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用盡的成語
Ⅰ 比喻用盡方法的成語
絞盡腦汁 [jiǎo jìn nǎo zhī]
費盡腦筋。
費盡心機 [fèi jìn xīn jī]
心機: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Ⅱ 形容「東西全部用盡」的成語有哪些列舉5個。
彈盡糧絕、 風卷殘雲、 江郎才盡 、黔驢技窮 、山窮水盡
Ⅲ 說明才華已經用盡的一個成語
成語是:江郎才盡
江郎才盡
【解釋】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
【出自】唐·李延壽《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江淹伸手摸了摸懷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筆來,就把筆交還給郭璞。以後,江淹作詩,再也想不出美妙的詩句了。
【示例】有的作家寫不出好的作品來,並不是江郎才盡,而是沒有生活閱歷。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書面語
【近義詞】江淹才盡、文通殘錦、江郎才掩、智盡能索、黔驢技窮、江淹夢筆、泯然眾矣
【反義詞】牛刀小試、出類拔萃、初露鋒芒
(3)比喻用盡的成語擴展閱讀
1、江郎才盡的近義詞
智盡能索
【解釋】索:竭盡。智慧和能力都已用盡。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此有知盡能索耳,終不餘力而讓財矣。」
著有的智慧和能力都已用盡,最終沒有餘力而在經濟上援助。
【示例】中國專使陸征祥等,智盡能索,不得已再向和會中提出抗議,申明意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2、江郎才盡的反義詞
牛刀小試
【解釋】牛刀:宰牛的刀;小試:稍微用一下,初顯身手。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剛開始工作就表現出才。
【出自】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欲來小邑試牛刀。」
想要來到小城鎮試試牛刀。
【例子】這道菜是大廚師的牛刀小試,口味果然不同凡響。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Ⅳ 用盡一切辦法的成語 什麼成語的意思是想盡或用盡一切
機關算盡、費盡心思、挖空心思、千方百計、絞盡腦汁。
一、機關算盡
白話釋義: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朝代:宋
作者:黃庭堅
出處:《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翻譯:多少個長安的大富大貴之人,用盡心思都不如你一人啊。
二、費盡心思
白話釋義: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朝代:清
作者:曾樸
出處:《孽海花》第11回:「後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三、挖空心思
白話釋義:比喻想盡一切辦法。
朝代:近代
作者:魯迅
出處:《花邊文學·考場三丑》:「例如問《十三經》是什麼,文天祥是那朝人,全用不著自己來挖空心思做,一做,倒糟糕。」
四、千方百計
白話釋義: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計謀。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處:《朱子語類》卷三五:「譬如捉賊相似,須是著起氣力精神,千方百計去趕捉他。」
五、絞盡腦汁
白話釋義:費盡心思。
朝代:近代
作者:老舍
出處:《四世同堂·偷生·三十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顯出絞盡腦汁的樣子,替她思索。」
Ⅳ 形容用盡全力的成語有哪些
1、竭盡全力
【讀音】jié jìn quán lì
【釋義】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出處】版《三國志·魏志權·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竭盡心力,奉宣科法。」
2、盡心竭力
【讀音】jìn xīn jié lì
【釋義】盡:全部用出;竭:用盡。用盡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出處】漢·馬融《忠經·武備章》:「行此六者,謂之有利,故得師盡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Ⅵ 比喻用盡能力的成語有哪些
全力以赴[ quán lì yǐ fù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進去。
不遺餘力[ bù yí yú lì ] 遺:留;餘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不保留。
盡力而為[ jìn lì ér wéi ] 盡: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盡心竭力[ jìn xīn jié lì ] 盡:全部用出;竭:用盡。用盡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撲心撲肝[ pū xīn pū gān ] 盡心竭力。
傾巢而出[ qīng cháo ér chū ] 傾:倒出;巢:巢穴。 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
百計千方 [ bǎi jì qiān fāng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財殫力竭 [ cái dān lì jié ] 錢財和力量全部用盡。 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裁心鏤舌 [ cái xīn lòu shé ]形容用盡心思,費盡口舌。
殫精竭慮 [ dān jīng jié lǜ ] 殫,竭盡;慮,思慮。意為耗盡精力,用盡心思。
劌目鉥心 [ guì mù shù xīn ] 猶言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
竭盡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用盡全部的力量,形容做出最大努力。
無般不識[ wú bān bù shí ] 猶百般,用盡方法。
用盡心機 [ yòng jìn xīn jī ] 心機:心思。用盡了心思。
用心竭力 [ yòng xīn jié lì ] 用盡心計和力量。
Ⅶ 形容「用盡全部的力氣」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用盡全部的力氣」的成語有:竭盡全力、全力以赴、不遺餘力、盡心竭回力、精疲力竭。
Ⅷ 形容辦法都用盡的四字成語
樓主你好!
千方百計【釋義】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千計百謀【釋義】想了許多回辦法和謀略。
想方答設法【解釋】盡量想辦法。
殫精竭慮【釋義】殫:竭盡;慮:思慮。
形容用盡心思。
處心積慮【釋義】處心:存心。積慮:蓄謀很久;指存心已久,費盡心機,也指千方百計地謀算。
機關用盡【釋義】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費盡心機【釋義】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挖空心思【釋義】比喻費盡心思,想盡一切辦法。
搜腸刮肚【釋義】比喻絞盡腦汁,冥思苦想。
絞盡腦汁【釋義】形容苦思積慮,費盡腦筋,想盡一切辦法,費盡心思
煞費苦心【釋義】煞:極度,很。形容費盡心思。
冥思苦想【釋義】想:思考。冥
:用心。思:用心思考。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左思右想【釋義】多方面想了又想。
思前想後【釋義】思:考慮;前:前因;後:後果。對事情發生的緣由,發展後果,作再三考慮。
Ⅸ 比喻用盡能力的成語
百計千方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出處:宋·辛棄疾《一枝花》:「百計千方久,似鬥草兒童,贏箇他家偏有。」
百計千謀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同「千方百計」。
出處: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據著他全忠盡孝真良將,怎肯做背義忘恩那死囚,干費了百計千謀。」
百計千心 指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出處:明·陸采《明珠記·授計》:「你爹憐母惜,你爹憐母惜,當時許下偕老鴛衾;到如今,用盡了百計千心,只落得淚珠兒羅衫濕浸。」
財殫力竭 錢財和力量全部用盡。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處:《晉書·劉毅傳》:「自桓玄以來,驅蹙殘敗,至乃男不被養,女無匹對,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財殫力竭,無以至此。」
財殫力盡 錢財和力量全部用盡。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處:《辛雄傳》:「當今天下黔黎,久經寇賊……財殫力盡,無以卒歲。」
財竭力盡 錢財和力量全部用盡。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處:漢·古永《黑龍見東萊對》:「百姓財竭力盡,愁恨感天。」
裁心鏤舌 形容用盡心思,費盡口舌。
出處:唐·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鏤舌,比辭而道,安可見乎?」
殫財竭力 殫、竭:盡。用盡所有的財力和人力。形容竭盡全力。
出處:唐·李邕《海州大雲寺禪院碑》:「粵若殫財竭力,刻桷雕題,積四三年,模造化意。」
殫精竭慮 殫:竭盡;慮:思慮。形容用盡心思。
出處: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
殫思極慮 殫:竭盡;慮:思慮。形容用盡心思。
出處: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
殫智竭力 殫:竭盡。用盡智慧和力量。
出處:《呂氏春秋·本味》「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多方百計 想盡或用盡種種方法、計謀。
出處: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東京學界告鄉人書》:「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計以求之,總必達目的而後已。」
膏唇拭舌 膏:用油脂塗抹;拭:擦去。用膏塗嘴唇,用布巾揩舌頭。形容用盡語言之所能以打動人心。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宦者呂強傳》:「群邪項領,膏唇試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各盡所能 盡:用盡;能:才能。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出處:《後漢書·曹褒傳》:「漢遭秦余,禮壞樂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觀省,有知其說者,各盡所能。」
勾心鬥角 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各報地勢,鉤心斗角。」
鉤心斗角 心:宮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各報地勢,鉤心斗角。」
孤注一擲 把所有的錢一次押上去,決一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作最後一次冒險。
出處:《宋史·寇準傳》:「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晉書·何無忌傳》:「劉毅家無擔石之儲,樗蒲一擲百萬。」
鼓衰力盡 鼓:戰鼓聲。衰:微弱。戰鼓聲音微弱,力量已經用盡。形容戰爭接近失敗時的慘狀,也形容文章的末尾鬆懈無力。
劌目鉥心 猶言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
出處:唐·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
機關算盡 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出處:宋·黃庭堅《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機關用盡 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出處:宋·黃庭堅《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極目遠望 指用盡目力向遠處眺望。
出處:三國·魏·王朗《與許靖書》:「子雖在裔土,想亦極目而迥望,側耳而遐聽,延頸而鶴立也。」
計盡力窮 窮:盡。計謀、力量都用盡了。
出處:《周書·韋孝寬傳》:「齊人歷年赴救,喪敗而反,內離外叛,計盡力窮。」
計窮力極 計謀、力量都用盡了。同「計窮力竭」。
出處:明·馮夢龍《情史類略·東御史妓》:「妓曰:『然則君將何往?』東謂:『計窮力極,終還家,功名事終直之耳。』」
計窮力竭 窮、竭:盡。計謀、力量都用盡了。
出處:南朝·梁·蕭繹《馳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晉熙附義,計窮力屈,反殺後主。」
竭盡全力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出處:《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竭盡心力,奉宣科法。」
竭盡心力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出處:《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竭盡心力,奉宣科法。」
竭智盡力 用盡智慧和力量。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四》:「臣雖盡力竭智,死不復見於王矣。」
竭智盡忠 竭:盡。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出處:戰國·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
盡心竭力 盡:全部用出;竭:用盡。用盡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出處:漢·馬融《忠經·武備章》:「行此六者,謂之有利,故得師盡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盡忠竭力 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出處:戰國·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
精疲力盡 精神疲乏,氣力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出處:漢·焦延壽《焦氏易林·巽》:「蹇驢不材,駿驥失時,筋勞力盡,罷於沙丘。」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
刻意經營 刻意:用盡心思;經營:計劃管理。指用心籌畫。
出處:清·王晫《今世說·規箴》:「此事定須霞思雲想,刻意經營,奈何頹唐落墨,便布人間?」
刻意求工 工:精緻、完好。用盡心思使文章或工藝品更精巧。
出處: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第二卷:「此等詞語淺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覺刻意求工,是無端多費氣力。」
苦心經營 經營:籌劃,管理。用盡心思去籌劃安排。
出處: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四回:「但專制政體不除,任憑你君相恁地苦心經營,民力是斷不能發達的。」
力竭聲嘶 嗓子喊啞了,力氣用盡了。形容拚命地叫喊。
出處:刑野、羽山《平原游擊隊》:「何非力竭聲嘶地喊道:『中隊長,我們自己跟自己打起來了。請你快下命令吧!』」
糧盡援絕 糧食用盡,援兵斷絕。比喻戰斗處於十分艱難的境地。
出處: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誌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羅掘一空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出處: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回:「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
嘔心滴血 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同「嘔心瀝血」。
嘔心瀝血 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出處: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唐·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拚死拼活 ①不顧一切地斗爭。②用盡全部精力。
千方百計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出處:《朱子語類·論語十七》:「譬如捉賊相似,須是著起氣力精神,千方百計去趕他。」
千方萬計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同「千方百計」。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若論肯賣,不諍價之高低;若死腰楔,方便直須下脫。千方萬計,不得不休。」
傾家竭產 用盡全部家產。
磬竹難書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後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出處:《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三智五猜 比喻用盡心思,多方猜測。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個十分。」
設心處慮 處心積慮;用盡心思。同「設心積慮」。
設心積慮 處心積慮;用盡心思。
聲嘶力竭 嘶:啞;竭:盡。嗓子喊啞,氣力用盡。形容竭力呼喊。
出處:聞一多《賈島》:「眼看見前進也是枉然,不要說他們早已聲嘶力竭。」
勢窮力竭 大勢已去,力量用盡。指慘敗後的困難處境。
鉥肝劌腎 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同「鉥心劌目」。
鉥心劌目 猶言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鉥心劌腎 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同「鉥心劌目」。
無般不識 猶百般,用盡方法。
用盡心機 心機:心思。用盡了心思。
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費盡心機,訪得今日是他生日,預差人澆成一對壽燭。」
用心竭力 用盡心計和力量。
智盡能索 索:竭盡。智慧和能力都已用盡。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此有知盡能索耳,終不餘力而讓財矣。」
坐食山空 指光是消費而不從事生產,即使財產堆積如山,也會吃光用盡。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離間》:「常言道,坐食山空,寧出一斗,莫進一口。自從你來了,弄得我火盡油干。」
無所不用其極 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出處:《禮記·大學》:「《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Ⅹ 形容人才能已經用盡的成語有哪些
1、黔驢技窮
[拼音]
qián lǘ jì qióng
[釋義]
黔:今貴州省一帶;技:技能;窮:盡。比喻回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答用完了。
[出處]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
[例句]
孔明先生對孟獲七擒七縱,孟獲縱非黔驢技窮,亦會為之仁德屈服。
2、江郎才盡
[拼音]
jiāng láng cái jìn
[釋義]
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
[出處]
《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例句]
「這這這……」他突然江郎才盡,心慌意亂,舌根子發短了。
3、智盡能索
[拼音]
zhì jìn néng suǒ
[釋義]
索:竭盡。智慧和能力都已用盡。
[出處]
《史記·貨殖列傳》:「此有知盡能索耳,終不餘力而讓財矣。」
4、黔驢之技
[拼音]
qián lǘ zhī jì
[釋義]
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
5、束手無策
shù shǒu wú cè
[釋義]
策: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
元·無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檜死而逆亮(金主完顏亮)南牧,孰不束手無策。」
[例句]
當短期利率幾近為0時,證據表明中央銀行並不是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