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唱的好聽的成語有哪些

唱的好聽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26 23:09:58

㈠ 形容歌曲很好聽的成語

描寫音樂的成語大全

1、游魚出聽: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2、餘音繚繞: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盪。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絲竹管弦: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樂。形容只顧酒色享樂。
5、鄭衛之曲: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因儒家認為其音淫靡,不同於雅樂,故斥之為淫聲。
6、顧曲周郎: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7、擊節稱賞:節:節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8、鍾鼓之樂:鍾鼓;鍾與鼓,樂器。指鍾鼓一類的音樂。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裝上弦;鼓:彈。裝上弦開始彈奏音樂。
10、肉竹嘈雜: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無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樂的機構,按所管音樂的性質,區分為若幹部。演奏的都是一個聲調。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
12、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繞梁:環繞屋樑。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在屋樑上回盪。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13、駟馬仰秣:駕車的馬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14、斷章取義: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15、絲竹八音: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八音:金、石、絲、木、竹、匏、土、革等八種樂器。指音樂。
16、繞梁三日:形容音樂高昂激盪,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17、不同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裊裊不絕:裊裊:聲音宛轉悠揚。形容宛轉悠揚的音樂聲連綿不斷。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名,在今四川東部一帶,古為楚地。下里,鄉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戲曲音樂的節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21、品簫弄笛:吹奏洞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22、戛釜撞翁:戛:敲擊;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樂。
23、弦歌之聲:彈琴和唱歌吟詩的聲音。(www.suibi8.com)古時學校重視音樂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學活動。
24、吹篪乞食: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國之音: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後多指頹靡淫盪的歌曲。
26、樂以道和:樂:音樂。音樂能夠表現中和之氣。
27、靡靡之樂: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樂輕快,舞姿優美。
29、餘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30、吹竹調絲:竹:管樂器;調:調弄;絲:弦樂器。指管弦樂合奏。泛指音樂活動。
31、三眼一板:眼,板:戲曲音樂的節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32、吹彈歌舞: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33、鄭衛之音: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准。指古代音律。後也泛指音樂。
35、絲竹陶寫: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陶寫:陶冶性情。用音樂來陶冶性情。
36、鄭聲亂雅:鄭聲:鄭國的音樂。鄭國靡亂的音樂擾亂了優雅的音樂。比喻邪擾亂了正。
37、亂世之音:指擾亂世道和人心的音樂。
38、朱弦玉磬:弦:樂器上的絲弦;磬:一種打擊樂器。借指用樂器演奏的優美音樂。
39、獨自樂樂:樂樂:欣賞音樂。獨自一個人欣賞音樂的快樂。比喻自己享樂必然導致脫離群眾。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聽音樂之中。形容享樂腐化。
41、一倡三嘆: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後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餘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識曲:指通曉音樂。
43、龍言鳳語:比喻輕松悠揚的音樂之聲。
44、亡國之聲:指淫靡的音樂。
45、金鼓喧闐: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況激烈
46、一片宮商: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美、悅耳。
47、朱弦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49、頓挫抑揚: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50、周郎顧曲: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51、舉酒作樂: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52、囚擰浚好音:囚牛:胡琴頭上所刻的獸。刻在胡琴頭上的獸,表現出一副喜愛音樂的樣子。比喻冒充內行。
53、洪鍾大呂: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庄嚴、高妙。
54、初試啼聲:本指初生嬰兒啼聲宏大,將來一定不凡。後也比喻音樂會歌唱者初次登台。
55、狗馬聲色:良犬、駿馬、音樂、女色。泛指養狗、騎馬、聽歌、狎妓等剝削階級行樂的方式。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56、大樂必易:指最美妙的音樂一定簡單,雅俗共賞。
57、弦外之音:原指音樂的餘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58、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59、引商刻角: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輕歌妙舞:指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61、鍾鼓之色: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出的那樣。
62、知音諳呂:呂: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此處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63、簫韶九成:簫韶:虞舜時的樂章;九成:九章。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
64、桑間濮上: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國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樂②後也指男女幽會。
65、五音不全:五音: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宮、商、角、徵、羽,相當於簡譜上的1、2、3、5、6;唐代以來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樂細胞。
66、輕歌曼舞:音樂輕快,舞姿優美。
67、絲竹之音: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指音樂的聲音。
68、靡靡之聲:指柔弱、頹靡的音樂。同「靡靡之音」。
69、彈絲品竹: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70、回腸傷氣:形容音樂、文章等纏綿悱惻,感人之極。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頹廢的、低級趣味的樂曲。
72、桑間之音:指淫靡的音樂。同「桑間濮上①」。
73、腸回氣盪:回:曲折,迂迴;盪:搖盪。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74、裊裊餘音:裊裊:宛轉悠揚。餘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餘音裊裊」。
75、黃鍾大呂:黃鍾: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庄嚴、正大、高妙、和諧。
76、正聲雅音:純正優雅的音樂。
77、音與政通:音:音樂;政:政治。音樂與政治是相聯系的。指音樂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闐: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79、感心動耳:感心:心受感動;動耳:悅耳。形容音樂極其感動人。
80、鍾儀楚奏:仲儀:春秋時楚國樂官。鍾儀奏楚國的音樂。比喻思念故國,懷念鄉土。

㈡ 形容唱歌的成語有哪些

娓娓動聽、聲如洪鍾、盪氣回腸、餘音繚繞、吹花嚼蕊。
一、娓娓動聽

白話釋義:話說得婉轉生動,使人喜歡聽。

朝代:清

作者:曾樸

出處:·《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語來對答,倒也說得清脆悠揚,娓娓動聽。」

翻譯:就拿英語來回答,倒是說得清脆悠揚,娓娓動聽

二、聲如洪鍾

白話釋義: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鍾。」

翻譯:記得我目光如電,聲音像大鍾

三、盪氣回腸

白話釋義: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朝代:戰國楚

作者:宋玉

出處:《高唐賦》:「感心動耳,回腸盪氣。」

翻譯:感動心動而已,盪氣回腸

四、餘音繚繞

白話釋義: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盪。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朝代:戰國

作者:列子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譯:以前韓國的娥東面的齊國,沒有糧食,經過雍門,靠賣唱吃,離開後,餘音繞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五、吹花嚼蕊

白話釋義:1.指吹奏、歌唱。2.引申指反復推敲聲律、詞藻。

朝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出處:《浣溪沙》詞:「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翻譯: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感情阿誰邊

㈢ 形容一個人唱歌,唱的很好四字詞語有什麼

可以用這些詞語:
餘音繞梁: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餘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天籟之音:形容聲音十分動聽悅耳。

㈣ 形容人唱歌好聽的成語

形容人唱歌好聽的成語有:

天籟之音、餘音繞梁、裊裊餘音、感心動耳、遏雲繞梁

拓展資料:

1、天籟之音【解釋】天籟就是天上傳來的聲音,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形容聲音好聽。

2、餘音繞梁【解釋】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

3、裊裊餘音【解釋】裊裊:宛轉悠揚。餘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餘音裊裊」 。

4、感心動耳【解釋】感心:心受感動。動耳:悅耳。形容音樂極其感動人。

5、遏雲繞梁【解釋】遏:停止。歌聲優美,使游動的浮雲為之停下來靜聽,似餘音繞著屋樑,不願散去。

㈤ 形容唱歌好聽的成語

餘音繞梁
傳說戰國時復期,制一位叫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因為一路飢餓,斷糧已好幾日了,於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轉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後,人們還聽到她的歌聲的餘音在房梁間繚繞,人們都說韓娥之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其它的像 洋洋盈耳 裊裊餘音 鏗鏘有力 風風韻韻 擲地有聲 鶯聲燕語
繞梁三日 綿言細語 繪聲繪色 黃鶯出谷 沉魚出聽
餘音裊裊

㈥ 形容合唱好聽的成語有哪些

娓娓動聽、聲如洪鍾、盪氣回腸、餘音繚繞、吹花嚼蕊。

一、娓娓動聽

白話釋義:回話說得婉轉生動,使人喜歡答聽。

朝代:清

作者:曾樸

出處:·《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倒也說得清脆悠揚,娓娓動聽。」

二、聲如洪鍾

白話釋義: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鍾。」

翻譯:記得我目光如電,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三、盪氣回腸

白話釋義: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朝代:戰國楚

作者:宋玉

出處:《高唐賦》:「感心動耳,回腸盪氣。」

翻譯:感動心動而已,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四、餘音繚繞

白話釋義: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盪。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朝代:戰國

作者:列子

出處:《列子·湯問》:「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翻譯:離開後,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盪,三日不停。

五、吹花嚼蕊

白話釋義:指吹奏、歌唱。引申指反復推敲聲律、詞藻。

朝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出處:《浣溪沙》詞:「吹花嚼蕊弄冰弦」

翻譯:反復推敲聲律、詞藻。

㈦ 形容歌曲好聽的成語有哪些

扣人心弦、鶯歌燕舞、金聲玉振、餘音繞梁、高山流水
含宮咀徵
雲起雪飛
餘音繚繞
郢中白雪
幺弦孤韻
興雲致雨
清耳悅心
鸞吟鳳唱
鸞歌鳳吹
含商咀征
撫掌擊節

㈧ 形容聲音動聽的成語有哪些 比如唱歌時,唱的非常好聽的成語〉. 十萬火急阿!

洋洋盈耳 裊裊餘音 鏗鏘有力 風風韻韻 擲地有聲 鶯聲燕語
繞梁三日 綿言細語 繪聲繪色 黃鶯出谷 餘音饒梁 沉魚出聽
餘音裊裊

㈨ 形容聲音好聽的成語有哪些

餘音繞梁、珠圓玉潤、娓娓動聽、繞梁三日、歌聲繞梁
一、餘音繞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釋】: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出自】: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譯文】:以前韓國的娥東面的齊國,沒有糧食,經過雍門,靠賣唱吃,離開後,餘音繞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二、珠圓玉潤 [ zhū yuán yù rùn ]

【解釋】:潤:細膩光滑。象珠子一樣圓,象玉石一樣光潤。比喻歌聲宛轉優美,或文字流暢明快。
【出自】:唐·張文琮《詠水詩》:「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
【解釋】:正流涵潤澤如玉,圓轉動珠光。
三、娓娓動聽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釋】: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
【出自】: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語來對答,倒也說得清脆悠揚,娓娓動聽。」
四、繞梁三日 [ rào liáng sān rì ]

【解釋】:形容音樂高昂激盪,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出自】: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譯文】:以前韓國的娥東面的齊國,沒有糧食,經過雍門,靠賣唱吃,離開後,餘音繞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五、歌聲繞梁 [ gē shēng rào liáng ]

【解釋】:繞:迴旋;梁:房屋的大梁。歌聲迴旋於房梁之間。形容歌聲優美動聽。
【出自】: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譯文】:以前韓國的娥東面的齊國,沒有糧食,經過雍門,靠賣唱吃,離開後,餘音繞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㈩ 形容歌聲好聽的詞語有哪些

悅耳、美妙、動聽、餘音繞梁、洋洋盈耳等等。
(1)動聽,好聽。能夠讓人回愉悅的聲音。可以是自答然的,也可以是人為的。包括語言和音樂等。
(2)美妙,漢語詞語,深奧,奧妙。美好,奇妙的意思。
(3)動聽,聽起來使人感動或者感覺有興趣:娓娓~。極平常的事兒,讓他說起來就很~。
(4)餘音繞梁,讀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出處:梁實秋《聽戲》「受罪半天,能聽到一段盪氣回腸的唱兒,就很值得,『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確是真有那種感覺。」

(5)洋洋盈耳,成語,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悅耳動聽。
出處:《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譯文:從太師摯演奏的序曲開始,到最後演奏《關睢》的結尾,豐富而優美的音樂在我耳邊回盪。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