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被別人氣壞的成語

被別人氣壞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4 16:32:51

A. 形容一個人壞的成語,越多越好

形容一個人壞的成語有作惡多端、喪盡天良、惡貫滿盈、十惡不赦、心狠手辣等。
1、作惡多端
【解釋】:做了許多壞事。指罪惡累累。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二回:「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裡就積得過來。」
【譯文】:想當初做惡多端,這三四天齋戒,那裡就積累得過來。
2、喪盡天良
【解釋】:喪:喪失;天良:良心。沒有一點良心。形容惡毒到了極點。
【出自】:清·錢泳《履園叢話·臆論·利己》:「今人既富貴驕奢矣,而又喪盡天良。」
【譯文】:現在的人既富貴驕橫奢侈了,而且喪盡天良。
3、惡貫滿盈
【解釋】:貫:穿錢的繩子;盈:滿。罪惡之多,猶如穿線一般已穿滿一根繩子。形容罪大惡極,到受懲罰的時候了。
【出自】:《尚書·泰誓》:「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譯文】:商已是惡貫滿盈,上天的命令殺了他。
【示例】:你今日~,有何理說。 ◎元·無名氏《硃砂擔》第四折
4、 十惡不赦
【解釋】: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出自】:《隋書·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條:……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
【譯文】:又在重罪十條:他犯了這十種……,不屬於八議論贖罪的限制。
【示例】:這個暴徒,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真是~。
5、心狠手辣
【解釋】: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白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譯文】:那小姑娘聽了,要想不相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眼前;要想信來,其他平白和我沒有半句話,大小姐又過得好,怎麼就下得這樣狠心猛烈的方法。
【示例】:他頤指氣使人,~。 ◎林平《從夏三蟲說開去》

B. 形容人品壞的成語

1、蠻不講理
成語拼音:mán bù jiǎng lǐ
成語解釋:蠻:野蠻;粗暴。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成語出處: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我們社會里,也有少數不顧公共利益,蠻不講理,行兇犯法的人。」
2、以鄰為壑
成語拼音:yǐ lín wéi hè
成語解釋:壑:山溝;大水塘。把鄰國當作排泄本國洪水的深溝。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或災禍轉嫁給別人。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澤水。澤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3、心術不正
成語拼音:xīn shù bù zhèng
成語解釋: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宮曰:『汝心術不正,我故棄汝!』」
4、造謠生事
成語拼音:zào yáo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製造謠言,挑起事端。
成語出處:魯迅《書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於上海者,實尤為古怪,造謠生事,害人賣友,幾乎視若當然。」
5、居心叵測
成語拼音:jū xīn pǒ cè
成語解釋:叵:不可;測:推測;料想;居心:存心;指懷著某種念頭。存心險惡;估摸不透。
成語出處:清 林則徐《使粵奏稿》:「且其居心叵測,反覆靡常。」

C. 形容人壞的成語有哪些

罪大惡極、
罪惡昭彰、
罪惡滔天、
罪盈惡滿、
罪惡如山、
罪惡貫盈、
罪惡迷天、
惡稔罪盈
不能自拔 拔:擺脫。不能主動地從痛苦、錯誤或罪惡中解脫出來。
出處:《宋書·劉義恭傳》:「世祖前鋒至新亭,劭挾義恭出戰,恆錄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惡貫禍盈 貫:錢串;禍:為害。指罪惡累累像錢串已滿,末日來臨
出處:唐·崔融《諫稅關市疏》:「獨有默啜,假息孤恩,惡貫禍盈,覆亡不暇。」
惡貫久盈 貫:錢串;盈:充滿。罪惡像錢串一樣堆滿。形容罪大惡極,已到了該受懲罰的末日
出處:唐·陸贄《議汴州逐劉士寧事狀》:「伏以劉士寧昏荒暴慢,惡貫久盈,事跡彰著。」
惡貫滿盈 貫:穿錢的繩子;盈:滿。罪惡之多,猶如穿線一般已穿滿一根繩子。形容罪大惡極,到受懲罰的時候了。
出處:《尚書·泰誓》:「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惡積禍盈 罪惡成堆,禍害滿貫。形容罪大惡極。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
惡稔貫盈 稔:成熟;貫盈:穿滿了繩索,指到了極點。罪惡積蓄成熟,像錢串已滿。形容作惡多端,末日來臨
出處:《梁書·侯景傳》:「而惡稔貫盈,元兇殞斃,弟洋繼逆,續長亂階。」
惡稔禍盈 稔:成熟;盈:滿,指到了極點。罪惡積蓄成熟,像錢串已滿。形容作惡多端,末日來臨
出處:《周書·武帝紀》:「偽齊違信背約,惡稔禍盈。」
惡稔罪盈 稔:成熟;盈:滿,指到了極點。罪惡積蓄成熟,像錢串已滿。形容作惡多端,末日來臨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主辱臣死,當臣致命之時;惡稔罪盈,是賊滅亡之日。」
攻守同盟 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可惜後來伊藤博文到津,何太真受了北洋之命,與彼立了攻守同盟的條約,我恐朝鮮將來有事,中、日兩國,必然難免爭端吧。」
禍稔惡積 猶言禍盈惡稔。指長期作惡犯罪,罪惡深重。
禍盈惡稔 猶言罪惡累累。稔,喻積久。
彌天大罪 形容極大的罪惡。
出處:元·無名氏《謝金吾》第四折:「縱有那彌天罪,也難贖。」
迷天大罪 形容極大的罪惡。
出處:元·無名氏《謝金吾》第四折:「縱有那彌天罪,也難贖。」
千刀萬剮 剮:割肉離骨。一刀一刀將罪犯身上的肉割下處死。形容罪惡重大,死也不能抵罪。
出處: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即日押赴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
遷善遠罪 猶言向善而遠離罪惡。
情天孽海 孽:罪惡。天大的情慾,罪孽的深淵。舊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貴族之女,俱屬從情天孽海而來。」
稔惡盈貫 指所積罪惡之多,達於極點。
出處:章炳麟《討滿洲檄》:「我中華亦有流寇之難,討伐不時,將帥亟易,遂得使虜窮凶極惡,肆其馳突,外劫朝鮮,內圍京邑,稔惡盈貫,亦隕其命。」
十惡不赦 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出處:《隋書·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條:……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死有餘辜 辜:罪。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出處:《漢書·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
死有餘僇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死有餘責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死有餘誅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死有餘罪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滔天大罪 形容罪惡極大。
滔天之罪 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宋·蘇軾《呂惠卿責授建寧軍節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為垂世之規。」
滔天罪行 滔天:漫天。比喻罪惡極大。
天誅地滅 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鑒查。」
徙善遠罪 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釁稔惡盈 猶言罪大惡極。罪惡大到了極點。
血債累累 血債:未報的殺人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殺人很多,罪惡極大。
出處:馮德英《迎春花》第二章:「這個狗仗官勢、血債累累的地頭蛇,被暴怒的人們活活地埋進沙坑。」
贓盈惡貫 指貪贓甚多,罪惡滔天。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洪君疇》:「甚而台省之胥,贓盈惡貫,以置典憲,亦曰:『為內侍泄冤也。』」
罪不容誅 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出處:《漢書·游俠傳序》:「況於郭解之倫,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已不容誅矣。」
罪大惡極 罪惡大到了極點。
出處:宋·歐陽修《縱囚論》:「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檜者,密奉虜謀,脅君誤國,罪大惡極 ,豈可赦乎。」
罪當萬死 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逆盛意,犯隆指,罪當萬死。」
罪惡貫盈 猶言惡貫滿盈。
出處:語出《書·泰誓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宋·孔平仲《續世說·黜免》:「李義府作相。罪惡貫盈。」
罪惡深重 指做了很大的壞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處:宋·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罪惡滔天 滔天:漫天,彌天。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七:「今開慶誤國之人,罪惡滔天。」
罪惡昭彰 昭彰:明顯。罪惡非常明顯,人所共見。
罪惡昭著 罪惡明顯(多指罪惡大)。
出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土豪劣紳中罪惡昭著的,農民不是要驅逐,而是要捉他們,或殺他們。」
罪該萬死 尤死:處一萬次死刑。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隨命侍者領去,棄之溝瀆。婢子罪該萬死。」
罪孽深重 孽:罪惡。指做了很大的壞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魯公女》:「罪孽深重,死無歸所。」
罪應萬死 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下》:「弟沖不識義方,孤背國恩,臣罪應萬死。」
罪有應得 應:應該。按罪惡或錯誤的性質,理應得到這樣的懲罰。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今日卑職故違大人禁令,自知罪有應得。」
作惡多端 做了許多壞事。指罪惡累累。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二回:「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裡就積得過來。」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佛教語。意指塵世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亦以比喻罪惡雖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這里,更何用求?適見道人題壁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

D. 氣急什麼壞的成語

氣急敗壞
qìjíbàihuài
[釋義]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語出] 明·施耐庵《水滸》:「只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小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正音] 急;不能讀作「jī」。
[辨形] 壞;不能寫作「懷」。
[近義] 惱羞成怒 暴跳如雷
[反義] 平心靜氣 心平氣和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補充式。
[辨析] ~與「暴跳如雷」有別:~偏重在慌張、羞惱;作狀語時;常以「跑」、「跳」等跟「走」相類的動詞為中心詞;「暴跳如雷」偏重在急怒、暴躁;作狀語時;常以「叫」、「罵」等跟發音有關的動詞為中心詞。
[例句]
①看他這樣~的神情;一定又發生什麼事情了。
②他見別人超過自己;就~地大罵起來。

[英譯] fumingwithrage

E. 形容(脾氣暴不代表人壞)的成語

刀子嘴復豆腐心 編輯
本詞條缺制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比喻說話刻簿、言語尖利,但心地柔和、寬厚仁慈。嘴上說的很難聽,其實心裡也在滴血,這樣的人很善良。嘴上說的和心裡不是一樣的(是指狠話的時候噢)。
中文名稱 刀子嘴豆腐心 歌曲原唱 張嘯 填 詞 張嘯 譜 曲 小文 反義詞口蜜腹劍 歇後語 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
目錄
1 漢語俗語
2 歌詞
漢語俗語編輯
成語解釋
形容人說話尖刻,但心腸很軟弱
典故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39章:「焦二菊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軟的受不了。」
反義詞
口蜜腹劍
歇後語
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
成語舉例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九章:「『嗐!刀子嘴豆腐心。』她自己噗哧先笑了。」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詞
語法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為人處事
成語結構
聯合式
產生年代
現代
英文翻譯
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 <more bark than bite>

F. 形容一個人很壞的成語

人面獸心、兩面三刀、口蜜腹劍、罄竹難書、作惡多端。
(1)人面獸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像野獸一樣凶惡殘暴。
出處:《漢書·凶奴傳》:「夷狄之人貪而好利,人面獸心。」譯文:夷狄的人喜歡貪圖利益,心腸像野獸一樣凶惡殘暴。
(2)兩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比喻耍兩面派手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二折:「豈知他有兩派手法。」譯文:怎麼知道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3)口蜜腹劍[ kǒu mì fù jiàn ]唐朝宰相李林甫,妒忌賢能,與人相處表面親熱,而心存陰謀。故時人稱他「口有蜜,腹有劍。」後以「口蜜腹劍」比喻嘴甜心毒,狡猾陰險。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譯文:世人都說李林甫嘴上有蜜,內心狡猾陰險。
(4)罄竹難書[ qìng zhú nán shū ]李密訴說隋煬帝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故用「罄竹難書」比喻罪惡很多,難以寫完。竹:竹簡,古代寫字用的竹片。
出處:《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譯文:把南山的竹子用來寫他的罪惡都不夠用。
(5)作惡多端[ zuò è ō ān ]做了許多壞事。指罪惡累累。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二回:「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裡就積得過來。」譯文:想當初做了許多壞事,這三四天吃素,怎麼能忍得住。

G. "名聲被別人搞壞"用一個成語

名聲最壞的合夥人打一成語

答案是【狼狽為奸】

【解釋】: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內害牲容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自】: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

【示例】: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永遠是互相勾結,~的。
◎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

H. 形容「壞」的成語有哪些

氣急敗壞、長城自壞、壞人壞事、猿穴壞山、自壞長城、拉捋自壞、棟折榱壞、壞法亂紀、口頰壞疽、梁木其壞、壞裳為褲、壞裳為袴、禮崩樂壞、壞植散群、壞人心術、貪贓壞法、禮壞樂崩、山頹木壞、蟻穴壞堤、損陰壞德

I. 形容兩個很壞的人在一起可以用什麼成語啊

形容兩個很壞的人在一起可以用的成語有:臭味相投、狼狽為奸、沆瀣一氣、朋比為奸、一丘之貉。
1、臭味相投
臭味:氣味;相投:互相投合。多指有壞思想,壞作風的人在志趣、習慣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來。比喻有同樣壞毛病、惡嗜(shi 四聲)好的人投合在一起。
出自: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劉大侉子也是最愛結交朋友的,便也來回拜。自此二人臭味相投,相與很厚。
示例:小明和小華臭味相投,整天形影不離。
2、狼狽為奸
狼狽:狼和狽一同外出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自: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永遠是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的,所以兩種斗爭永遠得雙管齊下。」
示例:舊社會地主惡霸狼狽為奸,欺壓農民,最後得到了懲罰。
3、沆瀣一氣
沆瀣:夜間的水氣。諷刺那些氣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結。
出自: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四回:「皓東的敏銳活潑,和勝佛的豪邁靈警,兩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氣,」
示例:他們這些游手好閑的人沆瀣一氣,臭味相投。
4、朋比為奸
朋比:依附。互相勾結。壞人勾結在一起干壞事。
出自:清·姬文《市聲》第二十三回:平時與古老三朋比為奸,也非一次。
示例:這幾個朋比為奸的商人和官員,最後都被移送法辦。
5、一丘之貉
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都是壞傢伙,沒有什麼差別。貶義詞。
出自:梁啟超《新史學》:「然而陳陳相因,一丘之貉,未聞有能為史界辟一新天地。」
示例:林彪、"四人幫"及其爪牙都是一丘之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