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敗都是自身問題成語

成敗都是自身問題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7 02:46:51

1. 成敗無悔是成語

成敗無悔可不是什麼成語,只能勉強算作是一個詞語。

2. 一切成敗都來自於自己的雙手,用成語怎麼說

成也蕭何敗來蕭何
[ chéng yě xiāo hé bà自i xiāo hé ]
【解釋】: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出自】:《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始終一幅香羅帕,成也蕭何敗蕭何。」

3. 關於成敗的成語

【跛鱉千里】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不敗之地】原意是指善於打仗的就有取勝的把握,不會落到挫敗的境地。後泛指辦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百舉百捷】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同「百舉百全」。
【敗寇成王】失敗者淪為草寇,成功的人稱王稱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百事無成】猶言一事無成。什麼事情都沒成功。
【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
【不以成敗論英雄】不能因事業的成功功失敗來判斷是不是英雄。
【敗於垂成】指臨近成功時遭到失敗。參見:「功敗垂成」。
【兵以詐立】兵:兵器,指用兵。用兵打仗要用謀略來誘騙敵人而取得成功。
【成敗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與失敗,得到的與丟掉的。
【成敗利鈍】利:鋒利,引伸為順利、成功;印:不鋒利,引伸為挫折。成功或失敗,順利或不順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種情況或結果。
【成敗論人】論:評論,衡量。以成功和失敗作為評論人物的標准。
【成敗榮枯】成功與失敗,得志與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業上的得失榮辱。
【操必勝之券】操:持有;券:憑證。手裡拿著兌現的憑證。比喻所辦的事情有必定成功的把握。
【成敗興廢】成功或失敗,興起或衰退。
【成敗在此一舉】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於這次行動了。指採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垂拱仰成】垂:衣服下垂;拱:拱手;仰:臉向上。指垂衣、拱手、仰首,等待成功。比喻坐享其成。
【傳經送寶】經:經典,經驗。把成功的經驗和辦法傳送給別人。

4. 關於成敗的成語

【跛鱉千里】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不敗之地】原意是指善於打仗的就有取勝的把握,不會落到挫敗的境地。後泛指辦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百舉百捷】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同「百舉百全」。【敗寇成王】失敗者淪為草寇,成功的人稱王稱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百事無成】猶言一事無成。什麼事情都沒成功。【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不以成敗論英雄】不能因事業的成功功失敗來判斷是不是英雄。【敗於垂成】指臨近成功時遭到失敗。參見:「功敗垂成」。【兵以詐立】兵:兵器,指用兵。用兵打仗要用謀略來誘騙敵人而取得成功。【成敗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與失敗,得到的與丟掉的。【成敗利鈍】利:鋒利,引伸為順利、成功;印:不鋒利,引伸為挫折。成功或失敗,順利或不順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種情況或結果。【成敗論人】論:評論,衡量。以成功和失敗作為評論人物的標准。【成敗榮枯】成功與失敗,得志與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業上的得失榮辱。【操必勝之券】操:持有;券:憑證。手裡拿著兌現的憑證。比喻所辦的事情有必定成功的把握。【成敗興廢】成功或失敗,興起或衰退。【成敗在此一舉】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於這次行動了。指採取事關重大的行動。【垂拱仰成】垂:衣服下垂;拱:拱手;仰:臉向上。指垂衣、拱手、仰首,等待成功。比喻坐享其成。【傳經送寶】經:經典,經驗。把成功的經驗和辦法傳送給別人。

5. 成敗蕭何是不是成語

成敗蕭何不是成語,應該是: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注釋】版
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權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出處】
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舉例】
~,某心上至今不平。(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三十一卷)

【用法】
復句式;作分句;指成敗都在於一個人

【歷史故事
秦朝末年,韓信投奔項羽,不得志改投劉邦未被重用就憤而出走,蕭何得知後,月下追回韓信。劉邦封他為齊王,但擔心他謀反,將韓信貶為淮陰侯,收回兵權。劉邦親自征討陳豨,呂後請蕭何用計將韓信誆入未央宮殺害

6. 形容成敗的成語

得失成敗 指獲得與損失、成功與失敗
孤注一擲 註:賭注;孤註:全部錢作一次賭注;擲:拋骰子。把所有的錢一次押上去決一輸贏。比喻傾盡全力冒險行事以求僥幸成功
跛鱉千里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長袖善舞 袖子長,有利於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於鑽營,會走門路。
成敗得失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與失敗,得到的與丟掉的。
成敗利鈍 利:鋒利,引伸為順利、成功。印:不鋒利,引伸為挫折。成功或失敗,順利或不順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種情況或結果。
成敗論人 論:評論,衡量。以成功和失敗作為評論人物的標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成則為王,敗則為賊 舊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敗了就是非法的。
道傍之築 比喻無法成功的事。
得魚忘筌 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滴水穿石 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7. 關於成敗的成語有哪些

跛鱉千里,成王敗寇,成敗得失,不敗之地,百舉百捷

8. 成敗的成語是什麼

剝極則復 剝卦陰盛陽衰,復卦陰極而陽復。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出處: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抑聞大《易》之義,剝極則復,否極則泰。吾中國今日之弱,豈猶未極耶?思之思之。」
成敗得失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與失敗,得到的與丟掉的。
出處:《三國志·吳書·步騭》:「女配太子,受禮若吊,慷愾之趨,惟篤之物,成敗得失,皆如所慮,可謂守道見機,好古之士也。」
成敗利鈍 利:鋒利,引伸為順利、成功;印:不鋒利,引伸為挫折。成功或失敗,順利或不順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種情況或結果。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成敗論人 論:評論,衡量。以成功和失敗作為評論人物的標准。
出處:宋·蘇軾《孔北海贊序》:「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成敗興廢 成功或失敗,興起或衰退。
出處:漢·荀悅《漢紀·成帝紀二》:「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有明成敗興廢,然後知秉要持權,故尚無為也。」
得失成敗 指得與失,成功與失敗。
出處:晉·陸機《五等諸侯論》:「五等之制,始於黃、唐:郡縣之治,創自秦、漢。得失成敗,備在曲謨,是以其祥,可得而言。」
否極泰回 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同「否極泰來」。
出處:明·沈采《千金記·漏賊》:「想何年甚時,否極泰回,夫榮子貴。」
否極泰來 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出處:《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周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
否極陽回 猶言否極泰來。《泰》卦內陽而外陰,故稱陽。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出處:清·陳夢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禍盈業滿,否極陽回。」
否去泰來 指厄運過去,好運到來。
出處:前蜀·韋庄《湘中作》詩:「否去泰來終可待,寒夜休唱《飯牛歌》。」
否往泰來 指厄運過去,好運到來。同「否去泰來」。
出處:唐·林諤《石壁寺鐵彌勒像頌》:「否往泰來,聖作惠出。」
付之度外 度外:心意計度之外。放在考慮之外,形容不計安危、成敗的行為。
出處: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以小舟涉鯨波,出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吉凶未卜 吉凶:吉利與不吉利,引申為禍福,成敗;卜:占卜,引申為預測。無法預測是福是禍、是成是敗。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九回:「聖人命我進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吉凶未卜。」
樂極悲生 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淮南子·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
泰來否極 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壞卦。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轉化到它的對立面,好事來到是由於壞事已至終極,壞事變為好事。亦作「否去泰來」、「否
泰來否往 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出處:《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周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
物極必返 事物發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化。同「物極必反」。
以古為鑒 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出處:《新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按《舊唐書·魏徵傳》「鑒」作「鏡」。
以古為鏡 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同「以古為鑒」。
出處:《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人為鑒 指將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鑒戒。
出處:《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於,以;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於人,無鑒於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於水鑒,當於民鑒。」
以人為鏡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
出處:《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盈則必虧 盈:圓。虧:缺。月圓的時候就是月缺的時候。形容物極必反。
月滿則虧 月圓則缺。比喻事物發展到極點則開始衰退。
出處:《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也。」
月盈則食 盈:滿;食:通「蝕」。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出處:《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在此一舉 在:在於,決定於;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於這一次的行動。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坐觀成敗 冷眼旁觀人家的成功或失敗。
出處:《史記·田叔列傳》:「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
坐視成敗 對別人的成功或失敗採取旁觀態度。
出處:《晉書·王敦傳》:「臣備位宰輔,與國存亡……豈忍坐視成敗,以虧聖美。」
成敗在此一舉 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於這次行動了。指採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上》:「成敗之機,在斯一舉。」

9. 細節決定成敗和哪個成語的意思相同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發音 yī zhāo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釋義 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內步棋走得不當,整盤容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往往就是一個微小的細節,就能造成千古遺憾。不是有那麼句話:百密而一疏,就是那麼一個小小的疏忽,就能使你無功而返,使你潰之於千里之外,導致你徹底失敗。

10. 一個人舉起成敗是什麼成語

在此一舉_

【拼 音】:
zài cǐ yī jǔ

【解 釋】:
在:在於,決定於;舉:舉動,行動內.指事情的容成敗就決定於這一次的行動.

【示 例】:
擒拿楊么,~.(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三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