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贊嘆佩服的成語
㈠ 形容震驚和佩服的成語
甘拜下風、五體投地、心悅誠服、望洋興嘆、嘆為觀止等。
1、自嘆不如
【解釋】:表示真心佩服,自認不如。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如此議論,才見讀書人自有卓見,真是家學淵源,妹子甘拜下風。」
【譯文】:像這樣議論,才見讀書人自己有卓越見識,真是家學淵源,妹妹甘甘拜下風。
2、五體投地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譯文】:致敬的儀式,他的儀表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低著頭表示敬意,三、用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跪下,七、手膝蹲在地上,八、五輪都屈服,九、五體投地。
3、心悅誠服
【解釋】: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譯文】:用武力征服別人的,別人並不是真心服從他,只不過是力量不夠罷了;用道德使人歸服的,是心悅誠服,就像七十個弟子歸服孔子那樣。
4、望洋興嘆
【解釋】: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自】:戰國·莊子《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譯文】:於是他,河伯才改變了他的臉,望洋向若嘆息。
5、嘆為觀止
【解釋】:嘆:贊賞;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譯文】:德到了呢,大了!如天無所不覆蓋的,如地無所不載的。雖然很多德,他沒有把加在一起感受這了,觀察停止了。如果有其他的音樂,我不敢請求了。
㈡ 表示敬佩的成語
負弩前驅[ fù nǔ qián qū ]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fù nǔ qián qū ]
弩:弓箭。背著弓箭走在回前面。表答示極為尊敬。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前驅,蜀人以為寵。」
㈢ 表示崇拜,敬佩,稱贊的成語有哪些
【
】: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樣。形容對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拜倒轅門】: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願認輸。
【
】:對人自認不如,真心佩服。
【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心醉魂迷】:形容佩服愛幕到極點。
【
】:為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禮節。比喻崇拜得
自愧不如
推崇備至望塵莫及
口服心服
㈣ 形容非常佩服的成語
形容非常佩服的成語有:
阿平絕倒】:以之比喻對對方的言論極為佩專服。亦用為譏諷言論極為屬乖謬,常貽笑大方。
【拜倒轅門】: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願認輸。
【甘敗下風】:甘:情願,樂意;下風:風向的下方。對人自認不如,真心佩服。
【甘拜下風】:表示真心佩服,自認不如。
【感佩交並】:感:感激;佩:佩服;交並:交織在一起。感激和佩服的心情交織在一起。
【首肯心折】:心裡佩服,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之至。
【五體投誠】: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同「五體投地」。
【五體投地】: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心折首肯】:心裡佩服,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之至。
【心醉魂迷】:形容佩服愛幕到極點。
【心醉神迷】:形容佩服愛幕到極點。同「心醉魂迷」。
【一見傾倒】:傾倒:佩服,心折。一見面就十分佩服或愛慕。
㈤ 形容非常推崇敬佩的成語
1、肅然起敬 五體投地
2、俯首帖耳 程門立雪
3、自愧不如 高山仰止
4、甘拜下風 心悅誠服
5、五體投地 口服心服
㈥ 表示非常敬佩的成語
五體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wǔ tǐ tóu dì ]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版地。是佛權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 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㈦ 形容佩服的成語
1、五體投地
2、自愧不如
㈧ 形容佩服 成語
自嘆不如
五體投地
甘拜下風
心悅誠服
望洋興嘆
嘆為觀止
驚為天人
㈨ 形容十分佩服的成語有哪些
1.阿平絕倒
【拼音】: ā píng jué dǎo
【解釋】: 以之比喻對對方的言論極為佩服。亦用為譏諷言論極為乖謬,常貽笑大方。
【出處】: 據《晉書·衛玠傳》及《王澄傳》載: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稱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許,每聞玠言,輒嘆息絕倒。故時為之語曰:「衛玠談道,平子絕倒。」
2.拜倒轅門
【拼音】: bài dǎo yuán mén
【解釋】: 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願認輸。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3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於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轅門了。」
3.甘敗下風
【拼音】: gān bài xià fēng
【解釋】: 甘:情願,樂意;下風:風向的下方。對人自認不如,真心佩服。
【出處】: 《莊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卧,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左傳·僖公十五年》:「皇天後土實聞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