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本錢大利潤小的成語

本錢大利潤小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4 17:34:13

Ⅰ 用「本」字來組積極向上的4字或6字成語

與「本」匹配的成語162條,請根據詞義參考使用:

【本盛末榮】樹根發達,枝葉才能繁盛。比喻對待事物要著重於根本。
【本同末離】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本同末異】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本位主義】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本相畢露】原形完全顯露了出來。
【不惜本錢】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本鄉本土】指本地,家鄉。
【不惜工本】惜:吝惜。指捨得出本錢。
【本小利微】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本性難移】移:改變。本質難於改變。
【不惜血本】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不依本分】依:安裝;本分:本身應盡守的職責和規矩。形容不務正業,不守規矩。
【秉要執本】秉:執,拿著;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本支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本枝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慈悲為本】慈悲:慈善和憐憫。原佛教語,以惻隱憐憫之心為根本。
【崇本抑末】注重根本,輕視枝末。古代「本」多指農業,「末」多指工商業。
【除惡務本】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澄源正本】澄:澄清。清理水的源頭,扶正樹的根。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
【德本財末】指治國平天下,德為根本,財由德致,故理財為末。
【不安本分】本分:本身應盡的的職責和應守的規矩。指不甘於所處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軌。
【本本分分】非常本分誠實,說話做事不越軌。
【報本反始】報:報答;本:根源;反:回到;始:開始。指受恩思報,不忘所自。
【背本就末】指背離根本,追逐末節。
【變本加厲】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標本兼治】標本:事物的枝節和根本。從枝節和根本方面都得到治理
【背本趨末】古代常以農業為本,手工、商賈為末。指背離主要部分,追求細微末節。
【拔本塞源】本:根本,根源。拔起樹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從根本上打主意。
【拔本塞原】①比喻背棄根本。②鏟除事物發生的根源。多用於壞事。亦作「拔本塞源」。
【本本源源】本本:根本;源源:源頭。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本本主義】盲目地照搬書本或僵硬地憑上級指示辦事,是一種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作風。
【本地風光】形容眼前的景象或事物具有當地的特色。
【本固邦寧】指人民安居樂業則國家太平。
【本固枝榮】主幹強固,枝葉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礎鞏固了,其他部分才能發展。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本末相順】本:根本;末:梢;順:指合於自然情勢。由根到梢,次序不亂。比喻事物的發展合乎規律。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本末終終】本末:樹根和樹梢;終始:事情的結局和開頭。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終的發展規律。
【本來面目】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後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本深末茂】本:樹根;末:樹梢。根深而枝葉茂盛。比喻事物根底深厚而富於生機,蓬勃茁壯。
【端本澄源】猶正本清源。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大本大宗】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
【端本清源】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敦本務實】崇尚根本,注重實際。
【端本正源】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掂梢折本】墊錢虧本。梢,錢的市語。
【當行本色】當行:內行。指做本行本業的事,成績特別顯著。
【返本朝元】猶言返本還源。
【返本還元】猶言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來的地方。佛教說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過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狀態;或指貶謫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反本還原】反:同「返」,歸,還。指回復到原來的狀態。
【返本還原】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來的地方。佛教說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過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狀態;或指貶謫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反本溯源】反:同「返」,歸,還;溯:尋源。比喻追尋事情的根源。
【反本修古】本:根本;反本:復歸本源,引申為人的稟性。恢復人的稟性,維持最初的善良品質。
【各安本業】本業:本職工作。各自安心從事自己的職業,過自己的生活。
【根深本固】指根基深厚牢固。
【根深固本】根基牢固,難以動搖。
【歸正返本】歸:回返。返歸於根本之源。
【歸正反本】指返歸於根本之源。
【花根本艷】花的艷麗由其根本所致,是本身所固有的,無需藉助外部力量,舊時比喻達官顯貴的子孫後代不需謀求而享受榮華富貴。
【還原反本】回復到事物的本來形態。
【還元返本】回復到事物的本源狀態。
【降本流末】猶言捨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將本求財】用本錢謀求利潤。同「將本求利」。
【將本求利】用本錢謀求利潤。
【積本求原】從根本上探求。
【極本窮源】指徹底地推究本源。
【據本生利】根據本錢的多少來獲取利息。
【進本退末】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將本圖利】放債求息。也指用本錢交易,賺錢得利。
【謹本詳始】指事情一開始就要謹慎嚴格。
【捐本逐末】捐:拋棄;逐:追逐。指拋棄根本,追求末節。
【汲古閣本】版本名。指明毛晉汲古閣的刻本。也稱毛本。
【詰究本末】詰究:詳細追究;本末:緣由。詳細追究事物的始末情由。
【積基樹本】締造基礎,樹立根本。
【絕其本根】本:草木的根。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枯本竭源】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盡;源:源頭。指損害事物的根基。
【看家本領】指特別擅長的技能。
【看家本事】指自己特別擅長的本領。
【木本水源】木:樹的根;源:水的源頭。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木本之誼】指宗族情誼。
【木落歸本】猶言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的人最終要回到本鄉。
【民惟邦本】惟:乃,是;邦:國家。人民是立國之本。
【民為邦本】邦:國家。百姓是國家的根本。
【離本趣末】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離本徼末】猶言捨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離本依末】丟掉根本,追逐末節。同「離本趣末」。
【賠本買賣】虧損的生意。泛指吃虧的事。
【去本就末】指棄農經商。
【強本節用】本:我國古代以農為本。加強農業生產,節約費用。
【窮本極源】窮:尋求到盡頭。探求事物的本源。
【棄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棄本逐末」。
【去本趨末】指棄農經商。同「去本就末」。
【強本弱末】猶強干弱枝。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
【強本弱支】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同「強本弱枝」。
【強本弱枝】本:樹干;枝:枝葉。加強樹干,削弱枝葉。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
【棄本逐末】棄:舍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棄末返本】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同「棄末反本」。
【棄末反本】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亦作「棄末返本」。
【去末歸本】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窮源推本】推究事物的本源。
【清原正本】清理水的源頭,扶正樹的根。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
【清源正本】清源:從源頭上清理;正本: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強枝弱本】比喻地方勢力強於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勢。
【弱本強末】指中央權力削弱而地方勢力強大。
【人窮反本】指人在走投無路之時,呼叫天地、父母。
【舍本從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捨本逐末」。
【折本買賣】折:虧損。虧損的生意。泛指吃虧的事。
【舍本求末】舍:舍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溯本求源】溯:追尋;本:事物的根本;求:探索;源:源頭。追尋根本,探求起源。比喻尋根究底。
【舍本事末】舍:舍棄;事:從事。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蝕本生意】賠本的買賣。
【舍本問末】舍:舍棄;事:從事。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損本逐末】猶捨本逐末。謂拋棄根本,專在枝節上用功夫。
【捨本逐末】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深根固本】使根基深固而不可動搖。同「深根固柢」。
【水源木本】源:水的源頭;木:樹的根。水的源頭,樹的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探本窮源】探:求索;本:樹根;窮:探尋;源:水源。尋找樹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
【探本溯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源頭。同「探本窮源」。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尋找原因。
【通天本領】上通於天的本領。比喻本領極大。
【推宗明本】推:推求;明:闡明。指推求、闡明宗旨。
【忘本負義】本:原來;負:辜負,違背;義:情義。忘記原來的情況,違背了情義。指忘掉了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去做對不起人家的事。
【務本力穡】本:指農業;穡:收割穀物,這里泛指農業勞動。指努力從事農業勞動。
【無本生意】沒有成本的買賣。
【務本抑末】從事農業生產,抑制工商業。
【無本之木】本:根;木:樹。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小本經紀】經紀:經營資產。指資本小的小商販或小手工業者。
【小本經濟】小本:資金不多。指小商販或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買賣。也指買賣做得小。
【小本經營】小本:資金不多。指小商販或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買賣。也指買賣做得小。
【尋源討本】指窮本溯源。
【信以為本】信:誠實。以誠實可信作為處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
【原本窮末】原本:探求根源;窮末:尋究到盡頭。追溯事物的由來。
【一本十利】本:本錢;利:利潤。本錢小,利潤大。也比喻下的力量極小,得益卻極大。
【一本萬利】本錢小,利潤大。
【一本萬殊】本:根源;萬:許多;殊:不同。事物雖然千差萬別,其實本源同一。比喻事物萬變不離其宗。
【有本有源】指有根源;源源本本。同「有本有原」。
【有本有原】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有本有則】指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規律。
【一本正經】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以謀為本】謀:計謀,計策;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把計謀作為用兵的根本。
【以仁為本】仁:仁愛;本:根本。以仁愛為治理國家的根本。
【英雄本色】英雄:傑出的人才。傑出人物的本來面貌。多指傑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為、舉動。
【源源本本】源頭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元元本本】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細。後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原原本本】從頭到尾按原來的樣子。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正本澄源】猶正本清源。
【整本大套】指有計劃、有條理、全面。
【張本繼末】把事情的本末說明白。
【追本窮源】窮:尋求到盡頭。追究事情發生的根源。
【正本清源】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追本求源】追:追究;本:根本;求:探求。追究事情發生的根源。
【逐本舍末】逐:追求。抓住根本,放棄次要的東西
【正本溯源】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
【追本溯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比喻追尋根源。
【照本宣科】照:按照;本:書本;宣:宣讀;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揮,不生動。
【枝大於本】樹枝比樹干大。比喻臣下勢力超過皇上。
【正經八本】正經的,嚴肅認真的。同「正經八百」。
【逐末棄本】追求細枝末節,舍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逐末舍本】追求細枝末節,舍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逐末忘本】追求細枝末節,忘記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枝源派本】指尋根究源,尋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6字的成語2條:
【還其本來面目】讓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況顯露出來。
【三句不離本行】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Ⅱ 表示本錢小利潤大的成語

一本萬利

發音 yī běn wàn lì
釋義 本錢小,利潤大。
出處 清·姬文《市聲》第二十六回:回「這回破答釜沉舟,遠行一趟,卻指望收它個一本萬利哩。」
示例 舊時代的商人有一句生意經:「一本萬利」。就是說,出最小的資本,追求最大的利潤。(郭小川《一本萬利》)
近義詞 事半功倍 漁人之利
反義詞 事倍功半 徒勞無功

Ⅲ 最賺錢的生意打一成語是什麼

最賺錢的生意(打一成語):
一本萬利
解釋:本錢小,利潤大。

Ⅳ 有句什麼成語說賣葯利潤高

【本小利微】: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將本求財內】:容用本錢謀求利潤。同「將本求利」。
【將本求利】:用本錢謀求利潤。
【利市三倍】:利市:利潤;三倍:幾倍。形容買賣得到的利潤極多。
【牟取暴利】:指以不正當的或非法的手段在短時間內獲得的巨額利潤。
【什一之利】:什一:十分之一。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潤。
【一本十利】:本:本錢;利:利潤。本錢小,利潤大。也比喻下的力量極小,得益卻極大。
【一本萬利】:本錢小,利潤大。
【蠅頭微利】:如同蒼蠅頭那樣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潤。
【蠅頭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潤。

Ⅳ "不但沒有得到盈利,反而連本錢都賠了"用一個成語概括。求助

賠了夫人又折兵

Ⅵ 成語 將本求利 出處

將本求利 [ jiāng běn qiú lì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jiāng běn qiú lì ]
用本錢謀求利潤。

Ⅶ 連本錢都收不回來用一個成語

徒勞無功
túláowúgōng
[釋義]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勞版動而沒有功效。
[語出權] 宋·朱熹《詩集傳》:「厭小而務大;忽近而圖遠;將徒勞而無功也。
[辨形] 功;不能寫作「公」。
[近義] 勞而無功 徒勞往返
[反義] 大功告成 不勞而獲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Ⅷ 比喻花了大本錢不在乎小本錢的成語

一擲千金
yī抄 zhì qiān jīn
【解釋】指用襲錢滿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筆。

【出處】唐·吳象之《少年行》:「一擲千金渾是膽,家無四壁不知貧。」

【結構】動賓式。

【用法】含貶義。用來形容極度揮霍、浪費。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擲;不能寫作「zhènɡ」。

【辨形】擲;不能寫作「鄭」;金;不能寫作「全」。

【近義詞】揮金如土、揮霍無度、窮奢極侈

【反義詞】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克勤克儉、精打細算、量入為出

【例句】有的人;把吃不了的雪白的饅頭;毫不吝嗇地扔進拉圾桶里;雖算不上是~;卻也是很大的浪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