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常見中考成語

常見中考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6 22:07:00

㈠ 初中精選50個必備成語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並非悲哀而不傷心。

【例句】《松花江上》這支歌,雖然傾訴了人民家園淪喪、流離失所之苦,但卻~,激起了無數抗日誌士的反抗怒火。

2.哀兵必勝: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褒義>

【例句】在這次世界盃足球賽上,哀兵必勝的戰例很多,弱隊紛紛爆出冷門,戰勝強隊。

3.安土重[zhòng]遷:並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願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願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與安土重遷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戀戀不舍、故土難離等。

【例句】自古道:「安土重遷。」說了離鄉背井,哪一個不怕的?

4.按部就班:原指寫文章按照內容需要來安排章節、選詞、定句。後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例句】學習科學知識,應該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5.百年樹人: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例句】古人都知道百年樹人的道理,我們更應該把培養人才這件大事抓好。
6.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後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殄:滅絕;天物:指自然界的鳥獸草木等)。
【例句】一桌的飯菜還沒吃就倒掉了,真是暴殄天物啊!
7.班門弄斧:班:魯班,古代巧匠。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例句】他居然在鋼琴大師面前炫耀琴技,真是班門弄斧。
8.貽[yí]笑大方: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指讓內行人笑話。
【例句】我的意見很不成熟,不敢說出來,怕的是貽笑大方。
9.變本加厲:本:原來。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多形容比原來的情況更嚴重。多含貶義。
【例句】他經常遲到,老師批評了他,他不但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地曠課。
10.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
故事】王恭從會嵇[kuài jī]回來,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著一張六尺長的竹席,就對他說:"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回答。王大離開後,王恭就把坐著的這張席子給王大送去了。自己沒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墊上。後來王大聽說此事,很吃驚,就對王恭說:"我本來以為你那裡多呢,所以才要的。"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為人處事從來沒有多餘的東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11.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
【例句】這次我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萬聖節活動!
12.別具一格:別:其它。具:另有。比喻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風味)。
【例句】這個畫家的人物畫拙中見巧,別具一格,別有韻味。
13.不脛[jìng]而走: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消息無需推行宣傳,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傳播迅速。
【例句】盡管我們做盡了保密工作,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
14.不翼而飛: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常用於比喻物品忽然丟失。
【例句】擺在飯桌上的錢,突然不翼而飛。
15.博聞強識[zhì]: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例句】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位博聞強識的學者。
16.婦孺[rú]皆知:孺:小孩。婦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
【故事】在古代,婦女的地位是卑微的,所有跟「婦女」相關的成語,意義都不是很積極、正面,即使是「婦孺皆知」,其背後的含義也是:就連當時封建社會身份卑微的婦女兒童都知道某些事或某些人,自然就人人都知道了。所幸在今天,我們絕大多數婦女的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之後的很多年,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讓男女實現更大程度的平等。我們當中的女孩子,除了學習,還可以在其他方面發揮特長,成為自尊、自愛、自強的出色的人。加油!
17.不知所雲:不知道說的是什麼,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例句】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雲。
18.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例句】當時我不以為意,但是後來我發現腳踝和手臂多處被叮咬。
19.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例句】他嘴上雖然沒有說不對,心裡卻不以為然。
20.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例句】這些人拗[niù]得很,不管怎樣勸說都不聽,真是不可理喻。
21.不言而喻:喻:明白,知道。不用說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例句】他們三個月的努力終於取得成功,那種喜悅不言而喻。
22.天倫之樂: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泛指家庭的樂趣。不宜用於家庭之外。
【例句】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是這象徵團圓美滿的中秋佳節呢。
23.耳濡[rú]目染:謂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響。
【例句】婷婷的父母是藝術家,婷婷耳濡目染,對藝術產生了極大興趣。
24.潛[qián]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
【例句】文藝作品的藝術性越高,對讀者潛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25.各得其所:所:處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例句】全國人民都要有說話的機會,都要有衣穿,有飯吃,有事做,有書讀,總之是要各得其所。(《毛澤東選集·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
26.各行其是:行:做;是:對的。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例句】這個組織群龍無首,人人各行其是,根本無法團結。
27.功虧一簣[kuì]: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後一點沒能完成。
【例句】這件工作眼看就要完成了,咱們得加把勁,不能讓它功虧一簣。
28.駭人聽聞:駭:震驚。使人聽了某事後感到很驚訝,恐懼。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例句】這個大胃王目前的最高記錄是一次可以吃下十五碗拉麵,這夠駭人聽聞了吧!
29.聳人聽聞:指故意說誇大或驚奇的話,使人聽了非常震驚。說的是不存在的事。
【例句】高速公路上的兩車只是輕微的擦掛,卻被他說成了聳人聽聞的大車禍。
30.弄巧成拙[zhuō]: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指心思);拙:笨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典故】孫知微是北宋時期一個有名的畫家。有一次,成都壽寧寺請他為寺院畫一幅《九曜[yào]圖》。他畫好草圖以後,因為有事外出,就把弟子們找來,說:「這幅畫的輪廓我已經畫好了,剩下著色的工作,你們幾人接著做吧,一定要認真做好。」
老師走了以後,弟子們准備上色,可是,忽然發現圖中水星菩薩的侍從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一個學生說:「老師平時畫瓶,總要在瓶上畫一束鮮艷的插花,這一次可能匆忙當中忘了畫上,我們給畫上吧。」大家都贊同他的意見,於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畫上一枝粉紅色的蓮花。
第二天,孫知微歸來。當他看到水星菩薩的侍從捧的瓶子中居然冒出一朵蓮花時,氣憤得吼叫起來:「《道經》中說,這水星菩薩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來鎮妖伏水的寶貝。瓶中根本就沒有什麼花草,如果添上花,它就不是神物而是一隻普通的花瓶了。你們這是弄巧成拙啊!」
弟子們一個個嚇得低下頭去。
31.扣人心弦[xián]:扣:敲擊。指因感動而引起共同反應的心。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例句】據說這人最不愛講話,但那天的幾句話,卻是那樣扣人心弦,感動得自己當時流下了眼淚。
32.膾[kuài]炙[zhì]人口:膾:切得很細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東西人人愛吃。比喻優美的詩文或美好的事物,人人贊美和傳誦。

【例句】《紅樓夢》是一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33.力挽[wǎn]狂瀾: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

【例句】在這危急的時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扭轉了局勢。

34.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例句】老舍《四世同堂》:「粉妝樓(小說人名)有許多朋友,一天到晚門庭若市……」

35.首當其沖[chōng]: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例句】高家是北門一帶的首富,不免要~,所以還是早早避開的好。(巴金《家》二十二)

36.巧奪天工:專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

【例句】這件珍貴的藝術品真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

37.鬼斧神工: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指自然造就的)。

【例句】我確信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一個巨大的人工雕像。

38.談笑風生: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興致很高,並且很有風趣。

【例句】夏天的夜晚,人們在樹底下一邊乘涼,一邊談笑風生。

39.嘆為觀止:嘆:贊賞;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例句】①鄉間那遼闊無際,一片鮮黃亮綠的油菜花田,讓人嘆為觀止。
②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流暢,讀後讓人嘆為觀止,連聲叫好。

40.無動於衷:衷:內心。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例句】對於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我們不能熟視無睹,無動於衷。

41.相得益彰[zhāng]:益:更加;彰:顯著。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例句】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張的手風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42.星羅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盤上的棋子那樣分布著。形容數量很多,分布很廣。

【例句】這一帶山區小水庫星羅棋布,改變了過去農業用水的被動局面。

43.鱗[lín]次櫛比:櫛:梳篦[bì]的總稱。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例句】大街上的商店鱗次櫛比,非常熱鬧。

44.栩栩如生: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形容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例句】這些畫里的蝦所以栩栩如生,是由於他深刻觀察過真正的蝦的生活,筆墨變化、寫照已經達到了極高境界的緣故。(秦牧《蝦趣》)
45.言簡意賅[gāi]:賅:完備、完整。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但意思完整。

【例句】我們做報告時切勿長篇大論,應言簡意賅

46.異曲[qǔ]同工:工:細致,巧妙。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樣好。

【例句】這兩篇文章,盡管風格截然不同,但在表達技巧上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47.殊途同歸: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例句】一道題,往往有幾種解法,但殊途同歸,答案只能有一個。

<辨析>異曲同工和「殊途同歸」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的意思。但「殊途同歸」偏重於「方法、道路不同,而結果、目的相同」;異曲同工則偏重於「方法、做法不同而取得同樣好的效果。」

48.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因:根據;制:制定;宜:適宜的措施。

【例句】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按客觀規律辦事。

49.抑揚頓挫: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折。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例句】他的慷慨陳詞,抑揚頓挫,得到了與[yù]會群眾的贊賞。

50.追本溯[sù]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比喻追尋事物產生的根源,也說追本窮源。

【例句】對仗不是文人創造,而是從民歌中得來的。

㈡ 中考常見成語誤用100例

成語誤用主要包括如下八種類型:

一、望文生義 成語屬於固定短語,其意義很多時候不能從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斷章取義,只能把它作為整體來理解。作為檢查學生成語儲備的題型之一,有許多題目就是在這方面設置障礙,誤導考生望文生義。如例:

① 夫妻倆慘淡經營著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紅火。

② 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1997年全國高考題)

③ 老王家的櫥櫃里擺滿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老舊鍾表,每當他向慕名來訪的參觀者介紹這些寶貝時,總是如數家珍。(2003年全國高考題)

有很多人以為①題中「慘淡經營」用錯,以為「慘淡」與下文的「紅火」矛盾,其實並不;「慘淡經營」等同於「苦心經營」,表示為某事非常勞苦,該題運用正確。②題中「萬人空巷」也是典型的望文生義,它不是街上空無一人,而是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歡迎、慶祝等盛況,該題用錯。③題中「如數家珍」是用比喻構成的成語,「好像在數家藏的珍寶」,並不是真正在數,它表示對所講事物非常熟悉,該題亦屬望文生義。理解由比喻構成的成語(如影隨形),如果只分析其字面,不分析其構成,就很容易犯望文生義的錯誤。
1999年全國高考題考到的「美輪美奐」也屬此類。此外如「空穴來風」、「七月流火」、「罪不容誅」、「誅心之論」、「文不加點」等也容易犯這種錯誤,需要准確理解和運用。

二、不明語素 它是指因為不明白某語素的意義而造成的曲解成語;嚴格上講,它也屬於第一種類型,但因為它涉及的題目較多,故另闢一類予以說明。

① 天突然變涼了,同學們衣衫單薄,一個個噤若寒蟬。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於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為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1995年全國高考題)

③ 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危言危行,勢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棄。

①題中,「噤若寒蟬」的「噤」作「閉口不言」講,該成語表示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就像秋天不叫的蟬。它和寒冷沒有關系,故該題用錯。②題中,「沖」指「要沖、要道、要塞」,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故總是首先受到攻擊。「首當其沖」引申為首先受到攻擊、批評等,而並不等同於「首先」。③題中「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險,而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該詞表示正直的言行。

1993年全國高考題考到的「不刊之論」也屬於這種類型,「刊」指刪削、修改,該成語表示不容修改的權威論述。1997年的「莘莘學子」也是因為不明「莘莘」表示眾多而用錯。此外如「不足為訓」、「屢試不爽」等也易犯此種錯誤。

三、不明褒貶 成語也有褒貶中三性,運用成語應使其與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准確表達講話者的本意。縱觀近十年的成語考查題,這方面所佔比率甚大。① 陝西剪紙粗獷朴實,簡練誇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1995年全國高考題)

② 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騖。(1997年全國高考題)

③ 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1998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半斤八兩」含有蔑視味道,是貶義詞;②題中「趨之若騖」亦屬貶義;③題中「處心積慮」指千方百計地算計、謀害別人,也是貶義詞;它們都與題乾的褒貶不一致。此外如1995年考到的「無所不為」,2001年的「頤指氣使」,平時考查的「好整以暇」、「始作俑者」等都屬此類,茲不贅述。

這種類型中有一類需特別注意,有些成語身兼兩種色彩,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難作出正確的選擇。如例:

① 這地方一到夜晚,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② 關於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像力。(1995年全國高考題)

這兩道題中的成語都沒用錯。「燈紅酒綠」指生活腐化時為貶義詞,指夜景繁華時為中性詞;「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實際時為貶義詞,指意念進入玄妙的境界時為中性詞。諸如此類的還有「拐彎抹角」、「無所不至」、「如虎添翼」等等。

四、不明範圍 任何詞語都有其適用范圍,成語也不例外。不明其適用范圍,張冠李戴,是成語誤用的常見類型之一。

① 我們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學,這次在武漢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興奮。

② 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1999年全國高考題)

③ 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見面,用於老同學不當。②題中「炙手可熱」指「權勢大、氣焰盛」,只可指人,不能指商品。③題中「洗心革面」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同樣只能用於人,不能用於刊物。它們都是因不明成語適用范圍而致錯。

1998年全國高考題考查的「望其項背」,多與表否定意味的詞語(如難以、不能等)搭配,共同表示比不上、趕不上;2000年考查的「汗牛充棟」,只能指書多,不能指人多;它們都是因不明該詞適用范圍而致錯。此外如「巧奪天工」只能用於人工建造,不能用於自然景觀;「相敬如賓」只能用於夫妻;「渙然冰釋」只指兩人消除猜疑嫌隙等均屬這種類型。

五、不明差異 某些成語意義比較接近,有些題目就是要求我們辨析其意義或用法上的差異。如果不能明辨其差異,自然就難以選出正確答案。

① 放在桌上的郵票不脛而走,急得小王滿頭大汗。

② 汽車向神農架山區賓士,只見奇峰異嶺撲面而來,令人__。(目不暇接/應接不暇)(1996年全國高考題)

③ 日寇在華犯下的聳人聽聞的罪行,激起全球華人的強烈憤慨。

①題中,「不脛而走」指消息迅速傳播開來,應換用「不翼而飛」,二者適用對象不同。②題中,兩成語都有眼睛看不過來的意思,但「應接不暇」更強調在動態的進行過程中,與題干更貼切。③題中「聳人聽聞」指故意誇大事實以讓聞者驚駭,應換用「駭人聽聞」,指事實本身讓聞者震驚。

1994年全國題考到的「別具一格/獨樹一幟」,「不落窠臼/匠心獨運」也屬於這一類型;此外如「不負眾望/不孚眾望」、「同日而語/相提並論」、「刮目相看/側目而視」、「魚目混珠/魚龍混雜」等也是考查這一點。

六、不明謙敬 有些成語帶有謙虛意味,只能用於自己;有些成語帶有敬重意味,只能用於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語的謙敬色彩,運用起來就容易讓人啼笑皆非。

① 你身為師傅的入室弟子,卻干出這種丟人的事,真是忝列門牆。

② 有什麼困難盡管告訴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③ 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2001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忝列門牆」屬謙辭,「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會讓余者蒙羞。該詞只能用於自己,不能用於他人。②題中「鼎力」指能夠扛鼎的巨大力氣、能力,是贊美他人之辭;故該成語屬於敬辭,不能用於自己。③題中「蓬蓽」指茅草屋,可見它是自謙之辭,只能用於自己,不能用於他人。三者都是不明謙敬而誤用。此外如考查「拋磚引玉」、「狗尾續貂」等成語時也經常在這方面設置障礙。

七、不明出處 有些成語源自某典故、寓言或詩文等,對於這類成語,只有弄清其出處,才能真正明白其內涵。

① 我們一定要該掉那種目無全牛的觀念,樹立全局意識。

② 今年初上海鮮牛奶市場燃起競相降價的烽火,銷售價格甚至低於成本,這對消費者來說倒正好火中取栗。(1998年全國高考題)

③ 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了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2001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目無全牛」語出《莊子??養生主》,形容技藝達到極純熟的境界。②題中「火中取栗」源自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指受人利用冒了險,結果還一無所獲。③題中「安步當車」源自《戰國策》,指把慢慢行走當作坐車,是形容一種安閑自足的生活態度。知道了這些成語的出處,我們自然就能夠准確理解運用它們。此外如「彈冠相慶」、「風聲鶴唳」、「燕雀處堂」等亦需結合出處來理解。

八、不明語病 有些題中成語運用是否正確我們需要結合語病來分析判斷;句子表意准確,沒有語病,應該是我們正確運用成語的基本前提。

① 你就別再為難她了,她既然不肯講,就一定有難言之隱的苦衷。

② 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中東之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美伊之間的矛盾,海灣地區的局勢也不會從此一勞永逸。(1999年全國高考題)

③ 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你不應該求全責備他的缺點。

①題中的「難言之隱」指難以言說的苦衷,「隱」即「苦衷」,二者重復,應刪掉「之隱」或「的苦衷」。②題中「局勢」和「一勞永逸」主謂搭配不當,可將「一勞永逸」換成「永遠太平」等。③題中「求全」和「責備」都是動賓短語,動賓短語不能帶賓語,故該句表述不合語法;可改換成「對他的缺點,你不應該求全責備」。

以上就是筆者結合歷年的高考試題和多年的備考練習,總結出的成語誤用八種類型。當然,同樣一個例子,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它劃入不同的類型;這八種分法,也只是筆者的一孔之見罷了。好在我們分類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大家更准確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功利一點地說,是能夠做准成語運用題。我也真心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資料來自網路

㈢ 中考常考的成語

考常用成語——人物傳記篇

人物傳記篇成語
1)囊螢映雪——比喻家庭貧苦,刻苦讀書 (囊螢:車胤;映雪:孫康)
2)老當益壯——形容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加豪壯(馬援)
3)東山再起——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或是失敗後恢復力量再干
4)圖窮匕首——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關頭,真相或本意完全顯露出來(荊軻)
5)投筆從戎——形容棄文從武,讀書人參軍入伍(班超出使西域,胸懷大志)
6)聞雞起舞——比喻有志之士抓緊時間鍛煉,奮發有為(祖 )
7)數典忘祖——忘記自己本身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籍談)
8)鑿壁偷光——形容人刻苦好學(匡衡)
9)刮目相看——呂蒙
10)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後,用馬皮把屍首包裹起來;形容英勇作戰,獻身疆場(馬援) 經典語句:大丈夫應該效死疆場,由馬革裹著屍首回來才光榮,怎能躺在病床上,讓兒女來照顧呢?
11)東窗事發——比喻陰謀敗露,將受到懲治(秦檜)
12)指鹿為馬——比喻歪曲事實,顛倒是非(趙高)
13)紙上談兵——紙面上談論用兵,比喻不切實際的空談(趙括)
14)草木皆兵——把草木都當成敵兵,形容極度疑懼,驚恐不安(苻堅)
15)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無援、走投無路的境地(項羽)
16)擊楫中流——指船到了中流,舉起楫叩擊船舷,表示收復失地、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祖 )
17)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廉頗)
18)望梅止渴——比喻從不切實際的空想中得到安慰(曹操)
19)卧薪嘗膽——比喻不敢安逸,刻苦自勉(越王勾踐)
20)背水一戰——比喻決死一戰(韓信)
21)殺妻求將——吳起
22)圍魏救趙——借一件事情,解救另一件事情(孫臏)
23)磨杵成針——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李白)
24)八斗之才——曹植
25)韋編三絕——孔子為了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故事,形容讀書人刻苦勤奮
26)一諾千金——比喻說話算數,講信用(季布)
27)前倨後恭——原先傲慢,後來恭順,形容前後態度不同(蘇秦)
28)曲高和寡——曲調越高雅,跟著唱的人就越少,用來比喻知音難得,又被用來比喻說話、寫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宋玉)
29)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王羲之)
30)開卷有益——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常用以勤勉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宋太宗)
31)不學無術——形容既無學問,又無本事(霍光)
32)三令五申——屢次地命令告誡,再三地囑咐(孫武)
33)春風得意——比喻達到目的後那種得意洋洋的心態(孟郊)
34)嘔心瀝血—— 形容苦心苦想,費盡心血,多用來表示文藝創作的艱辛不宜(李賀)
35)江東父老——項羽
36)約法三章——臨時議定三條法令,比喻以語言或文字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劉邦)
37)退避三舍——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重耳)
38)破釜沉舟——砸破燒飯用的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拚死一戰(項羽)
39)橘化為枳——晏嬰
40)洛陽紙貴——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很廣(左思)
41)鞠躬盡瘁——諸葛亮
42)畫龍點睛——張僧
43)黃袍加身——趙匡胤

㈣ 初中常用成語有哪些

初中語文常用成語及解釋
1.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常用來形容婦女打扮得十分艷麗.
2.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黯然神傷:形容心中傷感,情緒低落.
5.故弄玄虛: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
6.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
7.想入非非: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胡思亂想.
8.不速之客:指沒有邀請自己來的客人.速:邀請.
9.人聲鼎沸:人聲喧鬧的意思.鼎:古代一種三足兩耳的鍋.沸:水開.鼎沸:本意是鍋里的水燒開了,發出響聲.
10.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慮的意思.
11.流光溢彩:形容色彩豐富,光亮奪目.
12.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罕:稀少.
13.隨聲附和:別人說什麼,自己跟著說什麼.形容沒有主見.
14.奔走相告:一邊奔跑,一邊告訴別人.
15.一張一翕:形容呼吸時一張一合.
16.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17.相映成趣:互相襯托.
18.禍不單行:表示不幸的事接連發生.
19.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裡感到悲傷.懷: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22.手足無措:形容舉動慌亂或沒有辦法應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襲發生,來不及防備.
24.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覷:看
25.飢腸轆轆:形容非常飢餓.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28.碌碌無為:平庸,沒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風:指戰爭的可怕與殘忍.
30.取義成仁:即捨生取義,取:選取.義:正義.
31.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十分珍惜.敝:破舊.珍:貴重愛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當作幕,把大地當作席.
33.天壤之別: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34.彈指而過: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彈一下手指頭就過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36.才華橫溢:形容很有文藝才能,並顯露出來.
37.深惡痛疾:厭惡、痛恨到極點.惡:厭惡.疾:痛恨.
38.振聾發聵:發出很大的響聲,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聵:耳聾.
39.別具匠心: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
40.溘然長逝:突然死去.
41.抑揚頓挫:形容聲音高低轉折、和諧悅耳.
42.自出心裁:出於自心的創造和裁斷.
43.杳無消息:遠得不見蹤影,沒有消息.
44.巧妙絕倫:靈巧高明,超過尋常的,沒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繪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優美而不粗俗.雍:和諧.
47.錯落有致:交錯紛雜,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渾然一體:完整不可分割地構成一個整體.
49.豐功偉績:偉大的功績.
50.錯綜復雜:形容頭緒繁多,情況復雜.

㈤ 中考成語20個還要解釋

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澤,形容相形之下顯得遜色,也形容神情沮喪,無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也指含蓄地給另從傳遞消息。也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
03、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05、哀而不傷: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06、不絕如縷:像一根似斷未斷的細線那樣,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聲音徽弱,或某種技藝後繼乏人。
07、不翼而飛:比喻言論或消息流傳得極快;也用以指東西丟失。
08、鞭辟入裡:形容言辭或文章說理透徹,也形容領會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層)。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覺。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權威。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於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雙飛:比喻夫妻恩愛,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幫助,共同前進。
13、兵強馬壯:形容戰鬥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勢力的強大。
14、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舊時指對文學、藝術有一套「雅正」標準的人;堂:廳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藝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觀賞的。有時也指沒有見過大場面的或不配參與大場面的人。
16、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於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18、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20、百發百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彈無虛發。泛指射擊技術高明,每發必中;也比喻對事惰的預料有充分把握,從不失算。

㈥ 關於中考的成語

中考詞語成語
如喪考妣
歷歷可考
考績幽明
彰往考來
循名考實
旁求博考
班班可考
考名責實
若喪考妣
詢事考言

㈦ 中考150個常用成語

常用成語足智多謀 精明強干 剛柔相濟 通權達變

敢做敢為 當機立斷 力挽狂瀾 別開生面

以史為鏡 以人為鑒 以簡馭繁 以一持萬

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 以少勝多 以點帶面

響遏行雲 聲振林木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不厭其煩 苦口婆心 噓寒問暖 促膝談心

精誠團結 萬眾一心 保國安民 赤膽忠心

有氣無力 有口無行 有利可圖 有機可乘

有憑有據 有始有終 有求必應 有志竟成

滄海桑田 峰迴路轉 氣象萬千 風雲變幻

神出鬼沒 若隱若現 錯綜復雜 瞬息萬變

不折不扣 不陰不陽 不疾之徐 不慌不忙

不驕不躁 不聲不響 不知不覺 不痛不癢

喜形於色 滿面春風 少氣無力 弱不禁風

盛氣凌人 八面威風 心悅誠服 甘拜下風

海不揚波 海波不驚 海納百川 海晏河清

海水群飛 海嘯山崩 海枯石爛 海誓山盟

坐觀成敗 按兵不動 操之過急 輕舉妄動

興風作浪 蠢蠢欲動 雷厲風行 聞風而動

以身許國 碧血丹心 嫉惡如仇 大義滅親

敢怒敢言 憂國憂民 橫眉冷對 浩氣長存

初出茅廬 才華橫溢 料事如神 膽大心細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獨木難支 回天無力

名山勝水 風月無邊 風清月朗 蔓草荒煙

白練騰空 古木參天 詩情畫意 蔚為壯觀

學富五車 滿腹經綸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功名成就 著作等身 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和藹可親 平易近人 妙手回春 治病救人

脫穎而出 一鳴驚人 文思敏捷 聰明過人

足智多謀 精明強干 剛柔相濟 通權達變

敢做敢為 當機立斷 力挽狂瀾 別開生面

以史為鏡 以人為鑒 以簡馭繁 以一持萬

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 以少勝多 以點帶面

響遏行雲 聲振林木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如痴如醉 載歌載舞 一唱一和 不亦樂乎

撥亂反正 獨立自主 一衣帶水 和睦相處

禮賢下士 周公吐哺 長治久安 家給人足

承前啟後 鞍前馬後 遮前掩後 懲前毖後

瞻前顧後 思前想後 意前筆後 空前絕後

喜聞樂見 興致勃勃 喜怒哀樂 抑揚頓挫

聲情並茂 別具一格 雅俗共賞 自娛自樂

蜻蜓點水 走馬觀花 百年不遇 鐵樹開花

時過境遷 明日黃花 精益求精 錦上添花

囫圇吞棗 浮光掠影 一知半解 不得要領

追木窮源 滾瓜爛熟 熟能生巧 運用自如

湖光山色 人間天堂 明月清風 桂子飄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畫 魚米之鄉

榮辱與共 唇亡齒寒 同憂相救 同病相憐

肝膽相照 親密無間 千絲萬縷 藕斷絲連

欲說還休 吞吞吐吐 閃爍其詞 支支吾吾

口若懸河 妙語連珠 談笑風生 眉飛色舞

鐵面無私 執法如山 見義勇為 仗義執言

兩袖清風 一塵不染 扶危濟困 排憂解難

光明磊落 照人肝膽 唯才是舉 任人唯賢

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魚目混珠 濫竽充數

多此一舉 畫蛇添足 東施效顰 邯鄲學步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螳臂當車 蚍蜉撼樹

門庭若市 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萬人空巷

車水馬龍 人來人往 比肩繼踵 項背相望

座無虛席 濟濟一堂 千軍萬馬 浩浩盪盪

鍥而不舍 孜孜不倦 卧薪嘗膽 埋頭苦幹

目不轉睛 手不釋卷 夜以繼日 通宵達旦

融會貫通 舉一反三 水滴石穿 繩鋸木斷

勢如破竹 銳不可當 摧枯拉朽 餓虎吞羊

披荊斬棘 乘風破浪 容光煥發 神采飛揚

意氣風發 慷慨激昂 自力更生 發奮圖強

言行一致 口是心非 不卑不亢 奴顏婢膝

春風得意 垂頭喪氣 艱苦樸素 花天酒地

以理服人 蠻不講理 大公無私 營私舞弊

六畜興旺 五穀豐登 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煥然一新 百廢俱興 千帆競發 萬馬奔騰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國泰民安 人壽年豐

不攻自破 無懈可擊 不甘示弱 自暴自棄

不急之務 當務之急 不勞而獲 自食其力

不求甚解 尋根究底 不期而遇 失之交臂

漫山遍野 鋪天蓋地 十冬臘月 冰天雪地

痛不欲生 呼天搶地 眾志成城 開天闢地

叱吒風雲 頂天立地 興高采烈 歡天喜地

心花怒放 眉開眼笑 妙趣橫生 鬨堂大笑

心領神會 嫣然一笑 前仰後合 捧腹大笑

㈧ 中考常考成語

中考常用成語——人物傳記篇

人物傳記篇成語
1)囊螢映雪——比喻家庭貧苦,刻苦讀書 (囊螢:車胤;映雪:孫康)
2)老當益壯——形容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加豪壯(馬援)
3)東山再起——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或是失敗後恢復力量再干
4)圖窮匕首——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關頭,真相或本意完全顯露出來(荊軻)
5)投筆從戎——形容棄文從武,讀書人參軍入伍(班超出使西域,胸懷大志)
6)聞雞起舞——比喻有志之士抓緊時間鍛煉,奮發有為(祖 )
7)數典忘祖——忘記自己本身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籍談)
8)鑿壁偷光——形容人刻苦好學(匡衡)
9)刮目相看——呂蒙
10)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後,用馬皮把屍首包裹起來;形容英勇作戰,獻身疆場(馬援) 經典語句:大丈夫應該效死疆場,由馬革裹著屍首回來才光榮,怎能躺在病床上,讓兒女來照顧呢?
11)東窗事發——比喻陰謀敗露,將受到懲治(秦檜)
12)指鹿為馬——比喻歪曲事實,顛倒是非(趙高)
13)紙上談兵——紙面上談論用兵,比喻不切實際的空談(趙括)
14)草木皆兵——把草木都當成敵兵,形容極度疑懼,驚恐不安(苻堅)
15)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無援、走投無路的境地(項羽)
16)擊楫中流——指船到了中流,舉起楫叩擊船舷,表示收復失地、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祖 )
17)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廉頗)
18)望梅止渴——比喻從不切實際的空想中得到安慰(曹操)
19)卧薪嘗膽——比喻不敢安逸,刻苦自勉(越王勾踐)
20)背水一戰——比喻決死一戰(韓信)
21)殺妻求將——吳起
22)圍魏救趙——借一件事情,解救另一件事情(孫臏)
23)磨杵成針——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李白)
24)八斗之才——曹植
25)韋編三絕——孔子為了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故事,形容讀書人刻苦勤奮
26)一諾千金——比喻說話算數,講信用(季布)
27)前倨後恭——原先傲慢,後來恭順,形容前後態度不同(蘇秦)
28)曲高和寡——曲調越高雅,跟著唱的人就越少,用來比喻知音難得,又被用來比喻說話、寫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宋玉)
29)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王羲之)
30)開卷有益——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常用以勤勉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宋太宗)
31)不學無術——形容既無學問,又無本事(霍光)
32)三令五申——屢次地命令告誡,再三地囑咐(孫武)
33)春風得意——比喻達到目的後那種得意洋洋的心態(孟郊)
34)嘔心瀝血—— 形容苦心苦想,費盡心血,多用來表示文藝創作的艱辛不宜(李賀)
35)江東父老——項羽
36)約法三章——臨時議定三條法令,比喻以語言或文字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劉邦)
37)退避三舍——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重耳)
38)破釜沉舟——砸破燒飯用的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拚死一戰(項羽)
39)橘化為枳——晏嬰
40)洛陽紙貴——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很廣(左思)
41)鞠躬盡瘁——諸葛亮
42)畫龍點睛——張僧
43)黃袍加身——趙匡胤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