歌蝶舞 燕舞鶯啼 燕舞鶯歌 ...
[反義]
雞犬不寧 坐薪懸膽 雞飛狗跳

Ⅷ 寫出帶春的成語故事

春風化雨、
滿面春風、
春暖花開、
枯木逢春、
春華秋實、
春意盎然、
陽春白雪、
春風得意、
妙手回春、
春去秋來、
雨後春筍、
寸草春暉、
春色滿園、
吹皺一池春水、
春和景明、
瓊島春雲、
萬象回春、
春深似海、
春蚓秋蛇、

Ⅸ 擁抱春天:7個關於春天的唯美成語故事,妙極了

01

人面桃花

《題都城南庄》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朝時,博陵人崔護清明節至城郊踏青,口渴欲討杯水喝,走到一戶莊院,花木簇然,大門緊閉。崔護敲門,一個女子給他倒了一碗水,自己則倚著院子里的桃花樹,含笑地看著他。

第二年,崔護重訪舊地,欲尋這個女子,卻見莊院依舊,大門緊閉,卻不見那女子。遂在門上題了一首詩,即是這首流傳頗廣的《題都城南庄》。

過了幾日,崔護偶然來到了這里,便又來尋,卻見莊裡正在辦喪事。崔護扣門詢問,一個老漢出來問他:「你莫不是崔護?「崔護答是,老漢哭道:「你殺了我的女兒呀。」

崔護愕然,老漢道:「我的女兒自去年以來,一直精神恍惚,若有所失。前幾天與她一起出門,回來的時候,她看到門上的詩就生病了,絕食數日而死。你說,難道不是你殺死的嗎?」

崔護聽了十分動容,入內而哭,不停呼喚女子,神奇的是,女子過了半日漸漸復甦過來。老漢大喜,就將女兒許配給了崔護,成了一段佳話。

07

萬紫千紅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寫過《春日》一詩: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而「萬紫千紅」也成了形容春天美好景緻的成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