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長城可以用什麼成語故事

長城可以用什麼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6 18:21:08

A. 孟姜女哭長城算成語故事

是成語故事。

B. 關於長城的四字成語故事

萬里長抄城
檀道濟是南朝高平人。宋武帝北伐時,道濟當先鋒,仗打得很艱苦,佔領洛陽時,抓了四千名俘虜。眾將想殺了他們示威,道濟說:「我們是來弔民伐罪的,怎麼能濫殺無辜呢?」全都放了,為南宋軍贏得了民心。
宋文帝七年,南宋軍在滑台受挫。文帝派道濟去救援,在壽張大破北魏軍,20多天打了30多場仗,終於進抵歷城(山東濟南)。這時滑台已經失守,而且道濟部隊的糧食沒了,有人報告了北魏軍,大家都很害怕。道濟卻不慌不忙,命令士兵夜裡在大帳中用斗量沙子,在沙子上灑上僅有的糧食,這樣量了一夜,第二天命令眾將士身穿重甲南撤,自己穿著布衣,坐在馬車上,談笑自若跟在最後,南宋軍安全返回。自此北魏軍很怕他,士兵們用他的像來避邪。後來文帝聽信讒言把道濟殺了。死時,道濟瞪圓著眼,把頭巾摔在地上,說:「你們不是在毀自己的萬里長城嗎?」道濟死後十四年,北魏軍打到江北的瓜步。在一江之隔的石頭城上,宋文帝感慨地說:「如果檀道濟還活著,不會讓他們這樣的。」
「萬里長城」原指長城,喻指國家的依靠。

C. 與長城有關的成語故事

01.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唐·王昌齡)

02.
清晨控龍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澗,聯翩度碧潯。
苔流染絲絡,水潔寫雕簪。一御瑤池駕,詎憶長城陰。
【詠飲馬應詔】(唐·楊師道)

03.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皋蘭。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
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干。
【紫騮馬】(唐·盧照鄰)

04.
虜騎三秋入,關雲萬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漢月明。
高闕銀為闕,長城玉作城。節旄零落盡,天子不知名。
【雨雪曲】(唐·盧照鄰)

05.
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隴雲晴半雨,邊草夏先秋。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送人之軍】(唐·賀知章)

06.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塞下曲】(唐·王昌齡)

07.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從軍行】(唐·王昌齡)

08.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塞下曲】(唐·常建)

09.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朝驅東道塵恆滅,
暮到河源日未闌。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報天山行路難。
【驄馬】(唐·萬楚)

10.
送君卮酒不成歡,幼女辭家事伯鸞。桃葉宜人誠可詠,
柳花如雪若為看。心憐稚齒鳴環去,身愧衰顏對玉難。
惆悵暮帆何處落,青山無限水漫漫。
【送子婿崔真父歸長城】(唐·劉長卿)

11.
玉塞抵長城,金徽映高闕。遙心萬餘里,直望三邊月。
霜靜影逾懸,露晞光漸沒。思君不可見,空嘆將焉歇。
【關山月】(唐·徐九皋)

12.
天下今無事,雲中獨未寧。忝驅更戍卒,方遠送邊庭。
馬飲長城水,軍占太白星。國恩行可報,何必守經營。
【送部四鎮人往單於別知故】(唐·徐九皋)

13.
一門同秘省,萬里作長城。問絹蓮花府,揚旗細柳營。
詞鋒偏卻敵,草奏直論兵。何幸新詩贈,真輸小謝名。
【奉酬路五郎中院長新除工部員外見簡】(唐·李嘉佑)

14.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雲愁殺人。
【薊門行】(唐·高適)

15.
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
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莫將遼海雪,來比後庭中。
【梅花落】(唐·劉方平)

16.
銜杯吹急管,滿眼起風砂。大漠山沈雪,長城草發花。
策行須恥戰,虜在莫言家。余亦祈勛者,如何別左車。
【送劉判官赴豐州】(唐·盧綸)

17.
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有日雲長慘,無風沙自驚。
當今聖天子,不戰四夷平。
【登長城】(唐·李益)

18.
秦築長城城已摧,漢武北上單於台。古來征戰虜不盡,今日還復天兵來。
【塞下曲】(唐·李益)

19.
統漢峰西降戶營,黃河戰骨擁長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無人空月明。
【統漢峰下】(唐·李益)

20.
雁塞日初晴,狐關雪復平。危樓緣廣漠,古竇傍長城。
拂劍金星出,彎弧玉羽鳴。誰知系虜者,賈誼是書生。
【度關山】(唐·李端)

21.
南依劉表北劉琨,征戰年年簫鼓喧。雲雨一乖千萬里,長城秋月洞庭猿。
【塞外月夜寄荊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22.
孤城笛滿林,斷續共霜砧。夜月降羌淚,秋風老將心。
靜過寒壘遍,暗入故關深。惆悵梅花落,山川不可尋。
【長城聞笛】(唐·楊巨源)

23.
萬里長城壞,荒營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猶唱白符鳩。
【經檀道濟故壘】(唐·劉禹錫)

D. 關於長城的成語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民抄間流傳的襲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E. 萬里長城的成語故事

我知道這些:雄關萬里 孤城絕塞 固若金湯 萬里長城 一字長城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雄偉壯麗 連綿不決

F. 成語萬里長城的意思和解釋,用萬里長城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故事典故:《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G. 長城的成語故事15字數限制

不知所措【解釋】: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版心神慌亂。
【出自】權:《論語·子路》:「則民無所措手足。」《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示例】:程仁呆了,這個意外的遇見,使他一時~。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五五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指處境很為難

H. 看到萬里長城,你會想到哪些四字成語

op1.不到長城非好漢
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 hàn
【解釋】比喻不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傑
【出處】吳茂盛《駐京辦》第11章:「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於我而言,沒成為好漢就不到長城。」
【結構】復句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指人的志向
【近義詞】不到黃河心不甘
【例句】我們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
【英譯】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2.狼煙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解釋】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毛篇》:「狼糞煙直上,烽火用之。」
【結構】主謂式。
【用法】舊時形容戰爭動亂年代。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正音】四;不能讀作「shì」。
【辨形】起;不能寫作「啟」。
【近義詞】烽火連天、烽火遍地
【反義詞】平安無事、國泰民安
【例句】隋煬帝兇狠淫佚;橫征暴斂;使得民不聊生;國內~。
【英譯】waralarmsraisedeverywhere

3.烽火連天
fēng huǒ lián tiān
【解釋】形容戰火遍及各地。
【出處】漢·蔡邕《蔡中郎集·外紀上·漢書十志疏》:「其時鮮卑連犯雲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絕,埃塵連天。」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來形容戰爭。一般可作謂語、定語。
【辨形】烽;不能寫作「鋒」。
【近義詞】狼煙四起、炮火連天
【反義詞】歌舞昇平、國泰民安
【例句】在那炮火紛飛的年代;~;人們遭受著戰爭的災難。
【英譯】

4.兵臨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解釋】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牆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齊必舉兵伐梁,梁、齊之兵連於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間伐韓。」
【結構】主謂式。
【用法】形容形勢十分危險緊急。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正音】城;不能讀作「cénɡ」。
【辨形】城;不能寫作「成」。
【近義詞】十萬火急、燃眉之急
【反義詞】安如泰山、安然無恙、高枕無憂
【例句】我們應該早些打出去;爭取主動;一旦~;再想辦法可就來不及了。
【英譯】。

5.眾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釋】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辨形】城:不能寫作「誠」。
【近義詞】眾擎易舉、萬眾一心、戮力同心
【反義詞】一盤散沙、四分五裂、同床異夢
【辨析】~和「萬眾一心」;都含有「團結一致」的意思。但「萬眾一心」只指千萬人同心協力;~不僅有「萬眾一心」的意思;還含有「力量無比強大;不可推毀」的意思。
【例句】現在是艱苦些;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常言說「~\";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英譯】Unionisstrength。
【成語故事】東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貴,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時,做了兩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鑄大錢,一件是鑄大鍾。大錢就是幣值高的錢。景王試圖以鑄行大錢的方式來收繳民間的小錢。大鍾即編鍾。景王准備鑄造兩組巨型編鍾,一組是無射(讀yì),一組是大林。他打算把這兩組編鍾上下懸掛在一起配合著演奏。景王身邊的大臣單穆公對此很擔憂,極力加以勸阻。他認為鑄大錢不利於流通,是「絕民用以實王府」,是對平民百姓的殘酷掠奪;而鑄大鍾更是勞民傷財,既得不到悅耳的美的享受(鍾過大耳朵承受不了),又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所以這樣做將會使百姓離心,國家危險。但景王聽不進去。司樂大夫伶州鳩也勸阻說,編鍾的聲律強調和諧,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沒有和諧了。他引用民諺「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老百姓共同喜歡的東西,很少不實現的;而他們共同厭惡的東西,也很少不廢滅的。但景王還是不聽。三年間,既鑄了大錢,也造了大鍾。結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於心疾,周王朝也隨即爆發了長達五年之久的內亂。

6.固若金湯
gù ruò jīn tāng
【解釋】金屬造的城,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工事無比堅固。
【出處】《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用於軍事上的防守方面。一般可作謂語、定語、補語。
【辨形】若;不能寫作「苦」。
【近義詞】銅牆鐵壁、堅如磐石
【反義詞】一觸即潰、不堪一擊
【辨析】~和「堅如磐石」都可形容「事物的穩固牢靠」。但~只用於物;大多形容跟防守有關系的關隘、陣地、防線等的牢固;不可攻破;「堅如磐石」大多用來形容建築物的堅固;也比喻集團、組織、國家的強大。
【例句】(1)在德軍迅猛的攻勢下;這道被法軍自稱為~的防線;頃刻崩潰了。
(2)長安城防守嚴密;~。
【英譯】stronglyfortified
【成語故事】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派武臣進攻趙地。自武臣率兵往北攻打趙地以後,一路披荊斬棘,所到之處,豪傑紛紛響應,起義軍佔領了趙國的大部分地區。武臣自己也被加封為武信君。這時,武臣率軍攻打到了范陽城,范陽令徐公也准備誓死保城,到處修建防禦工事,准備抵抗到底。當時,范陽城裡有一個口才極好的辯士名叫蒯通,得知武臣已經兵臨城下了,就去拜見徐公。他張口就向徐公致哀,然後又向他道賀,弄得徐公莫名其妙,連忙問他這樣做的緣故。蒯通說:「大人當范陽令十多年來,殺戮搶奪,逼得人民妻離子散,弄得百姓對你怨聲載道,只因先前有嚴厲的秦法在為你擋災阻禍,百姓才對你無可奈何。現在天下大亂,秦法不管用了,百姓還不把你剝皮剔骨以報昔日之仇?但大人若聽小人的話就不會死,而且還會富貴。」那范陽令一聽,就趕緊讓他給自己出主意。蒯通就啟程去求見武臣。武臣此時正在招攬四方豪傑,非常願意接見他。蒯通對武臣說:「您來到這里,肯定是要先戰勝范陽令然後才能佔領范陽城,這未免太費事了。我現在有一個計策,可不費一兵一卒就讓您得到范陽城,而且只要一紙檄文,就能讓您得到幾千里土地。不知您是否想聽?」武臣一聽就急忙問道:「有如此妙計,怎麼會不想聽呢?」蒯通說:「范陽令聽說您要去攻城,正在整頓兵馬,守城力保,但他是個非常怕死、貪戀官位的人。他之所以到現在還一直不肯歸降,實在是因為您先前打下十個城縣後,把守城的官吏都給殺掉了。他覺得投降是死,守城也是死,而且范陽城固若金湯,料您一時也難強攻下來。退一步想,就算范陽的人民恨死了范陽令,起義殺死他,也未免會願意投靠武信君您,說不定會拚死守城不降的。為您設想,最好的辦法就是赦免范陽令,給他一個侯印,他喜得富貴,自然會願意開城投降,而范陽城的人民也不敢隨便殺他,這范陽城您不就唾手可得了?您還可以用豪華的車輛去接范陽令,讓他乘坐此車到附近的守城去巡遊一番。附近城縣的官員就知道投降大人後不但不會被殺頭,還有榮華富貴可以享受,那他們一定會很快向您投降。這樣,您不需花費任何力氣就可以得到天下,不用戰爭就使四方臣服。這就是我所說的用一紙檄文可定天下的妙計!」武臣聽完蒯通的計策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計策行事。果然在范陽令投降後不久,附近幾百里的守城官吏也都紛紛向武臣投降了。

7.銅牆鐵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解釋】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出處】元·無名氏《謝金梧》楔子:「隨他銅牆鐵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辨形】壁;不能寫作「璧」。
【近義詞】森嚴壁壘、牢不可破
【反義詞】不堪一擊、無堅不摧
【例句】(1)森林爺爺和他的千萬個子孫排得密密層層;好像~。
(2)在井岡山斗爭時期;農民團結戰斗;把革命根據地建設得像~一樣。
【英譯】astronghold

8.堅如磐石
jiān rú pán shí
【解釋】堅:堅固,結實;磐:大石頭。象大石頭一樣堅固。比喻不可動搖。
【出處】古樂府《孔雀東南飛》:「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文選·古詩十九首》:「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有?」
【結構】偏正式。
【用法】常用於團結、意志、友誼、信念等抽象的東西;有時也指具體的事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磐;不能讀作「pān」。
【辨形】磐;不能寫作「盤」。
【近義詞】安如泰山、安如磐石
【反義詞】搖搖欲墜、不堪一擊
【辨析】(一)~和「安如磐石」;都表示「如同磐石一樣不可動搖」。有時可通用。但~偏重於「堅固」;「安如磐石」偏重於「安穩、穩定」。(二)~和「安如泰山」意義相似;都形容事物的牢固、穩定;並都可形容建築物的堅固;不可摧毀。但~偏重在「堅」;也可以用來比喻國家、集團、組織或思想信念的堅強;「安如泰山」偏重在「安」、「穩」;可形容人在危急關頭從容不迫的態度。(三)~和「固若金湯」;都形容「事物的牢不可破」。但~大多用來形容建築物等的堅固;也比喻集團、組織、國家的堅強;「固若金湯」只用於物;大多形容跟「防守」有聯系的城陣
【例句】我們兩人之間的友誼~。
【英譯】rockfirm

9.壁壘森嚴
bì lěi sēn yán
【解釋】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牆;森嚴:整齊,嚴肅。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出處】明·於麟《清夜鍾》:「臨淮方出將;壁壘氣森嚴。」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於軍事防守嚴密和界限劃得清;有時也用於體育比賽。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壘;不能讀作「lèi」。
【辨形】壁;不能寫作「璧」。
【近義詞】嚴陣以待、固若金湯
【反義詞】不堪一擊、一觸即潰
【例句】在這場足球比賽中;我班的防守~;使對方無隙可乘。
【英譯】stronglyfortified

10.綿綿不絕
mián mián bù jué
【解釋】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形容多,連續不斷。
【出處】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觀周》:「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結構】偏正式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連續不斷
【近義詞】接連不斷、連綿不斷
【反義詞】斷斷續續、一刀兩斷
【例句】正是清明時節,少不得天公應時,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英譯】without break

11.氣勢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解釋】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出處】秦牧《古戰場春曉》:「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氣勢磅礴的一頁。」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可用來形容文章、詩篇、山水等。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磅;不能讀作「bànɡ」。
【辨形】礴;不能寫作「薄」。
【近義詞】氣吞山河、氣貫長虹
【反義詞】有氣無力
【辨析】~與「氣吞山河」有別:~著眼於氣勢;多形容氣勢雄偉;常用來描繪山、水的雄偉氣勢;「氣吞山河」著眼於氣魄;多形容氣魄宏大;常用來描繪人;包括人的氣概和聲音。
【例句】(1)~的萬里長城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2)萬里長城盤踞於群山之巔;雄偉壯觀;~。
【英譯】grandandmagnificent

12.氣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解釋】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出處】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山;不能讀作「sān」。
【辨形】氣;不能寫作「汽」。
【近義詞】氣沖牛斗、氣壯山河
【反義詞】氣息奄奄
【辨析】~和「氣壯山河」都有「氣勢盛大」的意思;但~偏重在「吞」;是指「氣勢龐大足以吞掉山河」;而「氣壯山河」偏重在「壯」;是指「氣勢宏大可以使山河增色。」~重在氣魄雄偉;「氣壯山河」重在氣概的盛大。
【例句】(1)紅軍以~之勢;向江南挺進。
(2)姚雪垠《李自成》:「這號人;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氣;而是奮發圖強;壯志凌雲;~。"
【英譯】fullofdaring

13.氣貫長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解釋】貫:貫穿。正義的精神直上高空,穿過彩虹。形容精神極其崇高,氣概極其豪壯。
【出處】《禮記·聘義》:「氣如白虹,天也。」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來形容人英勇無畏。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長;不能讀作「zhǎnɡ」。
【辨形】虹;不能寫作「紅」。
【近義詞】氣吞山河、氣勢磅礴
【反義詞】氣息奄奄
【辨析】~與「氣勢磅礴」有別:~側重於描繪氣勢壯盛;常用來形容人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氣勢磅礴」側重於描繪氣勢雄偉;常用來形容山、水、樹木的雄偉氣勢。
【例句】(1)那場面;那聲勢;可謂~;令人激動不已。
(2)敬愛的周總理雖然與我們永別了;但他的光輝形象如同高聳入雲的山峰;~;永垂千古。
【英譯】

14.綿延起伏
mián yán qǐ fú
【解釋】綿延:延續不斷的樣子。指高低起伏延續不斷
【出處】朱自清《序》:「加上綿延起伏的群山,錯落隱現的勝跡,足夠教你流連忘反。」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高低起伏延續不斷

15.宏偉壯觀
hóng wěi zhuàng guān
【解釋】壯觀:雄偉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築雄偉
【出處】肖兵《太行青松》:「在松柏映襯下,那盤繞在山腰的紅旗渠更加氣勢磅礴,宏偉壯觀。」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建築等
【英譯】magnificent and grand sight

16.一字長城
yī zì cháng chéng
【解釋】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長城。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折寇》:「仗恩台一字長城,借寒儒八面威風。」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指一言奏效

17.崇山峻嶺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解釋】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來形容高大而陡峻的山。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正音】崇;不能讀作「chǒnɡ」。
【辨形】峻;不能寫作「竣」。
【近義詞】層巒疊嶂
【反義詞】一馬平川
【例句】(1)戰士們冒著嚴寒酷暑;堅持戰斗在~間。
(2)寶成鐵路所經之地;~;地形極為險惡。
【英譯】loftymountainsandhighranges

I. 跟長城有關的成語故事

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於長城的典故.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眾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盡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里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著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並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J. 有什麼關於理發的詩句或傳說或成語故事

一、長城的諺語:
多深的根基,築多高的牆
不到九門口,枉來長城走
萬里長城最長,學漢語最難
不到長城非好漢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
長城易到,好漢難為
長城內外皆故鄉
築就長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要問長城在哪裡,就在百姓心坎上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2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方,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二、長城的成語:
1.不到長城非好漢
2.雄關萬里
3.狼煙四起
4.烽火連天
5.兵臨城下
6.眾志成城
7.固若金湯
8.自毀長城
9.孤城絕塞
10.萬里長城
三、長城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長城的故事和傳說——望京樓
長城的故事和傳說——「玉門關」
四、長城民歌民謠
山海關
山海關,地面寬,南有海,北有山,當中有個第一關,下面就是角樓灣.
窮羅城,富西關,不窮不富角樓灣.
橋對橋,廟對廟,一步三筒碑,獅子比城高.
張家口
一年一場風,年始到年終
十八蹬,高入天,鷹飛倒仰猴難攀;山高到底有多少,一個骨碌滾三天
殺虎口
殺虎口,殺虎口,沒有錢財難過口,不是丟錢財,就是刀砍頭,過了虎口還心抖.
嘉峪關
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幹.向前看,戈壁灘,向後看,鬼門關
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幹,上望灰色天,下看戈壁灘
出了嘉峪關,眼淚擦不於
一出嘉峪關,兩眼淚汪汪
木蘭腳蹬黃河岸,一箭射過嘉峪關;找箭找不見,不找就看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