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打一成語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打一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6 19:42:21

❶ 長恨人生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是什麼意思

總是怨恨人心比不了這江水,無緣無故也會平地掀起波瀾。

出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竹枝詞九首》中的第七首。

全詩如下: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譯文如下:

瞿塘峽水刷刷流過十二灘,這里的道路自古以來很艱難。

總是怨恨人心比不了這江水,無緣無故也會平地掀起波瀾。

(1)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打一成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於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夔州在長江三峽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地流行著叫「竹枝詞」的民歌形式。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九首》,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年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

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❷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誰能幫我解釋下是什麼意思

通俗的說,就是剛遇到的時候兩個人之間的感覺很好,慢慢的因為相互了解,發現彼此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了,或者有一個人變心了!

❸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什麼意思

要想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你得先知道前面那句詩,然後前後連貫起來才好理解,內這首詩出自中唐詩人劉禹容錫的《竹枝詞九首·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急湍,形勢最為險要,古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峽中尤多礁石險灘,峽口有「灧澦堆」,就是一巨大石灘。「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就描繪出瞿塘峽的這種險阻形勢。「嘈嘈」,流水下灘發出的嘈雜聲。「十二灘」,並非確數,猶言險灘之多,其險絕情況也就可以想見了。
面臨著驚濤拍岸、險阻重重的瞿塘峽,詩人不禁由江峽之險聯想到當時的世態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瞿塘峽之所以險,是因為水中有道道險灘,而人間世道「等閑平地」也會起波瀾,真是令人防不勝防,「人心」比瞿塘峽水還要凶險。

❹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現實意義是什麼呢 只是內心的起伏嗎

一、譯文:人的內心永遠不如水那麼平靜,會因為任何的外界因素導致起伏不定。現實意義是描繪人間的世態炎涼。

二、出處:《竹枝詞九首》,作者是唐代劉禹錫

三、原文: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四、《竹枝詞九首》簡介:

竹枝詞原是古代四川東部人口頭傳唱的一種民歌。這組民歌體詩在形式上都是七絕,可以看成是組詩,但在寫法上與詩有所不同。這些作品從各個側面表現夔州一帶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及其風俗與風情,展現了巴蜀地區的節物風光與生活、生產、愛情與娛樂的場景風貌。

(4)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打一成語擴展閱讀

整體賞析

這是吟詠風土人情的民歌體樂府詩。這組民歌體詩,有的是反映愛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寫夔州一帶的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的,有人民在白帝城頭和瀼溪橋上唱歌,有旅居在此地的婦人托返回成都的船帶信給丈夫,男子到山下來燒草灰肥田:九首詩組成了一幅風俗畫。

「白帝城頭春草生」寫高處。白帝城在瀕臨長江的白帝山上。時值春天,城頭百草茂盛。一個「生」字寫出百草依視線次第出現,又寫出百草滋生之廣。「白鹽山下蜀江清」寫低處。蜀江即指白鹽山腳下的一段長江:江水清澈倒映雲天,又有聳入長空的白鹽山作背景,山水互映。

「南人上來歌一曲」寫當地人以雄山碧水為背景放聲高歌。「北人莫上動鄉情」,筆鋒一轉,寫路上的異鄉人受那歌聲的感染,觸發起思鄉之情。此詩之妙,其一在動詞傳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兩用,烘托渲染;其三在意味的綿長婉轉。

「山桃紅花」一首,寫一位深情女子在愛情受到挫折時的愁怨。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負心,這原是一個很古老的主題,而表現這個古老主題的這首小詩,其情景之渾化無跡,意境之高妙優美,卻是罕見無比的。

❺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什麼意思

意思:總是怨恨人心比不了這江水,無緣無故也會平地掀起波瀾。
拓展資料:版
1、原文:
《竹枝詞九首權》其七
唐 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2、釋義:瞿塘峽水刷刷流過十二灘,這里的道路自古以來很艱難。總是怨恨人心比不了這江水,無緣無故也會平地掀起波瀾。
3、賞析:從各個側面表現夔州一帶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及其風俗與風情,展現了巴蜀地區的節物風光與生活、生產、愛情與娛樂場景風貌。這組作品都寓情於景,感情色彩也各有側重,一方面既有民風習俗,另一方面又有個人境遇,語言明快淺近,清新活潑,生動流麗,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
4、詩人介紹: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年)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

❻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什麼意思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的意思是:總是怨恨人心比不了這江水,無緣無故也會版平地掀起波瀾。權

這句話出自於劉禹錫的竹枝詞九首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6)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打一成語擴展閱讀:

《竹枝詞》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樂府《近代曲》名。最早為巴人口頭傳唱的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據史書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楚國荊湘一帶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帶有巴風,巴歌帶有楚風,二者相互滲透,互相融合。

❼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打一成語

大概是 心如止水 吧

❽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什麼意思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的意思是:總是怨恨人心比不了這江水,無緣無故也會平地掀起波瀾。

原詩如下:

竹枝詞其七

唐代: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白話釋義如下:

瞿塘峽水刷刷流過十二灘,這里的道路自古以來很艱難。總是怨恨人心比不了這江水,無緣無故也會平地掀起波瀾。

(8)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打一成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劉禹錫21歲時進士及第,並順利通過博學宏詞科考試,兩年後擔任太子校書之職,可以說這一時期他的前途一片光明。貞元二十一年,劉禹錫參與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不久,在保守派的阻撓下,改革宣告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遠州。而這只是他貶謫生涯的開始。

之後,因為各種政治原因,他屢受小人誣陷接連被貶,長達二十三年之久(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這種經歷,使詩人深刻地認識到到世道之艱難、人心之凶險,故發此憤世嫉俗之言。

這組詩寫於公元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九首》,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於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

鑒賞

本詩先寫瞿塘峽之險阻,由此引出對人情世態的感慨。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水流湍急,峽中有十二險灘;兩岸岩壁高聳,十分險要,自古就有「險莫若劍閣,雄莫若夔(夔門)」之譽。詩的首二句寫的就是這種狀況。三句忽然一轉,由水之險聯想到人心之險。

塘峽之所以險,是因為水中有十二險灘,它洶涌澎湃,可淹沒船隻。然而,這種危險人人都可看見,只要小心翼翼行船,就能避開凶險;而人心叵測,表明上風平浪靜,暗地裡不知隱藏了多少暗流,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瞬間掀起波瀾,將你吞沒。

組詩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也有人認為,這些作品屬於詞作,可以看作是詞文化的一個開端。詩人把「人心」和瞿塘峽水對照,有力地揭示出人心險惡的主題。

❾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怎麼個意思呢

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

這是《竹枝詞九首》的第七首。詩從瞿塘峽的艱險借景起興,引出對世態人情的感慨。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急湍,形勢最為險要,古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峽中尤多礁石險灘,峽口有「灧澦堆」,就是一巨大石灘。「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就描繪出瞿塘峽的這種險阻形勢。「嘈嘈」,流水下灘發出的嘈雜聲。「十二灘」,並非確數,猶言險灘之多,其險絕情況也就可以想見了。

面臨著驚濤拍岸、險阻重重的瞿塘峽,詩人不禁由江峽之險聯想到當時的世態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瞿塘峽之所以險,是因為水中有道道險灘,而人間世道「等閑平地」也會起波瀾,豈不令人防不勝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峽水還要凶險。這是詩人發自內心的感慨之言。劉禹錫參加永貞改革失敗以後,屢受小人誣陷,權貴打擊,兩次被放逐,達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維艱,凶險異常,故有此憤世嫉俗之言。長恨,顯示出長期埋在詩人心中的,對那些慣於興風作浪、無事生非、陷害無辜的無恥之徒的無比忿恨。說瞿塘之險用「人言」提起,意為盡人皆知;嘆人心之險則用「長恨」領出,主語是詩人自己,點出自己在現實的經歷和體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態,並且明確表示了自己對它的態度。兩句之間有轉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險,在人之言與我之恨之間過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而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❿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是什麼意思 啊 有怎樣的思想感情

出自劉禹錫筆下: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

這是《竹枝詞九首》的第七首。詩從瞿塘峽的艱險借景起興,引出對世態人情的感慨。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急湍,形勢最為險要,古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峽中尤多礁石險灘,峽口有「灧澦堆」,就是一巨大石灘。「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就描繪出瞿塘峽的這種險阻形勢。「嘈嘈」,流水下灘發出的嘈雜聲。「十二灘」,並非確數,猶言險灘之多,其險絕情況也就可以想見了。

面臨著驚濤拍岸、險阻重重的瞿塘峽,詩人不禁由江峽之險聯想到當時的世態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瞿塘峽之所以險,是因為水中有道道險灘,而人間世道「等閑平地」也會起波瀾,豈不令人防不勝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峽水還要凶險。這是詩人發自內心的感慨之言。劉禹錫參加永貞改革失敗以後,屢受小人誣陷,權貴打擊,兩次被放逐,達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維艱,凶險異常,故有此憤世嫉俗之言。長恨,顯示出長期埋在詩人心中的,對那些慣於興風作浪、無事生非、陷害無辜的無恥之徒的無比忿恨。說瞿塘之險用「人言」提起,意為盡人皆知;嘆人心之險則用「長恨」領出,主語是詩人自己,點出自己在現實的經歷和體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態,並且明確表示了自己對它的態度。兩句之間有轉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險,在人之言與我之恨之間過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而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