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宣和少君的成語
A. 德媲鮑桓什麼意思
德媲鮑桓,指的是鮑宣和桓少君郎才女貌,夫唱婦隨的愛情故事。德,回品德。答媲,媲美。
西漢渤海人鮑宣的妻子叫桓少君,鮑宣曾經就學於少君的父親。少君父親贊賞學生家境雖貧苦而為人清白,就把女兒嫁給他,陪嫁的禮物和很多。鮑宣對少君說:
「你生長在富裕的環境中,習慣了奢華的生活,而我卻家境貧寒不敢受如此厚禮。」少君回答說:「我父親正是因為你注重品德修養,保持儉朴生活才讓我嫁給你、服侍你的,我一定尊重你的意見。」於是少君把華麗的服裝和飾物全部收藏起來,改穿短衣裳,和丈夫一起拉著鹿車,回到夫家。拜見婆婆後,就立即提出水瓮去汲水。她的表現深為鮑宣敬佩,二人如魚得水,伉儷情深。
B. 桓少君悉棄嫁妝中,鮑宣是個怎麼樣的人,桓少君父親是個怎麼樣的人
鮑宣:刻苦努力、品德高尚、信守承諾、不卑不亢 父親:有眼光和遠見、思想先進不保守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C. 恆少君翻譯(渤海鮑宣~鄉邦稱之)謝
原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拜姑禮畢,提瓮出汲,修行婦道,鄉邦稱之。
譯:
《後漢書》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
詞類活用
父奇其清苦:奇,意動用法,以……為奇
特殊句式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判斷句
能如是,是吾志也:判斷句
唯命是從:賓語前置句,唯,發語詞,無實意;是,賓語前置標志,不翻譯。
重點實詞
裝送:嫁妝
御:侍從
姑:婆婆
汲:打水
櫛:梳子
D. 「共挽鹿車「是什麼意思
詞目 共挽鹿車
發音 gòng wǎn lù chē
釋義 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回贊夫妻同心,答安貧樂道。
出處 《後漢書·鮑宣妻傳》:「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
E. 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出自哪篇古文
出自范曄《後漢書》卷八十四 列女傳第七十四: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內宣嘗就少君父學,容父奇其清苦,故以
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拜姑禮畢,提瓮出汲,修行婦道,鄉邦稱之。
參考譯文:
勃海人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到少君家向少君的父親求學,少君的父親驚奇鮑宣的清貧艱苦,所以將女兒嫁給他,陪嫁贈送的財物非常多。鮑宣不高興,對妻子說:「少君生來富貴驕傲,習慣打扮得漂漂亮亮,然而我實在貧寒微賤,禮數上不敢接受。」妻子說: 「父親因為先生修養品德,堅守簡約,所以要我來侍奉您,給拿洗沐用具,既然我侍奉您,就按照您的意思去做。」鮑宣笑著說:「能像這樣,符合我的心意。」妻子於是將侍女、衣服和飾物全部退回,重新換上短布衣服,和鮑宣一同拉著小車回家鄉。給婆婆行完禮,少君就提著瓦瓮出去提水。少君注意修養德行,行為合於婦道,鄉里都稱贊她。
F. 恆少君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鮑宣過去跟隨桓來少君的父親自讀書。她父親對他的貧苦生活稱奇,因而把女兒嫁給了他,並准備了豐厚的財物作為嫁妝。鮑宣不樂意,對他妻子說:「少君你嬌生慣養,習氣了美麗的服飾,而我的確貧窮微賤,不敢承受這些禮物。」桓少君答復道:「父親大人由於先生你學行美德恪守簡約,所以使我侍候您。既已經奉命伺候君子,我只聽您的吩咐。」鮑宣笑著說:「能做到這樣,正合了我的願望。」桓少君於是把一切的僕人服飾全部還給她父親,改穿短的粗布衣裳,跟鮑宣一道拉著鹿車來到鮑家。
G. 桓少君悉棄嫁妝中,鮑宣是個怎麼樣的人,桓少君父親是個怎麼樣的人
鮑宣:刻苦努力、品德高尚、信守承諾、不卑不亢
父親:有眼光和遠見、思想先進不保守
^
H. 出身富家的少君為什麼嫁給鮑宣並敬重鮑宣
原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拜姑禮畢,提瓮出汲,修行婦道,鄉邦稱之。 譯: 《後漢書》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 詞類活用 父奇其清苦:奇,意動用法,以……為奇 特殊句式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判斷句 能如是,是吾志也:判斷句 唯命是從:賓語前置句,唯,發語詞,無實意;是,賓語前置標志,不翻譯。 重點實詞 裝送:嫁妝 御:侍從 姑:婆婆 汲:打水 櫛:梳子
I. 《賢妻恆少君》翻譯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內為他的清貧刻苦容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