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被馬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被馬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4 16:54:12

『壹』 成語馬踏飛燕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不算成語。

馬超龍雀,別稱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馬超龍雀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作為中國旅遊標志的東漢銅奔馬,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張姓將軍墓,高34.5厘米,作疾速賓士狀,其右後蹄附一飛鳥,既表現其高度的浪漫主義意境,又穩定了銅馬俑本身的重心,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中無與倫比的珍品。

但是,對於其名稱長期以來卻有著較大的爭議,據雲當時被定名為「馬踏飛燕」,也有學者引經據典,將其定名為「馬超龍雀」。最後可能因為眾說紛壇,無奈之下取名為「銅奔馬」。「銅奔馬」一名雖然簡明扼要,但有馬無燕,未愜人意。

(1)被馬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長期以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銅奔馬」說

銅馬俑的造型雄駿非凡,它昂首嘶鳴,馬蹄騰空,作風馳電掣般的賓士,因而,經郭沫若先生鑒定,命名為「銅奔馬」,因為是由青銅製成,也稱「青銅奔馬」,這也是對這具銅馬俑最早的稱法。

2、「馬踏飛燕」說

雖然「銅奔馬」的稱謂比較直觀明了,但是這具銅馬俑的精妙之處是其後蹄下踏一飛鳥,僅以「奔馬」名之,顯然不足以表現其浪漫主義意境,因此有人將其稱為「馬踏飛燕」,以表明奔馬正在作凌空掠過燕背的飛馳。據說1971年9月, 郭沫若陪同柬埔寨賓奴親王訪問蘭州,看到了這匹珍藏在甘肅省博物館的稀世珍寶,又將之命名為「馬踏飛燕」。

3、「馬踏龍雀」說

針對「馬踏飛燕」說,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銅馬俑所附飛鳥,從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龍雀,因此認為應該是「馬踏龍雀」或「馬超龍雀」。

4、「飛燕騮」說

——為銅奔馬正名。前面幾種名稱,看似有些道理,但明眼人一細致品味便不難發現——其中無一不帶有明顯的現代漢語構詞特點。最近有資深學者提出「飛燕騮」這個名字,無論從構詞方式之嚴謹、還是切意之准確無一不符合漢代的特點,堪稱迄今為止「馬踏飛燕」這座著名的青銅雕最貼切的名字。

武威銅馬足下有一鳥,其象徵之意為人所關注。一提到馬,人們很快想到奔騰如飛,而飛燕的速度同樣也是無庸置疑的。歷朝多有以燕喻良馬之詩文,如南朝沈約詩有「紫燕光陸離」句,註:「紫燕,良馬也。」梁朝簡文帝詩雲:「紫燕躍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馬,紫燕亦指良馬。李善注謝靈運詩雲:「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一名飛燕騮。」

在古代,武威銅馬足下的飛燕無疑是用來比喻良馬之神速,這種造型讓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銅馬應直截了當取名為「紫燕騮」或「飛燕騮」,此名恰合古意,最為雅緻貼切。

5、「天馬」說

持此說法的人認為,龍雀是風神,即飛廉,這種神鳥,豈能是奔馬所踏之物?東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 銅雀蟠蜿,天馬半漢」之句,是稱皇宮內龍雀、天馬兩件對應的銅制陳列品,因此,這具銅馬俑就是「天馬」。《漢書·禮樂志》中《西極天馬之歌》曾記載,「天馬」足踩浮雲,身可騰空飛馳,奔馬踏著飛燕,正是遨遊空中的「天馬」形象。

6、「馬神天駟」說

與前幾種說法一樣,「天馬」說也受到了置疑。有人提出:「天馬」在漢代專指大宛汗血馬及與此 有關的宮內陳列品。東漢明帝為置飛廉(即銅制龍雀)、銅馬(即銅制「天馬」)於洛陽,曾親自出行到西安迎取,甚至不惜下嫁 宗室女子,或令大軍征戰,才求得汗血馬,是謂「天馬」,為此作《西極天馬之歌》,為帝王祭天禮樂之一,以歌頌漢家天子的功德。

因此,無論「天馬」是指真馬還是銅馬,都只是皇室威儀的象徵,臣民不可能享用,武威東漢墓主張姓將軍怎能例外?因此,有人又提出這具銅馬俑是「馬神——天駟」。「天駟」指的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駟 」,亦稱「馬祖神」。秦漢以前人們都崇「天駟」為「馬神」,自商周以來,征戰中都少不了駿馬,因而就產生了對馬祖神的崇拜與祭祀。

武威漢墓主人張姓將軍生前率騎戍邊,供奉馬神,死後殉葬銅制馬神,當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樣解釋,就墓主人的官職 和職業特徵來說,都是合理的,「天駟」者猶言駟馬行空,以足踏飛燕來說明「天駟」和象徵其所處的空間位置。

『貳』 成語馬遇咸池是什麼意思

馬遇咸池 不是成語,含 咸 的成語只有16個:

咸風蛋雨 咸酸苦辣 咸遂濡澤 咸五登三專

咸陽一炬 咸與惟新屬 咸與維新 鹹嘴淡舌

不咸不淡 說咸道淡 酸咸苦辣 百廢咸舉

群方咸遂 有目咸睹 有目咸賞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1、咸風蛋雨

【拼音】: xián fēng dàn yǔ

【解釋】: 指海上風雨。

【出處】: 梁啟超《記東俠》:「其在島也,小屋一間,咸風蛋雨,雖丈夫所不耐。」

【拼音代碼】: xfdy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海上的風雨

2、不咸不淡

【拼音】: bù xián bù dàn

【解釋】: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舉例造句】: 他一直都是不咸不淡的態度。

【拼音代碼】: bxbd

【近義詞】: 不溫不火

【反義詞】:和藹可親

【用法】: 作定語、狀語;用於人的態度

『叄』 瘋狂猜成語兩個馬答案是什麼是什麼成語

並駕齊驅
[讀音][bìng jià qí qū]
[解釋]並駕:幾匹馬並排拉著一輛車;齊驅:一齊快跑。 並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出處]南朝·梁·劉協《文心雕龍·附會》:「並駕齊驅;而轂統輻。」
[例句]這幾位研究生~,都取得了好成績。
[近義]背道而馳並肩前進並行不悖齊趨並駕連鑣並軫連鑣並駕比翼雙飛齊驅並驟齊鑣並驅齊驅並駕齊軌連轡齊足並驅勢均力敵方駕齊驅不相上下雙管齊下並轡齊驅齊頭並進迥然不同
[反義]背道而馳瞠乎其後分道揚鑣迥然不同天淵之別強弱懸殊

『肆』 瘋狂猜成語兩人一馬是什麼意思

鞍前來馬後

成語:鞍前馬自後
拼音:ān qián mǎ hòu
解釋: 鞍,馬鞍。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原指隨從將官出征,後比喻跟隨在別人後面,小心侍候。
用法: 聯合式;作狀語;形容跟隨某人
示例:~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干。(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
岳爺哈哈大笑道:「你們兩個,真是一對!這叫做『馬前張保,馬後王橫』也。」(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十五回)

『伍』 人什麼什麼馬的成語

人困馬乏、車水馬龍、老馬識途、一馬當先、招兵買馬

一、人困馬乏 [ rén kùn mǎ fá ]

釋義:形容體力疲勞不堪。

出處:元·黃元吉《流星馬》:「俺兩口兒三日不曾吃飲食;人困馬乏。」

翻譯:我們兩口子三天沒吃沒喝了,體力疲勞不堪。

二、車水馬龍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釋義:形容車馬來往不斷,非常熱鬧。

出處:南唐·李煜《望江南》詞:「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似龍。」

翻譯:好像以往的時候,常在上苑遊玩,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

三、老馬識途 [ lǎo mǎ shí tú ]

釋義: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能起引導作用。

出處:宋·毛謗《寄曹使君》:「老馬由來識途久。」

翻譯:(他就像)一匹老馬一樣經驗豐富。

(5)被馬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一、一馬當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釋義: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或帶頭。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一馬當先,馳下山來。」

翻譯:策馬沖鋒在前,向著山下賓士而來。

二、招兵買馬 [ zhāo bīng mǎi mǎ ]

釋義:從各方面招攬人,擴充武裝力量。也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限他三年內招兵買馬。」

翻譯:限他三年之內從各方面招攬人,擴充力量。

『陸』 馬怡寧是什麼成語意思

心曠神怡,雞犬不寧,

『柒』 成語 弊車羸馬 什麼意思

弊車羸馬

【拼音】: bì chē léi mǎ

【解釋】: 弊:破;羸:瘦弱。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劉繇傳》:「繇伯父寵為漢太尉。」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續漢書》:「家不藏賄,無重寶器,恆菲飲食,薄衣服,弊車羸馬,號為窶陋。」

【舉例造句】: 譬如弊車羸馬而引丘山之載,幸而無虞,猶恐不能勝。 ★宋·蘇轍《上皇帝書》

【拼音代碼】: bclm

【反義詞】:寶馬香車

【用法】: 作賓語、定語;形容人貧窮

【英文】: a decrepit cart drawn by a lean horse

『捌』 成語馬什麼是什麼

馬首是瞻
mǎshǒushìzhān
[釋義] 首:頭;是:指示代詞;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專;瞻:往前或向上看屬。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語出] 《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正音] 瞻;不能讀作「zhàn」。
[辨形] 瞻;不能寫作「詹」。
[近義] 唯命是從 亦步亦趨
[反義] 背道而馳 南轅北轍
[用法] 一般用在「唯」「依」等詞的後面;「馬首」前常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前半部「馬首」與介片語合成介詞短語;作狀語;後半部「是瞻」作謂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與「唯命是從」有別:~含有褒義;而「唯命是從」多為貶義。
[例句] 你不必全聽他們的話;唯他們~。
[英譯] followone』slead

『玖』 瘋狂猜成語一牛一馬什麼意思

牛頭馬面

niútóumǎmiàn
[釋義] 佛家語;指閻王手下的兩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面像馬。現比喻各種各樣凶惡的人。
[語出] 《楞嚴經》:「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矟;驅入城門。」
[近義] 牛鬼蛇神 妖魔鬼怪
[用法] 含貶義。一般用作主語、賓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拾』 什麼馬什麼什麼成語

天馬行空、
龍馬精神、
老馬識途、
萬馬奔騰、
走馬觀花、
一馬當先、
萬馬齊喑、
一馬平川、
倚馬可待、
戎馬倥傯、
信馬由韁、
風馬牛不相及、
五馬分屍、
馬馬虎虎、
秣馬厲兵、
駟馬難追、
快馬加鞭、
司馬昭之心、
三馬同槽、
汗馬功勞、
竹馬之交、
六馬仰秣、
司馬青衫、
駑馬十駕、
躍馬揚鞭、
金馬玉堂、
死馬當活馬醫、
四馬攢蹄、
走馬看花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