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表示看的字和成語有哪些成語

表示看的字和成語有哪些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5 11:49:19

① 表示看的成語有哪些

表示看的單字——瞧、顧、視、看、見、望、瞥、眺、瞻
表示看的成語——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登高望遠、極目遠眺。
登高望遠
dēng
gāo
wàng
yuǎn
【解釋】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結構】連動式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思想
【例句】郁達夫《住所的話》:「房子亦不必講究,只須有一處可以登高望遠的高樓,三間平屋就對。」

② 表示看的詞語有哪些

表示看的詞語有:左顧右盼、東張西望、另眼相看、高瞻遠矚、目不轉睛。
一、左顧右盼
1、拼音:zuǒ gù yòu pàn
2、釋義:指向左右兩邊看。可以用來形容得意、猶豫等神態。
3、出處:晉·左思《詠史》: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翻譯:向左邊看著清澈的長江,向右看著安定的羌族。)
二、東張西望
1、拼音:dōng zhāng xī wàng
2、釋義:意思是向四處張望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安地到處看。
3、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此時經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翻譯:這時候常常走到前面的房子來,在門簾裡面向四處張望。)
三、另眼相看
1、拼音:lìng yǎn xiāng kàn
2、釋義: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一般。
3、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我等一實對,便把我們另眼相看。(翻譯:我們如實對答後,便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我們。)
四、高瞻遠矚

1、拼音:gāo zhān yuǎn zhǔ
2、釋義:站得高,看得遠。比喻眼光遠大。
3、出處:漢·王充《論衡·別通篇》: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翻譯:凡是閉塞視聽,思想僵化,不能眼光遠大博覽古今的人。)
五、目不轉睛
1、拼音:mù bù zhuǎn jīng
2、釋義:眼球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3、出處:晉·楊泉《物理論》:目不轉睛,膝不移處。(翻譯:眼球一動不動地盯著看,腳都不移動注意力高度集中。)

③ 表示看的字和表示看的詞語有哪些

瞅瞅:表示隨意看了一下
環視、環顧:表示向四周看
俯視、專俯瞰、屬鳥瞰:向下看錶
注視、凝視:表示注意地看
遠望:遠眺:表示向遠處看
仰望:表示向上看
瞻仰:表示恭敬地看
注視、端詳:表示注意力集中看
瀏覽:表示粗略的看
窺視:表示偷偷地看
輕視、蔑視:表示看不起地看
不屑一顧:表示不值得地看
看護、照看:表示照應地看
怒視、瞪眼:表示生氣地看
探望:表示拜訪地看
視察:表示上級查看
觀察:表示仔細地看
回眸:表示回過頭看

④ 關於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有袖手旁觀、霧里看花、嘆為觀止、望洋興嘆、驚鴻一瞥、駭人聽聞、垂簾聽政、坐井觀天、面面相覷、望穿秋水、走馬觀花、虎視眈眈、眼花繚亂、琳琅滿目、歷歷在目、東張西望。

1、左顧右盼

【解釋】:顧、盼:看。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豐子愷的《白鵝》:我親自抱了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內。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2、東張西望

【解釋】:張:看。形容這里那裡地到處看。

【出自】: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三巧兒只為信了賣卦先生之語,一心只想丈夫回來,從此時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

【示例】:見范進抱著雞,手裡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裡尋人買。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3、走馬觀花

【解釋】: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釋義: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4、目不轉睛

【解釋】: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自】: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著小官人,目不轉睛,不覺兩淚交流。」

5、側目而視

【解釋】:側:斜著。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出自】: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

蘇秦要去游說楚威王,路過洛陽。父母得知,就趕緊整理房間、清掃道路,僱用樂隊,准備酒席,到距城30里遠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對他敬畏得不敢正視、斜著眼睛來看他的威儀,側著耳朵聽他說話;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樣在地上爬,對蘇秦一再叩頭請罪。

⑤ 表示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表示看的四字成語 :左顧右盼、東張西望、走馬觀花、目不轉睛、側目而視。
一、左顧右盼
【解釋】:顧、盼:看。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豐子愷的《白鵝》:我親自抱了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內。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抓耳撓腮、瞻前顧後、東張西望、畏首畏尾、舉目四望
【反義詞】目不苟視、目不轉睛、目不邪視、目不斜視
二、東張西望
【解釋】:張:看。形容這里那裡地到處看。
【出自】: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三巧兒只為信了賣卦先生之語,一心只想丈夫回來,從此時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
【示例】:見范進抱著雞,手裡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裡尋人買。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左顧右盼、東望西觀、抓耳撓腮、東張西張、舉目四望、東瞧西望、東睃西望、三心二意、東張西覷、東觀西望
【反義詞】一心一意、目不轉睛、聚精會神、目不斜視
三、走馬觀花
【解釋】: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釋義: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蜻蜓點水、囫圇吞棗、跑馬觀花、浮光掠影、走馬看花、不求甚解
【反義詞】鞭辟入裡、入木三分、追根究底、下馬看花、咬文嚼字、追本溯源
四、目不轉睛
【解釋】: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自】: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著小官人,目不轉睛,不覺兩淚交流。」
【語法】:主謂式;作狀語;形容注意力集中
【近義詞】目不斜視、目不轉視、全神關注、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專心致志
【反義詞】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五、側目而視
【解釋】:側:斜著。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出自】: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
蘇秦要去游說楚威王,路過洛陽。父母得知,就趕緊整理房間、清掃道路,僱用樂隊,准備酒席,到距城30里遠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對他敬畏得不敢正視、斜著眼睛來看他的威儀,側著耳朵聽他說話;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樣在地上爬,對蘇秦一再叩頭請罪。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形容憤怒、不瞞或畏懼的樣子
【近義詞】望而生畏、望而卻步、怒目而視
【反義詞】目不斜視

⑥ 表示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東張西望
左顧右盼
瞻前顧後
極目遠眺
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
望洋興嘆專
瞠目結舌
目不轉睛屬
全神貫注
高瞻遠矚
賞心悅目
目之所及
一覽無余
一目瞭然
洞察秋毫
明察秋毫
眼明手快
眼明心亮
一視同仁
驚鴻一瞥
走馬觀花
霧里看花
虎視眈眈
怒目而視
側目而視
面面相覷
琳琅滿目
眼花繚亂
先睹為快
一目十行
一孔之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