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以耳未開頭的成語

以耳未開頭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8 07:49:40

① 以「耳」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耳聰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聰:聽覺靈敏;明:眼力敏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2、耳聾眼花[ ěr lóng yǎn huā ]:年老體衰者聽力和視力都不好。 也形容人對事物的知覺極為遲鈍。,指年老體衰者聽覺、視覺衰退。形容人對事物的知覺極為遲鈍。

3、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濡:沾濕;染:沾染。 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4、耳熟能詳[ ěr shú néng xiáng ]: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5、耳熏目染[ ěr xūn mù rǎn ]:指見聞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覺受影響。

② 以屬字開頭的成語

屬毛離里: 比喻子女與父母關系的密切。
屬垣有耳: 有人靠著牆偷聽。
屬辭比事: 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後泛稱作文紀事。
屬人耳目: 屬:集中在一點。指引人注意。
屬詞比事: 連綴文辭,排比史事。後亦泛指撰文記事。

③ 許字開頭的成語

許字開頭的成語
1、許友以死
【成語】:許友以死
【拼音】:xǔ yǒu yǐ sǐ
【解釋】:許:應許。朋友以死相許。形容重友誼。
【出處】:《周禮·曲禮上》:「父母存,不許友以死,不有私財。」
【示例】: 【近義詞】:生死與共
2、許結朱陳
【成語】:許結朱陳
【拼音】:xǔ jié zhū chén
【解釋】:朱陳:古村名,內住朱、陳兩姓,世代互相聯姻。比喻同意結成婚姻。
【出處】:唐·白居易《朱陳村》:「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一村唯兩姓,世世
3、許由洗耳
【成語】:許由洗耳
【拼音】:xǔ yóu xǐ ěr
【解釋】:許由:遠古時代人名。許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當官。
【出處】: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穎水濱……巢父曰:『…
4、許許多多
【成語】:許許多多
【拼音】:xǔ xǔ ō ō
【解釋】:很多數量的人或物。
【出處】: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要完成這個基本任務,有許許多多的工作要做。」
【示例】:路遙《平凡的世界》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④ 以頭.手.耳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頭會箕斂\頭沒杯案\ 頭出頭沒\頭高頭低\頭會箕賦\頭昏目眩\頭昏目暈\ 頭昏腦悶\ 頭昏腦眩\頭上安頭\頭上末下\頭上著頭\頭梢自領\頭疼腦熱\頭童齒豁\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頭頭是道\頭一無二\ 頭暈眼花\ 頭重腳輕\頭足倒置\ 頭足異處\頭足異所

手腳並用 手低眼高 手巧心靈 手眼通天 手足重繭 手下留情 手到病除 手不釋卷 手不停揮 手到拈來 手到擒來 手揮目送 手疾眼快 手零腳碎 手忙腳亂 手舞足蹈 手足胼胝 手足無措 手足之情

耳濡目染 耳目一新 耳聰目明

⑤ 以道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道不相謀、道寡稱孤、道途聽說、道貌岸然、道聽耳食。

一、道不相謀

白話釋義: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翻譯:孔子說:『雙方走的道路不相同,不能相互商量

二、道寡稱孤

白話釋義:指自封為王,稱霸一方。

朝代:明·

作者:無名氏

出處:《陳倉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尋戰討,相攻拒,出來的道寡稱孤。」

翻譯:大家都等著要分疆界,霸佔山川,總是追求戰爭討伐,攻守相持,出來的我們只能靠自己

三、道途聽說

白話釋義:道:道路;途:路途。路上聽來的又在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處: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

翻譯:聽到之後就隨便亂說的,這是拋棄了道德的行為。

四、道貌岸然

白話釋義:神態莊重嚴 肅。多指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岸然:嚴峻的樣子。

朝代:清

作者:蒲松齡

出處:《聊齋志異·成仙》:「道貌岸然」。

翻譯:神態莊重嚴肅

五、道聽耳食

白話釋義: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盲目輕信。

朝代:清

作者:葉燮

出處:·《原詩·外篇下》:「村學究道聽耳食,竊一言以詫新奇,此等之論是也。」

翻譯:村學究道聽了吃,我一句話以對新奇,這樣的評論是正確的

⑥ 以長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長篇大論、長眠不抄起、長話短說、長驅直入、長年累月。
一、長篇大論
白話釋義: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言或文章。
出處:《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裡?倒要細細看看,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麼。」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二、長眠不起
白話釋義:死亡的別稱。
出處:《太平廣記》:「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朝代:宋
作者:李昉
譯文:下面有活了百年的人,長眠不知早晨的模樣。
三、長話短說
白話釋義:把要用很多話才能說完的事用簡短的話說完。
出處:《歧路燈》第三十六回:「長話短說,你與譚學生是同盟兄弟,他贏了俺一百多銀子。
朝代:清
作者:李綠園
四、長驅直入
白話釋義:(軍隊)長距離地、毫無阻擋地向前挺進。形容進軍的順利。驅:快跑。
出處:《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盧俊義等無後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五、長年累月
白話釋義:形容經歷很多年月;很長時期。
出處:《雲崖初暖》:「她連一眼也不看那~死屍般坐在火塘邊的阿侯哈嫫。」
朝代:近代
作者:高纓

⑦ 以目字開頭的成語

目不窺園: 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慘。
目不識丁: 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目不暇接: 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目不斜視: 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個方向看。
目不轉睛: 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
目光炯炯: 炯炯:明亮的樣子。兩眼明亮有神。
目空一切: 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極端驕傲自大。
目迷五色: 五色:各種顏色。形容顏色既多又雜,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綜復雜,不易分辨清楚。
目空四海: 四海:指全國各地。眼看四海之內皆空。比喻目中無人、狂妄或自負之甚
目光短淺: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目若懸珠: 眼睛象一對懸掛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目空餘子: 眼裡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無人」。
目瞪舌彊: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眥盡裂: 目眥: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目注心營: 指竭盡心力以赴。
目注心凝: 猶言全神貫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目知眼見: 親眼所見。形容熟悉了解。
目治手營: 親眼觀察,親手試驗。
目眐心駭: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
目睜口呆: 驚懼得睜大雙眼說不出話來。形容因吃驚或受氣而發楞。
目怔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眢心忳: 猶言淚竭神傷。形容悲痛之甚。
目語額瞬: 眉毛眼睛能作態示意。形容處事精明狡猾。
目眩頭暈: 眼睛發花,頭腦昏暈。同「目眩頭昏」。
目眩頭昏: 猶頭昏眼花。眼睛發花,頭腦昏暈。
目眩神搖: 眼花繚亂,心神搖盪。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目下十行: 形容看書速度極快。
目無餘子:
目無下塵: 下塵:佛家語,凡塵,塵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態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目無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裡。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目兔顧犬: 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
目挑心悅: 指眉眼傳情,兩心相悅。
目窕心與: 指眉目傳情,內心相許。
目挑眉語: 以眉目挑逗傳情。
目擩耳染: ?焙通「濡」,沾染。因耳目經常接觸而受到感染,影響。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目染耳濡: 因耳目經常接觸而受到感染,影響。同「目擩耳染」。
目牛無全: 比喻技藝純熟或謀劃高明。
目逆而送: 逆:迎。目逆:眼睛迎著當面走過來的人。眼睛注視著迎來,注視著送走。形容對所見的人十分關注或敬佩。
目目相覷: 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同「面面相覷」。
目亂精迷: 眼花繚亂,神情迷惑。形容所見情景復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
目亂睛迷: 形容所見情景復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同「目亂精迷」。
目量意營: 以目測量,用心經營。形容精心勘測設計。
目空餘子:
目空一世: 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驕傲自大。
目睫之論: 比喻膚淺的見解。
目交心通: 以眼色傳情,心中相互溝通。
目見耳聞: 指親眼看見,親耳聽到。
目擊道存: 眼光一接觸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目酣神醉: 形容景色優美令人陶醉。
目斷鱗鴻: 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目斷魂銷: 目斷:竭盡目力所見。指竭盡目力也看不見,因而內心十分悲痛。形容因離別而十分傷心。亦作「目斷魂消」。
目動言肆: 指神色不安,語調失常。
目定口呆: 睜大眼睛直盯著不動,張著嘴說不出話。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楞的樣子。
目瞪心駭: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同「目眐心駭」。
目瞪舌強: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撟: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張: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歪: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目瞪口結: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僵: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達耳通: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目成心許: 目成:以目傳情,心意相通。許:允許;許諾。形容男女雙方以眉目傳情,互通愛慕之意,心裡暗暗相許。亦作「目成眉語」、「目成心授」。
目不知書: 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同「目不識書」。
目不暇給: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來不及看。
目不識書: 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目不苟視: 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
目不給賞: 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優美繁多。
目不別視: 眼睛不往別處看。形容精神集中,專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視」。
目睹耳聞: 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目不忍視: 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目不忍見: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目不邪視: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
目光如鼠: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淺或行為不正。
目光如炬: 目光發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目濡耳染: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目無餘子: 餘子:其他的人。眼裡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目使頤令: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貴,擺大架子。
目中無人: 眼裡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目擊耳聞: 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目挑心招: 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傳情,心神招引。
目食耳視: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亂。
目不交睫: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閉眼。沒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
目送手揮: 手眼並用,怎麼想就怎麼用。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目光如豆: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目指氣使: 目指:動一下眼睛來指物;氣使:用噓氣聲支使人。用眼神和氣色指使人。形容驕橫傲慢的樣子。
目無尊長: 不把尊長放在眼裡。形容狂妄無禮。
目無王法: 不把國家的法律放在眼裡。指人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
目無全牛: 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目無法紀: 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目不見睫: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見遠處,不見近處。
目別匯分: 指分門別類。
目不忍覩:

⑧ 以耳開頭的成語

耳食之徒、耳聽心受、耳虛聞蟻、耳鬢廝磨、耳濡目染、耳後生風、耳食之言、耳口相傳、耳熟能詳、耳提面命耳聰目明、耳聞是虛、耳鬢相磨,眼觀為實、耳目眾多、耳目股肱、耳順之年、耳目一新、耳聞不如面見,眼見為實、耳不離腮、耳不忍聞、耳聞不如目見、耳視目聽、耳熱眼花、耳聾眼黑、耳聽為虛、耳目喉舌、耳熱眼跳

⑨ 以"e"字母開頭的成語十條,注音,解釋,造句

以e開頭的成語

1.阿諛奉承【字詞釋義】 阿諛:用好聽的話討好人。 奉承:恭維人。
【成語釋義】巴結拍馬屁,說恭維人的話,人討好。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討好拍馬 【成語性質】貶義詞
【近義詞】阿諛逢迎、投其所好、趨炎附勢 【反義詞】剛正不阿 、剛直不阿
2. 耳提面命 漢語拼音ěr tí miàn mìng
成語釋義: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成語出處:《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使用例句: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耳提面命。 ★清·李漁《曲話·結構》
3. 爾虞我詐 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成語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4.婀娜多姿 ē nuó ō zī 成語釋義:形容姿態柔和而美好。成語出處古樂府《孔雀東南飛》:「四角龍幡,婀娜多姿隨風傳。」
5.耳鬢斯磨 ěr bìn sī mó 成語釋義: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6. 耳聰目明 聰:聽覺靈敏;明:眼力敏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7.餓殍遍野 è piǎo biàn yě 成語釋義:殍:人餓死後的屍體。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成語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8. 恩將仇報成語釋義:拿仇恨回報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負義。
9.恩榮並濟成語釋義:恩榮:恩惠榮寵。濟:調濟。恩惠與榮耀兩種手段一起施行。
10.恩重如山成語釋義: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⑩ 與目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目不見睫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見遠處,不見近處。

目不交睫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閉眼。沒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

目不窺園 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

目不識丁 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目不暇接 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目不邪視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

目不轉睛 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

目光炯炯 炯炯:明亮的樣子。兩眼明亮有神。

目光如豆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目光如炬 目光發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目光如鼠 形容人眼神奸滑。

目擊耳聞 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目空一切 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極端驕傲自大。

目迷五色 五色:各種顏色。形容顏色既多又雜,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綜復雜,不易分辨清楚。

目濡耳染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目食耳視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亂。

目使頤令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貴,擺大架子。

目送手揮 手眼並用,怎麼想就怎麼用。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目挑心招 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傳情,心神招引。

目無全牛 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目無餘子 餘子:其他的人。眼裡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目指氣使 目指:動一下眼睛來指物;氣使:用噓氣聲支使人。用眼神和氣色指使人。形容驕橫傲慢的樣子。

目中無人 眼裡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目別匯分 指分門別類。

目不別視 眼睛不往別處看。形容精神集中,專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視」。

目不給賞 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優美繁多。

目不苟視 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慘。

目不忍見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目不忍視 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目不識書 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目不暇給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來不及看。

目不斜視 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個方向看。

目不知書 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同「目不識書」。

目成心許 目成:以目傳情,心意相通。許:允許;許諾。形容男女雙方以眉目傳情,互通愛慕之意,心裡暗暗相許。

目達耳通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目瞪口僵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結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歪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目瞪口張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彊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撟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強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心駭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同「目眐心駭」。

目定口呆 睜大眼睛直盯著不動,張著嘴說不出話。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楞的樣子。

目動言肆 指神色不安,語調失常。

目睹耳聞 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目斷魂銷 目斷:竭盡目力所見。指竭盡目力也看不見,因而內心十分悲痛。形容因離別而十分傷心。亦作「目斷魂消」。

目斷鱗鴻 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目酣神醉 形容景色優美令人陶醉。

目注心凝 猶言全神貫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目注心營 指竭盡心力以赴。

目眥盡裂 目眥: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目擊道存 眼光一接觸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目見耳聞 指親眼看見,親耳聽到。

目交心通 以眼色傳情,心中相互溝通。

目睫之論 比喻膚淺的見解。

目空一世 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驕傲自大。

目空餘子 眼裡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無人」。

目量意營 以目測量,用心經營。形容精心勘測設計。

目亂睛迷 形容所見情景復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同「目亂精迷」。

目亂精迷 眼花繚亂,神情迷惑。形容所見情景復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

目目相覷 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同「面面相覷」。

目逆而送 逆:迎。目逆:眼睛迎著當面走過來的人。眼睛注視著迎來,注視著送走。形容對所見的人十分關注或敬佩。

目牛無全 比喻技藝純熟或謀劃高明。

目染耳濡 因耳目經常接觸而受到感染,影響。同「目擩耳染」。

目擩耳染 因耳目經常接觸而受到感染,影響。

目若懸珠 眼睛象一對懸掛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目挑眉語 以眉目挑逗傳情。

目挑心悅 指眉眼傳情,兩心相悅。

目窕心與 指眉目傳情,內心相許。

目兔顧犬 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

目無法紀 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目無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裡。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目無王法 不把國家的法律放在眼裡。指人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

目無下塵 下塵:佛家語,凡塵,塵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態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目無尊長 不把尊長放在眼裡。形容狂妄無禮。

目下十行 形容看書速度極快。

目眩神搖 眼花繚亂,心神搖盪。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目眩頭昏 猶頭昏眼花。眼睛發花,頭腦昏暈。

目眩頭暈 眼睛發花,頭腦昏暈。同「目眩頭昏」。

目語額瞬 眉毛眼睛能作態示意。形容處事精明狡猾。

目眢心忳 猶言淚竭神傷。形容悲痛之甚。

目怔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眐心駭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

目睜口呆 驚懼得睜大雙眼說不出話來。形容因吃驚或受氣而發楞。

目知眼見 親眼所見。形容熟悉了解。

目治手營 親眼觀察,親手試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