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安靜下來後的成語

安靜下來後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4 00:38:22

㈠ 各種聲音都安靜下來了指的是什麼字成語

萬籟俱寂~~

【解釋】形容周圍環境變得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出處】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鍾磬音。」

㈡ 形容很快安靜下來的詞語

噤若寒蟬 針落有聲 鴉雀無聲 萬籟俱寂

㈢ 形容讓人安靜下來的成語

因為比較吵得那堆突然思維短路,其它的人以為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全都停了下來,發現其實什麼事也沒有之後,又開始了···

㈣ 形容安靜的成語,急急急!

形容安靜的成語有鴉雀無聲、無聲無息、夜深人靜、噤若寒蟬、萬籟俱寂、風平浪靜、悄然無聲。
1、鴉雀無聲,讀音yā
què

shēng,漢語成語,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直等到大眾去凈之後,靜悄悄的鴉雀無聲。
2、無聲無息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ú
shēng

xī,意思是一點聲音也沒有,沒有氣息。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浩然《艷陽天》第66章:「鋸末子紛紛揚揚,像小雪花似的無聲無息地落下來。」
3、夜深人靜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

shēn
rén
jìng,形容深夜沒有人的聲響,非常寂靜。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六回:等到夜裡人靜的時候,一個人溜到黑八哥宅里同八哥商量,托八哥替他想法子。
4、噤若寒蟬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原指像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後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含貶意。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他的話完了,台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
5、悄然無聲(
qiǎo
rán

shēng)是漢語詞語。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學期第二課《三亞落日》: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㈤ 形容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的成語

行若無事----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

若無其事----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從容自若----從容:舒緩,不慌不忙;自若:自在,如常。沉著鎮靜,神態自若.

從容自如----從容:舒緩,不慌不忙;自如:自在,如常。不慌不忙,得心應手.

應付自如----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很有辦法。

安閑自在----安靜清閑,自由自在。形容清閑無事。

安分知足----安於本分,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

問心無愧----愧:慚愧。問問自己,認為沒有什麼感到慚愧的地方.

捫心無愧----捫:摸;愧:慚愧。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隨遇而安----隨:順從;遇:遭遇。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泰然處之----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處:處理,對待。形容毫不在意,沉著鎮定。

泰然自若----不以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緊急情況下沉著鎮定,不慌不亂。

神色自若----自若:如常,象原來的樣子。神情臉色毫無異樣。形容態度鎮靜。

心平氣和----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舒眉展眼----神態舒適,無憂(成語大全)無慮的樣子。

心安理得----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裡很坦然。

平心靜氣----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沉聲靜氣----指聲調低沉,態度平和.老僧入定----和尚靜坐,使心定於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㈥ 形容"吵鬧的環境忽然安靜下來"用哪個成語

形容"吵鬧的環境忽然安靜下來"的成語是「鴉雀無聲」【yā què wú shēng】

㈦ 描寫心和魂都平靜下來的成語

平心靜氣
píng xīn jìng qì
【解釋】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版回:權「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才能得這個實在;縱然訪不著,外人也不能知道。」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在勸解中。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辨形】平;不能寫作「憑」;靜;不能寫作「凈」。

【近義詞】心平氣和

【反義詞】意氣用事

【辨析】~和「心平氣和」;都表示「心情冷靜;不魯莽行事」。常可通用。但~偏重於「平心」;指內心平靜;「心平氣和」偏重於「氣和」;指態度溫和。而且「心平氣和」的搭配對象比~多。

【例句】你~地好好想一想;不要輕易地做選擇。

㈧ 形容安靜的成語

形容安靜的成語有鴉雀無聲、無聲無息、夜深人靜、噤若寒蟬、萬籟俱寂、風平浪靜、悄然無聲。
1、鴉雀無聲,讀音yā què wú shēng,漢語成語,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直等到大眾去凈之後,靜悄悄的鴉雀無聲。
2、無聲無息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ú shēng wú xī,意思是一點聲音也沒有,沒有氣息。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浩然《艷陽天》第66章:「鋸末子紛紛揚揚,像小雪花似的無聲無息地落下來。」
3、夜深人靜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 yè shēn rén jìng,形容深夜沒有人的聲響,非常寂靜。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六回:等到夜裡人靜的時候,一個人溜到黑八哥宅里同八哥商量,托八哥替他想法子。
4、噤若寒蟬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原指像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後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含貶意。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他的話完了,台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
5、悄然無聲( qiǎo rán wú shēng)是漢語詞語。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學期第二課《三亞落日》: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㈨ 意思是「」立刻安靜下來」的成語是哪個

少安抄勿躁
(shǎo
ān

zà襲o)
解釋:少:稍微,暫時;安:徐緩,不急;勿:不要;躁:急躁.暫且安心等一會兒,不要急躁.
出處:唐·韓愈《答呂毉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之所為,少安無躁.」
示例:魯...

㈩ 表示人的聲音安靜下來的成語

萬籟無聲
wàn lài wú shēng
【解釋】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版沒有。

【出處】唐·權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鍾磬音。」

【結構】主謂式。

【用法】形容環境特別靜。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正音】籟;不能讀作「lán」。

【近義詞】鴉雀無聲、萬籟俱寂

【反義詞】人聲鼎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